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角膜基质内注射伏立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角膜刮片或结膜囊涂片证实为真菌性角膜炎并常规治疗2周无效的患者19例(19眼)。于病灶区角膜基质内注射伏立康唑(50μg/0.1m L)。术后继续使用局部、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观察角膜情况及前房情况。结果:本组患者19例进行角膜基质内注射伏立康唑注射液,术后联合抗真菌滴眼液及全身药物治疗。3例患者(15.8%)角膜基质单次注药后好转,8例患者(42.1%)重复注药后好转。9例患者(47.4%)角膜基质注药后出院时视力明显提高,17例患者(89.5%)出院时角膜浸润面积减少,10例患者(83.3%)前房积脓减少或消失,2例患者(66.7%)角膜内皮斑显著减少。术后随访6月,未发现继发性眼内炎和青光眼等。结论:角膜基质内注射伏立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安全有效,短期内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病灶清创联合羊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于2000年7月~2006年7月用该方法治疗21例真菌性角膜炎的病例资料.结果 20例患者经该术合并药物治疗后,角膜溃疡面愈合,1例因术后10d羊膜溶解脱落,再次羊膜移植后溃疡愈合.未出现角膜穿孔病例.结论 病灶清创联合羊膜移植是一种治疗真菌性角膜炎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比较两性霉素B运用三种不同给药途径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在某院确诊的96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将这96例患者随机分成A、B、C3组,每组32例。A组患者采用角膜基质内注射的方法,B组患者采用前房内注射方法,C组患者采用两性霉素B滴眼液滴眼;比较3组患者给药后角膜和房水中药物质量浓度。结果:A组患者给药后1h、6h、24h、4d、7d角膜内药物质量浓度均高于B、C两组,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B组患者给药后1h,6h,24h,4d,7d房水内药物浓度均高于A、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角膜基质内注射给药的方法可明显提高角膜内药物浓度,应用前房内注射给药的方法可明显提高前房内药物浓度,故可用角膜基质注射给药和前房内注射给药治疗顽固性真菌性角膜炎。  相似文献   

4.
18例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诊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蕾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8):141-142
目的探讨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近年来收治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18例,所有患者早期均行局部清创、碘酊烧灼、生理盐水冲洗后,给予氟康唑1ml作结膜下注射;同时口服伊曲康唑0.2g,1次/d,并辅助给予贝复舒眼液,口服多种维生素治疗,疗程14~42d。结果本组18例中治愈17例,占94.4%;好转1例,总有效率达100%。1例出现一过性刺激症状,其他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致盲性较高的眼病,早期诊断及有效的抗真菌治疗,是保护眼球、抢救视力的关键,早期及时给予有效治疗,绝大多数轻症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可治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同类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进行治疗的60例72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按病原体检测结果分为4组,分别对症应用多烯类(那他霉素)、唑类(伏立康唑)、棘球白素类(卡泊芬净)及免疫抑制剂类(环孢素A)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统计4组的有效率、复发率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那他霉素组、伏立康唑组、卡泊芬净组及环孢素A 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8.9%、82.4%、94.7%及7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那他霉素组患者基本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伏立康唑和环孢素A副作用较多,影响较大,卡泊芬净组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不同类的抗真菌药物对不同种致病真菌引发的真菌性角膜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时应准确诊断致病菌,对症选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伏立康唑联合两性霉素B滴眼剂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78例(97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分为观察组39例(49眼)与对照组39例(48眼).对照组给予两性霉素B滴眼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伏立康唑治疗,均治疗1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92...  相似文献   

7.
李娜 《中国处方药》2022,(1):121-122
目的探究纳他霉素联合不同剂量伏立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的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9年6月~2021年1月收治的99例99眼真菌性角膜炎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方法分为A组(33眼)、B组(33眼)、C组(33眼)三组,A组给予患者5 g/L氟康唑和50 g/L的纳他霉素滴眼液点眼;B组和C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再分别给予0.25 g/L和0.50 g/L的伏立康唑进行角膜基质内注射。比较治疗前三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病原学检测,比较治疗后三组患者的治愈率、治疗前后视力水平及随访3个月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治愈率为51.52%,明显低B组的78.79%和C组的90.91%(P <0.05);B组和C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C组对重度角膜炎患者治愈率为80.00%,明显高于B组的20.00%(P <0.05);治疗后三组视力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P <0.05),且B组和C组治疗后视力水平均显著优于A组(P <0.05); C组有1眼于第四次注射后出现眼部异物感、畏光等症状,所有患者治疗后3个月随访,均未见其他不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并分析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40例经角膜刮片镜检查确诊的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40眼,基于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实施抗真菌治疗,所用药物主要为那他霉素,对于重症患者可每30分钟点1次,结合患者自身病情对用药次数进行调整,观察诊断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40例患者经早期诊断和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在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中,可借助于涂片检查来完成首诊,强化局部抗真菌药物的应用,以此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相似文献   

9.
陈玉婷 《北方药学》2022,(8):64-66+69
目的:分析探究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在接受角膜病灶刮除联合伏立康唑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2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包括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氟康唑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角膜病灶刮除联合伏立康唑治疗,对比分析干预效果。结果: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健康认知评分较高(P<0.05);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满意度,观察组所得数值高于对照组(P<0.05);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愈合时间、住院治疗时间较短、视力改善率较高(P<0.05);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的视力恢复情况较优(P<0.05);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的眼部不良症状的消退时间较短,所得数值对比差异为P<0.05;治疗前,两组的角膜溃疡面积无统计学差异P>0.05,和对照组进行比较,治疗后第3d、治疗后第7d、治疗后第14d、治疗后第28d的角膜溃疡面积明显较小(P<0.05)。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在接受角膜病灶刮除、伏立康唑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结膜移盖联合角膜基质内注射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洁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5):285-286
目的观察结膜移盖联合角膜基质注射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合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单纯予氟康唑治疗,治疗组予结膜移盖及氟康唑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平均视力及治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膜移盖联合角膜基质注射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疗效明确,治愈率高,可缩短治愈时间,提高视力,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1.
1例72岁老年男性因肺曲霉感染入院,住院期间给予伏立康唑(威凡;首日400 mg,ivgtt,ql2h;维持200mg,ivgtt,q12h)抗真菌治疗,症状好转后出院,并予以伏立康唑片(威凡;200mg,po,bid)序贯治疗.口服伏立康唑片期问患者反复出现发热,伴腹部肌肉痉挛性疼痛,而使用注射用伏立康唑时并无不适症状.结合患者用药情况,并追问患者病史,临床药师考虑上述症状是伏立康唑片剂中的辅料引起的过敏反应,故建议患者换用与伏立康唑片剂中辅料基本不同的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序贯治疗.一周后,电话随访患者,病情控制平稳,未出现类似过敏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氟康唑和角膜清创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收集真菌性角膜炎患者8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0.5%氟康唑与角膜清创术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0.5%氟康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结果:治疗2~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7.7%,角膜溃疡、前房积脓、视力等症状恢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康唑与角膜清创术联合应用,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眼部病症明显改善,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王远 《河南医药信息》2010,(19):142-143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2000年5月-2009年10月在我院确诊治疗真菌性角膜炎73例。结果角膜刮片镜检发现菌丝59例占80.8%,真菌培养有茵丝生长48例占65.7%,药物治愈28例,手术治愈40例,2例复发,转上经医院治疗3例。结论在基层医院早期正确地诊断,联合全身或局部应用抗真菌药物,适时地行角膜病灶板层剖切结膜瓣遮盖术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角膜板层切除加结膜瓣覆盖术联合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3眼角膜炎采取病灶区角膜板层切除,取上方桥状或蒂状球结膜瓣覆盖病灶区并缝合固定,瓣下涂入氟康唑药粉,并给予精心围手术期护理,1月后在表面麻醉下剪断结膜蒂,并拆线。结果该组23眼角膜炎全部控制,拆线时角结膜完全愈合。随访4个月至2年,视力数指-0.1者18眼,0.2-0.5者5眼。所有移植的结膜瓣均为半透明愈合,血管萎缩,大部分角膜表面凹陷明显变浅。结论对真菌性角膜炎采用角膜板层切除加结膜瓣覆盖术联合氟康唑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时给予精心护理可提高患者视力,减少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陆慧 《海峡药学》2011,23(12):193-193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真菌性结膜炎的疗效。方法口服伊曲康唑每天0.2g,1个疗程3周,平均用药18天。结果 30例治疗结束时痊愈15例(50%),好转15例(50%)。停药后一个月痊愈18例(60%),好转12例(40%)。结论真菌性角膜炎应早期确诊用药治疗,病情重、溃疡面大的用药时间长。伊曲康唑是一种方便、有效、安全的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杜春 《中国医药》2009,4(11):898-899
目的探讨包皮环切术在治疗真菌性包皮龟头炎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1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包皮过长合并真菌性包皮龟头炎患者。均给予敏感抗生素及局部抗真菌治疗,效果均不明显。10例患者均行包皮环切术。术后部分患者继续抗真菌治疗。结果10例患者术前均切取适量组织送病检。培养结果显示7例为念珠菌属感染,3例为新型隐球菌感染。10例患者治疗结束后每个月1次,连续3次直接镜检和培养均为阴性,定期复查未发现真菌病原体。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例出现恶心呕吐,其中1例伴腹痛腹泻,手术后3例均出现局部疼痛水肿,上述表现未经处理,均于治疗1周后逐渐消失。结论包皮环切术治疗真菌性包皮龟头炎是临床简单可行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激光共焦显微镜对观察真菌性角膜炎治疗过程中病情转归的意义.方法 对42例(42眼)经门诊诊断为真菌性角膜炎的患眼,临床使用那他霉素眼用混悬液抗真菌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l周、1月分别行患眼的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查,观察真菌菌丝生长情况.并根据临床反应判断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后病灶处菌丝密度明显减少,甚至消失,周边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基质透亮度增加,胶原纤维增生,组织呈瘢痕化增生.治疗前,激光共焦显微镜下42例中37例见菌丝分布(88.1%),抗真菌治疗l周后42例菌丝阳性为26例(61.9%),1月后患眼菌丝阳性为9例(21.4%),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治愈28例(66.7%),好转9例(21.4%),无效5例(11.9%).最终有效率达88.1%.其中无效5例中均为菌丝阳性,好转中菌丝阳性为4例,但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减少.结论 激光共焦显微镜对观察真菌性角膜炎病情的转归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杜春 《中国医药》2009,4(8):898-899
目的 探讨包皮环切术在治疗真菌性包皮龟头炎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1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包皮过长合并真菌性包皮龟头炎患者.均给予敏感抗生素及局部抗真菌治疗,效果均不明显.10例患者均行包皮环切术.术后部分患者继续抗真菌治疗.结果 10例患者术前均切取适量组织送病检.培养结果显示7例为念珠菌属感染,3例为新型隐球菌感染.10例患者治疗结束后每个月1次,连续3次直接镜检和培养均为阴性,定期复查未发现真菌病原体.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例出现恶心呕吐,其中1例伴腹痛腹泻,手术后3例均出现局部疼痛水肿,上述表现未经处理,均于治疗1周后逐渐消失.结论 包皮环切术治疗真菌性包皮龟头炎是临床简单可行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0.2%氟康唑联合碘酊烧灼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角膜病灶局部清创后碘酊烧灼及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炎26例。结果26例(26眼)治愈23例,好转3例,无效0例,平均治愈日数18.5d。结论氟康唑联合碘酊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明显优于以往采用二性霉素B联合碘酊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角膜浅基质层针刺术联合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丝状角膜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5例丝状角膜炎患者,表麻后刮除丝状物,间距0.5ram密集针刺病灶3ram范围内上皮层至浅基质层,术毕佩戴软性角膜接触镜,眼水点眼治疗原发病,随访观察。结果25例患者中21例症状完全消失,一次性治愈率84%,有效率100%。结论角膜浅基质层针刺联合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丝状角膜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