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现已证实锌能够加速骨折或拔牙创的愈合,而种植体的骨愈合与骨折愈合、拔牙创愈合的成骨方式相似,为此探讨微量元素锌对种植体固位强度的作用。方法:应用家兔钛种植体动物模型,测定补锌对种植体固位强度的影响。在家兔双侧胫骨近心端各植入1枚钛种植体后,动物随机分为补锌组和对照组。补锌组动物肌注10g/L硫酸锌,4mg/kg,1次/d。分别于术后1,2,4,8,12周处死动物,测定种植体固位强度。结果:补锌能够使种植区骨锌的含量在术后1~4周显著提高,从而促进种植损伤区骨的形成和钙化,提高种植体的固位强度。结论:种植体术后早期适量的补锌能够提高种植体的固位强度,提高骨整合的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固位方式种植义齿修复后牙缺损对患者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后牙种植单冠修复74例,共102枚种植体,根据固位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7例,50枚种植体)与对照组(37例,52枚种植体)两组。观察组采用改良黏接固位种植义齿修复后牙缺损,对照组采用螺丝固位种植义齿修复后牙缺损。比较两组最后1次术后1年骨吸收量以及最后1次术后1年、2年改良菌斑指数(mPLI)分级和改良出血指数(mSBI)分级。结果术后1年,观察组近中及远中骨吸收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mPLI分级、mSBI分级0级所占比例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mPLI分级和mSBI分级0级所占比例两组均较术后1年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mPLI分级、mSBI分级0级和1级所占比例观察组高于对照组,mPLI分级、mSBI分级2级和3级所占比例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采用改良黏接固位种植义齿修复后牙缺损效果明显,可稳定种植体骨支持,降低细菌感染,提高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程度。  相似文献   

3.
背景:临床上通常采用桩核加金瓷冠的方式修复前牙残根,因牙冠的缺失,修复体的固位力主要由根桩提供,因此根桩所提供的固位力大小直接影响到远期修复效果。 目的:分析不同聚合度铸造金属桩的固位力的变化,探讨桩聚合度对固位力的影响。 设计:重复观察测量。 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修复科。 材料:实验于2005-05在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楼完成。制备标准尺寸的有机玻璃,模拟上中切牙牙根试件54个,分为桩道聚合度0&;#176;,3.93&;#176;,5.71&;#176;,7.48&;#176;,11.31&;#176;,14.71&;#176;组,9个/组。 方法:①试件的制备:用数控精密机床分别进行聚合度为0&;#176;,3.93&;#176;,5.71&;#176;,7.48&;#176;.11.31&;#176;,14.71&;#176;的桩道预备。②黏接桩核的铸造:按临床操作制作桩核,确保试件与桩密合。在铸造金属核上磨一小洞,作为拉伸时拉钩穿过的位置。试件桩道、根面、铸造桩核用乙醇处理后吹干,磷酸锌水门汀黏固.黏固时加压直至黏接剂凝固。③桩固位力实验:将试件用生理盐水浸泡24h后进行拉伸加载测试,加载速度10mm/min,铸造桩核被拉出时的载荷即为桩核的固位力。③平面黏接力测试:制备有机玻璃圆柱,圆柱侧面上制备与中心长轴成0&;#176;,1.9&;#176;,3&;#176;,6&;#176;,9&;#176;,12&;#176;,15&;#176;斜面,制备矩形铜片。再铸造8个直径为8mm、厚1mm的小圆片。按临床操作情况将圆柱斜面、铜片喷沙面、铸造圆片清洁吹干后磷酸锌水门汀黏固,浸泡于生理盐水中24h后进行拉伸加载测试,加载速度10mm/min,铜片或铸造圆片从圆柱上脱落时的载荷即为不同聚合度的黏接力。⑤摩擦力和约束力的计算:桩可近似看作圆台,轴面黏接面积按圆台侧面积公式计算,桩与牙根的牙合面黏接面积为牙根面面积与桩道底面积之和。固位力、摩阻力、单位面积黏接力、单位面积固位力、单位面积摩阻力对聚合度之间进行回归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不同聚合度的黏接力测定。②不同聚合度对桩的面积和黏接力的影响。③不同聚合度桩核的固位力和摩阻力测定。④单位面积黏接力、固位力、摩阻力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结果:①不同聚合度的黏接力测定:牙合面黏接强度为0.3090N/mm^2。不同聚合度时的轴面黏接强度为0&;#176;时0.1283N/mm^2,1.9&;#176;时0.1087N/mm^2,3&;#176;时0.1072N/mm^2,6&;#176;时0.0849N/mm^2,9&;#176;时0.0567N/mm^2,12&;#176;时0.0463N/mm^2,15。时0.0274N/mm^2。②不同聚合度对桩的面积和黏接力的影响:0&;#176;时总面积是108.047mm^2,总黏接力是19.041N;14、71&;#176;时总面积是90.245mm^2,总黏接力是5.131N。③不同聚合度桩核的固位力和摩阻力测定:0&;#176;时固位力为321.60N,摩阻力为302.559N,单位面积固位力为2.976N/mm^2,单位面积摩阻力为3.885N/mm^2;14.71&;#176;时固位力为59.93N,摩阻力为54.799N,单位面积固位力为0.664N/mm^2,单位面积摩阻力为0.681N/mm^2。④单位面积黏接力、固位力、摩阻力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对单位面积黏接力、固位力和摩阻力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概率P〈0.05,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桩固位力、摩阻力、磷酸锌黏接力随聚合度的增大而减小.因此若要获得较大的固位力,应尽可能减少桩的聚合度。  相似文献   

4.
背景:临床上通常采用桩核加金瓷冠的方式修复前牙残根,因牙冠的缺失,修复体的固位力主要由根桩提供,因此根桩所提供的固位力大小直接影响到远期修复效果。目的:分析不同聚合度铸造金属桩的固位力的变化,探讨桩聚合度对固位力的影响。设计:重复观察测量。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修复科。材料:实验于2005-05在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楼完成。制备标准尺寸的有机玻璃,模拟上中切牙牙根试件54个,分为桩道聚合度0°,3.93°,5.71°,7.48°,11.31°,14.71°组,9个/组。方法:①试件的制备:用数控精密机床分别进行聚合度为0°,3.93°,5.71°,7.48°,11.31°,14.71°的桩道预备。②黏接桩核的铸造:按临床操作制作桩核,确保试件与桩密合。在铸造金属核上磨一小洞,作为拉伸时拉钩穿过的位置。试件桩道、根面、铸造桩核用乙醇处理后吹干,磷酸锌水门汀黏固,黏固时加压直至黏接剂凝固。③桩固位力实验:将试件用生理盐水浸泡24h后进行拉伸加载测试,加载速度10mm/min,铸造桩核被拉出时的载荷即为桩核的固位力。④平面黏接力测试:制备有机玻璃圆柱,圆柱侧面上制备与中心长轴成0°,1.9°,3°,6°,9°,12°,15°斜面,制备矩形铜片。再铸造8个直径为8mm、厚1mm的小圆片。按临床操作情况将圆柱斜面、铜片喷沙面、铸造圆片清洁吹干后磷酸锌水门汀黏固,浸泡于生理盐水中24h后进行拉伸加载测试,加载速度10mm/min,铜片或铸造圆片从圆柱上脱落时的载荷即为不同聚合度的黏接力。⑤摩擦力和约束力的计算:桩可近似看作圆台,轴面黏接面积按圆台侧面积公式计算,桩与牙根的牙合面黏接面积为牙根面面积与桩道底面积之和。固位力、摩阻力、单位面积黏接力、单位面积固位力、单位面积摩阻力对聚合度之间进行回归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不同聚合度的黏接力测定。②不同聚合度对桩的面积和黏接力的影响。③不同聚合度桩核的固位力和摩阻力测定。④单位面积黏接力、固位力、摩阻力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结果:①不同聚合度的黏接力测定:牙合面黏接强度为0.3090N/mm2。不同聚合度时的轴面黏接强度为0°时0.1283N/mm2,1.9°时0.1087N/mm2,3°时0.1072N/mm2,6°时0.0849N/mm2,9°时0.0567N/mm2,12°时0.0463N/mm2,15°时0.0274N/mm2。②不同聚合度对桩的面积和黏接力的影响:0°时总面积是108.047mm2,总黏接力是19.041N;14.71°时总面积是90.245mm2,总黏接力是5.131N。③不同聚合度桩核的固位力和摩阻力测定:0°时固位力为321.60N,摩阻力为302.559N,单位面积固位力为2.976N/mm2,单位面积摩阻力为3.885N/mm2;14.71°时固位力为59.93N,摩阻力为54.799N,单位面积固位力为0.664N/mm2,单位面积摩阻力为0.681N/mm2。④单位面积黏接力、固位力、摩阻力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对单位面积黏接力、固位力和摩阻力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概率P<0.05,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桩固位力、摩阻力、磷酸锌黏接力随聚合度的增大而减小,因此若要获得较大的固位力,应尽可能减少桩的聚合度。  相似文献   

5.
1.1 对象 2004-03~2005-03我院种植科种植牙并完成修复12例种植体22颗,年龄22~50岁,其中男4例,女8例,全部采用两次手术法。  相似文献   

6.
我们自 1998- 0 2开始将即刻种植术应用于临床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有 34例接受即刻种植术 ,植入 HA涂层种植体 46枚。患者年龄 17~ 5 5岁。因外伤原因拔除后即刻种植 12例 19枚 :残根残冠拔除后即刻种植 19例 2 3枚 ;牙周病松动牙拔除后即刻种植 3例 4枚。观察时间 1~ 3a,其中 3a以上 8例 12枚 ,2~ 3a2 1例 2 6枚 ,2 a以内 5例 8枚。均完成上部牙冠修复 ,修复体采用烤瓷冠。评价标准根据 1995年全国种植义齿工作研讨会所制定的标准进行 ,本组失败 3例 6枚 ,31例 40枚获得成功 ,成功率 86 .96 %…  相似文献   

7.
黄岩  郭娜 《中国临床康复》2014,(47):7702-7708
背景:目前还没有一种设计可完全排除对种植体的间歇式冲击破坏,因此新型球帽附着式种植系统也还在不断的更新和研发之中。目的:系统评价种植体支持球帽附着体固位下颌覆盖全口义齿的临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 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EM-base、WanFang Data、CNKI、维普等数据库,收集种植体支持球帽附着体固位下颌覆盖全口义齿以及其他对照方式安装义齿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4年2月。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纳入分析的10个研究7个来自国内,3个来自国外。分析结果显示,各结局指标纳入研究间统计学异质性较大,种植体支持球帽附着体固位下颌覆盖全口义齿与对照组患者在患者满意度、临床客观指标以及并发症出现情况等方面差异不大,提示临床上这种方法仍在不断摸索前进中,种植体支持球帽附着体固位下颌覆盖全口义齿的方法造价比较高,而且国内外对此法的应用也仍在探索进步中的现状吻合。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和数量有限,系统评价的结论仅供临床实践与研究参考。种植体支持球帽附着体固位下颌覆盖全口义齿方法尚需临床进一步探索和提高。  相似文献   

8.
种植体天然牙联合固定修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种植体天然牙联合固定修复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取37例牙列缺损患者,植入ITI非潜入式种植体,术后行种植体天然牙联合固定修复,并进行临床随访观察6~36个月。结果有2例2颗种植体行使功能1年后出现垂直向骨吸收达2mm,其他修复体行使功能良好。结论在临床上合理的应用种植体天然牙联合固定修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末端游离可摘局部义齿是常见的牙列缺损修复类型,此类义齿的设计多采用基托下组织与基牙共同支持方式,其特点是义齿的负荷由两种组织共同承担:基牙承受相对不活动的支持,和牙槽嵴及其上覆盖的软组织所提供的支持。由于两种支持组织的压缩系数各不相同而造成承受力分布不均,因此在修复设  相似文献   

10.
补锌对重型烧伤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补锌对重型烧伤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对32例重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口服等渗盐水为对照组(B组),于伤后当天开始用药,持续28d,检测伤后1、3、14和28d时血清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1)在伤后1、3d,2组间血清内毒TNF-α和IL-6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2)在伤后14d及28d,A组血清内毒素、TNF-α和IL-6含量显著低于B组。结论:补锌能降低重型烧伤患者细胞因子的水平。减轻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正>口腔种植修复是一种以植入骨组织内的下部结构为基础来支持、固位上部牙修复体的缺牙修复方式,是近年来发展较迅速的一门学科。但种植义齿在使用过程中会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种植失败,其中种植体折断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文献报道[1-2],种植体折断占植入种植体总数的1.9%(7/367)、占种植牙失败总数的8.8%(5/57)。种植体折断多位于颈部、基桩与体部连接处。由于种植牙修复过程复杂,历时较长,价格较贵,一旦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不同技术对种植体周围炎的种植体表面进行处理,联合GBR技术对种植体周围炎骨缺损进行重建,筛选出临床成骨效果良好的表面处理技术。方法:拔除4只Beagle犬双侧下颌前磨牙植入2种不同表面的种植体,建立种植体周围炎模型,各种种植系统分别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翻瓣刮治;Bio-Oss组翻瓣刮治,骨缺损区充填Bio-Oss,覆盖BME胶原膜;OAM组共4颗种植体,翻瓣刮治,骨缺损区充OAM,覆盖BME胶原膜。分别在治疗前、后测量每颗种植体近中、远中、颊侧、舌侧4个视野的种植体冠部到骨缺损底部的垂直距离(DD值)、缺损牙槽骨的冠方顶点到种植体表面的水平距离(DW值)、牙槽嵴冠方顶点到种植体冠部的垂直距离(BL值)及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所有组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水平接近30%。而经过不同治疗后,各组之间骨的再生不一,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Bio-Oss、OAM两组在治疗前后DD值、DW值、BL值均接近,说明两者的成骨效能相近。由于存在分组变量表面(MTS表面、HA表面)之分和处理(空白对照组、Bio-Oss组、OAM组)之分,两种变量之间存在交互效应均显著。Bio-Oss和OAM对骨重建的骨量的增加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13.
种植义齿修复伴随基础理论和临床技术的建立,已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逐渐推广普及。1986年基于骨性结合理论,Branemark小组成员之一即Albrektsson提出了新的种植义齿成功率的标准,即5年成功率不低于85%,10年成功率不低于80%。此后种植义齿这一新技术便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  相似文献   

14.
可摘局部义齿对基牙牙周健康的远期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曼  陈卓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1):2459-2459
为了探讨可摘局部义齿对基牙牙周健康的影响,我们对28例第一磨牙缺失患者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并对基牙牙周指数进行为期4a的追踪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背景: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补锌能够提高种植体的骨愈合率以及固位强度.目的:观察锌对种植体骨界面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纳入成年雄性家兔40只,双侧胫骨近心端各置入1枚钛种植体,建立钛种植体动物模型,分为补锌组和对照组.补锌组动物肌注10 g/L硫酸锌,4 mg/kg,1次/d;对照组给予同剂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1,2,4,8,12周处死动物,利用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种植体-骨界面组织形态.结果与结论:补锌能够在钛种植体置入后1~4周内加速种植体-骨界面的新骨形成,促进种植体骨愈合.提示种植体置入后适量地补锌能够促进新骨形成,提高骨愈合的速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M K‐1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对基牙牙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且行M K‐1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研究组。另收集同一时期35例行普通卡环义齿修复的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作为对照组。随访1年,比较两组基牙牙周相关指标变化,美观满意度及舒适度。【结果】修复前两组患者SBI、AL无明显差异(P >00.5),修复后均显著改善(P <00.5),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组内比较除对照组修复后6个月与修复后1年比较无明显差异外,其余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修复后0个月两组患者GCF、GCF‐ALP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0.5),随访期间均呈上升趋势,研究组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则显著升高(P <00.5),远远高于研究组(P <00.5);研究组美观满意度及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MK‐1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KennedyⅡ类牙列缺损与普通卡环义齿比较可显著改善基牙牙周状况,提高美观满意度与舒适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正>隐形义齿又称弹性义齿、弹性仿生义齿,是修复缺失牙齿的可摘局部义齿的一种。1953年,valplast公司开发了一种新型牙科树脂材料,该材料具有更好的弹性,柔韧性和半透明性,其色泽与牙龈组织相似,修复效果逼真,能实现更好的美观性能[1]。它是运用弹性树脂替代金属卡环,并将这种树脂卡环的位置制作在牙龈边缘的下方,色泽接近天然牙龈组织,并含有仿生效果的毛细血管,与牙龈组织的色、形、质高度类似,具  相似文献   

18.
套筒冠义齿属于固定+活动联合修复形式的一种修复体,它结合了固定及活动义齿的特点,尤其适合牙周炎患者。目前套筒冠义齿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本院应用圆锥型套筒冠义齿3年,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全冠治疗对早期牙隐裂牙体牙髓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建军 《实用医学杂志》2000,16(11):962-963
目的:探讨早期牙隐裂采用全冠固位对保护牙髓及恢复咀嚼功能的可靠性与必要性。方法:39例患牙以中线为界分成两组A(左)19例,B(右)20例。A组以全冠保护,B组予以调颌,磨除凶裂线间接盖髓术后复合树脂充填。结果:A组1例牙髓坏死并发尖周炎,治俞率94.7%,B组4例并发牙髓炎,2例牙体折裂,治愈率87.5%,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早期牙隐裂以全冠修复对保护牙髓防止隐  相似文献   

20.
牙种植体材料主要分为:钛及其合金、生物活性陶瓷、碳和高分子材料.文章从这几种材料的生物学特性入手,介绍了这几种材料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种植体表血形态、种植体的长度和直径对应力分布的影响;证实了种植体表面的涂层、种植体的生物力学对种植体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都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