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许莉  石强  许前 《中外医疗》2014,33(2):98-98,100
目的探讨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的临床、电生理以及免疫特征。方法对7例按照美国电诊断协会标准(AAEM)诊断为MMN的患者,通过临床及肌电图结果分析其特点。结果7例患者临床特点均为肢体多灶性不对称性乏力,1例患者存在轻度感觉缺失;肌电图诊断7例患者存在肯定的运动传导阻滞(CB);6例(85.71%)对丙种球蛋白治疗反应良好,肢体乏力症状得到改善。结论慢性进行性、不对称性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和多灶性运动神经传导阻滞是MMN特征,治疗以丙种球蛋白为首选。  相似文献   

2.
探讨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HN)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9例按照美国电生理诊断医学联盟(AAEH)诊断为MMN的患者,通过临床、肌电图、脑脊液检查以及免疫治疗的结果 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9例患者临床特点均为肢体不对称性无力,2例患者肌电图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常低限;肌电图诊断7例(77.78%)患者存在肯定的运动传导阻滞(CB); 6例(66.67%)对免疫球蛋白治疗反应良好,肢体乏力症状得到改善.结论 慢性进行性、不对称性肢体无力和运动神经传导阻滞是HHN特征,治疗以免疫球蛋白为首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ultifocal motor neuropathy,MMN)临床表现及电生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MMN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电生理结果。结果 11例患者中,男8例,女3例,均为缓慢进展的非对称起病,远端重于近端,伴有肌肉萎缩9例,主观感觉障碍2例,腱反射减弱10例。电生理检查示:正中神经、尺神经等运动神经的持续性多灶性传导阻滞是MMN患者的特征性改变。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有助于MMN的早期诊断,利于疾病的早期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4.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是近来提出并颇受关注的一种周围神经病,表现为进行性、非对称性肢体运动无力,以远端为重。电生理检查以运动神经传导阻滞为特征,部分病人伴有血抗GM_1抗体滴度升高,对激素治疗无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孟庆森  赵德明 《安徽医学》2005,26(2):131-132
目的 研究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的临床特征 ,进一步提高对本病临床认识。方法 报告 2例多灶性运动神经病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结果  2例患者均为不对称性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以痛性痉挛和肌束纤颤首发 ;电生理为多灶性运动神经传导阻滞。结论 慢性进行性、不对称性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和多灶性运动神经传导阻滞及血清高滴度抗GM1抗体是其临床特征。治疗以丙种球蛋白为首选。  相似文献   

6.
7.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A)的临床特点、神经电生理及病理变化的特异性.方法结合文献分析4例MMN的临床资料、肌电图、病理特征及治疗结果.结果 MMN的临床表现为慢性、非对称性远端肢体无力;电生理检查以运动神经传导阻滞或部分阻滞为特点;病理学特征为运动神经局灶性脱髓鞘性改变.结论 MMN应与运动神经元病和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鉴别.可采用免疫球蛋白治疗.  相似文献   

8.
康德宣  王立军 《友谊医刊》1998,21(2):57-58,61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ulitfocal Motor Neruopathy,MMN)为一临床少见却又极有特点的周围神经病,表现为慢性、进行牲、非对称性肢体运动无力,肌肉萎缩,以远端为主;伴有持续的运动神经传导阻滞(Conduction B1ick,CB),部分病人伴有血抗GM1抗体升高,应用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灶性运动神经病的临床、神经电生理、病理特点及诊断与治疗,提高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2007-2016年收治的23例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ultifocal motor neuropathy,MMN)患者的临床表现、电生理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结果,并随访患者.结果 男性19例,女性4例,平均发病年龄为45岁,均以单肢无力首发,18例伴有肌肉萎缩,9例伴有肌束颤动.其中15例腱反射减低,少有感觉症状,颅神经不受累;11例脑脊液蛋白升高,12例血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升高;9例电生理检查出现运动神经多发神经传导阻滞(conduction block,CB),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胫神经,发生CB的神经均有不同程度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减慢;4例患者经腓肠神经活检多数表现为脱髓鞘改变,有的表现为慢性轴索损害,无炎性细胞浸润.20例患者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其中12例症状明显好转,8例症状平稳,经随访后16例病情缓慢进展,3例死亡,4例目前情况不明.结论 MMN男性多见,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无力、萎缩,FMG可见传导阻滞,对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0.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MN)是Lewis于1982年首先描述,Roth G于1986年首先报道为单纯累及运动神经的周围神经病。其表现为慢性进行性、非对称性肢体运动无力,肌肉萎缩,感觉正常或轻度受累;电生理示多灶性运动神经传导阻滞(CB)或部分阻滞,而感觉传导多正常;血抗神经节苷脂(GM1)抗体常  相似文献   

11.
王英  韩文红  任爱兵 《医学综述》2012,18(13):2132-2134
目的分析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与预后。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6例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患者的前驱感染、临床表现、治疗与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患者的前驱感染,病情高峰时神经功能损害评分,出院时神经系统损害恢复评分。结果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患者中多见以腹泻为前驱感染者,易出现呼吸肌麻痹,其病情重、进展快、预后差。结论根据患者前驱感染、临床表现、电生理及脑脊液检查等进行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早期诊断,并尽早给予用丙种球蛋白等综合性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听神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 总结分析18例(36耳)听神经病患者的一般情况、听力学及电生理检查结果.结果 听神经病患者均为双耳发病,青少年多见,平均发病年龄17.94岁;纯音测听表现为双耳基本对称、上升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以低频250Hz、500Hz损失为主;鼓室压力图多为A型,声反射均消失;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正常,对侧声抑制消失;听性脑干反应(ABR)异常,阈值均≥90dBnHL.结论 ABR严重异常、声反射消失、低频纯音听阈升高而DPOAE正常,多见于青少年、双耳发病等是听神经病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3.
张志敏 《中外医疗》2016,(25):17-19
目的:探讨凯时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130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随机数字法把130例患者分成两组,取其中65例患者应用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另外65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凯时注射液治疗,经过15d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神经功能评分、周围神经体征评分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经过15 d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73.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47.7%,观察组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评分总分、周围神经症状评分、周围神经体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总分、周围神经症状评分、周围神经体征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未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应用凯时注射液治疗疗效理想,而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总分、周围神经症状评分、周围神经体征评分,用药安全可靠,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马烈 《中外医疗》2014,(20):185-186
目的探讨脑干脑炎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的处理方法。方法选自2010年1月—2013年1月进入到该院进行治疗的脑干脑炎患者50例,对这50例患者进行影像检查,并且进行临床分析,总结脑干脑炎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处理方法。结果通过对脑干脑炎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均能看到脑部明显病灶,并且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查和腰椎穿刺检查,能够发现患者脑部异常情况,通过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痊愈15例,占临床总人数的30.%。好转34例,占临床总人数的68.0%,无效1例,占临床总人数的2.0%,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干脑炎的病因未明,推测是病毒感染后自身免疫损伤所致,及时采取治疗方法,能够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王璐 《医学综述》2014,20(18):3425-3427
目的探讨早发性小儿癫痫的临床特征和脑电图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枣庄市立医院收治的310例不同年龄的早发性小儿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脑电图检查结果,采用型号为PI400A-B的动态脑电图仪对各年龄段的脑电图分级以及各年龄段波型与异常脑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各年龄阶段脑电图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阶段在散发或阵发慢波增多、尖波、棘波、尖(棘)慢综合波以及双侧显著不对称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暴发性抑制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性小儿癫痫在各年龄阶段的异常率及脑电图在暴发性抑制发生率方面均有差异性,且符合其临床发病特点;不同类型的小儿癫痫均具有各自对应的药物,经治疗均有显著性效果。  相似文献   

16.
多焦折叠人工晶体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多焦折叠人工晶体(MIOL)植入术后的远、近视力、角膜曲率变化的临床效果。方法:20例25眼老年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MIOL植入术。术后定期观察远、近视力及角膜曲率等指标。结果:患者术后平均远视力0.84,近视力0.72,术后角膜散光情况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MIOL能保证远、近及中距视力范圈内的视觉效果(患者术后可不依赖眼镜),是一种较理想的人工晶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驱虫药脑病的临床特点和MRI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2年6月-2009年12月收治的20例驱虫药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过脑脊液、脑电图、CT及MRI检查结合临床表现确诊,总结该组患者发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比较CT与MRI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驱虫药脑病的MRI表现大多类似脱髓鞘病变或散发性脑炎,MIR检查的诊断率与CT的诊断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泼尼龙冲击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结论 MRI检查对驱虫药脑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治疗驱虫药脑病有很好的疗效,有利于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