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肾为先天之本 ,内藏元阴元阳 ,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及维持体液平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肾藏精 ,精生髓 ,髓化血” ,故肾虚是慢性再障的主要病因 ,而如何正确使用补肾法 ,对于慢性再障的疗效 ,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 ,只有全面把握慢性再障的病理变化过程 ,在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 ,灵活运用补肾法 ,方能获效。兹就临证心得略述如下。1 肾虚日久生瘀 ,补肾必须活血“血之源在乎肾” ,血的生成与肾的关系极为密切。从慢性再障的发生发展病变过程来看 ,起病大多缓慢 ,病程缠绵 ,呈现肾虚之象。一方面 ,肾虚则精血不足 ,直…  相似文献   

2.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起病隐匿,发病机制不清。便秘是PD常见的临床前驱症状,与病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肾司二便”,肾精不足导致肾阴、肾阳不能濡养或温煦肠道导致便秘。肾主藏精,精生髓,髓生脑,肾脑相关。肾虚在前,PD发生在后,这与便秘是PD的临床前驱症状相吻合。PD便秘与中医肾虚有密切关系。肠道菌群失调是便秘的发病机制之一,且可导致α-突触核蛋白(alpha-Synaptonucleoprotein, α-Syn)在肠神经系统中沉积,并通过迷走神经传导进入脑黑质积聚,进而促进PD发生发展。肠道菌群-肠道-脑轴理论与肾脑相关理论有高度契合性。肾虚血瘀是PD发生、发展的根本病因病机。补肾活血法治疗PD疗效确切,能改善PD患者便秘等胃肠功能障碍症状,提高脑内多巴胺(Dopamine, DA)水平。这可能与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炎症、修复肠道屏障功能以及DA能神经元炎症反应有关。对补肾活血法治疗PD内涵的进一步阐释,可为临床治疗PD提供新思路、开辟新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肾-精-髓-骨”关系链阐释了“肾”与软骨的关系,重点解析了“补肾”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机制:一方面“肾藏精、生髓”,干细胞及其组织微环境作为“精”“髓”在细胞层面的体现,受到“肾”的调控,“补肾”法通过提高干细胞活性,改善局部微环境,可以促使受损的软骨组织再生;另一方面“肾主骨”,“肾”在机体生长发育及衰老的过程中处于决定性地位,“补肾”法通过延缓细胞衰老,抑制细胞凋亡,起到对抗衰老,延缓软骨退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脑-心-肾”轴以经脉为纽带、精血髓为基础、神明为统领,将脑、心、肾三者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阿尔茨海默病(AD)病位在脑,与心、肾关系密切。基于“脑-心-肾”轴理论,AD属脑的器质性病变,痰浊内阻、蒙蔽脑窍为直接病因,心脉不畅、心神受扰为关键病因,肾虚精亏、髓减脑消为根本病因。在“脑-心-肾”轴用药观的指导下,针对AD痰、瘀、虚的不同及病理因素的轻重,可采取祛痰化浊、活血化瘀、补肾生髓的治法,分别以石菖蒲-远志-巴戟天、川芎-丹参-川牛膝、鹿茸-人参-核桃仁角药组合为主,结合辨证,遣方用药对脑、心、肾进行整体调节,以复神机。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5.
基于“肾藏志”理论阐释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发生发展,认为肾精亏虚,脑失所养为其关键病机,从传统医学、现代医学角度阐述ADHD患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低下与肾虚为本的关联性,并在结构与功能上探讨“肾-髓-脑-志”通路与HPA轴的共通点,阐述HPA轴功能紊乱作为中医学肾虚本质的科学依据,结合各家经验以期为探索ADHD中医理论补充现代医学内涵。“肾藏志”理论指导下应用补肾法可调整ADHD患儿HPA轴紊乱,减轻疾病严重程度,以期为补肾法贯穿治疗ADHD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补肾法在诸补法中占据重要地位,笔者疏理了肾虚证的现代研究成果和补肾法的临床应用概况,发现肾虚导致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的紊乱,影响骨、髓、脑的功能,与机体的衰老密切相关;而补肾法则能调节、促进和改善生命机能,促进生殖发育,改善骨、髓、脑等疾患,促进脏腑疾病向愈,延缓衰老进程。结果表明,肾调节着机体最根本层次的功能,补肾意味着对人体生命活力的补充改善,补肾法关乎生命的基本生理功能,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缺血性中风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脑脉痹阻、血流不畅,进而导致脑髓神机受累而引发的一种疾病,其病因多端,病机复杂,但总以脑脉瘀阻为标,肾虚不足为本,肾藏精生髓通于脑,肾中阴精阳气的盈亏与缺血性中风的治疗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故缺血性中风的治疗应着眼于肾脑同治,或补肾通脑,或补肾益脑,或补肾清脑,在化瘀通脉,恢复脑部血流的同时,力求补益肾虚以最大限度恢复脑髓神机功能。肾脑同治法防治缺血性中风日益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与热点,并取得较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论从肾治疗老年脑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士珍 《湖北中医杂志》1999,21(11):500-501
老年脑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包括现代医学的老年性痴呆、脑萎缩、脑动脉硬化、脑血管意外、高血压脑病等。下面仅就老年脑病从肾治疗四法浅析如下:1 补肾益髓、填精补脑法肾乃先天之本,肾主藏精,主骨生髓,通于脑,脑为髓海。《灵枢·经脉篇》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肾精充足,则脑髓充满,人体精力充沛,耳聪目明。人到老年,肾中阴阳渐虚,精髓不足,则髓海空虚,脑失所养,常出现精神、意识思维的病理变化。故《灵枢·海伦》说:“髓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如脑萎缩、老年痴呆症等病,常有记忆力减退、眩晕耳鸣、…  相似文献   

9.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从肾论治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探讨了中医“肾”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关系,并主要从骨矿含量的来揭示祖国医学“肾茂精,主骨,生髓”理论在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病理生理学基础,认为:肾虚是老年性骨质疏松发病的主要内因,治疗当以补肾,填精,补肾中药能同时多层次的调节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功能,从而抑制骨吸收,增加骨矿含量,延缓和治疗骨质疏松症。为今后开展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血,中医学称为“离经之血”,即为瘀血。血瘀是该病最基本的病理基础。瘀血阻滞,导致子宫、冲任的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引发痛经;瘀滞日久,形成瘕;瘀血内停,阻滞冲任胞宫,不能摄精成孕,最终导致不孕。再者,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与肾虚亦关系密切。肾主生殖,患者先天肾气不充,阳虚不能温煦子宫,子宫虚冷不能摄精成孕;肾精不足,冲任空虚,胞脉失养而致不孕。因此,肾虚、血瘀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主要病机。笔者针对本病肾虚血瘀特点,以补肾温阳、化瘀止痛为治疗原则,自拟补肾祛瘀助孕汤进行治疗,方中淫羊藿、巴戟天、菟丝子温补肾阳;熟地黄补血养阴、填经益髓;女贞子、墨旱莲滋补肾阴,“阴中求阳”;  相似文献   

11.
男性不育症病因病机目前趋于复杂化,而以肾虚、血瘀夹杂较为多见。灵归养元膏具有补肾活血、生精养元的功效,组方基于男性不育症“肾虚血瘀”病机,体现了“脑-心-肾-精室”轴的用药思路。灵归养元膏组方以“脑、心、肾、精室兼顾,精血并重,寓补于通,平调阴阳”为特色,用药平和轻灵,补而不滞,通而不伤,调血脉而畅周身,重视一身之气血阴阳,整体组方发挥“整体与局部同治”的用药优势。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症 (Osteoporosis)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为特征 ,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高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 [1 ] 。本文就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肾虚血瘀病机的相关性及补肾活血治法进行初步探析。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理基础1.1 肾虚 :肾为先天之本 ,藏精 ,主骨 ,生髓 ,是人体元阴元阳闭藏之处 ,具有藏精化血之功效。《素问·六节脏象论》曰 :“肾主骨 ,生髓”,“肾者主蛰 ,封藏之本 ,精之处也 ,其充在骨”。目前 ,绝大多数学者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归入“骨痿”的范畴 ,认为其主要病因病机是肾虚 [2 ] ,这与中医对骨…  相似文献   

13.
介绍胡国恒教授从肾论治痴呆的临床经验。胡教授认为脑髓由肾精所化,肾精即脑髓形成的物质基础,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以肾虚为本,瘀血为标,因此在活血化瘀的同时还应补肾生髓。常见分型为髓海不足、脾肾两虚、痰浊蒙窍及瘀血内阻。相应治法:补肾益髓、填精养神;补肾健脾、益气生精;健脾化浊、豁痰开窍;活血化瘀、开窍醒脑。  相似文献   

14.
脑鸣病 ,乃自觉颅脑内有轻微雷鸣轰响之声。如因烦劳、恚怒或食辛辣之后 ,则脑鸣加剧 ,影响思维 ,注意力不能集中。入睡则脑鸣即歇 ,但有幻梦 ,常以手指塞两耳 ,脑内仍鸣响不止。此证与耳鸣不同。笔者自 1 990年以来 ,采用补肾滋阴、疏泄肝火、化痰活血三法 ,治疗脑鸣病 1 2 0余例 ,疗效较为满意。现介绍如下。1 补肾滋阴法关于脑鸣之病机 ,《灵枢·经脉》有云 :“人始生 ,先成精 ,精成而脑髓生……”。精为肾所主 ,故脑的生成与肾有密切关系。肾藏精 ,精生髓 ,脑为髓海 ,肾精充实 ,则肢体轻健有力 ,脑的功能也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如“髓海…  相似文献   

15.
祖国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又以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肾的主要功能是藏精、主水、纳气,肾与免疫功能关系密切。《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详细阐明了人体的生、长、壮、老、已都与肾的精气盛衰有关,而老年人天癸将竭、肾精不足,机体的免疫功能衰弱,抗病能力低下,多因虚而致病.且因正不胜邪,病多缠绵为慢性,几种疾病共同为患机体,根据老年病多以肾虚为主这一特点,补肾法就成为治疗老年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结合临床实践仅就补肾法治疗几种常见肾虚证谈一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从中医“肾主骨”理论出发防治骨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传统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与现代生理、生物学知识相联系,阐释肾主骨与骨关节炎(OA)的关系,指出OA属中医学"骨痹"的范畴,该病的发病与肾脏关系尤为密切,肾虚骨衰是OA发病的病机关键;古代和现代医家采用方药治疗OA时均以补肾法来治本;肾为先天之本,在体为骨,藏精生髓,肾的功能与作用涉及了分子-细胞-器官-整体多个层面。  相似文献   

17.
王黎芸 《河南中医》2006,26(4):75-75
肾为先天之本,它具有减精、生髓、主人体生长发育之功能。所以先人云“夫人之生,以肾为主,人之病,多因肾虚而致者。”而妇人其一生中,不论月经、妊娠、分娩、哺乳均与肾气的充盈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医学的研究也证实,补肾法具有调节性腺、内分泌,改善卵巢功能,促进内生殖器官发育的一系列功能。笔者在临床上采用补肾法治疗妇人杂症取得很好的效果,仅此谈谈个人的一些临床体会。  相似文献   

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管性痴呆(VD)病因病机复杂,但总以肾虚精亏、髓海不足为主。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生髓而充于脑,脑为髓之海,肾与脑紧密关联。因此,VD的治疗当以补肾填精而益髓。肾-脑相关理论根于二者阴阳、经络、精髓及神志方面存在相关性,从中医及现代医学角度分析肾、脑的生理、病理,不仅为从肾论治VD提供了精确的辨治思路,同时也为肾-脑相关理论的实际运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肾藏精,精生髓,髓充脑、养骨、生血,"肾、精、髓"物质与功能共同构成了中医"肾髓系统",其中"肾为本,精为要,髓为枢",肾中精气盛衰决定髓的盈亏,是脑为髓海、肾主骨、精化血的生理和病理基础;同时,中医现代研究发现干细胞与肾精关系密切,体现了"肾髓系统"的物质和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20.
杨帆 《江苏中医药》2017,49(5):71-72
糖尿病脑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与肾密切相关,致病因素为禀赋不足,脑髓失养;情志所伤,神明被扰;饮食失节,神机失用。发病机制乃肾虚精亏为本,痰瘀阻窍为标。临床治疗多从肾论治,填精益髓;补肾活血,益肾化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