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院 1993年 4月 -2 0 0 2年 11月共诊治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多发性骨髓瘤 (MM ) 9例 ,其中 5例在初诊或多次复诊时于院内或院外误诊。为提高MM的诊断水平 ,减少误诊 ,结合 9例报告 ,就MM的实验室检查特点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9例中 ,男 7例 ,女 2例 ;年龄 45~ 74岁 ,中位年龄 5 7岁 ,根据免疫球蛋白分型 :IgG型 5例 ,IgA型 3例 ,轻链型 1例。 9例中 ,骨痛者 6例 ,以腰骶部为主 ,其次为胸骨、肋骨及四肢骨 ;腰酸、腰痛、血尿、蛋白尿者 4例 ;本周蛋白阳性者 5例 ;红细胞缗钱状排列者 5例 ;发热、咳嗽、胸闷憋气、吐黄色痰者 2例 ;皮…  相似文献   

2.
间叶度软骨肉瘤是发生在骨和软组织的罕见肿瘤。特别是软组织更为罕见.本文作者观察治疗7例间叶性软骨肉瘤,其中发生于骨组织的5例,软组织的2例.骨组织肿瘤分别见于胸骨、髂骨、股骨中段、股骨下段、第二蹠骨.发病年令在23~31岁之间,平均26岁。软组织肿瘤见于臂部和三角肌,发病年令分别为27岁、55岁。主要症状:位于骨组织者表现为疼痛和/或肿胀;位于软组织者仅有肿胀。  相似文献   

3.
多发性骨髓瘤为浆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其特征是异常浆细胞增生并浸润骨胳及软组织。本文为我院10年来收治的12例进行分析探讨。临床资料男性7例、女性5例;40~50岁3例、51~60岁2例、61~70岁6例、71岁以上1例,61岁以上占58.3%。临床症状与体征,依次为头晕(12例)、乏力(11例)、纳差(10例)、骨痛(9例)、消瘦(7例)、发热(7例)、肝肿大(5例)、出血倾向(3例)、心律失常(7例)和神经系损害(1例)。12例中合并肺部感染5例、尿路感染3例并存冠心病和肝硬化各1例。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28~77g/L,成熟红细胞呈缗钱状者8例;白  相似文献   

4.
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院近二十年收治的 1 7例皮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 7例皮肌炎患者 ,其中男 8例 ,女 9例。年龄40~ 70岁 ,平均 43 .35岁。病程 4个月~ 8年 ,平均 36 .5个月。1 7例患者中 ,以皮肤或肌肉为首发症状者分别为 2例和 3例 ;几乎同时出现的 1 2例。其中伴恶性肿瘤者 6例 ,皮肤为首发症状者 1例 ,皮肤和肌肉同时为首发症状者 5例。皮炎以双上眼睑紫红色水肿性红斑最多见 ,其次是甲周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皮肤的异色症样改变。肌炎表现为病变部位肌肉疼痛、肌无力及肌压痛 ,以四肢近端肌肉为重。血清肌酶…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肋骨海绵状血管瘤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管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 ,但发生在肋骨者极为罕见。本文介绍我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肋骨海绵状血管瘤 3例 ,报告如下 :例 1,女 2 3岁 ,查体发现右肋骨肿物一年半于 1988年 6月 8日收入院。X线表现为右第 7肋骨中部肿物呈梭形膨大 ,向胸内突出 ,密度均匀 ,骨皮质变薄。 1988年 6月 2 0日行肿瘤切除术 ,术中发现肿物在肋骨上呈梭形 ,7× 5× 5cm ,与肺无粘连 ,锯骨切面灰褐色 ,肋骨呈蜂窝状膨大。病理诊断 :肋骨海绵状血管瘤。例 2 ,男 ,5 7岁 ,无意中发现左胸壁肿物 2个月于 1994年 1月 5日收入院 ,X线表现为左第 5肋骨外侧缘…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我院收治甲状腺癌(下称甲癌)22例并结合文献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院自1980年3月~1993年2月收治的257例甲状腺手术标本中,发现甲癌22例(占8.56%)。男性5例,女性17例,男女之比为1:3.4。年龄17~55岁。中位年龄为32岁,其中,30~55岁共14例,占63.6%。二、临床表现病程长短不一,1天至6年。其中10天以内者6例,10天至6月者8例;6月至2年者4例,2年以上者4例,最长达6年。20例以主诉甲状腺肿块就诊,1例以颈部转移性肿块就诊,1例以典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就诊。  相似文献   

7.
脊椎原发性骨肉瘤罕见,发病率约为骨肉瘤的0.85—2.0%。作者从1917—1978年间1000例原发灶骨肉瘤中,发现15例起源于脊椎者,并选出10例资料完整者加以讨论。患者年龄3—64岁,7例男性,3例女性。3例女性年龄均超过50岁并伴有骨Paget 病。3例病变位于胸椎〈T_(10-12)〉,7例病变位于腰椎〈L_(1-5)〉。仅1例有压缩性骨拆。8例患者测定血清硷性磷酶均升高,血钙则全部正常。镜检见每例于肉瘤样间质内有骨样组织产生,依据主要的镜下图象将病变分为:骨母细胞性4例、软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66~1983年经病理证实为血管球瘤者共7例。男3例、女4例。年龄17~45岁,平均25岁。病程1~6年,平均3年。部位:指甲下4例,指甲沟1例,手掌1例,小腿皮下1例。全部病例主要症状是疼痛如刀割样、针刺样或烧灼样剧痛。影响食欲和睡眠。局部受刺激可诱发疼痛,颇似三叉神经痛。发生在甲下和甲沟者,对冷刺激敏感,不敢接触冷水。发生在小腿者对摩擦敏感,发生在  相似文献   

9.
自1981年到1994年,我科共收治复发性骨巨细胞瘤12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2例初次手术在外院进行。本文就其复发原因分析如下:1资料本组男5例,女7例。年龄32~48岁。病变部位:股骨上段5例,股骨下段4例,烧骨远段、内踝、肺骨上接各1例。初次手术方式:肿瘤刮切加植骨或骨水泥充填6例(例为外院手术),瘤段切除加大块植骨4例,单纯瘤段切除2例(1例为外院手术)。再次手术时间在初次手术后5~18个月内进行,手术方式:痛殷切除加大块植骨或带血管唯骨移植术7例,截肢4例,扩大切除1例。其中病理分级有上升者6例。死亡1例在截肢术后3个月…  相似文献   

10.
我院 198 7年 7月~ 1999年 7月共收治舌癌患者 38例 ,经外科手术治疗及化疗、放疗 ,其 5年生存率为 44.7% ,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38例舌癌中 ,男 17例 ,女 2 1例。年龄最大者 71岁 ,最小者 2 1岁 ,其中 2 1~ 30岁者 2例 ,30~ 40岁者 6例 ,40~ 5 0岁者 19例 ,5 0~ 6 0岁者 6例 ,6 0岁以上者 5例。 40岁以上者30例 ,占 78.9%。发病时间最短者 1个月 ,最长者达 1年 7个月。1.2 病变部位舌缘 2 6例 ,舌体 7例 ,舌根 3例 ,舌背 2例。1.3 病理类型高分化鳞癌 31例 ,中分化鳞癌 3例 ,低分化鳞癌 1例 ,鳞状上皮增生癌…  相似文献   

11.
1993年1月~2 0 0 2年12月我院共收治卵巢良性实性肿瘤89例,我们对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89例患者年龄16~72岁,中位年龄5 4 6岁。绝经期42例( 4 7 2 % ) ;卵巢纤维瘤发病中位年龄5 1 3岁,卵巢甲状腺瘤49 0岁,勃勒纳瘤5 6 1岁,卵巢平滑肌瘤45 7岁1 .2 临床表现89例患者首发症状为下腹肿物者5 5例( 61 8% ) ,下腹部疼痛者2 4例( 2 7 0 % ) ,其中并发卵巢蒂扭转6例( 6 7% ) ,腹胀2 8例( 3 1 5 % ) ,绝经后阴道出血5例( 5 6% )。平均初潮年龄15 7岁,平均绝经年龄48 3岁,3例未婚,7例未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股骨近端骨巨细胞瘤行刮除术后的预后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1993年~2004年共收治股骨近端骨巨细胞瘤35例,其中施行刮除术且获随访12例。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21岁(19~40岁)。Campannacci分级:Ⅰ级3例、Ⅱ级4例(骨折2例)、Ⅲ级5例。11例术前行穿刺活检,8例阳性,3例阴性。前入路7例,外侧入路5例。刮除+骨水泥填充3例,刮除+植骨9例。术后病理Jaffe分级:I级7例、Ⅱ级5例。结果随访24~80个月(平均47个月)。有4例复发,复发率为33.3%,复发时间为术后3~38个月(平均19.3个月)。结论股骨近端骨巨细胞瘤行刮除术后复发率较高。术前确诊、X线分级Ⅰ级者复发率低,病理骨折复发率高。股骨颈解剖结构复杂,不易在直视下刮除和难以切除菲薄的包壳是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79年以来共收治小儿AL136例,其中合并CNL者23例,现将有关资料进行分析讨论。 23例中男性16例,女性7例,发病年龄最小2岁,最大13岁,中数年龄7.5岁,发生在AL初发阶段者8例,其中以神经系统特殊表现为AL的首发症状者5例;发生在AL复发阶段者15例,单纯以CNL复发,而后出现骨髓复发者7例;先以骨髓或睾丸白血病复发,而后出现CNL者6例。除表现为  相似文献   

14.
内窥镜辅助显微切除巨大听神经瘤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言我科于2001年1月~2004年7月,应用神经内窥镜辅助手术显微镜下切除巨大听神经瘤1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15例,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17~56岁,平均34.5岁,病程1~8年,平均4年。1.2临床表现耳鸣,听力减退4例,听力丧失11例,面部麻木9例;行走不稳,肢体共济失调6例;头痛头昏7例,视乳头水肿6例;吞咽困难,声音嘶哑2例。1.3影像学检查所有病例均行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肿瘤直径4.0~5.9cm者11例,6.0~7.9cm者3例,8.0cm以上者1例,其中伴有脑积水者8例。CT平扫4例为等低密度,4例为高密度,7例为混杂密度,增乳突尖平面下2cm,切口距耳廓后约5~6cm,骨瓣大小约3×5cm;“Y”形切开硬脑膜,在显微手术的基础上,引入神经内窥镜作为重要辅助性或操作工具,开放枕大池和小脑外侧池,抬起小脑半球逐步显露肿瘤,肿瘤分块切除,摘除内听道内肿瘤并仔细剥离肿瘤包膜与面、听神经,脑干,三叉神经或后组颅脑神经粘连。硬脑膜严密缝合,骨瓣复位。神经内窥镜使用蛇牌硬质镜,内径27mm,广角30°和70°镜,机械固定装置固定镜架。切除3例(...  相似文献   

15.
颈部淋巴结肿大在临床淋巴结肿大中最常见 ,而淋巴结转移癌在淋巴结的恶性肿瘤中最常见。我院收集从 1995年至 2 0 0 1年近 6年来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患者 4 5例 ,给予细针吸取活检细胞学检查 ,探讨其临床及细胞学特点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4 5例患者中 ,男 2 4例 ,女 2 1例 ;年龄 :>6 0岁者 2 4例、4 0~ 6 0岁 16例、<4 0岁者 5例 ,平均年龄 6 3 5岁 ;部位 :左颈部 16例 ,左锁骨上12例 ,右颈部 7例 ,右锁骨上 5例 ,右颌下 3例 ,左颌下 2例。1.2 方法 采用干燥无菌 5 0ml注射器及 8号针头 ,常规消毒后快速穿刺肿大…  相似文献   

16.
嗜伊红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在我科1958~1986年37,900例活检中,检出24例。兹将其临床病理分析如下: 一般资料性别:男17例,女7例。男:女为2.4:1。年龄:最小6岁,最大61岁。其中1~10岁1例;11~20岁7例;21~30岁4例;31~40岁7例;41~50岁2例;51~60岁1例;61~70岁2例。病变部位:发生于淋巴结9例(耳后者2例,颈部者2例,腮腺所属淋巴结1例,颌下淋巴结1例,下肢淋巴结1例,上肢淋巴结1例,淋巴结部位不明者1例);发生在淋巴结以外组织者为:腮腺5例,颌下腺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86年1月~1987年12月以MeCCNU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胰腺癌7例,获有效率57.2%,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本组共7例。经病理诊断者1例,剖腹探查诊断者2例,经PTCD、B超和CT诊断者3例,仅1例经B超和CT诊断。男:女为5:2。年龄42~76岁。全部病人均为有肝或十二指肠等脏器受侵或转移的晚期病人。联合化疗方案为:MeCCNU100~200mg,口服,第1天;甲氨喋呤20~30mg,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 1975年至 1998年收治 11例脾脏肿瘤患者 ,均经手术及病理诊断证实。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11例中 ,男性 6例 ,女性 5例。年龄 2 8~ 5 3岁 ,其中恶性肿瘤者平均年龄 39.3岁 ,良性肿瘤者为 45 .6岁。症状出现至就诊时间为 10天~ 10年 ,其中恶性者平均为 1.5 3个月 ,良性者平均为 2 3.2个月。临床表现 :左上腹部疼痛 8例 ,发热4例 ,腹胀 4例 ,脾脏肿大 7例 ,腹部肿块 7例 ,肝肿大 2例 ,门静脉高压症 2例。病理分类 :恶性淋巴瘤 3例 ,其中 2例为小淋巴细胞型 ,1例为裂细胞型 ;海绵状血管瘤 1例 ;转移性恶性淋巴瘤 …  相似文献   

19.
自 1996年 10月~ 2 0 0 1年 2月 ,笔者采用心包内置管治疗恶性心包积液患者 12例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2例中 ,男性 7例 ,女性 5例 ;年龄 :40岁以下者 4例 ,40~ 5 0岁者 6例 ,5 0岁以上者 2例 ,中位年龄 46±1 5岁。所有病例均经  相似文献   

20.
下颌骨截骨煮沸处理后再植治疗造釉细胞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赖国强  曾宗渊 《癌症》1991,10(5):441-441
我科自1986年12月至1988年12月,对5例下颌骨造釉细胞瘤截骨后,用下颌骨截骨煮沸处理后再植法植骨,取得初步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性别与年龄:男4例,女1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38岁。 病变部位:右侧3例,左侧1例。其中1例肿瘤侵犯前联合(7+2)。位于前联合者1例(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