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裴斐  王永亮 《临床医学》1997,17(11):1-2
本文报告体外循环术后脑部并发症6例,术后均出现昏迷,其中4例死亡,指出心内直视手术后的脑部并发症与术中不正常灌注,手术操作不正确及术前脑部血管异常等因素有关,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小儿部分性房室共同通道术治疗经验。方法:自1994年10月-2001年10月,经胸正中切口及右胸前外切口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小儿部分性房室共同通道手术矫治26例,结果:全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为56.8min,术后无低心排,严重心律失常,无检塞和脑部并发症。除1例术后二尖瓣轻度返流外,余无杂音和残余分流,治愈率100%。随访3-24个月,心功能改善,活动正常,结论: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矫治部分性房室共同通道有如下优点;(1)避免主动脉阻断引的心肌损害。(2)可清楚观察房室瓣的反流及修复效果。(3)术中可即时观察是否损伤传导束。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体外循环组和非体外循环组,每组各65例。体外循环组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组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 h,非体外循环组的cTnⅠ、CK-MB、BUN和Scr水平均明显低于体外循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LVEF水平均明显上升,LVEDD水平均明显下降,与同组术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时的LVEF和LVEDD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循环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62%,明显高于非体外循环组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降低对冠心病患者心肌及肾脏的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双向Glenn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适应证、外科技巧、术后处理和疗效。方法 2004-01-2009-01非体外循环双向Glenn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43例。结果全组无死亡。吸氧浓度为0.40时,术后经皮血氧饱和度升高至0.93±0.14,无恶性心律失常、血栓形成和脑部并发症发生。结论非体外循环双向Glenn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该术式简便易行、效果良好、手术时间短、心脏及肺部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平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介绍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小儿部分性房室共同通道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自 1994年 10月~ 2 0 0 1年 10月 ,经胸正中切口及右胸前外切口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小儿部分性房室共同通道手术矫治 2 6例。结果 :全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 5 6 8min ,术后无低心排、严重心律失常 ,无栓塞和脑部并发症。除 1例术后二尖瓣轻度返流外 ,余无杂音和残余分流 ,治愈率 10 0 %。随访 3~ 2 4个月 ,心功能改善 ,活动正常。结论 :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矫治部分性房室共同通道有如下优点 :①避免主动脉阻断引起的心肌损害。②可清楚观察房室瓣的反流及修复效果。③术中可即时观察是否损伤传导束  相似文献   

6.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围撤机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动脉高压是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由于术前存在严重的肺血管病理改变、体外循环过程加重肺泡及血管内皮损伤,使其术后较普通体外循环患儿更易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撤离呼吸机风险高,因此术后围撤机期的护理至关重要。本科2003年10月~2008年7月对145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实施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术,经过细致的撤机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侵犯左房壁的局部晚期肺癌患者行扩大左心房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4例侵犯肺静脉根部及左心房壁的肺癌患者,在心耳钳辅助下行扩大左心房壁切除8例;体外循环辅助下行扩大左心房壁切除5例;在闭合器辅助下行扩大左心房壁切除11例。手术中同时切除相应肺或肺叶切除。【结果】在心耳钳辅助下行扩大左心房切除术中,有1例患者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次;体外循环辅助下行左心房壁切除术患者无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5例次;闭合器辅助下行扩大左心房壁切除术患者无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次。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平均26(6~48)个月,1年生存率83.3%,2年生存率63.3%。【结论】对于侵犯肺静脉根部及左房壁的局部晚期肺癌,在闭合器辅助下行扩大左房切除术,避免术中使用体外循环技术,既保障手术安全,又减轻手术创伤,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中切口体外循环下处理动脉导管未闭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CPB)下处理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3年10月至2005年2月正中切几下处理100例PDA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其转归。结果术后除右心功能不全2例及术后早期出现声音嘶哑3例外,无其他重大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各种心内畸形经常合并PDA,术前诊断及术中探查,意义重大;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和提高CPB技术,对降低手术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经肺动脉切口缝闭PDACPB下处理PDA的主要方法,术中应用Foley导尿管阻断动脉导管血流,有利于术野显露、缩短CPB时间,可降低肺部、脑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神经系统的并发症一般为中枢性,如脑缺血缺氧性损伤、脑栓塞、颅内出血等,周围性神经系统损伤十分罕见。现对我院开展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15000余例,术后发生腓总神经损伤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及随访,探讨此类神经损伤的解剖形态学基础、成因、临床特点和针对性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呼吸衰竭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颂华  刘中民 《急诊医学》1995,4(4):208-212
呼吸功能不全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与术前的心功能和体外循环时间密切要关,延长或及时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是主要治疗手段,本科自1987年1月至1994年12月体外循环术后因各种原因需再次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长时间辅助通气共20例,术前民功能Ⅱ级-Ⅳ级18例(90%),体外循环转流时间超过2小时者14例(70%),主要处理包括:(1)合理使用呼吸机(应用指征,术后早期,呼衰伴明显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9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遇有术前未能确诊动脉导管未闭的处理经验,强调了术中深低温、低转流量、不停止体外循环转流、术中需维持良好的左心转流、先经肺动脉切口直视下缝闭动脉导管,随后处理合并的心内病变,以及术中对动脉导管未闭的确认。9例病人除一例死于术后严重免疫性溶血外,全部康复出院,出院时无流及脑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婴幼儿先心病术后呼吸道管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静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7):1626-1627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多伴有心功能不全,肺功能差,全麻开胸手术后肺功能受到损伤,同时呼吸机的应用影响了呼吸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小儿开胸术后极易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如护理不当会影响手术效果,严重者可导致患儿死亡。2007年1月~2008年10月,我们对89例先心病患儿进行了全麻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术后通过加强呼吸道管理,避免了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9例体外循环心内直机手术中遇有术前未能确诊动脉导管未闭的处理经验,强调了术中深低温、低转流量、不停止体外循环转流、术中需维持良好的左心转流,先经肺动脉切口直视了缝闭动脉导管,随后处理合并的心内病变,以及术中对动脉导管未闭的确认。9例病人除一例死于术后严重免疫性溶血外,全部康复出院,出院时无残流及脑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术的术后监护措施。方法对11例在非体外循环下实施双向格林术的患儿采取“V”型体位,加强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监护,维持适宜的上腔静脉压及肺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1例患儿除1例因低心输出量综合征抢救无效,于术后第10 d死亡外,余均存活。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5.02±1.12 h,无术后吻合口出血、上腔静脉综合征、乳糜胸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康复室停留平均时间2.1±0.5 d。术后患儿缺氧症状明显改善,SPO20.85~0.92。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术治疗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可避免因炎性反应所致的肺部损伤,降低并发症。同时加强术后监护,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7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分析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2002年1月-2009年2月间我院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70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术中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体外循环组和非体外循环组.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非体外循环组发生并发症1例,体外循环组6例;非体外循环组住院死亡1例,体外循环组死亡3例.结论 在多支病变中,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在再血管化的应用上无差别;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低,但是合并瓣膜病或严重的3支血管病变、左主干病变、室壁瘤形成的患者更适宜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不能取代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3年3月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203例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术后并发症,将患者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203例患者中,发生术后并发症3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5.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于或等于55岁、体外循环时间大于或等于2 h、主动脉阻断时间大于或等于100 min、心脏功能Ⅳ级以及术前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诱发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于或等于55岁、体外循环时间大于或等于2 h、主动脉阻断时间大于或等于100 min及心脏功能Ⅳ级是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患者,应通过术前评估,及时干预可诱发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和疗效。  相似文献   

17.
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心脏手术越来越普及,但是部分患者由于病情较重、心脏功能较差、手术时间较长、手术及体外循环损伤等原因,术后仍然有部分患者发生低心排,严重影响术后康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加强术后监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现将我院心脏术后发生低心排25例的监护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小儿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的呼吸道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肺脏常常发育不良,体外循环及开胸手术不可避免地会损伤肺功能,同时,术后呼吸机的应用又破坏了呼吸道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小儿心脏术后易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其发生率可高达67.4%,并可成为术后致死的主要因素。护理工作专业性强,其质量的保证是患儿术后康复的关键。现将小儿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的呼吸道管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注射乳酸环丙沙星的配伍禁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行联合瓣膜置换的患者由于术前存在严重的肺血管病理改变,体外循环过程加重,肺泡及血管内皮损伤,使其术后较普通体外循环患者更易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撤机风险高。因此,术后围撤机期的护理至关重要。我院1999年7月-2005年10月实施联合瓣膜置换术351例,其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49例,在进行了细致的撤机护理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曾玲  林敏  罗天会 《华西医学》2014,(11):2132-2134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应用于心脏体外循环术后胸腔积液患者的引流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对2013年3月-12月行心脏体外循环术后胸腔中量积液的179例患者,在B型超声引导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且成功引流的方法及护理要点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一次性置管成功,置管操作时间(7.2±3.5)min,导管留置时间2~6 d。置管引流中,发生肋间血管损伤出血2例,胸膜刺激征2例,导管阻塞1例,经及时的对症处置,相关并发症得以控制。结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心脏体外循环术后胸腔积液其效果满意,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