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李黎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169-171
背景:每年都有大学新生由于不适应新生活而采取极端行为的案例报道,新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其对大学生活的适应,也关系到大学校园的稳定、和谐。目的:调查大学新生在入学初期的心理健康水平,筛选出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设计:横断面调查。单位:浙江省绍兴文理学院教育系。对象:于2003-11选择绍兴文理学院2003级新生4417名为观察对象。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调查大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症状自评量表含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进行5级评定:1没有、2较轻、3中等、4较重、5严重,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判定大学生是否有心理卫生问题。焦虑自评量表采用4级记分制,主要记录评定项目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次,标准分以50分为临界点,得分越高表明焦虑状态越严重。抑郁自评量表主要的统计指标是抑郁严重度指数,指数范围是0.25~1.00。评分指数在0.50以下者为无抑郁;0.50~0.59为轻度抑郁;0.60~0.69的为中度抑郁;0.70以上的为重度抑郁。于新生进校3个月后进行集体测试。主要观察指标: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的得分情况。结果:共发放问卷4417份,回收4387份,有效率99.32%。①大学新生在强迫、恐怖、精神病性3个因子上的得分超过常模(t=2.88~4.82,P〈0.01)。共检出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333名,占7.59%;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49名,占1.12%。②男女生在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上的得分呈现显著的性别差异(总均分t=5.56,P〈0.01)。③症状自评量表抑郁因子和焦虑因子得分分别与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2和0.361。结论:①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欠佳。②女生较男生有较多的心理问题。③症状自评量表抑郁因子和焦虑因子得分分别与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银行工作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为其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391名建设银行工作人员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本组银行工作人员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及偏执因子分和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结论建设银行工作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高校新生心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对策。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并结合大学生心理档案测试系统对623名高校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测试前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教师向被测试新生说明测试目的、方法,并征得知情同意。结果入校新生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均分高于国内青年常模组。其中女生的恐怖因子均分显著高于男生。各因子分≥2分者占同组人数的10%以上.尤其是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偏执和焦虑因子分别为44.8%、41.5%、26.2%、21.5%、30.4%。结论在变迁的环境下.适应能力差的大学新生极易出现心理问题,提示校方应加强新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 对98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亲属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依据评定定结果予以有针对性地心理干预,观察6周.干预后再次采用上述量表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干预前入组患者亲属症状自评量表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干预后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因子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但躯体化及恐怖因子分仍显著高于常模(P<0.05);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总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与常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及情绪问题,予以有针对性地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及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期间医学院校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于2003-04-28在广西某医学院校,以班级为抽样单位,随机抽取二年级3个班级的女生128名。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反映其精神性-情感症状;躯体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抑郁的心理障碍。以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的得分标准分达到50分认为可能有心理问题。结果:收回121份回答规范问卷,回收率为96.1%。121名女生中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超过50分的有27名,焦虑症状阳性检出率为22.3%,平均(43.61±8.88)分,高于健康人群(29.78±0.46,t=54.01,P=0.00);121名女生中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超过50分的有41名,抑郁症状阳性检出率为33.9%,平均(45.78±9.51)分,高于健康人群(29.78±0.46,t=52.93,P=0.00)。结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期间女大学生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影响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以便有目的、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咨询辅导工作。方法:2003-04在某高校1999/2003级共4届在校生6689人中选取436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①观察组218名:入组条件:已接受国家助学贷款的贫困学生。该校接受助学贷款标准为:家庭经济困难(人均收入<200元/月),无力支付学费,且在接受贷款前尚未缴纳学费的学生。对照组:除外观察组学生,随机在4届学生中以班为单位整群抽样218名学生。②使用症状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其中症状自评量表分数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以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50,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53为有焦虑抑郁症状。结果:观察组收回有效答卷213份,有效回收率为97%,对照组收回有效答卷210份,有效回收率为96%。①观察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为124.75±28.37,阳性项目数为28.05±8.64;对照组分别为125.05±27.98,26.19±16.14,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观察组症状自评量表中人际关系因子得分为2.18±0.45,敌对因子得分为1.29±0.35,偏执因子得分为2.04±0.26;对照组分别为1.51±0.45,1.37±0.42,1.44±0.44,两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0.001)。其他因子得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粗分为28.43±5.63,标准分为35.29±6.13;抑郁自评量表粗分为29.62±6.26,标准分为37.71±8.04。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粗分为26.55±5.61,标准分为32.47±6.12;抑郁自评量表粗分为26.78±6.24,标准分为34.92±8.01。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均在正常范围,说明无焦虑、抑郁症状。结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属正常范围;忧郁、焦虑不是主要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偏执是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大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现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西部地区大、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评估不同层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方法:①于2003-01/2004-12根据年龄、性别、民族、教育程度和城乡等组成情况对西部地区12省包括新疆、甘肃、宁夏、青海、陕西、云南、广西、四川、重庆、内蒙古、西藏、贵州教师进行分层抽样。所有被试均为从事教育一线工作的教师,且均对调查项目知情同意。男3019人,女3110人;年龄18 ̄62岁;小、中、大学教师分别为1363,3692和1074人。②选用康奈尔医学指数问卷评估纳入教师生理和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和90项症状自评量表评估纳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康奈尔医学指数问卷包括18个部分,共有195个问题,分数越高表明生理和心理问题越严重。焦虑自评量表:总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抑郁自评量表:总分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为重度抑郁。症状自评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10个因子,共90个项目,每个项目按从无到严重5个等级(1~5)计分,评分越高说明该项心理症状越明显。总分160~199分为轻度心理问题,200~240分为轻度心理问题,>240分为重度。③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教师6129人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康奈尔指数问卷评分结果:小、中、大学教师总分、精神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明显(F=12.945,12.076,P<0.01)。大、中、小学教师在生理及心理健康方面,除消化系统、生殖泌尿系统、抑郁分项量表无明显差异外(P>0.05),其余差异均达到显著性(P<0.05~0.01)。②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估结果:有焦虑情绪者和有抑郁情绪者的总检出率分别为29.73%和29.51%。小、中、大学教师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明显[(43.66±11.25),(43.73±12.53),(38.33±11.45)分,F=88.022,P<0.01];抑郁自评量表比较,差异明显[(44.87±13.32),(44.24±16.98),(39.01±12.46)分,F=54.336,P<0.01],上述两量表总分均以大学教师最低。③症状自评量表评估结果:有轻度心理问题944人(15.44%),有中度心理问题473名(7.73%),有重度心理问题679人(11.10%)。大、中、小学教师的有心理问题者总检出率分别为24.7%,36.4%,35.6%。大、中、小学校教师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和10个因子分比较,差异明显(P<0.01)。大学教师除躯体化因子评分外,其他因子阳性症状均分均低于中、小教师。结论:不同层次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差异,以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最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喉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特征,比较不同术式喉癌患者心理状态差异。方法:2002-01/2004-01在辽宁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136例。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全喉切除组(n=52)和部分喉切除组(n=84),选择到头颈外科病房探视患者的正常人136例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法:①症状自评量表测定调查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采用5级评分,各项得分越高,精神症状越多(总分≥160分),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差。②Zung抑郁自评量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状况,均为4级评分(1~4),界定值50分,得分越高,表明抑郁及焦虑程度越重。主要观察不同术式患者症状自评量表,Zung抑郁自评量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样本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所有调查对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各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全喉切除与部分喉切除患者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总分≥160分者分别为35例(67.3%),40例(47.6%)。除焦虑因子外,全喉切除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其他因子分均高于部分喉切除组(t=2.120~3.778,P<0.001~0.05),两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其他所有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042~8.388,P<0.001~0.05)。②各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全喉切除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得分≥50分者,分别为30例(57.7%),40例(76.9%),部分喉切除组两量表得分≥50分者分别为51例(60.7%),41例(48.8%)。全部喉切除组患者Zung抑郁自量表标准分均值明显高于部分喉切除组(t=2.816,P<0.01),全喉切除组与部分喉切除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Zung抑郁自量表标准分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3.159-6.462,P<0.01)。结论:喉癌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抑郁情绪较部分喉切除术后患者严重,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外科治疗方面应尽量行部分喉切除术,术后应及时对不同术式患者有区别地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汶川大地震后第6周骨科地震伤员心理健康状况,为伤员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地震后第6周仍住院治疗的骨科伤员105名,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研究工具.结果 本组伤员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4个因子得分高于常模(P<0.05或<0.01),常见的心理问题分别是躯体化25.7%、焦虑21.9%、抑郁21.0%、恐怖18.1%.结论 地震灾害后第6周地震骨科伤员心理健康问题仍较突出,加强心理卫生教育及对伤员的心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意识的关系。方法:于2003-03采用随机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在湖北地区选取8所高等院校(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中医学院、湖北教育学院)一、二、三、四年级按一定的性别、年级、专业比例抽取学生2000人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情况。具体内容包括: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心理咨询的主动性、对学校心理咨询的了解等方面。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调查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量表包含90道题,反映心理疾病症状的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10个因子。采用5级计分法:1从无、2轻度、3中等、4偏重、5严重。评估标准:各因子中有1个因子得分≥2分,认为有轻微心理困惑;有1个因子得分≥3分,有中度以上的心理卫生问题,只要有1个因子的得分≥4分,有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结果:发放调查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41份,有效率87.05%。①湖北高校21.02%(366/1741)的大学生有中度心理问题,2.81%(49/1741)的大学生可能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二年级大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最高。来自大城市的大学生中可能有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的比例最低,其次是来自地县级城市的。②对“您觉得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必要吗?”,回答“必要”的学生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的得分比回答“非常必要”的大学生相对较低,差异有显著性。在敌对和偏执等因子上的得分上与回答“没有必要”大学生的差异有显著性。而回答“非常必要”的大学生在人际敏感、敌对和偏执等因子上的得分比回答“没有必要”的低,且差异有显著性。③对“假若感觉自己心情不好,影响了学习、生活或工作,您会主动到心理咨询中心去咨询吗?”这一题项肯定回答的大学生在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和抑郁等因子得分低于否定回答的大学生,且差异有显著性。④认为学校有心理咨询中心的大学生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上的得分,低于认为学校没有心理咨询中心的大学生的得分,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湖北高校21.02%的大学生有中度心理问题,2.81%的大学生可能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意识水平相对较高的大学生,症状自评量表因子的得分相对较低,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1.
赵素平  侯军华  宁菲 《现代护理》2007,13(18):1681-1682
目的分析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将2004年6月-2005年6月在我科行手术的50例OSAS患者做为研究组,随机选50例健康人做为对照组分别进行抑郁(SAS)、焦虑(SDS)症状评定及症状自评量表测定,比较2组中指标的差异性。结果研究组各因子分躯体化、焦虑、抑郁、精神性以及SAS、SDS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抑郁和焦虑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OSAS患者存在显著的心理健康卫生问题,护士应给予积极有效地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2.
背景:师范院校的大学生是师资的主要来源,其对日后为人师表的职业产生影响。目的:调查师范院校2005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提供依据。设计:整群抽样,横断面调查。单位: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对象:调查于2005-10在衡阳师范学院完成,选择衡阳师范学院全体2005级3089名新生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1211名,女生1878名,平均年龄18.72岁。方法:2005级新生入学后1个月后,以系为单位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其进行集体测查。在统一指导语下,学生根据最近1周内的自我感觉答题,独立完成,当场收卷。结果数据运用光电阅读机输入计算机心理测评工具箱系统进行总分和因子分的统计。量表中没有回答的项目记为“没有”,5个以上项目未答者视为问卷无效以及总分低于95分的问卷因缺乏可靠性均不进行分析。所有数据输入电脑后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群体差异比较用t检验。主要观察指标:所有纳入的受试对象SCL-90症状自评量表得分。结果:共发放3089份问卷,回收有效答卷2994份,有效率为96.92%;男生1180份,女生1814份;文科2847份,理科1147份。问卷结果显示,新生的各因子分都显著高于国内青年常模(P<0.01);女生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5项因子分以及总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0.01),敌对因子分则明显低于男生(P<0.01);文科新生的强迫、敌对和精神病性三个因子分显著低于理科新生(P<0.05~0.01),恐怖因子分则显著高于理科新生(P<0.05)。结论:师范院校2005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中国青年心理健康平均水平,整体来看,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不如男生,文科新生在强迫、敌对和精神病性上好于理科新生,在恐怖因子上比理科新生差。  相似文献   

13.
银屑病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银屑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社会因素.方法 对80例银屑病患者(观察组)和80名健康人(对照组)通过填写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事件量表(LES)问卷,抑郁 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社会心理因素调查.结果 SCL-90中治疗组在焦虑、抑郁、精神病性、躯体化等项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组总生活事件分和负性生活事件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DS、SAS显示治疗组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屑病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需要心理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调查分析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为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Zung'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96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在常规治疗、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3个月后,应用SDS、SAS和SCL-90再次进行评测.并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 糖尿病患者SDS、SAS总分及SCL-90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等因子分值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5或p<0.01).经过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后糖尿病患者的SDS、SAS总分及SCL-90中躯体化、抑郁及焦虑、等因子分值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存在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群等负性情感;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能缓解和改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Roy适应模式与护理本科新生适应大学环境之间的关系,为改进新生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某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07级本科新生(236人)入学后第3天集体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将愿意配合实验研究的阳性对象(61人)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定。入校第1个月,所有新生接受专业思想和大学环境教育等常规的入学教育工作;1个月后,对61名阳性对象再次进行SCL-90、SAS、SDS的评定。结果(1)263名新生入学时SCL-90评定阳性率为45.8%(108/236);其中61名阳性对象的SCL-90各因子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2)入校1个月后的SCL-90、SAS、SDS评定结果表明:61名新生的总体心理情况有改善(P〈0.05),其中躯体化、焦虑、敌对和恐怖症状有明显改善(P〈0.05),但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性症状明显加重(P〈0.05)。结论根据Roy适应模式分析,护理本科新生在入学后应加强其自我概念、相互依赖方面的教育工作,以促进其有效适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156例患者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SCL-90总分、阳性均数、阳性项目数及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SAS及SDS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家庭关怀度及家庭照顾水平,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癔症流行发作患者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31名在内地就读的藏族学生癔症流行性发作的和随机抽样选出的同年级未发病的43名藏族学生进行测验。结果:研究组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以躯体化、焦虑、恐怖为主,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癔症学生EPQ中N量表与SCL-90各因子分呈正相关,P量表与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呈正相关。结论:癔症流行性发作的藏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欠佳,有神经质和精神质倾向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不孕症女性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144例不孕妇女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并与对照组作比较。结果不孕症女性患者中,焦虑发生率为25.0%(36/144),抑郁发生率为20.8%(30/144), SCL-90筛查阳性率为18.8%(27/144)。不孕症女性患者的SAS评分、 SDS评分、 SCL-90焦虑及精神病性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 SCL-90总分及其他因子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孕类型、与家庭成员关系、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是不孕症女性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 P<0.05)。年龄、 BMI、不孕年限则与SAS评分、 SDS评分、 SCL-90总分无关( P>0.05)。结论不孕症女性患者普遍存在焦虑及抑郁,因此在不孕症的治疗中,要重视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9.
维和待命士兵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维和待命士兵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将379名维和待命士兵设为研究组,同一部队380名士兵设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两组士兵进行测评,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研究组进行人格维度测定,并与症状自评量表评定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艾森克个性问卷内、外向性格与人际敏感呈正相关,与抑郁、精神病性呈负相关,神经质维度与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呈正相关,精神质维度与人际敏感、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呈正相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维和待命士兵集训期间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且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狂犬病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为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并与采取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后的心理进行比较。结果狂犬病患者家属SAS总分及SCL-90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强迫症状等因子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经过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后狂犬病患者家属的SAS总分及SCL-90中躯体化、抑郁及焦虑等因子分值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狂犬病患者家属存在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群等负性情感;健康教育与综合性心理干预能缓解和改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