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强化医患沟通 预防医患纠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患沟通是医患之间永恒的话题。本文着重从医方的沟通技巧上进行探讨,把握好医患沟通技巧的目的、意义及相关理论知识,强化事先防范意义。为预防医患矛盾升级、缓解及减少医疗纠纷提供帮助,为建立医患沟通机制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医生和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矛盾及其解决方法。医患纠纷由来已久,而如今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其原因有:医学科学领域有很多未知数,有的目前尚无办法解决,而病人对医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医生服务态度生硬冷漠、医疗水平不高、医患之间缺乏沟通;医疗制度不健全等均是是造成医患矛盾的原因。要解决医患纠纷,就必须加强医患双方自身建设,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和医患纠纷处理机构,把为病人解除痛苦视为终生最高追求,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医生和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矛盾及其解决方法。医患纠纷由来已久,而如今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其原因有:医学科学领域有很多未知数,有的目前尚无办法解决,而病人对医疗效果的期望值过高;医生服务态度生硬冷漠、医疗水平不高、医患之间缺乏沟通;医疗制度不健全等均是是造成医患矛盾的原因。要解决医患纠纷,就必须加强医患双方自身建设,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和医患纠纷处理机构,把为病人解除痛苦视为终生最高追求,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患之间和全社会共同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体系和社会舆论环境。方法从三个角度剖析现今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医疗系统自身、患方、当今社会因素均是造成医患矛盾的主要原因。结果医疗系统自身、患方以及社会因素是造成当今医患矛盾的主要相关因素,应加强医患沟通,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以缓和医患关系。结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加强医患沟通技巧,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营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一所综合性三甲医院的医务人员及患者的医患沟通现状进行研究,以期为提高医务人员的医患沟通效果和能力,改善患方的沟通满意度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参考建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该院随机抽取100名医务人员和100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医患沟通的体会、信息、技巧、态度、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医务人员的沟通效果和能力进行研究,比较医患双方对医患沟通的不同认识。结果:医患双方对医患沟通总体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方更认可沟通的重要性(χ2=21.012,P=0.000);医患双方对医患沟通的内容选择上不一致,平等沟通、知情同意告知、沟通内涵等工作有待提高;医患双方对医患沟通的满意感受不一致,医方(68.9%)的满意度低于患方(88.4%);医生有业务繁忙、缺乏沟通技巧、认识不足等原因;而患者缺乏医疗常识、对医生期望过高、风险预估和信任不足及社会舆论导向是影响医患沟通效果的重要因素。结论:医方应从增加人文关怀内涵,规范知情同意告知,构建良好沟通环境,提升沟通技巧运用等方面着手,提升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六个方面分析了医患关系不和谐的产生原因:政府因素、医院因素、患者自身素质差异、社会媒体因素、医学人文精神的缺乏以及医患权利不平等.强调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总结了医患沟通的几种形式,重点提出医患沟通的努力方向: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从医学人文精神角度定位医院,从主要以单向沟通为主,向双向互动沟通转变,开展健康专题讲座,推行科室出院随访,注重媒体报道的策略,理性报道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是医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要改善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必须加强有效的沟通。对此,文章探讨了有效沟通的有关艺术技巧和注意事项,期望在临床工作中对医患关系的改善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8.
医院医患沟通障碍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医院医护人员忽视医患沟通、缺乏沟通技巧、工作超负荷以及患者不同文化背景、医患双方不信任等引起医患沟通障碍的因素,对如何加强医务人员的医思互动,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院的市场占有率,提供了改革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日常医疗服务过程中,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发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医患之间缺乏沟通,没有建立融洽、互相信任的关系。加强医患沟通不仅可以减少医疗纠纷,缓解医患关系紧张,也对提高医院的声誉、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从医患沟通的原则、技巧、方法等方面,阐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重视非语言性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沟通是医务人员与患者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所必须的交流过程。然而很多情况下,医务人员往往把重点只放在语言沟通技巧上而忽略了非语言沟通技巧的应用,从而使医患沟通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本文着重介绍了非语言性沟通的定义、重要意义及在医患关系中的类型和应用,提高医务人员对非语言性沟通的重视.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医患关系紧张,彼此缺乏信任,医疗纠纷增加,是当前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究其原因包括医方、患方原因、体制问题及社会因素等。据此我们提出一些预防医疗纠纷的措施,以期形成一种和谐的、健康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2.
浅谈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认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提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思路:加强医患沟通,尊重病人、理解患者;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努力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增强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完善医药卫生体制,制定相关医药卫生法律法规;完善有关法律救济体制,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加强正面宣传,正确引导舆论。  相似文献   

13.
试论医疗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防范医疗纠纷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当务之急。医疗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医源性因素和非医源性因素。医源性医疗纠纷主要是由医务人员医德修养差、技术不过硬、缺乏法律意识造成;非医源性纠纷主要由患缺乏医学知识,对医疗制度不理解,患及家属的不良动机等因素引发。提出了防范措施:①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修养;②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③强化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④改进医疗单位服务意识;⑤妥善处理医患关系;⑥协调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4.
谈门诊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医患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医患关系、医疗服务过程、减少医疗纠纷三方面探讨了医患交流在门诊医疗服务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应从医学伦理学、心理学、美学、社会学等方面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医患交流技巧,以适应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卫生工作范围、机构建设、服务对象、医务人员服务理念和服务技术水平、人员编制等特点,阐述了高校医院医患矛盾的特殊性和构成因素。根据高校医院特点及引起医患矛盾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如转变服务理念,加强医疗管理;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注重医患沟通,妥善处理纠纷,防范矛盾激化等,全方位地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卫生工作范围、机构建设、服务对象、医务人员服务理念和服务技术水平、人员编制等特点,阐述了高校医院医患矛盾的特殊性和构成因素。根据高校医院特点及引起医患矛盾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如转变服务理念,加强医疗管理;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注重医患沟通,妥善处理纠纷,防范矛盾激化等,全方位地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从医患纠纷看医疗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医患纠纷,不难发现信息不对称现象客观存在于医疗市场当中,虽然它不是造成纠纷的惟一原因,但很大程度上导臻了医患纠纷的发生并使之难以化解。这种“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作为需方的消费者即患方缺乏对医学信息、管理信息、制度信息和法律信息等的了解,从而导致对医疗服务行业的特殊性不理解,所以一旦自身利益受损失,医患纠纷便不可避免。此外,作为供方的医界内部也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表现为有些医务人员忽视其执业范围内及与其执业相关的所有信息,从而导致医疗过失纠纷的发生。通过对此现象的分析,提出防范和化解医疗纠纷应从上述各个层面入手,特别是要在意识层面上充分尊重患方的知情权,以期达到矫正信息不对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西北地区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经济相对内地落后、生活习惯存在差异、语言交流存在障碍,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本文提出以下对策:提高医护质量是构建医患和谐的前提;加强交流是医患和谐的基础;医院加强法制化管理是和谐的关键;因地制宜的搞一些宣传活动,使患者更多的了解医院,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9.
"南昌模式"表明,以第三方调解为基础和核心,联合鉴定、卫生、综治、司法、公安等部门,建立沟通衔接、联络配合的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各方合力,实行多部门联动调处,对于治理社会"医闹"、推动调解协议的落实,并最终化解医患矛盾、调处医患纠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发挥调处机制作用,还应该从做好事前监管与纠纷预防,引入保险机制参与纠纷调处,建立医患纠纷调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以及建立鉴定人参与纠纷调解或出庭作证制度等几个方面出发,进一步优化并完善该机制,使多部门联动调处在化解医患矛盾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