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宋彦  宋永胜 《肿瘤》2007,27(6):465-468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蛋白Fas及caspase-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石蜡切片中Fas和caspase-3表达的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Fas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中的表达阳性率为46.7%(21/45),而在正常对照组中阳性表达率为100%;caspase-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中的表达阳性率为37.8%(17/45),与对照组阳性率为90%(9/1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组织学分级,初发和复发及肿瘤数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临床病理分期无关;Caspase-3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初发和复发相关(P〈0.05),但与组织学分级,肿瘤数目,临床分期均无关。相关性分析表明,膀胱移行细胞癌中Fas的表达与caspase-3表达呈正相关。结论:Fas在膀胱癌组织中选择性表达降低且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的,caspase-3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下降,因此Fas及caspase-3蛋白对于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及Fas在膀胱移形细胞癌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石蜡切片中Survivin和Fas表达的情况,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Survivin在膀胱移形细胞癌标本中的表达阳性率为68.9%(31/45),而正常对照组中无一例呈阳性表达;Fas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中的表达阳性率为46.7%(21/45),与对照组阳性率100.0%(10/10)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Survivin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组织学分级、初发和复发显著相关(P<0.05),但与临床病理分期、肿瘤数目无关;Fas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组织学分级、肿瘤数目、初发和复发相关,但与临床分期无关。相关性分析表明,膀胱移行细胞癌中survivin的表达与Fas表达呈负相关。结论Survivin在膀胱癌组织中选择性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Fas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下降,survivin及Fas蛋白对于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5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20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VEGF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20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中VEGF、survivin表达均为阴性;survivin、VEGF在膀胱移行细胞癌阳性表达分别为33例(56.9%)、30例(51.7%)。肿瘤不同分级中随恶性程度的增高,表达增高,Ⅰ级与Ⅲ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中随分期的增高,表达增高,Tis—T1与T2-T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survivin、VEGF在膀胱移行细胞癌表达呈正相关(r=0.385,P〈0.01)。结论:VEGF和surv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survivin基因可能参与了肿瘤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EphA 2和KAI 1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红纲  宋兴福  张平  许晓明  董自强 《肿瘤》2008,28(2):142-145
目的:探讨EphA 2蛋白和KAI 1蛋白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及浸润转移的关系以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EphA 2蛋白和KAI 1蛋白在8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76例相应癌旁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结果:EphA 2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癌旁正常黏膜(P〈0.01);随着膀胱癌病理分级的升高,EphA 2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加(P〈0.05);在浸润性膀胱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表浅性膀胱癌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KAI 1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膀胱黏膜(P〈0.01);随着膀胱癌病理分级的升高,KAI1蛋白的表达逐渐减少(P〈0.01);KAI 1在浸润性膀胱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表浅性膀胱癌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EphA 2蛋白和KAI 1蛋白的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EphA 2蛋白的高表达和KAI 1蛋白的低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及浸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5.
Livinα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膀胱癌相关Livin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Livin基因表达与膀胱移行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研究抑癌基因p53在膀胱癌组织中突变以及Livin表达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10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设计Livinα引物,以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膀胱癌组织LivinαmRNA,以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中p53蛋白。将膀胱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是否复发等生物学行为及p53蛋白染色强度分别量化,与组织LivinαmRNA RT-PCR产物量进行等级相关分析。并以10例正常膀胱黏膜作为对照。结果:10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67例检测到LivinαmRNA表达,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未检测到LivinαmRNA表达,LivinαmR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率高于正常膀胱黏膜,x^2=14.4,P=0.000。LivinαmRNA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与p53蛋白阳性(rs=0.465,P=0.002)及肿瘤病理分级(rs=0.463,P=0.002)有相关性。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可见LivinαmRNA高表达,LivinαmRNA表达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及癌组织中p53蛋白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费翔  宋永胜 《陕西肿瘤医学》2007,15(10):1456-1458
目的: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是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高表达常常提示肿瘤的预后不良,本文研究其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5名随访5年膀胱移行细胞癌手术患者的石蜡标本进行FAS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并与15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进行对照。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FAS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阳性表达率58.5%(38/65),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FAS的表达与肿瘤分级,初发复发有关(P〈0.05)。但与临床分期及肿瘤数目无关。FAS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远低于阴性患者(18%vs44%),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FAS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增高,酶活性增强;FAS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增高有提示不良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nm23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m23基因产物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化学方法检测4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nm23基因表达,结果:nm23蛋白弥散于胞浆及包膜,nm23蛋白表达与膀胱癌分级呈正相关,但与分期无关,有转移性癌组织nm23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癌组织(P<0.001),结论:nm23基因表达是一个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恶性程度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及Caspase-3在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7例行TUR-BT术切除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组织石蜡切片中Survivin和Caspase-3表达的情况,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标本均经病理证实为T1期内.10例正常膀胱黏膜为对照.结果: Surviv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中的表达阳性率为68.1%(32/47),而正常对照组中无一例呈阳性表达;Caspase-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中表达阳性率为38.3%(18/47),与对照组阳性率90%(9/1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组织学分级、初发和复发显著相关(P<0.05),但与肿瘤数目无关;Caspase-3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初发复发相关,但与组织学分级、肿瘤数目无关.相关性分析表明,膀胱移行细胞癌中Survivin表达与Caspase-3表达呈负相关. 结论: Survivin在膀胱癌组织中选择性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Caspase-3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下降,Survivin及Caspase-3蛋白对于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预后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Ki-67抗原和微血管密度(MVD)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并评价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利用鼠抗人Ki-67抗原单克隆抗体和鼠抗人F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单克隆抗体对6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8例正常膀胱黏膜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Ki-67与MVD在癌组织中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黏膜(P<0.01)。肿瘤中Ki-67指数和MVD之间存在正相关性,两者的表达均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病理分级显著相关,Ⅰ级与Ⅱ级、Ⅲ级与Ⅳ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浸润性肿瘤组高于表浅肿瘤组(P<0.01);术后2年随访复发组高于未复发组(P<0.01)。MVD与肿瘤大小有关,肿瘤直径大于2cm组MVD高于肿瘤直径小于2cm组(P<0.05)。结论:Ki-67的表达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性表型,且与膀胱肿瘤血管形成有关。Ki-67指数和MVD对评价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生物学形为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7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Fas和FasL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基因Fas和FasL在膀胱癌发病中作用及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之间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6例正常膀胱粘膜和7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中Fas和FasL表达.结果:膀胱癌中Fas和FasL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膀胱粘膜中表达;Fas表达与肿瘤分级、分期和复发之间均密切相关,但FasL表达与三者之间均无相关性.结论:Fas和FasL系统异常可能是膀胱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免疫逃避的重要因素;Fas可作为膀胱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11.
Bladder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s (BTCC) are the most com- mon urologic tumors in China and the sixth most common ma- lignancy in developed countries.[1] One characteristic feature of BTCC is the high recurrence incidence which is about 75-80% after op…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E2F3 及C-myc 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的相互关系及其与膀胱癌恶性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病理分期及组织分级的BTCC标本和正常膀胱黏膜中E2F3 及C-myc 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化自动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以积分光密度表示。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E2F3 及C-myc 蛋白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膀胱黏膜,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E2F3 的表达率与膀胱癌的分级和分期密切相关(P<0.05;P<0.01);C-myc 的表达率与膀胱癌的分级和分期密切相关(P<0.01;P<0.01)。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E2F3 与C-myc 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E2F3 及C-myc 与膀胱癌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同时二者之间的表达密切相关,二者不仅可以作为膀胱癌的诊断与预后指标,而且为以E2F3 为靶点的膀胱癌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膀胱组织,50例膀胱癌组织中FHIT、MMP-2表达情况。结果:FHIT、MMP-2在正常膀胱组织和TCCB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FHIT、MMP-2在TCCB不同病理分级中的表达差异和MMP-2在TCCB不同临床分期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FHIT、MMP-2表达存在负相关性(r=-0.362,P<0.05)。结论:联合检测FHIT、MMP-2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可为膀胱癌的早期诊断、进一步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54例膀胱移行细胞癌、10例癌旁正常组织MMP-9的表达,并在CD34染色切片上检测问质MVD。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MMP-9的表达(62.96%)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0%),两者之问差异有显著性(P<0.05);MMP-9阳性组MVD均值(38.51±14.36)高于MMP-9阴性组(28.12±11.37),MMP-9的表达与MVD成正相关(P<0.01)。此外,膀胱移行细胞癌MMP-9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大小、血管淋巴管的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无关。结论:MMP-9促进膀胱移行细胞癌间质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有可能成为判定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和bcl-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凋亡相关基因Fas、FasL和bcl-2 ,在膀胱移行细胞癌 (TCC )中的表达情况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 67例TCC及 12例正常膀胱组织中Fas、FasL和bcl -2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TCC和正常膀胱组织中FasL蛋白阳性率分别为 5 6.7%和 0 ,两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Fas和bcl -2蛋白在TCC和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Fas和bcl -2蛋白表达阳性率在TCC不同病理分级、分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FasL蛋白表达随着TCC分级、分期的增加 ,呈降低趋势 ,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Fas/FasL系统异常可能是TCC发生发展过程中免疫逃逸的重要因素 ;在TCC发生以及在低分化和浸润性TCC中 ,Fas/FasL基因介导的细胞凋亡可能被bcl -2基因的过度表达所抑制 ;Fas和bcl -2基因表达可作为监测TCC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丰宇芳  徐蓉  顾菊芬 《现代肿瘤医学》2008,16(12):2153-2155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Cox-2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urvivin和Cox-2蛋白在60例胃癌和20例切缘正常的胃粘膜中的表达。分析Sur-vivin和Cox-2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和切缘正常的胃粘膜中,Survivin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8.3%和0%;Cox-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80.O%和1.7%。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Survivin和Cox-2在胃癌的表达均高于切缘正常的胃粘膜(P〈0.01)。Survivin蛋白在胃癌中表达阳性率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因素无关(P〉0.05),但与肿瘤分化程度、浆膜侵犯、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Cox-2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浆膜侵犯等因素无关(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胃癌中Survivin与Cox-2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Survivin蛋白和Cox-2蛋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Survivin蛋白与Cox-2蛋白表达密切相关,二者可能存在共同的激活机制,构成肿瘤细胞凋亡的多种途径。二者的检测可作为反映胃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抑凋亡蛋白Survivin与胸腺基质促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在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探讨Survivin与TSLP在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腺肌病中 Survivin 和TSLP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与子宫腺肌病的关系。结果:Survivin在增生期和分泌期子宫腺肌病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增生期t=20.239,P<0.01;分泌期t=17.852,P<0.01)。TSLP在增生期和分泌期子宫腺肌病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增生期t=17.983,P<0.01;分泌期t=13.975,P<0.01)。在子宫腺肌病增生期和分泌期中Survivin与TSLP的表达呈现正相关(增生期r=0.732;分泌期r=0.716)。结论:子宫腺肌病患者的内膜组织中存在Survivin和TSLP的异常高表达,两者在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有着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urvivin在大肠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大肠癌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Survivin的表达及MVD。结果大肠癌组织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52.1%(25/48),癌旁正常组织均无表达。Survivin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P<0.01)。MVD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Survivin与MVD的表达具有一致性,两者同时表达的大肠癌更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结论Survivin基因表达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检测Survivin的表达水平对于大肠癌的诊断、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判断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黄媛  秦进  喻备  张锡峰 《现代肿瘤医学》2017,(13):2097-2100
目的:研究SIRT2在人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人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组织标本16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标本36例.按照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分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SIRT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组织中SIRT2阳性表达率为87.50%;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SIRT2阳性表达率为55.56%,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SIRT2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组织(P=0.04).SIRT2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低级别组与高级别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和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同时SIRT2在非肌层浸润(T1)与肌层浸润(T2-4)间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6%及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SIRT2蛋白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膀胱移行上皮组织,且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呈负相关,提示SIRT2蛋白表达下调在膀胱尿路上皮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环氧化酶-2 mRNA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 -2 (COX 2 )mR NA在膀胱移行细胞癌 (TCCB)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检测 78例TCCB组织中COX 2的表达 ,16例正常黏膜作为对照。结果 :16例正常组织无COX 2表达。COX 2表达阳性率为 3 5 9% ( 2 8/78) ,COX 2表达与TCCB分级、分期之间呈正相关 ,P <0 0 5。COX 2的表达在复发者中的表达率高于未复发者 ,P <0 0 5。COX 2的表达在转移者中的表达率高于未转移者 ,P <0 0 5。结论 :COX 2在TCCB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正性调节因子的作用。COX 2与TCCB的恶性程度和进展恶化有关。COX 2可作为判断TCCB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