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听性脑干反应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在糖尿病患者听功能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糖尿病(DM)患者听力损失特点,探讨其听性脑干反应(ABR)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变化特征。方法:对在我院就诊的136例(272耳)DM患者(实验组)的一般情况、有无微血管并发症及听力损失程度等进行问卷调查,按每10岁分为30~40岁,>40~50岁,>50~60岁,>60~70岁4个年龄段,均对其进行纯音听阈(PTT)、声导抗、ABR和DPOAE检测,并与120例(240耳)同样分为4组的正常同龄成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30~40岁年龄段其ABRⅠ~Ⅴ波间期及反应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岁以上患者ABR反应阈随增龄明显增加、波间期延长,而且60岁以上患者Ⅲ~Ⅴ、Ⅰ~Ⅴ波间期的延长与同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DPOAE检出率均为100%,但早期DM患者DPOAE幅值在1~8kHz均较同龄对照组降低,且以4kHz幅值减小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M患者多为双侧渐进性的轻、中度听力损害,ABR及其听阈异常与患者年龄、性别及有无微血管并发症相关,而与DM类型及病程无关。DPOAE可用于了解早期DM患者的耳蜗损害。 相似文献
2.
耳声发射异常听性脑干反应正常的婴幼儿听力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听力筛查异常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正常的婴幼儿的听力学特点.方法 以瞬态声诱发性耳声发射听力筛查未通过而ABR正常的新生儿及婴幼儿53例(81耳)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各项听力检查结果,分析ABR与其他检查(40 Hz听觉相关电位、听觉稳态诱发反应、畸变产物耳声发射、鼓室声导抗及声反射)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81耳中所有检查结果均正常18耳(22.2%);其中至少有一项检查异常共63耳(77.8%).40Hz听觉相关电位和听觉稳态诱发反应分别测试36耳和45耳,异常分别为14耳(38.9%)和27耳(60.0%);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测试68耳,异常50耳(73.5%);鼓室声导抗测试50耳,异常9耳(18.0%);声反射测试47耳,异常27耳(57.4%).结论 单纯以ABR作为婴幼儿听力正常的判断标准尚存在不足,综合的听力学评估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放射线照射及时间对小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的影响。方法 选取70只健康的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实验组分别给予一次性8、12、16 Gy放射线剂量的照射,每个实验组随机分成2个小组,分别在照射后第3、7天对小鼠行DPOAE及ABR检测。结果 实验组小鼠分别接受8、12、16 Gy照射剂量后第3天DPOAE幅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改变(P >0.05);照射后第7天不同照射剂量组小鼠8、10、12 kHz的DPOAE幅值均较正常对照组小鼠显著降低(P <0.05);正常对照组与各照射组小鼠的DPOAE幅值随着剂量的增加依次逐渐降低,在8、10、12 kHz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4、6 kHz无统计学意义(P >0.05)。分别给予小鼠8、12、16 Gy放射剂量后行ABR检测发现照射后第3天反应阈出现短暂的提高,照射后第7天反应阈恢复正常,呈波动性改变,照射第3天反应阈的改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I、II潜伏期在照射后第3天较正常对照组时间显著延长(P <0.05),在照射后第7天潜伏期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改变(P >0.05)。 结论 放射线一次性照射后第7天可导致小鼠高频听功能出现损伤,但是耳蜗以上的听觉神经通路可能是短暂的可逆性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听神经病患者的听性脑干反应与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特征,探讨该类听力学检测方法在听神经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本科确诊为听神经病的患者37例,比较分析其听性脑干反应与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测结果,探索其诊断意义。结果本组患者中,3例5耳(双耳病变2例,单耳病变1例)可引出V波,阈值70~90dB SPL,其余患耳ABR各波均未引出(刺激声强〉100dB SPL)。无论纯音听阈损失程度轻重如何,所有患者的DPOAE均全部引出。在各个频率点上,DPOAE的DP—gram幅值左、右耳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0)。结论听神经病的主要病变部位可能位于听神经传入通路,或伴有脑干内侧橄榄耳蜗系统的传出神经通路病变。 相似文献
5.
孤独症儿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耳声发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孤独症对听觉系统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例孤独症患儿进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测试,设立同年龄段正常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①孤独症组ABR双耳Ⅴ波潜伏期、右耳Ⅰ~Ⅴ波间期、Ⅲ~Ⅴ波间期延长,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孤独症组DPOAE异常率增高,1kHz及1.5kHz平均幅值及1kHz引出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孤独症儿童ABR潜伏期延长,DPOAE测试异常率增高,提示脑干听觉通路传导异常,可能是引起孤独症儿童广泛感觉系统发育障碍,使言语、认知、社会等方面异常发育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和听性脑干反应在高危婴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听性脑干反应(ABR)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对高危婴儿听力筛查的临床意义及特点,为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方法对388名(776耳)出生3~40天的高危婴儿进行ABR和DPOAE检查,将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388名(776耳)患儿中,ABR和DPOAE的总异常率分别为14.18%和32.47%.结论 DPOAE和ABR联合应用于高危婴儿听力筛查,能提高其听力筛查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比单独应用更全面. 相似文献
7.
听性脑干反应严重异常和耳声发射正常的小儿听力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包含小儿听神经病在内的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 ,ABR)严重异常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istortionproductotoacousticemission ,DPOAE)正常为特征的听功能障碍症侯群的病因学特征、病损部位与临床听力学特点。方法 选取 2 0 0 2~ 2 0 0 4年听力专科中ABR严重异常、DPOAE正常 ,排除中耳传导功能异常的患儿 98例 (16 8耳 )入选为研究组。根据神经康复科医师的评估 ,作出是否伴有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及其相关病因的诊断 ,统计伴有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的研究组中听力损失高危因素的类型与比例 ;选择ABR严重异常、DPOAE异常、排除中耳病变的患儿4 6例 (82耳 )作为蜗性病变对照组 ,比较研究组与蜗性病变患儿ABR的异同点 ;选择健康同龄小儿4 0例 (72耳 )作为正常对照组 ,观察研究组与正常听力小儿ABR和DPOAE的异同点。结果 ①研究组 98例患儿中 ,83 6 7%患儿伴有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的临床症状 ,其相关的致病因素中 ,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所占的比例最高 ;② 10 3dB强度刺激声 (听力级 )刺激时 ,无波分化的为 5 3耳、仅能记录到波Ⅴ的 7耳 ,90dB强度刺激声仅能记录到Ⅴ波的 9耳 ,80dB仅能记录到Ⅴ波的 4耳 ,共 73耳(43 4 5 % ) ,病损部位主要在听神经远端 ;10 3dB强度刺激声仅能记录到波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血脂对豚鼠耳蜗形态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影响。方法建立豚鼠高血脂模型,检测其畸变产物耳声发射,观察光镜及电镜下耳蜗形态学改变。结果高血脂组豚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各频率反应幅值均较正常组低;光镜下Corti器变形,基底膜结构破坏;电镜下外毛细胞排列紊乱,线粒体、内质网结构破坏。结论高血脂可造成豚鼠耳蜗外毛细胞线粒体和内质网损伤,导致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幅值下降。 相似文献
9.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s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是诱发性耳声发射(evoked otoacoustic missions,EOAE)的一种,由于具有显的频率特性,可客观而精细的评估耳蜗功能状态,因此有较为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本就其记录方法、物理特性及影响因素的有关研究及临床应用资料进行综述,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0.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Productotoacousticemissions,DPOAEs)为由两个纯音(F_1,F_2)同时刺激诱发的、由耳蜗外毛细胞能动活动产生的、在外耳道记录到的一种声能。与其它耳声发射相比其用于临床有以下优点:①潜伏期短;②可以连续评价任何频率,尤其是1~8kHz频率范围耳蜗功能;③可以完全评价刺激阈或刺激阈上水平的耳蜗功能(输入/输出功能曲线);④听阈高达45~55dBHL,患者可以检测出,而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S)当听阈大于30dBHL时则测不出’‘’。所以DPOAES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巨DPOAES用于临… 相似文献
11.
谷氨酸对豚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和听性脑干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外源性谷氨酸对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lcemission,DPOAE)、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及耳蜗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应用豚鼠全耳蜗灌流技术,耳蜗灌流10mmol/L谷氨酸2h,分别记录灌流前、后DPOAE和ABR;耳蜗微音电位(cochlear microphonics,CM)和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CAP);应用透射电镜进行耳蜗形态学观察。结果灌流人工外淋巴液前、后CM及CAP无改变;灌流10mmol/L谷氨酸后DPOAE无改变,ABR潜伏期延长;同样灌流10mmol/L谷氨酸后CM幅度虽有下降、但是其非线性特点无改变;CAP阈值平均升高了35dB;灌流谷氨酸后内毛细胞及其下方神经纤维出现空泡。结论谷氨酸作为耳蜗主要的兴奋性传入神经递质,过度释放可以产生兴奋性毒性,损伤耳蜗内毛细胞及传入神经。同时本实验为建立听神经病的动物模型提供了一个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常新生儿和婴儿的短音听性脑干反应和听觉稳态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听力正常婴儿短音听性脑干反应(tone-pip ABR)和听觉稳态反应(auditorysteady state response,ASSR)反应阈的正常参考值,研究其听觉发育的生物学规律,并比较两种听力检测技术的频率特性.方法 选取0~6月龄听力正常婴儿80例(160耳),按月龄分为四组:新生儿组、42 d组、3月龄组和6月龄组,每组20例(40耳),男女例数均等,分别记录其短声ABR的潜伏期及在0.25、0.5、1、2、4、8 kHz频率范围内tone-pip ABR和ASSR的反应阈.结果 在70 dB正常听力级短声刺激下,短声ABRⅠ、Ⅲ、Ⅴ波潜伏期、Ⅰ~Ⅲ、Ⅲ~Ⅴ、Ⅰ~Ⅴ波间期随月龄增加逐渐缩短,波Ⅰ于42 d前、波Ⅲ于3个月前发育变化显著.tone-pip ABR波形与短声ABR相似,Ⅰ、Ⅲ、Ⅴ波潜伏期随频率增加逐渐缩短,波形分化逐渐清晰.不同频率、不同月龄tone-pip ABR和ASSR反应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除0.25 kHz外,其余频率tone-pip ABR反应阈均低于ASSR.不同月龄tone-pip ABR和ASSR听力曲线形状相似.结论 0~6月正常婴儿tone-pip ABR的潜伏期和波间期随月龄增加逐渐缩短,而反应阈无明显变化.tone-pip ABR和ASSR均有稳定的频率特异性,tone-pip ABR反应阈低于ASSR,可能更接近主观纯音听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胚胎期乙醇暴露的大鼠动物模型,测试不同剂量乙醇暴露下ABR,探讨乙醇胚胎毒性对大鼠听觉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母鼠交配后第8.5天经灌胃途径按高、低剂量组每天分别给予50.0%分析纯乙醇2.0g/kg、1.0g/kg,连续6d。仔鼠40d龄后测试ABR,选择相同天龄仔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高、低剂量的胚胎期乙醇暴露对ABR有影响,表现为1波测出率降低(分别为14.0%、30.0%)、各波潜伏期延长(P〈0.05)和波幅降低。结论:乙醇胚胎毒性对大鼠听觉神经系统有明显影响,听觉神经冲动传导减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婴幼儿单侧听神经病(AN)神经生理学特点。方法:对3例单侧AN患儿在采集病史和耳科检查的基础上,行系统的听力学检查,包括声阻抗、镫骨肌反射、听性脑干反应(ABR)、耳蜗微音电位(CM)、诱发耳声发射(EOAE)、中潜伏期反应(MLR)和事件相关电位(ERP)以及CT和(或)MRI及周围神经系统检查。结果:3例患儿鼓室图均呈“A”型,健耳的同侧和交叉镫骨肌反射可正常引出,而患耳的同侧和交叉镫骨肌反射未引出。3例患儿双侧EOAE有效引出,健耳的ABR正常引出,思耳的ABR未引出,但CM均正常。3例患儿双耳均记录到MLR及ERP。影像学和周围神经系统未见异常。结论:单侧AN与双侧AN有相似的神经生理学特点。对婴幼儿单侧AN的诊断应着重分析其神经生理学特点,建议联合应用EOAE、ABR、CM和影像学检查。应对AN患儿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15.
听神经病106例听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106例听神经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听力学测试结果.探讨听神经病纯音听力图和听性脑干反应(ABR)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2月至2007年5月就诊的106例(212耳)听神经病患者的症状及纯音听阈、声导抗图及镫骨肌反射、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和颅脑影像学检查的结果.结果 患者中男54例,女52例;年龄11~37岁,以青少年居多(75例,70.8%).伴有其他外周神经病者8例,伴视神经病者4例,未查出明确病因者94例.患者均为双耳发病.在212耳中,有173耳(81.6%)听力下降最多的频率为0.25 kHz和0.5 kHz.轻至中度听力损失共209耳(98.6%),均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按WHO(1997)听阈的均值计算法统计,本组有49耳(23.1%)的听阈≤25 dB,按WHO推荐的听力减退分级标准,使这些有听力障碍的病耳列入了正常范围.212耳听性脑干反应的测试中,各波形皆未引出者124耳(58.5%),余88耳有1或2个波未引出,而可引出的波的波幅很小,但有重复性.在1或2个可引出小波病例中,有23例其另1侧耳各波皆缺失.另有2例伴其他周围神经病和1例伴视神经病的患者,其双耳均有1或2个小波可引出.畸变产物耳声发射除1例左侧3~6 kHz,右侧5~6 kHz未引出外,余均可引出.结论 听神经病在青少年中并不罕见.因听神经病大多以低频听力下降为主,对听神经病患者平均听阈的计算方法值得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铅中毒对学龄儿童听觉神经系统的损害。方法 对100例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的铅中毒儿童进行听性脑干反应、纯音测听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测,并将其分为补钙组和未补钙组,观察治疗前后的听性脑干反应、纯音测听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变化,同时与5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血铅正常儿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前铅中毒组和正常组听性脑干反应比较:铅中毒组Ⅴ波潜伏期较正常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P〈0.01),Ⅰ、Ⅲ波潜伏期较正常组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者t=2.06,P〉0.05,后者t=1.64,P〉0.05)。铅中毒组Ⅲ~Ⅴ、Ⅰ~Ⅴ波间期较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t=7.30,P〈0.01,后者t=3.14,P〈0.01),Ⅰ~Ⅲ波间期较对照组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P〉0.05)。铅中毒组Ⅰ、Ⅲ、Ⅴ波波幅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波-t=3.20,P〈0.01,Ⅲ波:t=3.31,P〈0.01,Ⅴ波:t=3.41,P〈0.01)。补钙组、未补钙组及血铅正常组治疗半年前后比较:3组听性脑干反应各指标在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纯音测听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测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铅中毒可以引起神经系统的亚临床损害,补钙对治疗后ABR无显著改变,ABR对于早期发现铅中毒对神经系统损害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学龄儿童与青年人言语诱发听性脑干反应( speech-ABR)的基本特征,探讨学龄期儿童脑干言语处理能力的发育情况.方法 对纯音听阈、声导抗、耳声发射和短声听性脑干反应(click-ABR)测试结果均正常的20名青年人(21~ 26岁)和18名学龄儿童(6~11岁)行speech-ABR测试.刺激声为/da/音,采用插入式耳机,右耳给声.结果 学龄儿童与青年人speech-ABR波形均由瞬态反应(V、A、C、O波)及周期性反应(D、E、F波)等几部分构成.学龄儿童的O波潜伏期(47.80 ±0.38)ms短于青年人(48.10±0.40) 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30,P=0.026);学龄儿童F波波幅(-0.21±0.15)μV大于青年人(-0.12±0.08)μ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46,P =0.043);二者其余各波的潜伏期及波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学龄儿童与青年人speech-ABR的基本特征相近,其脑干言语处理能力不亚于青年人. 相似文献
18.
儿童chirp听性脑干反应与行为测听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chirp信号作为声刺激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观察chirp ABR阈值与行为测听的相关性,探讨chirp ABR作为儿童临床客观听力评估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07年8月至9月佛山市听觉语言康复中心的听力障碍儿童和广州市儿童医院听力门诊的正常听力儿童共22例(共35耳)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行为测听和chirp ABR测试,并对chirp ABR反应阈和行为测听阈值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22例接受测试儿童中男14例,女8例,年龄3.3~6.5岁,平均年龄4.8岁.纳入研究的35耳中,正常听力6耳,听力损失轻度2耳、中度4耳、重度10耳、极重度13耳.行为测听0.5、1、2、4 kHz平均听阈与chirp ABR阈值,0.5 kHz听阈与L-chirp ABR阈值,1~4kHz平均听阈与U-chirp ABR阈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9,0.900及0.930,P值均<0.05.结论 chirp ABR作为一种客观测听技术,能够较好地反映儿童的听力水平,有希望应用到临床工作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