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一般以女性为高。脐带血的 HDL-Ch 为50mg/dl左右。其后随年龄增加可上升到60~70mg/dl 的水平。40岁以上为50~60mg/dl,略有降低。总胆固醇(TCh)减去 HDL-Ch 大致相当于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h)加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之和。从15岁开始,TCh-(HDL-Ch)有增加的趋势,超越200mg/dl,被认为是异常高值。  相似文献   

2.
美国匹兹堡大学最近一项研究发现:老年妇女中,血清胆固醇水平高与血清胆固醇正常者死亡的危险性相同。研究者对居住在同一个社区的2240名白人妇女(平均71岁)的胆固醇水平与死亡率进行了比较和评价。将参试者分为5组:胆固醇正常组即胆固醇在170~239mg/dl,和四个胆固醇水平升高组。高胆固醇水平的组依次为:(1)胆固醇在240~259mg/dl;(2)胆固醇在260~279mg/dl;(3)胆固醇在280~299mg/dl;(4)胆固醇在300mg/dl以上。平均随访3.8年,结果显示:胆固醇正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尿酸(UA)对代谢综合征(MS)筛检能力的性别差异.方法 对2009年1~12月在笔者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男性1104例,年龄19~86岁;女性646例,年龄16~86岁).MS诊断标准采用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方案第3次报告(NCEP-ATPⅢ) 的中国人修订标准.结果 男、女性MS患病率分别为43.3%和33.1%.控制年龄、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偏相关分析显示,女性UA与MS各危险因子均显著相关(P≤0 002),男性UA与空腹血糖无显著相关性(P>0.05).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男性的AUCUA为0.588 (截点值:5.82mg/dl,敏感度:57.9%,特异度:57.5%, P<0.001),显著低于男性MS各危险因子的AUC(P<0.001);女性的AUCUA为0.704(截点值:4.69mg/dl,敏感度:57.9%,特异度:73.4%, P<0.001),与女性收缩压的AUC(0.675)无显著性差异(P>0.05).控制年龄、吸烟、饮酒、eGFR,Binary Logistic分析显示,女性UA≥4.69mg/dl发生MS危险性增加2.828倍,男性UA≥5.82mg/dl发生MS危险性增加2.045倍.结论 UA在筛检MS的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与男性比较,女性的UA更适合作为另一个MS的筛检指标.  相似文献   

4.
例 1 男, 45岁,体检时发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中度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降低。空腹血脂检查:总胆固醇 (TC) 5 46mmol/L(210mg/dl),HDL C0 70mmol/L(27mg/dl),甘油三酯(TG)4 16mmol/L(160mg/dl),LDL C3 93mmol/L(151mg/dl)。空腹血糖 6 38mmol/L(115mg/  相似文献   

5.
在100名新加坡Norplant受试者中进行了代谢功能的影响的评价。肝功能结果表明可能有肝细胞功能异常,在使用一年后血清中胆固醇(0.55mg/dl~0.87mg/dl)明显上升(P<0.001)。在脂类代谢方面,证实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8mmol/L~1.13mmol/LP<0.05)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脂的改变与颈动脉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糖尿病患者150例为糖尿病组,年龄60~89岁。10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年龄60~88岁。受试者均测定空腹血压、血糖、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载脂蛋白AI(Apo AI)和载脂蛋白B(ApoB),同时行彩色多普勒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①糖尿病组血糖、TC、TG、VLDL、ApoB[(176.81±58.63)mg/dl、(202.67±42.26)mg/dl、(206.56±145.52)mg/dl、(33.32±32.47)mg/dl、(99.30±34.20)mg/d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25.45±1.58)mg/dl、(176.10±47.17)mg/dl、(116.5±60.43)mg/dl、(22.04±11.44)mg/dl、(80.5±22.7)mg/d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糖尿病组纤维蛋白原为(4.675±1.643)g/L。对照组为(3.238±1.065)g/L,糖尿病组纤维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②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超声显示颈动脉血管壁回声不均匀,内中膜增厚,可有多支血管斑块形成及不同程度的狭窄。结论:脂代谢异常是血管并发症形成的危险因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糖尿病患者早期主要血管病变表现之一,颈动脉超声能及早提示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程度,为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杨金花  吴国光 《上海医学》1989,12(2):99-100
我们用血浆置换术治疗6例难治性甲型肝炎(下称甲肝),获得满意效果。 6例均经测定抗HAV-IgM1∶2000( )、HBV M(-)而确诊为甲肝。男5例,女1例。平均年龄为29岁。血浆置换治疗前平均病程为10周,血清胆红素(SB)为19.1~54.8mg/dl,平均为28mg/dl,曾  相似文献   

8.
作者测定了317名12~15岁健康儿童的血压、血清钙及血浆白蛋白。采用payme校正法(血清钙mg/dl—血浆白蛋白g/dl+4)计算出校正后血清钙的值。分析发现:高血压组的校正后血清钙(3.91±0.31mg/dl)(P<0.05),同时也低于正常组(4.05±0.28mg/dl)。高钙尿症、钙摄入不足、钙吸收不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维生素D过剩都  相似文献   

9.
吴振西  邱阳 《安徽医学》1995,16(6):52-52
<正> 大量研究表明了高脂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降脂药物的选用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多烯康胶丸治疗35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情况 35例高脂血症患者分别为住院和门诊检查血清总胆固醇(TC)≥5.95mmol/L(230mg/dl)。甘油三酯(TG)≥1.76mmol/L(160mg/dl),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4mmol/L(40mg/dl)中,男性25例,女性10例,年龄38~74岁,平均58岁。  相似文献   

10.
据报道,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上升100mg/L,男女患冠状动脉疾病(CAD)的危险性增加分别为33%和18%.另据报道,血浆胆固醇(CH)≥310mg/dl者比CH<190mg/dl的CAD危险性增高7倍.这提示高血脂症(HLP)是CAD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合理的选用降血脂药,是防治CAD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就降血脂药的临床应用进展情况做一简要的讨论.目前临床常用或正在试用的降血脂药有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异常是否会增加进行非心脏手术的围手术期患者心血管事件.方法:对在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于科学城医院进行非心脏手术的680名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纳入标准为18岁以上成年患者,进行了非心脏相关手术,且在手术前1天,手术后1、3、7天分别做了心电图、心脏标志物检测.结果: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n=80,11.8%)的血糖水平比没有发生事件的患者(n=600,88.2%)明显升高(P<0.001).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血糖水平为131.7±42.5mg/dl,没有发生心血管时间的患者血糖水平为106.5±37.5 mg/dl.多重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空腹血糖受损患者可增加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风险2.1倍,糖尿病患者为6.4倍;血糖每升高10mg/dl,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11%.结论:血糖水平异常是围手术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唐庆  陶飞 《新疆医学》2000,30(2):F003-F003,F004
高脂血症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控制血脂水平,可以预防和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我们于1999年3月至10月,用血脂康对3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临床疗效的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病例选择: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经饮食宣教2~4周后,连续2次查血脂选择其血清胆固醇(TC)≥5.69mmol/L(220mg/dl)和(或)甘油三酯(TG)≥2.26mmol/L(200mg/dl),但≤4.4mmol/L(400mg/dl),高密度脂蛋白(HDL—C)≤0.91mmol/L(35mg/dl),低密度脂蛋白(HDL—C)≥3.62mmol/L (140mg/dl),四项中任何2项达标者方可人选。30例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血脂康胶囊的疗效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我院1997年9月~1998年8月门诊或住院的初诊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57例,经饮食宣教2周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6.0mmol/L,和/或血清甘油三酯(TG)>1.6mmol/L(高于我院检验科正常值上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G)男性≤40mg/dl(1.04mmol/L),女性≤45mg/dl(1.16mmol/L)。男性32例,女性25例,年龄35~72岁(平均53岁),经询问病史、体检和有关检测,排除肝、肾、内分泌疾病,药物所致继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是否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方法根据是否患糖尿病和冠心病分组,A组糖尿病无冠心病组[DM(+),CHD(-)];B组无糖尿病有冠心病组[DM(-),CHD(+)];C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DM(+),CHD(+)];D组健康对照组[DM(-),CHD(-)],均测定血浆hs-CRP、血浆胰岛素(INS)、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o)、甘油三脂(TG)、糖化血红蛋白(GHbA1C)和HOMA-IR指数.结果A组和B组hs-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冠心病患者无论有无糖尿病平均h8-CRP均较对照组高.[C组为(4.01±1.89)mg/dl,D组为(0.18±0.12)mg/dl,均P<0.01;C组平均hs-CRP水平高于第B组P<0.01].在糖尿病患者,无论有无冠心病,血浆hs-CRP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浆胰岛素(INS)、HOMA-IR指数之间存在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无冠心病的患者与冠心病无糖尿病的患者具有相似的hs-CRP水平,而同时合并有糖尿病和冠心病的患者较冠心病无糖尿病者有较高的hs-CRP水平.由于血浆hs-CRP,空腹胰岛素和HOMA-IR之间存在正相关,因此,炎症、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同时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体液免疫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11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lgG、IgM、IgA、C_3、CIC水平,并与92名正常人对照。IgG、IgA、IgM、C_3采用免疫火箭电泳法,CIC采用PEG6000沉淀法。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的IgG、C_3,CIC(X±SD)分别为16.8±3.76mg/dl、140.6±32.7mg/dl、CIC161.4±72.7E450,与正常组(分别分13.2±2.54mg/dl、110.0±17.6mg/dl、71.6±20.3E450)比较,水平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而IgA、IgM差异无  相似文献   

16.
强化降胆固醇水平预防脑卒中试验[The Stroke Prevention by Aggressive Reduction in Cholesterol Levels(SPARCL)]将4731例进入研究前1~6月内患有脑卒中或TIA的患者随机双盲分别接受阿托伐他汀80mg/d或安慰剂治疗.入组患者均未患有冠心病;平均年龄63岁;男性患者占60%;基线血压138/82mm Hg;其中脑卒中70%(缺血性67%),TIA占30%;62%的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17%的患者患有糖尿病;基线总胆固醇(TC)212mg/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32mg/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50mg/dl,甘油三酯(TG)144mg/dl;同时使用的药物情况:阿司匹林或其他抗血小板药物87%,维生素K拮抗剂(包括华法林)6%,ACEI 28%,ARB 4%,β阻断剂18%,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15%;先前服用过任一种他汀3%.主要终点为试验中首次致命或非致命脑卒中.  相似文献   

17.
肥胖者的代谢改变及胰岛素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31例正常人及38例肥胖者的糖、脂代谢及胰岛素在形成肥胖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肥胖者有糖、脂代谢的显著异常。负荷糖后胰岛素的分泌增强,峰值延后,分泌面积增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但其耐糖量显著下降,说明肥胖者外周靶组织对胰岛素发生抵抗。空腹血浆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含量显著增加(P<0.001),HDL-胆固醇及HDL-胆固醇/胆固醇比值显著下降(P<0.05,P<0.001);负荷糖后,血浆游离脂酸迅速显著下降,甘油三酯在30分钟内明显升高,显示肥胖者脂肪及肝细胞对胰岛素仍敏感。空腹血浆cAMP含量较正常降低39.8%(P<0.01),负荷糖后下降峰值延后,可能系胰岛素分泌增加对靶细胞作用的结果。本文对胰岛素在形成肥胖中的作用及其与代谢异常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邓某,男,8岁。因全身反复浮肿伴少尿10个月,于1985年12月11日第4次入院。尿:蛋白(?),每视野白细胞(?)、红细胞1—2个、颗粒管型0—1个。血浆白蛋白1.5g,球蛋白1.9g,血清胆固醇280mg/dl,三酸甘油脂245mg/dl。肾功正常。诊断:肾病综合征。患儿已服强  相似文献   

19.
氟伐他汀抗氧化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室重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长期应用对SD大鼠心肌梗死(AMI)心室重塑过程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结扎雄性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心肌梗死模型,将大鼠分为2组,AMI组(n=7)以蒸馏水灌胃,氟伐他汀组(n=8)以氟伐他汀20 mg·kg-1·d-1灌胃;另设假手术2组,分别以蒸馏水和氟伐他汀灌胃.8周后心脏超声、血液动力学、心脏形态学分析;检测血浆总胆固醇(Tch)、一氧化氮(NO)、脂质过氧化物(L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心肌LPO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超氧阴离子和NO的分布;RT-PCR、免疫组化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NOS2)、p22phox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结果:与AMI组比较,氟伐他汀组左室舒张末压降低[(18.24±6.58 vs 10.74±4.71)mmHg,P<0.05]、右室相对重量减轻[(0.92±0.19 vs 0.71±0.13)g/kg,P<0.05]、左室后壁厚度减少[(3.04±0.28 vs 2.60±0.36)mm,P<0.05];AMI后射血分数无影响,但肺相对重量减轻[(5.79±2.92 vs 3.69±0.68)g/kg,P<0.05];血浆和心肌LPO水平降低[(8.64±0.59 vs 7.71±0.66)μmol/L,P<0.05;(3.12±0.38 vs 1.93±0.40)ng/μg.pro,P<0.01],NO的过度表达抑制和GPx水平增加[(436.87±47.22 vs 313.78±34.35)mg/dl,P<0.01;(66.13±8.31 vs 79.78±2.38)mg/dl,P<0.05].氟伐他汀干预后增加NOS2、p22phox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下降(P<0.01).血浆总胆固醇水平减低,但无显著性差异[(59.40±14.15 vs 48.30±8.83) mg/dl,P>0.05].结论:氟伐他汀参与了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过程,其中可能包括抗氧化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检测健康体检者空腹血脂水平来了解周口地区人群血脂水甲现状及其血脂异常患病率.方法:应用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周口地区2655例成人空腹血脂,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值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组间血脂水平差别及血脂异常患病率的差异.结果:总体血脂异常患病率65.9%,男性76.3%,女性47.2%.男性和女性4种血质成分异常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P<0.01).TC、LDL-C、TG水平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P<0.01),HDL-C水平随年龄的增加有降低趋势(P<0.01).TC在25~44岁间男性高于女性(P<0.01),在55岁以上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5).LDL-C在18~44岁间男性高于女性(P<0.01),在45~74岁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1).HDLC水平各年龄组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1).TG在18~54岁组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在55~64岁组两性间无差异,64岁以上女性高于男性(P<0.01).结论:周口地区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并且随年龄增大而增高,男女性别间血脂异常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