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室重构、心功能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02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及他汀组(51例),前者仅予心衰常规治疗,后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d。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y测量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室间隔厚度(IVST)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随访ly中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两组心室重构及心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好转,其中他汀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均〈0.05),但两组随访ly内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功能损害、肌病等常见药物副作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有助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一步安全有效地改善心室重构和心功能,但不能明显改善CHF患者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2.
张锋 《中医药研究》2008,6(3):255-25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短期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及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y)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NYHA分级Ⅲ级~Ⅳ级)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血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8受体阻滞剂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d,共观察12周。分别于入院后1周内和12周后行心脏彩超和6min步行距离检查。以6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作为评价心功能的指标,同时测定TNF-α、CKF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各种原发病之间CRP、TNF-α水平没有差别(P〉O.05),CRP、TNF-α水平随心功能恶化程度而升高(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6min步行距离增加显著(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TNF-α、CRP均降低(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TNF-α、CRP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血浆细胞因子(TNF-α、CRP)水平,改善心脏功能,有益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粤东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5例。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予以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6 min步行距离及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浆NT–proBNP水平、6 min步行距离及心功能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收缩率(F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同时可提高其运动能力,临床用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利水汤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B型尿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2月在鄂东医疗集团中心医院诊治的9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温肾健脾利水汤治疗。连续治疗8周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后壁厚度(LVPW)]、心室重构指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B型尿钠肽(BNP)、6 min步行距离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 2组治疗后LVEDD、LVESD、LVEF、LVPW、AngⅡ、MMP-2、Hcy、BNP水平及6 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 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 05)。结论温肾健脾利水汤能够有效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降低血清Hcy和BNP水平,提高6 min步行距离,改善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5.
孙继明 《中国中医急症》2013,(12):2112-2113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将70例TI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35例作为治疗组,阿托伐他汀治疗3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其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栓素B2(TXB2)、血小板聚集率。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TXB2、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TIA疗效确切,能迅速缓解症状,有效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匹伐他汀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方法:将66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给予服用匹伐他汀,对照组则服用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HDL-C及血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匹伐他汀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疗效显著,有利于降低患者血糖,提高HDL-C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对比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5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与辛伐他汀组两组,分别采用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进行3个月治疗。比较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状况。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患者疗效优于辛伐他汀组,两组各项指标治疗后的组内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间各项指标治疗后对应比较均兀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轻微,不影响继续治疗,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血脂康组较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均有较好的降脂作用,而阿托伐他汀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片联合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7月-2012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治疗的93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包括应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洋地黄、硝酸酯类和D受体阻滞剂等药物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片10mg,每晚1次。治疗组口服益心舒胶囊3粒/次,3次/d,其他同对照组,两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疗程结束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ELISA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的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7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治疗组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LVEDd水平均具有降低趋势,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片联合益心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给予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组(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40mg治疗组(辛伐他汀组),分别治疗7d。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清MMP-9和IL-6的值。同时选30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血清MMP-9和IL-6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清MMP-9和IL-6的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清MMP-9和IL-6的水平与辛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初期给予他汀类短期淄疗能降低血清MMP-9和IL-6的水平,且阿托伐他汀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36)和对照组(n=36),两组患者均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阿托伐他汀,对照组剂量为20mg/d,实验组剂量为40mg/d,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LVEF、LVEDD、LVESD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LVEDD、LVES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加用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心室重构,40mg/d的给药剂量疗效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李娜 《光明中医》2014,(10):2069-2071
目的通过实验证实清痰化瘀饮联合阿托伐他汀可以改善兔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方法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清痰化瘀饮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空白组予普通兔饲料,其余3组予高脂饲料。12周后各组取外颈静脉血8ml。继续高脂饲料喂养后三组,模型对照组每日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清痰化瘀饮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每日一次灌胃给药8周。再次取血8ml。测定Fg、Hs-CRP、IL-18三个炎性因子指标,与治疗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与空白组比较,其余三组Fg、Hs-CRP、IL-18均有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组内比较,两治疗组3种炎性因子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两个治疗组的3种炎性因子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两个治疗组比较,清痰化瘀饮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在降低3种炎性因子指标方面,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治疗组(P〈0.05)。结论清痰化瘀饮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新西兰大白兔Fg、Hs-CRP、IL-18三种炎性因子水平,且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逐瘀降浊汤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塞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梗塞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治疗组(n=6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给予逐瘀降浊汤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以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P〈0.05。结论:应用逐瘀降浊汤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塞患者,更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3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九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疗效。方珐随机将经颅脑CT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为口服阿托伐他汀,每晚1次,每次40mg。治疗组在上述用药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10粒/次,3次/日,口服,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调脂疗效、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及复发卒中,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调脂有效率为88%,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治疗组好转率为84.6%,对照组好转率为46.2%。两组疗效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6个月卒中复发率为2.6%,对照组卒中复发率为17.9%,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合复方丹参滴丸,口服,能有效调脂,促进脑功能恢复,可进一步减少卒中的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3月于我院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两组在基础病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6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86.7%(χ2=5.473,P〈0.05);治疗6周后观察组TC、TG和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5.515、5.563和7.588,P〈0.05);但HDL-C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7.45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显著低于对照组(9.3%,χ2=7.338,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减补中益气汤及酚妥拉明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IVST、LVEED、LVEF、6min步行距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可以有效改善心室重构,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益心舒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8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0mg/次,1次/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心舒胶囊(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3粒/次,3次/d,治疗3个月。随访其临床症状及生化相关指标,彩超,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测量6min步行距离(6MHW)评价心功能改善状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血脂明显下降,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总有效率明显改善(90.0%vs 77.5%,P〈0.05),其能很好的增加患者的射血分数和提高活动耐力;两组的以上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益心舒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能有效控制心功能不全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症状,降低血脂水平,提高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降浊饮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颈动脉斑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降浊饮,两组患者均给药治疗6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并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优于对照组的68.3%(P〈0.05);两组患者TG、LDL-C、T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治疗组TG、TC、LDL-C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HDL—C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益气活血降浊饮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有较好的疗效,可明显降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脂康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的影响。方法将11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予血脂康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B组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入院时及治疗6个月后测血清hsCRP、血脂(TC、TG、LDL-C、HDL-C)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血清hsCRP、TC、LDL-C水平均较入院时降低,A组较B组改善更明显(P〈0.05);A组HDL-C较入院时升高(P〈0.05)。结论血脂康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ACS可有效降低血清hsCRP水平,改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在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应用阿托伐他汀对外周动脉疾病下肢功能的具体影响。方法抽取院内自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诊治的90例高血压病人为回顾分析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以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改为安慰剂口服,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后的血压、血脂、ABI、PWV和6 min步行距离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项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改善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SBP、DB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SBP、DB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ABI、PWV、6 min步行距离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个月后观察组的ABI、PWV、6 min步行距离改善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治疗中应用阿托伐他汀有助于改善其外周动脉疾病下肢功能,并且有助于改善患者血脂、血压、ABI、PWV等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制剂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方法:采取分组对照研究的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阿托伐他汀,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同时单纯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一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9.47%,显著高于对照组78.37%,x2=4.013,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明显,t=2.352,2.298,2.473,P〈0.05,且显著好于对照组,t=2.305,2.276,2.313,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性,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制剂麝香保心丸治疗心血管疾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