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蕊石煅制后结构变化与元素溶出量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花蕊石煅制前后矿质结构及无机元素溶出量变化情况,为研究花蕊石功效物质基础及炮制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花蕊石煅制前后矿质结构及无机元素溶出量进行分析;以元素溶出总量、氧化钙(CaO)含量及煅品性状为指标,考察煅制温度对煅品花蕊石质量的影响。结果不同煅制温度下花蕊石红外光谱图差异显著,其中碳酸钙(CaCO3)逐渐分解,而蛇纹石转变为镁橄榄石;镁(Mg)、钙(Ca)、铝(Al)、铁(Fe)、钠(Na)溶出量较高;煅制后Ca溶出量显著增高,而Mg溶出量显著降低,砷(As)溶出量降低;实验确定最佳煅制温度为1 000 ℃。结论花蕊石炮制前后矿质结构变化与其无机元素溶出量相关。该实验为研究花蕊石化瘀止血的药效物质基础、增效减毒的炮制作用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临床使用牡蛎和煅牡蛎的中药处方治疗疾病的用药情况,为牡蛎和煅牡蛎用药规律的深入挖掘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9年医院门诊使用牡蛎及煅牡蛎治疗疾病的处方,共计4 352张。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运用软件的频次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功能,分析牡蛎的治疗疾病、用药配伍、性味归经等规律。结果 在4 352张处方中,证型治疗方面,牡蛎以肝气郁结、肝郁脾虚证为主;煅牡蛎则以治疗脾胃气虚证为多。疾病治疗方面,牡蛎多用于不寐;煅牡蛎集中在胃脘痛。常用药物配伍方面,牡蛎与龙骨、柴胡等药配伍应用为多;煅牡蛎与柴胡、茯苓、煅龙骨等药配伍应用为多。牡蛎和煅牡蛎最常用的剂量均为30g。性味归经方面,牡蛎和煅牡蛎配伍用药多为性温、寒或平,味甘、苦或辛。但牡蛎配伍用药偏性寒(39.21%),归肝经(16.75%)、脾经(16.23%)、肺经(16.12%),煅牡蛎配伍用药偏性温(38.19%),归脾经(22.13%)、肺经(19.64%)。结论 利用该平台得出牡蛎和煅牡蛎的核心药物配伍和配伍用药规律,可为牡蛎及煅牡蛎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煅炉甘石中铅含量的影响,为其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总结历版《中国药典》和本草文献中煅炉甘石的炮制方法,炉甘石生品分别经明煅后直接粉碎、煅淬+水飞的传统方法及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方法处理,按2020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2321铅、镉、砷、汞、铜测定法测定生品、上述炮制品及市售炉甘石样品中铅的含量。结果 铅含量从高至低依次为炉甘石生品>传统方法煅淬后的弃渣>煅后直接粉碎的样品及市售煅炉甘石样品>传统方法炮制的煅炉甘石。结论 煅烧的炮制过程可降低炉甘石中铅的含量,市售煅炉甘石样品多采用明煅后直接粉碎的方法,虽可保证成品的细度,但铅含量较高,且相差较大。以煅淬+水飞的传统炮制方法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炉甘石中铅的含量,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用CO2重量法分析不同地区石决明、牡蛎、瓦楞子及蛤壳生、煅样品中CaCO3的含量,发现在这4种贝壳类中药的部分地区煅制品中,存在CaCO3已部分分解的现象,利用以该法测得的CaCO3含量,可算出煅制品的CaCO3分解率(Rd值)。实验结果证明Rd值与煅烧条件相关,这有助于进行贝壳类中药的煅制工艺分析。  相似文献   

5.
应重视中药煅制法山东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56603)赵永德,刘义升,孙迎东煅制是一种重要的传统中药炮制法。药物经煅制后由于改变了原有的性状,使其质地变得疏松,有利于粉碎和有效成分的煎出,有些药材经煅制后,能改变药材的理化性质,除去杂质和结晶水,起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磁石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炮制时间、炮制温度、煅淬次数为考察因素,以水溶性铁、重金属(铜、镉、汞、铅)和有害元素(砷)的溶出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磁石炮制工艺。结果:最佳炮制工艺为600℃炮制0.5h,煅淬3次。结论:所选工艺合理、可行,可作为磁石的炮制工艺。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用CO_2重量法分析不同地区石决明、牡蛎、瓦楞子及蛤壳生、煅样品中CaCO_3的含量,发现在这4种贝壳类中药的部分地区煅制品中,存在CaCO_3已部分分解的现象。利用以该法测得的CaCO_3含量,可算出煅制品的CaCO_3分解率(R_d值)。实验结果证明R_d值与煅烧条件相关,这有助于进行贝壳类中药的煅制工艺分析。  相似文献   

8.
1东方1号膏 (1)组成:苍术、黄柏、地榆、白芨、白芷、汉防己、木瓜、郁金各50g,煅石膏粉、煅炉甘石粉各600g,麻油(菜油、棉子油均可)1kg。(2)制法:将前八味药切片浸入油中1~7d,再将此药及油放入钢精锅煎1.5~2h(温度达180~200℃,油煎沸后用小火熬,使药物成焦枯黄色),用三层纱布(中间夹一层药棉)过滤,弃渣取油,将油倒入干净容器内用文火熬炼1.5~2h(油温160~180℃),至油滴水成珠为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煅皂矾、臌症丸的质控方法。方法:采用NH4SCN比色法来测定煅皂矾及制剂臌症丸中铁的含量。结果:煅皂矾及制剂臌症丸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69%和98.32%,RSD分别为1.23%和1.53%(n=5)。结论:本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作为控制其质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刘圣金  吴德康  孔德平 《中国药房》2009,(36):2870-2871
白矾为硫酸盐类矿物明矾石经加工提炼制成,主含含水硫酸铝钾(KAl(S04)2·12H2O)。产于甘肃、安徽、山西、湖北、浙江等地。外用解毒杀虫、燥湿止痒,内服止血止泻、祛除风痰;主要用于收湿敛疮、止血化腐,是中医常用的外用单用或复方收敛药。白矾的煅制品称为枯矾,煅制的目的是除去其所含的结晶水。市售枯矾常呈灰白或黄白色,质地疏松不一,质量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1.
赭石为常用中药,具有平肝潜阳、降逆、止血之功能,主治眩晕耳鸣、呕吐、噫气、呃逆、喘息、吐血、衄血、崩漏下血.但是,由于本品来源于氧化物类矿物刚玉族赤铁矿,主要含三氧化二铁(Fe_2O_3).地质坚硬、不易粉碎,不便于制剂和服用,因此,必须用煅淬法炮制,使其质地酥脆、易粉碎,供临床和制剂使用.关于煅淬的方法,早在宋代就有“以火通赤,淬入醋中,以淬竭为度,捣罗如面”的炮制方法,后世一直沿用至今.现在,仍采用传统的炮制方法,先将赭石打成小块,再煅至红透,放入醋液中淬之,如此反复多次煅淬.煅淬后的赭石呈暗红棕…  相似文献   

12.
石决明炮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超英  高雅言  杨辛欣  李春雨 《中国药房》2008,19(33):2621-2623
目的:研究石决明的炮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多指标综合评分优选石决明的煅制醋淬工艺,并对其煅制盐淬工艺进行研究。结果:高温煅制醋淬的最佳工艺为:石决明于900℃煅制1.5h,以1.2倍量醋淬制。石决明煅制醋淬品的质量显著优于生品、煅制盐淬品及煅制品。结论:石决明的煅制醋淬工艺科学、可行;应采用多指标综合制定石决明的炮制标准。  相似文献   

13.
孙洪书 《黑龙江医药》2009,22(2):181-181
消痔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标准》4册收载的品种,其处方由龙骨(煅)、轻粉、冰片、珍珠(制)4味药组成:具有收敛,消肿,止痛,止血作用。用于内外痔疮。本品原国家标准中未有鉴别项,为控制其成品质量,对处方中主要药味、轻粉进行鉴别研究,结果满意,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选北寒水石的最佳煅制工艺。方法采用乙二胺四醋酸二钠配位滴定法测定北寒水石中含水硫酸钙(CaSO_4·2H_2O)的含量,以此含量作为评价指标,以粉碎粒度、煅制温度、煅制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设计表,确定北寒水石的最佳煅制工艺参数。结果北寒水石的最佳煅制工艺为:粉碎粒度为0.5 cm×0.5 cm,煅制温度为800℃,煅制时间为60 min。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为制定北寒水石的质量标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紫贝齿的炮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小平  刘波 《齐鲁药事》2004,23(5):49-50
煅至微红、冷后呈紫棕色的紫贝齿原药及水煎液中钙盐(以CaO计)的含量较煅至红透、冷后呈灰白色的紫贝齿分别增加了10.0%和60.0%,说明紫贝齿煅制时,以煅至微红、冷后呈紫棕色为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不同方法煅制白矾的化学成分和药效作用。方法 采用传统方法、减压干燥、马弗炉、微波煅制白矾样品。使用扫描电镜对微观形貌进行分析,采用热重、热重–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对白矾随温度变化时的质量、物质组成情况进行分析,采用重量法测定失水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白矾和不同方法煅制白矾中微量元素进行测定,采用滴定法对KA1(SO4)2进行测定,并比较不同方法煅制白矾的抑菌作用、抗炎作用。结果 白矾经煅制后表面出现褶皱,内部呈现疏松多孔的结构。传统方法煅制白矾中砷、钡、铁、铬、镁等金属离子含量较其他炮制方法高。随着温度升高,白矾失水、脱水、释放出二氧化硫,KA1(SO4)2发生了分解。不同方法煅制白矾均能增强其抑菌和抗炎作用,其中传统方法煅制的药效作用最优。结论 白矾经煅制后,化学成分的变化与药效作用密切相关,传统煅制白矾的药效作用更佳。  相似文献   

17.
明煅法炮制白矾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平 《中国药师》2001,4(5):396-396
在实践中,笔者对明煅法炮制白矾进行了探索,现将煅制白矾的要点介绍如下:1煅制前将净白矾分档,分别进行煅制。避免混杂煅制,大块未煅透,小块已过火。2少量煅制宜选平底锅,白矾在容器内可均匀受热,克服了白矾在圆底锅内堆集于中央,上下受热不均,不能一次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最佳炉甘石煅淬水飞工艺并对产品质量进行分析。方法 以水飞产品收率及氧化锌增加量为指标,对炉甘石水飞次数及用水量进行优化,进一步以煅制时间、煅淬用水量及煅淬次数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煅淬炮制工艺;对20批药材进行煅淬水飞炮制,测定产品及相应生品中氧化锌含量,分析产品质量。结果 煅淬水飞最佳炮制工艺参数为:炉甘石破碎为7~9 mm的小块,700℃煅制20 min,3倍量水煅淬2次,充分研磨,加水搅拌,静置20 s,倾取悬浮液,重复操作8次,每次用水量依次为第1次40倍,第2次25倍,第3~4次20倍,第5~6次15倍,第7~8次10倍。所得产品质量与对应的生品质量有关。结论 炉甘石煅淬水飞炮制工艺稳定、可靠,可用于炉甘石饮片生产。  相似文献   

19.
煅自然铜成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皓  王洪斌  肖杰明  蔡宝昌  朱雯 《中国药房》2010,(39):3678-3680
目的:研究自然铜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煅制后其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用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法对煅自然铜进行半定量相分析,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其全铁含量。结果:自然铜煅制温度在400~900℃过程中,其物相发生较大变化,由FeS2先转变为铁的硫化物(Fe7S8、FeS),后又转变为铁的氧化物(Fe2O3)。全铁含量由400℃煅制3h的47.10%升高至900℃煅制3h的65.81%;由600℃煅制1h的52.55%升高至600℃煅制4h的62.18%。结论:自然铜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煅制,其物相及铁含量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20.
邓廷飞  马儒清 《中国药师》2007,10(2):166-167
扎冲十三味丸系纯中药制剂,由诃子、制草乌、石菖蒲、木香、麝香、珊瑚(制)、珍珠(制)、丁香、沉香、禹粮土、磁石(火煅)、甘草、肉豆寇等精制而成。具有祛风通窍,舒筋活血,镇静安神等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半身不遂,左瘫右痪,口眼歪邪,四肢麻木,腰腿不利,言语不清,筋骨疼痛,神经麻痹,风湿,关节疼痛等疾病。本文报道在我院住院病人中出现的5例因服用扎冲十三味丸(内蒙古库伦蒙药厂生产,批号:050323)后而引起的不良反应,供临床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