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每当春夏之交,学龄儿童常有起立时眼睛发黑,眩晕,稍一活动即有心跳气短,容易疲乏,头痛,腹痛等各种主诉,但无器质性障碍,其病因多由于植物神经不稳定所致。在学龄期约有10~15%左右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儿童直立调节障碍是中、小学生中较常见的一种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综合症,有学者报道发病率为10~15%。由于其起病较突然,多数患儿症状较重,且易反复发作,常常给患儿及家长造成恐惧感。现将我门诊1995~1996年收治的18例报告如下。16$资料18例患儿中男7例、女11例,男:女一0.63:1,发病年龄6~14岁。其中6~8岁4人,8~10岁4人,10~14岁10人(占55%)。10例患儿表现为在晨间升旗仪式或体育课、舞蹈保站久时突然晕倒,平卧或刺激人中2~5分钟即缓解如常,5例患儿表现为易疲劳、胸闷(占28%),3例表现为洗热水澡时头晕、胸闷(占18…  相似文献   

3.
4.
小儿直立调节障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直立调节障碍(orthostatic dysregulation)又称起立性调节障碍(简称OD)是儿童期的一种血管运动障碍性疾病,有人认为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在儿科门诊并不少见,OD多见于10岁左右儿童,男女发病无显著差异,我国部份地区发病率约占中小学生的8.5%~14.1%,在日本中小学生中约有2%~5%有不同程度的OD,由于可引起早晨不适、头  相似文献   

5.
直立性调节障碍的诊断及随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6.
本病多发生于中小学生。1989~1991年我们经治12例。临床表现:晨起时不愿起床,起床后即头晕6例;起立瞬间或直立较久时头晕、心慌、眼花8例,同时伴恶心、呕吐2例;易疲劳、稍活动后感胸闷、气短6例;突然晕倒1例。上述症状在改变体位  相似文献   

7.
直立不耐受最常见类型是血管迷走性晕厥和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儿茶酚胺包括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去甲肾上腺素主要由交感神经的末端作为化学传递物质而被分泌,可致心率增快、心肌及血管收缩增强;多巴胺是体内合成NE的前体物质,由中枢神经系统及神经节分泌的神经递质之一,与人体的情绪及感觉有关。该文主要介绍儿茶酚胺与血管迷走性晕厥及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发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4178名中小学生直立性调节障碍发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立性调节障碍是学龄期儿童常见症状,据国外报道发病率10~15%,我们对4178名中小学生进行了本病调查,现将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对象和方法 对本市两所中学和一所小学共4178名学生进行了本病的系统调查,其中男2133名,女2045名,年  相似文献   

9.
4559名中小学生直立性调节障碍发病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直立性调节障碍是儿童期常见病之一,据国外报道发病率约占学龄期儿童的11~15%,在国内尚未引起家长及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普遍重视。1989年我们对本市4559名中小学生进行了本病的调查,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直立性高血压(OHT)在临床多见,但认识欠深入,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其发病机制与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血管肾上腺素高度敏感、压力反射感受器反射异常等有关.OHT多见于老年人,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儿童发病率也较高,可导致慢性肾损害、心脑血管疾病,并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无症状性脑梗死等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高血压、糖尿病、蛋白尿和肾脏疾病及未来自主功能障碍的筛选工具、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的长期评估指标.目前尚缺乏针对性治疗措施及有效降低其患病率和病死率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小儿直立调节障碍(讲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直立调节障碍综合征是由于小儿植物神经发育不完善,调节不稳定造成的一种综合征。以学龄期儿童多见。本病在国外报道较多,目前国内报道尚少,现将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儿男性,11岁。因起床后头晕、恶心、站立不稳来就诊,以头晕待查,心肌炎?于1988年11月15日收住院。查体:体温36℃,脉搏79次/分。神清,面色苍白。双眼球无震颤,颈软,两肺听诊正常。心率79次/分,律齐,心音较低钝,无杂音。血常规,血糖、脑电图均正常。直立试验:患儿直立不到7分钟即不能支持,欲倒,大汗淋漓。直立前血压13/9.1kPa(100/70mmHg)直立后9.1/6.5kPa(70/50mmHg),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直立倾斜试验(HUTT)中ECG的变化.方法 选取本院门诊及住院晕厥患儿123例,经详细询问患儿病史,行体格检查、常规12导联ECG及头颅CT等一系列检查,疑诊VVS 65例.疑诊VVS患儿停用可能影响自主神经功能的饮食,停用血管活性药物5个半寿期以上(6~8 d),行HUTT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倾斜试验.结果 VVS患儿HUTT中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以窦性心动过速多见[40例(61.5%)],结性逸搏心律次之[23例(35.4%)].HUTT阳性类型:血管抑制型45例(69.2%),混合型16例(24.6%),心脏抑制型41例(6.2%).结论 VVS儿童HUTT中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VVS患儿应严密观察ECG变化,必要时积极干预,以免发生意外.  相似文献   

14.
休克新生儿血浆儿茶酚胺,皮质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观察新生儿休克时血浆儿茶酚胺(CA)中去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和皮质醇(CT)的动态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36例休克新生儿血浆NE、E的浓度,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CT。结果,NE、E及CT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NE16.0±3.0,2.9±1.1;E3.7±3.4,0.8±1.2,CT801±4,105±4(单位均为nmol/L,P均<0.01)。感染性休克组NE高于非感染组(23.9±2.9nmol/L,10.7±2.7nmol/L,P<0.05)。血浆NE、E浓度随病情加重而增高,提示抢救休克时血管活性药物应以扩血管为主.血浆NE、E值与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里显著正相关(P<0·01),与血pH值是非常显著的负相关(P<0.01),与血压无相关性,提示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及pH值是判所休克程度的较好指标。血浆CT增高可能系分泌增加和结合减少之故,提示休克时应及早应用糖皮质激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浆瘦素及可溶性瘦素受体质量浓度的变化,探讨其相互之间及与体重指数(BMI)之间的关系。 方法于2005-06北京儿童医院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40例3~6岁的单纯性肥胖儿童及按性别、年龄1∶1配对的40例正常儿童进行了血浆瘦素及可溶性瘦素受体质量浓度的检测。 结果肥胖儿童血浆瘦素质量浓度(2226±230)μg/L较正常儿童(336±023)μg/L明显升高,可溶性瘦素受体质量浓度(10010±2460)μg/L较正常儿童(13231±3017)μg/L则明显降低(P<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瘦素与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之间呈负相关;BMI与瘦素呈正相关,而与可溶性瘦素受体呈负相关(P<005)。 结论学龄前肥胖儿童已存在明显的瘦素抵抗现象,而可溶性瘦素受体表达减少,可能参与了瘦素抵抗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儿童在直立倾斜试验(HUTT)过程中时间依赖性的心率变化,探讨儿童POTS的心率诊断标准。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HUTT 10 min内最大心率≥120次/min诊断为POTS儿童105例,分析其在HUTT 10 min内心率的变化。结果 POTS儿童由平卧位变为倾斜60°体位时心率逐渐增加,在HUTT即刻心率增加24±12次/min,HUTT后3 min心率增加30±14次/min,5 min时增加32±13次/min,10 min时增加38±12次/min。10 min内HUTT最大心率增加值平均为43±10次/min。结论 POTS儿童HUTT 10 min内心率变化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建议儿童POTS诊断标准中心率增加≥40次/min较为适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直立性低血压(OH)的性别和年龄差异。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10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晕厥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不明原因晕厥、头痛、头晕的患儿1 158例。年龄3.1~17.0(10.72±2.80)岁;男597例,女561例。经直立倾斜试验(HUTT)诊断为OH的患儿45例。将45例OH患儿分为≥12岁组与<12岁组,分析2组HUTT的阳性率、OH病程、平卧后站立位3 min内舒张压及收缩压下降量的年龄和性别差异。结果 1.HUTT阳性率为3.88%(45/1 158例),男女间HUTT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4,P>0.05),≥12岁组与<12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1,P>0.05)。2.病程:<12岁组病程为0.03~60.00(8.13±14.06)个月,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7±7.86)个月vs(10.59±17.10)个月;t=0.634,P>0.05];≥12岁组OH病程为0.30~72.00(20.10±22.20)个月,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55±1.80)个月vs(26.03±2.87)个月;t=0.273,P>0.05]。<12岁组与≥12岁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3±16.07)个月vs(20.11±22.20)个月,t=1.932,P>0.05]。3.血压下降量:HUTT 3 min内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下降量在<12岁组与≥12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95、0.079,Pa>0.05),<12岁组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9、1.730,Pa>0.05),≥12岁组男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4、0.843,Pa>0.05)。结论 OH的诊断率、病程、3 min血压下降量在儿童不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8.
<正>直立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OH)不是一个特殊的疾病,而是血压对突然站立时调节异常的表现,属儿童直立不耐受一系列表现之一,患病率约0.5%。美国神经  相似文献   

19.
20.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浆神经肽Y浓度变化及其对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单纯性肥胖症儿外周血神经肽Y(NPY)变化规律。探讨NPY在肥胖及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RIA)测量46例单纯性肥胖儿童和23例正常对照者血浆NPY浓度,并对其血压、体重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性肥胖组血浆NPY、收缩压、舒张压、体重均明显升高,但NPY浓度与血压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结论 血浆NPY浓度升高可能有在单纯性肥胖及高血压的发病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