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缺血性脑血管病占脑血管病的大多数。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增加 ,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也在不断提高。近年来 ,一些基础研究结果显示 ,脑缺血损伤的程度与性别有关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也表明 ,绝经期前的女性比同年龄男性的脑卒中发生率低 ,而绝经期后女性卒中发病率明显增高。推测雌激素水平的变化与脑缺血性血管病的发病及病程有一定关系。尽管雌激素对脑缺血的影响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 ,但国内外许多基础和临床研究结果显示 ,雌激素可减轻脑缺血损害 ,具有神经保护作用。雌激素替代疗法 (E…  相似文献   

2.
芦丁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黄酮醇配体,具有抗氧化、抗炎、降压、维持血管弹性和神经保护等多种药理活性,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与预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望可以改善或预防脑血管病、神经退行性病变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本文根据近年来的体内、外实验研究结果,综述了芦丁在缺血性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抗癫痫和抗抑郁发挥脑神经保护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曹杰  方朴 《江西医药》2013,48(1):79-8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当今世界致死和致残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并发症多且发病率高[1]。目前研究发现,诸多内源性神经保护因子参与了其中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中包括内源性保护蛋白,通过内源性神经保护阻止神经元死亡或凋亡,限制缺血性脑组织损伤。现就近年来在急性脑缺血中研究较多的内源性保护蛋白及其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刺激红细胞造血的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最近几年,有报道显示EPO在神经系统中有重要的非造血功能,对神经系统的发生、维持、保护和修复有极为关键的作用。大量实验研究显示EPO及其受体在神经系统中有表达,在细胞培养和神经系统紊乱的动物模型中EPO发挥着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本文对EPO的分子机制、神经营养和神经保护特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病是老年人三大主要死因之一,其中急性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死亡的65%.在脑梗死的治疗中,近年研究较多的是神经保护,其中较多的体内、体外试验发现并证实,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具有神经保护作用[1].我院2006年7月-2007年3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重组人EPO(rh-EPO)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脑血管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等特点.神经发生(neurogenesis)与新生血管发生(angiogenesis)是实现神经功能重塑的必要前提.近年来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实验研究显示其能有效改善由于脑卒中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神经功能缺损,其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是一类备受关注的干细胞.  相似文献   

7.
侯兰  吕娟  陈莉娜 《中国药房》2014,(17):1628-1630
目的:为扩展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EPO器官保护”“动物实验”“临床试验”“the organ protection of EPO”“animal experiment”“clinical trial”等组合作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万维网、PubMed、Eisevier、Springerlink等数据库2007--2013年的相关文献,综述EPO多器官保护作用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中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EPO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损伤、炎症及外伤等动物模型及临床试验中具有多器官保护作用,如神经、心血管、肝脏、小肠、生殖系统等。EPO的多器官保护作用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较为一致且乐观的结果,但相关临床研究结果不一。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男性性别是一个独立的脑卒中发病危险因子。近年来雌激素的神经保护作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雌激素可以减少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而雄激素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则了解的较少。因此本文就丙酸睾酮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TNF的作用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其中重症患者预后更差。低温治疗因其脑保护作用在重症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重症缺血性脑卒中低温治疗的目标为降低脑温,但直接测量脑温较为困难。本文简要回顾了重症缺血性脑卒中的低温治疗及脑温监测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脑中风是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加强缺血性脑中风的预防和治疗迫在眉睫。黄芩苷是中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能够透过血脑屏障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可用于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该文从抗氧化应激、抗凋亡、抗炎、抗兴奋性氨基酸毒性、抗凝血酶细胞毒性、调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调节热休克蛋白70表达、保护血脑屏障、促进神经再生等方面,综述了黄芩苷对缺血性脑中风的神经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为黄芩苷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益气活血药对缺血性脑损伤后的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概述近十余年来闪气活血药抗缺血性脑损伤的实验研究,从胶质细胞反应、神经营养因子分泌、兴奋性氨基酸(EAA)的毒性、细胞内Ca^2 超负荷、一氧化氮的调节、氧自由基损伤等方面阐述其对脑缺血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说明益气活血药对预防和治疗脑缺血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难治性疾病,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主要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近年来围绕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开展了大量研究,对其改善脑部循环、保护神经、抗血栓形成、保护血脑屏障和改善脑功能障碍5方面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该制剂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新的思路,为临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的研究证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远较颅内出血高得多。据统计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脑血管病发病率的65%。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认识较过去也有了进展,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鉴于脑供血不全的血液动力性症状,是因侧支循环不全所致,并非阻塞本身所引起。近年来,在显微外科技术和血管外科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开展了颅内外动脉吻合术。借此,能使脑缺血区增加侧支血液供应,以期达到改善局部脑功能的目的,初步证明,这  相似文献   

14.
造血生长因子的神经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损伤是常见的临床问题,但目前的常规治疗方法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近年的研究发现,EPO、G-CSF和TPO不仅参与造血的调控,对神经系统也具有直接保护作用,并可动员内源性干细胞参与损伤神经的修复,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5.
<正>研究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作为一种多功能的生长因子,在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具有重要的神经保护作用[1]。外源性EPO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组织损伤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本研究观察了外源性EPO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中绝大多数脑卒中病例是由短暂性或永久性脑血管闭塞引起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缺血性中风),具有分辨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目前,在临床实践中已经研究出许多策略用于改善缺血性中风的脑部抢救和恢复,包括抗氧化策略、神经元保护策略、抗炎策略等。进一步探究缺血性中风的病理机制及寻找有效的药物,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该文简要总结近年来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未来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姚扬 《天津医药》2006,34(12):895-895
神经保护的概念来自于缺血损伤后急性和迟发性的神经元损伤。令人感兴趣的是,一些抗癫痫药物(AEDs)显示出神经保护作用,可以减少脑卒中后的神经元死亡。由于在脑缺血和癫痫过程中都出现过量的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和神经元的抑制,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AEDs对于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很多AEDs在动物脑缺血模型实验上产生了令人振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管病已跃升为中国第一位死亡原因,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所有脑血管病的2/3。缺血性卒中是指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血流阻断而使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软化甚至坏死,致使脑血管功能障碍,引起相关症状。本病属于中医“中风”范畴,多责之于气血失调、痰淤作祟。缺血性脑卒中至今仍缺乏理想的治疗手段,严重影响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西医对该病主要采取时间窗内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凝、降纤、脑保护等办法治疗,而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独特优势,本文将综述近年来缺血性卒中急性期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是一种糖蛋白激素,是哺乳动物调节红细胞生成所必需的体液性生长因子。新近研究表明EPO具有神经保护和修复功能,其发挥脑保护效应有两条路径:即神经保护和血管新生。该文主要综述了EPO的血管新生效应和机制:EPO能够通过血脑屏障(BBB);EPO促进脑血管新生,效应与VEGF相当,但不增加BBB通透性;EPO动员骨髓内皮祖细胞到外周循环,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管样结构形成,促进新生血管成熟为功能血管;EPO分泌具有可调控性。  相似文献   

20.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急骤,后遗症多,复发率高,致残率高.以往多采用维脑路通、脉通等扩血管药物和神经营养剂等治疗,疗程长、作用缓、瘫痪肢体恢复缓慢.近年来,采用尿激酶早期冲击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取得了满意效果,治疗后患肢肌力恢复好转明显,现将临床护理中的一些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 46例均为住院病人,均为发病6h以内入院。意识清醒,有突然肢体瘫痪体征,经CT检查排除出血性脑血管病及高血压和动脉硬化以外的全身疾病,特别是有出血倾向的各种疾病。其中男34例,女12例;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