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与阿托品配合宫颈注射治疗在产程中发生宫颈水肿的临床效果及对产程、母儿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临产后发生宫颈水肿的产妇180例分两组,90例观察组采用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和阿托品;9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地西泮10mg缓慢静脉注射;用药后观察两组宫颈水肿是否消退、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宫颈裂伤、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后2h内有96.7%的产妇宫颈水肿消退,且第一产程明显缩短(P〈0.01),降低了剖宫产率(P〈0.05),而两组宫颈裂伤、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利多卡因配合阿托品宫颈注射治疗产时宫颈水肿,解决由软产道异常引起的难产,方法简便、安全、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2.
王婷 《广西医学》2011,33(10):1391-1392
目的观察山莨菪碱在产程进展中的作用。方法宫颈水肿待产妇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山莨菪碱组51例静脉推注山莨菪碱,阿托品组55例宫颈注射阿托品。观察两组产程进展、胎儿变化及副反应。结果用药2h后山莨菪碱组、阿托品组宫颈水肿消失率分别为98.0%和90.9%。用药后2h、4h山莨菪碱组宫口开大于阿托品组(P〈0.01)。宫口开全时间山莨菪碱组快于阿托品组(P〈0.05)。两组第二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产程山莨菪碱组快于阿托品组(P〈0.05)。结论山莨菪碱用于宫颈水肿产妇可促进宫口扩张,加速产程进展,且对母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阿托品宫颈注射对产程的影响。方法将30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500例于产程活跃期宫颈注射利多卡因、阿托品;对照组1500例按自然产程观察。两组统计结果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宫口扩张率明显加快,第一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明显缩短,手术产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利多卡因、阿托品宫颈注射具有明显的加速产程作用。  相似文献   

4.
产时宫颈水肿是产科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如不及时处理,易导致产程延长或难产。我院采用利多卡因加阿托品局部治疗宫颈水肿35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1992年3月~1996年12月在产程活跃期(宫颈扩张3cm~8cm时)发生宫颈水肿50例,其中产妇年龄最小22岁,最大年龄43岁,初产妇35例,经产妇匕例,<对周孕5例,37~42周孕26例,>42周孕4例。(均无明显的头盆不称情况),随机分A、B两组,A组35例为用药组,B组匕例为对照组,A组在宫颈水肿部位注射阿托品05mg加1%利多卡因5ml,对照组在宫颈水肿部位明显处针刺3~…  相似文献   

5.
42例产妇宫颈水肿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建丽  龙雁 《中外医疗》2010,29(12):51-52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阿托品对产妇分娩时宫颈水肿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以来用利多卡因+阿托品治疗的42例产妇宫颈水肿的病例,并与同期发生宫颈水肿产前未经任何处理的产妇做对比。结果治疗组无一例需进行剖宫产,对照组有12例(40.0%)因滞产而行剖宫产,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732,P〈0.01)。治疗组宫口全开时间较对照组短(P=0.02183,P〈0.05);治疗组产妇VAS疼痛评分更低(P=0.00465,P〈0.01);治疗组分娩出血量更小(P=0.00687,P〈0.01);治疗组新生儿无一例窒息,Apgar评分均在4分以上例数多于对照组例数(P=0.00891,P〈0.01)。结论应用利多卡因+阿托品多点注射治疗宫颈水肿可取得良好疗效,帮助产程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加东莨菪碱宫颈注射在产程中应用效果,为减轻产妇产程痛苦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产科2011-06—2013—06接收诊治的160例产妇进行分组研究,每组各80例,研究组产妇产程中多点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加东莨菪碱,对照组产妇产程中不进行注射,统计学对比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新生儿临床情况,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研究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研究组产妇宫口扩张时间、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产妇(P〈0.05);两组产妇术后出血量、难产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多卡因加东莨菪碱多点宫颈注射有利于缩短产妇产程,减轻产妇分娩痛苦,临床应用安全有效,产科应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利多卡因与阿托品联用治疗宫颈水肿100例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与阿托品联用对产妇产程中发生的宫颈水肿的疗效。方法:选择150例在第一产程活跃期发生宫颈水肿的产妇,其中100例作为观察组。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加阿托品;50例作为对照组,宫颈湿敷阿托品,用药后观察宫颈水肿的消退,宫口扩张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后2小时内85%产妇宫颈外肿消退,宫口继续扩张,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结论:利多卡因与阿托品联用注射水肿的宫颈,能够及时有效地消除宫颈水肿,使宫口继续扩张,加速第一产程,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扩张宫颈、缩短产程的效果。方法 将80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在宫口开大2~3era时,观察组用间苯三酚80mg静注;对照组用地西泮10mg缓慢静注,比较2组产妇分娩产程时间、宫颈扩张情况、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及剖宫产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活跃期产程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宫颈扩张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间苯三酚能加速产妇宫颈扩张、缩短产程,且对母婴无显著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斯帕丰(spasfon)在第一产程封闭宫颈水肿中的应用,对宫颈扩展速度、产程进展、官颈裂伤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20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其中61例在第一产程宫颈水肿时予斯帕丰40mg宫颈注射,另59例在第一产程宫颈水肿时予透明质酸酶+地塞米松+阿托品宫颈注射,观察宫颈扩张速度、产程进展及对产妇、新生儿影响(包括宫颈裂伤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结果:第一产程斯帕丰宫颈注射比透明质酸酶+地塞米松+阿托品宫颈注射可明显加速宫颈扩张速度(平均只需2.3h)及产程进展(平均只需7.02h),减少剖宫产率(3.39%),但不增加产后出血、宫颈裂伤率与新生儿窒息率。结论:斯帕丰在宫颈水肿封闭的应用可明显加速宫颈扩张速度,缩短产程,减轻产妇分娩痛苦,降低剖宫产率,但不增加产后出血、宫颈裂伤率与新生儿窒息率,对产妇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可用于宫颈水肿时的封闭治疗,在临床中有一定的可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宫颈封闭治疗产程中宫颈水肿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珊  刘杰  刘颖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160-161
目的探讨复方盐酸利多卡因与阿托品宫颈封闭治疗产程中宫颈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产程中发生宫颈水肿的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于宫颈水肿部位多点注射,对照组常规观察产程。对产妇的宫颈水肿消退情况、宫颈口扩张情况、分娩方式、宫颈裂伤、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宫颈水肿消退有效率、宫颈口扩张速度、阴道分娩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宫颈裂伤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窒息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盐酸利多卡因与阿托品宫颈封闭治疗对消除产程中宫颈水肿效果确切、方法简单、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李玫 《大家健康》2016,(2):177-178
目的:观察分析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第一产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产妇1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体位,观察组在第一产程采用自由体位,观察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宫颈裂伤发生率、阴道助产率、新生儿 Apgar 评分以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以及总产程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第二产程以及第三产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在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宫颈裂伤发生率以及阴道助产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新生儿 Apgar 评分以及新生儿窒息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妇在第一产程中采取自由体位可以明显的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对新生儿影响较小,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
何秀兰 《医学文选》2006,25(2):230-231
目的 探索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方法,减轻受术者的痛苦。方法 观察组术前宫颈注射阿托品和利多卡因,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观察术中受术者的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镇痛效果、宫颈口松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阿托品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方法简便、安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马新 《西部医学》2011,23(12):2375-2376
目的探讨初产妇头位分娩活跃期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和阿托品后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将宫颈评分8~9分的头位分娩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于宫口开大2~3cm时,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和阿托品;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分别记录两组产痛、产程、分娩方式、胎儿和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产痛的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活跃期时限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程活跃初期,对宫颈评分8~9分的初产妇进行利多卡因和阿托品宫颈封闭,可缩短第一产程活跃期,降低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及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4.
熊彩珍 《肇庆医学》2005,(1):16-16,19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加阿托品治疗分娩期宫颈水肿的疗效。方法:2%利多卡因5m1+阿托品0.5mg直接多点注射宫颈水肿部位。结果:宫颈水肿消失,宫口开全快,产程缩短。结论:利多卡因加阿托品治疗分娩期宫颈水肿效果好,副作用少,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并探讨应用间苯三酚治疗产程活跃期宫颈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产程活跃期出现宫颈水肿的96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单盲分组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局部注射利多卡因和阿托品,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局部注射间苯三酚。比较两组宫颈水肿治疗效果、宫口扩张速度、宫口全开时间、产程时间、阴道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宫颈水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宫口扩张速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宫口全开时间、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2、24 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程活跃期宫颈水肿产妇中,采用间苯三酚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可有效加快宫颈扩张速度,加快产程进展,有利于提高阴道自然分娩率,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6.
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疗效。方法:80例孕38~42周、单胎无妊娠合并症的初产妇为观察组.阴道放置普贝生引产,70例初产妇为缩宫素组。比较两组产妇的宫颈Bishop评分、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等。结果:观察组给药后的宫颈Bishop评分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剖宫产率小于缩宫素组(P〈0.05)。两组产妇产程中的胎心变化、羊水异常发生率和产后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时状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普贝生可安全、有效地刚于足月引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第一产程采用安定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对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将分娩的初产妇(4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行药物干预的210例为观察组;未行药物干预的2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新生儿评分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产妇产程时间缩短(P〈0.05);产后出血量减少(P〈0.01);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第一产程中采用安定与缩宫素联合应用等综合干预措施可明显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654-2及利多卡因+阿托品对分娩时宫颈水肿的治疗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足月分娩的产妇宫颈水肿的病例,其中654-2组用654-2于宫颈多点注射治疗,利多卡因组用利多卡因+阿托品于宫颈多点注射治疗。结果2组均无一例需进行剖宫产。结论应用654-2及利多卡因+阿托品多点注射治疗宫颈水肿均可取得良好疗效,帮助产程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气囊助产术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金云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5):47-49
目的探讨气囊助产仪在临床分娩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初产妇1226例,观察组613例(应用气囊助产),对照组613例。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分娩方式及围产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第一、二产程与总产程明显缩短;阴道分娩率大大提高、剖宫产率降低、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产后2h出血量及母乳喂养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宫颈撕伤率、产后感染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气囊助产术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疼痛,降低软产道损伤,增加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和产后尿潴留。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和分析间苯三酚用于治疗宫颈水肿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6月~2011年1月在本院分娩过程中发生宫颈水肿的孕妇共192例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间苯三酚肌注,B组予间苯三酚肌注、地西泮静推,C组给予利多卡因和阿托品宫颈水肿局部注射。观察并比较各组宫颈水肿消退情况、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给药后,A、B两组宫颈水肿治疗有效率均高于C组,A、B两组阴道分娩率高于C组,剖宫产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宫颈水肿治疗有效率高于B组,阴道分娩率高于B组,剖宫产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应用间苯三酚治疗产时宫颈水肿,可明显减轻水肿,加速宫颈扩张,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