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实验性大鼠脑梗死后脑组织环氧合酶-2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实验性大鼠大脑中动脉梗死(MACO)后脑组织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参照一定方法制成MCAO模型,动态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脑梗死后COX-2在脑组织内的表达。结果大鼠脑梗死后24 h脑含水量升高,48 h达高峰并持续到72 h,与病变对侧及假手术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脑组织COX-2阳性细胞数于脑梗死后6 h增多,以梗死后24 h最为显著,梗死后7 d阳性细胞明显减少。阳性细胞见于病变侧额、顶部大脑皮质、扣带回皮质中细胞形态完整的神经元、海马区神经元及血管内皮细胞,而胶质细胞无表达。结论COX-2主要由缺血半暗带的神经元和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其高表达可能与脑梗死后继发性神经元损伤及脑水肿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大鼠脑出血(ICH)后脑水肿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断尾取自体血法制备大鼠ICH模型,治疗组于造模1h后腹腔注射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60μg/kg。3组大鼠于术后6h、12h、24h、48h、72h、7d处死,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MMP-9的动态表达。结果:模型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在造模后48h、72h最明显,且与6h、12h、24h、7d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脑组织MMP-9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治疗组各时间点MMP-9的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G-CSF可减轻ICH后脑水肿程度,其机制可能与G-CSF抑制MMP-9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尼膜同对大鼠脑出血后核转录因子.K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假手术组、脑出血模型组、尼膜同治疗组。采用Ⅶ型胶原酶注入到大鼠右侧苍白球制备脑出血模型,每组分别在术后6、24、48、96h4个时间点收取脑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检测NF-κBP65蛋白表达,同时测量脑组织含水量。结果: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NF-κB P65表达以及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增高(P〈0.01);与脑出血模型组比较,尼膜同治疗组NF-κB P65水平及脑组织含水量均显著降低(6h,P〈0.05;24、48、96h,P〈0.01)。结论:屉莫通可以抑制脑出血后NF-κB表达,这可能是尼膜同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周成芳  周弟弥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1):1449-1451,1456
目的: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后周围脑组织血管内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缓慢注射自体血出血模型,随机分为两组,术前分别予EPO及生理盐水进行干预,术后6h、24 h、72h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分级,取血肿周围脑组织进行脑组织含水量测定,免疫组化染色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安脑平冲汤对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含水量和MMP-2/9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Ⅳ型胶原酶注射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观察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术后12 h、24 h、48 h、72 h、120 h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及MMP-2/9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1)脑组织含水量:模型组术后各时点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治疗组各时点均低于模型组(P<0.05)。(2)MMP-2/9水平:模型组术后各时点较假手术组均升高(P<0.01);而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MMP-2蛋白表达在24~120h时点降低(P<0.05),12 h时点差异不明显(P>0.05);MMP-9蛋白表达在24 h、48h、120 h时点降低(P<0.05),12h和72h时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安脑平冲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MMP-2/9蛋白的表达,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  相似文献   

6.
何晓英  付华  李小刚  袁平  谭华 《西部医学》2013,25(6):818-820,823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大鼠脑出血(ICH)后脑水肿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断尾取自体血法制备大鼠ICH模型,治疗组于造模1小时后腹腔注射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60μg/kg。3组大鼠于术后6、12、24、48、72h和7d处死,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MMP-9的动态表达。结果模型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在造模后48、72h最明显,且与6、12、24h和7d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脑组织含水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脑组织MMP-9的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治疗组各时间点MMP-9的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G-CSF可减轻ICH后脑水肿程度,其机制可能与G-CSF抑制MMP-9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安宫牛黄丸对大鼠脑出血后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安宫牛黄丸治疗组(治疗组)、脑出血组(ICH组)、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每组分为6h、12h、24h、48h、72h等5个时点,每个时点5只大鼠。采用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尾状核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观察各组的神经功能状态、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及形态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12h~72h各时点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ICH组(P<0.05)。治疗组12h~72h各时点脑组织含水量均低于ICH组(P<0.01)。结论安宫牛黄丸能明显降低大鼠脑出血后脑含水量,同时神经功能障碍明显改善,提示安宫牛黄丸对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有一定的作用,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ICH)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动态表达及其与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的关系。方法将雌雄各半的Wistar大鼠17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ICH组。每组均观察手术后6h、12h、24h、48h、72h、120h、7d、15d八个时间点,测定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MMP-9蛋白表达。结果ICH后MMP-9蛋白表达在24h~48h达高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血肿周围脑组织含水量呈正相关(r=0.949,P<0.01)。结论大鼠ICH后MMP-9蛋白的表达是ICH后脑水肿形成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动态观察MMP-9在脑出血动物模型脑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MP-9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 应用脑立体定向技术,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假手术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脑组织含水量,观察血肿周围MMP-9的表达规律。结果 术后24~72h脑水肿形成和MMP-9表达高峰,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脑出血后大鼠脑水肿形成和MMP-9高表达在时间同步。MMP-9高表达是致脑水肿的关键物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验性脑梗死大鼠脑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梗死组。参照longa等方法制成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于术后6 h、24 h、48 h、72 h、7 d分别处死动物,检测脑组织的含水量,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测定MCP-1的阳性细胞数。结果脑梗死后脑组织MCP-1表达于6 h开始增多,24 h达到高峰,48 h仍高于假手术组,7 d明显减少,与梗死灶周围单核/小胶质细胞浸润及脑水肿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结论脑梗死后脑内MCP-1的表达与脑水肿形成有关,且促进了单核巨噬细胞的聚集和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其参与了脑缺血损伤后的炎症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1.
实验性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补体C3表达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补体激活在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出血组。立体定向注血制作脑出血动物模型,在手术后6h、12h、24h、48h、72h、7d分别处死动物,干湿重法测量脑含水量,免疫组化法测量血肿周围补体C3阳性细胞数,观察血肿周围炎细胞浸润情况。结果 血肿周围补体C3表达于6h开始增多,72h达到高峰,7d仍高于假手术组,血肿周围炎细胞浸润和脑水肿也于出血后48—72h达到高峰,提示补体C3表达与炎细胞浸润及脑水肿有关。结论 补体C3参与了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脑出血(ICH)大鼠血肿周围CD34^+血管数的动态变化,探讨G-CSF对ICH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63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CH组、治疗组各21只。利用立体定位仪,向SD大鼠右侧苍白球注入断尾获取的自体动脉血制备ICH模型,治疗组于造模1h后腹腔注射重组G-CSF60μg/kg,假手术组、ICH组经腹腔注射等量等渗盐水。三组大鼠于术后6h、24h、48h、72h、7d、14d、21d进行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后处死大鼠,免疫组化检测血肿周围CD34^+血管数的表达。结果治疗组大鼠从24h开始各时间点神经功能障碍评分较ICH组明显增加(p〈0.05)。假手术组见少许CD34^+血管表达;ICH组6h开始CD34^+血管表达增多,14d达高峰;治疗组各时间CD34^+血管表达较ICH组明显增多(P〈O.05),高峰提前至7d。结论G-CSF可增加血肿周围新生血管生成,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脑出血灶周围TNF-a、IL-10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组(ICH)、黄芪组,应用肝素化Ⅶ型胶原酶建立大鼠ICH模型,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脑出血灶周围组织TNF-a、IL-10含量变化。结果 (1)ICH组和黄芪组术后6h出血灶周围有少量TNF-α阳性细胞,并逐渐增多,到24h时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至7d表达量明显减少;黄芪组TNF-α阳性细胞数在6、24、48、72h、7d均较脑出血组同期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ICH组和黄芪组术后6h出血灶周围有少量IL-10阳性细胞,并逐渐增多,到7d时达高峰;黄芪组IL-10阳性细胞数在6、24、48、72h、7d均较脑出血组同期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以减少出血灶周围TNF-α的表达,增加出血灶周围IL-10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脑出血急性期血肿周边脑组织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NPY在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害中的作用.方法Wistar大鼠70只,采用抽签法分为手术组及假手术对照组,每组各35只,每组按出血前,出血后30min、6、12、24、48、72h分为7组,每小组5只.采用胶原酶和肝素联合注入尾状核的方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分别于上述各个时相点测定血肿周边NPY的含量、脑含水量.结果脑出血后6 h血肿周边脑组织NPY的含量开始升高,并于24h达峰值,48h开始回落,但至72hNPY的含量仍显著高于出血前(P<0.01).与此同时,血肿周边脑组织含水量也同步升高.结论脑出血过程中,血肿周边脑组织NPY活性增强可能是血肿周边脑水肿和继发性脑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脑出血大鼠细胞凋亡与缺氧诱导因子HIF-1α的相关性以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脑出血后脑水肿及缺氧诱导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体血脑内注射法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出血后不同时间血肿周边脑组织中HIF-1α蛋白表达情况,并应用干湿比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应用TUNEL法测凋亡细胞.结果:出血后,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随时间进行性增加,并于出血后72h达到高峰且维持到第7日,此后HIF-1α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下降,脑出血后不同时间阳性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脑出血后3d内,脑组织含水量进行性增加,此后逐渐下降,脑出血EPO干预组较脑出血组及对照组各时间点脑组织含水量降低,HIF-1α蛋白阳性率减少.结论:缺血半暗带区脑组织中HIF-1α与细胞凋亡和脑水肿表达具有相关性.rhEPO能显著降低脑出血后脑组织含水量,减少HIF-1α表达,对脑出血后脑组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