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应用玉屏风散加味治疗肺卫不固型自汗证36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2005年10月~2010年2月就诊的肺卫不固型自汗证患者共36例,其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27~71岁,平均56岁;病程1~3个月5例,4~6个月20例,7~12个月9例,13~18个月2例. 相似文献
2.
卫益颗粒(玉屏风散)对小鼠冷热刺激适应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卫气虚小鼠和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在给予卫益颗粒后对寒冷与温热刺激环境的适应能力.方法观察卫气虚模型和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小鼠给予卫益颗粒后,在温热环境和寒冷环境中的存活率.结果在寒热交替刺激环境经过5天后,预防给予卫益颗粒的小鼠可明显提高对高温的耐受能力;给予卫益颗粒的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在寒冷环境中生存率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01).结论卫益颗粒能明显提高卫气虚小鼠的生存时间,明显提高免疫功能低下小鼠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但不能提高小鼠对高温环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模拟高原环境建立高原气虚血瘀证大鼠疾病模型。方法:采用间歇性低压缺氧和寒冷因素建立高原气虚血瘀证大鼠疾病模型,观察大鼠表征、摄食量、体重变化、耐疲劳时间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模型大鼠表现为:皮毛黯淡枯燥、蓬松,脱毛,耳朵、尾巴、爪甲色泽黯红,或有瘀斑,舌质紫黯,倦怠嗜睡,精神萎顿,四肢蜷缩,活动性差,攻击性、对抗性减少或消失,摄食量减少,体重降低,抗疲劳能力降低,血浆粘度和全血粘度升高等气虚血瘀的症状。结论:以低压缺氧和寒冷复合因素建立的气虚血瘀证大鼠疾病模型,其表征和血液流变学状况符合气虚血瘀证的临床表现,具有与高原气虚血瘀证患者较为接近的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4.
应用疲劳跑步运动复合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高位结扎的方法建立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该实验选用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JSS)、单纯结扎冠脉组(DZ)、疲劳跑步运动复合结扎冠脉组(PZ)。DZ组进行单纯冠脉结扎;PZ组利用小动物跑台进行为期2周的跑步运动造成疲劳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冠脉结扎,术后以1次/2 d的频率维持28 d的力竭跑步;于术后28~31 d观察大鼠宏观体征,分别采集大鼠超声心动检测指标、呼吸幅度对大鼠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主症进行评价;采集空场实验相关指标、力竭运动时间、足底图像色彩饱和度对兼症进行评价;采集舌面色彩饱和度对舌象进行评价;采集脉搏搏动幅度对脉象进行评价。同时对血液流变学、凝血功能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术后第28天开始,PZ组大鼠主症、兼症、舌象、脉象均符合冠心病气虚血瘀证证候表现,结合相关病理性检测结果证明以疲劳跑步运动复合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高位结扎的方法在大鼠体内可以成功建立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病证结合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低压缺氧法建立高原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方法将实验大鼠减压至相当于海拔6 000m的高度,每天3.5h,共计6周,观察大鼠表征、摄食量、体质量、耐疲劳时间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大鼠皮毛黯淡枯燥、蓬松、脱毛,耳朵、尾巴、爪甲色泽黯红,或有瘀斑,舌质紫黯,倦怠嗜睡,精神委顿,四肢蜷缩,活动性差,攻击性、对抗性减少或消失,摄食量减少,体质量降低,抗疲劳能力降低,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升高(P〈0.05)。结论以低压缺氧法建立的气虚血瘀证大鼠疾病模型,其表征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符合气虚血瘀证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的研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索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方法选择Wistar雄性大鼠100只,开胸行左冠脉主干结扎术后缝合。将造模成功大鼠20只设为模型组,第2周开始减食喂养,每天让大鼠游泳1次;正常组为10只大鼠。4周后观察一般状态,测左室心功能和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栓素B2(TXB2)、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及心脏结构的变化。结果动物一般状况观察:模型组倦怠,黄白色口唇,舌质黯、瘀斑,呼吸、心率加快。心功能和血液指标测定: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P<0.01。心肌组织形态学观察:模型组心肌细胞核固缩,异染色质呈块团状,可见核仁,肌原纤维排列紊乱、断裂及缺失,各带难以分辨,肿胀,空泡化,闰盘间隙增宽,紧密连接及桥粘连接消失。结论慢性心衰气虚血瘀证模型大鼠符合中医气虚血瘀证。 相似文献
7.
《吉林中医药》2016,(7)
目的对中风病气滞血瘀证型进行更加系统的分析整理,为临床治疗中风病提供帮助。方法对中风病气滞血瘀证的相关文献研究、临床调查及临床客观化研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从文献的研究中可以发现,从病因而论,气血内虚是最终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进而发为中风;而从病机而论,瘀血阻于脑脉,脑脉不通,清窍失灵,亦发生中风。此外,通过临床病例分析发现,气滞血瘀证型在中风病所有证型中分布广、频率高的特点,以及气虚血瘀型中风病在发病部位和血液检验有一定的规律性。结论掌握气虚血瘀的证候特点在临床上对判断中风病病因病机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通过现代的影像学与血液检验学特点可以更好的针对气虚血瘀型中风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从而提高治疗该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大鼠肺气虚“证”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风寒和二氧化硫综合刺激大鼠,大鼠出现了咳嗽、气急、乏力,易感等肺气虚症状。检测表明肺气虚模型鼠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下降,负重游泳试验时间减少;体表温度,尤其是背部体表温度下降;超微结构观察发现气管、支气管粘膜存在广泛的缺损性病变。 相似文献
9.
对单纯结扎冠状动脉、控制饮食复合结扎冠状动脉、疲劳跑步复合结扎冠状动脉、控制饮食+疲劳跑步双因素复合结扎冠状动脉4种方法建立的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进行比较。该实验选用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单纯结扎冠脉组(L)、控制饮食复合结扎冠状动脉组(DL)、疲劳跑步复合结扎冠状动脉组(EL)、控制饮食+疲劳跑步双因素复合结扎冠脉组(DEL)。L组进行单纯冠脉结扎;DL组通过2周控制饮食造成脾胃气虚为主的全身气虚大鼠模型,在此基础上结扎冠脉,术后继续控制饮食;EL组通过2周跑台运动造成大鼠全身气虚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冠脉结扎,术后以1次/2 d的频率维持力竭跑步;DEL组通过2周控制饮食、跑台运动造成大鼠全身气虚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冠脉结扎,术后继续控制饮食并以1次/2 d的频率维持力竭跑步;于术后4周观察大鼠宏观体征,分别采集大鼠超声心动检测指标、呼吸幅度对大鼠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主症进行评价;采集空场实验相关指标、力竭运动时间、足底图像色彩饱和度对兼症进行评价;采集舌面色彩饱和度对舌象进行评价;采集脉搏搏动幅度对脉象进行评价。同时对脑钠肽、内皮素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术后4周,通过疲劳运动复合结扎冠脉方法建立的模型与其他3种方法建立的模型比较与临床病因学基础以及与中医相关理论体系的联系更密切,在完整体现中医证候的特征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更符合临床实际发病的原因与特征,是一种条件可控、重复性好的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卵巢癌大鼠气虚血瘀证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鼠原发性卵巢癌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以常规DMBA(二甲基苯葸)卵巢埋线法诱发原发性卵巢癌模型,结合大黄芒硝合剂灌胃建立(脾)气虚血瘀模型,分A组(原发模型)、B组(短期灌胃模型)、C组(长期灌胃模型),比较三组的体重变化及血液流变学、细胞免疫功能、成瘤率、腹水发生、肿瘤转移程度.结果:B组大鼠灌胃期体重下降明显,免疫功能降低、血液粘滞度增高,但气虚血瘀状态仅堆持4周,对后期肿瘤发生及转移的影响不显著.c组大鼠气虚血瘀证程度较B组轻,但维持时间较长,且平均成瘤时间较前两组显著缩短,肿瘤腹水率增加,提示预后不良.结论:以DMBA埋线结合大黄芒硝合剂小剂量长期间断灌胃造成的大鼠气虚血瘀证模型更符合临床,是一个较为理想的卵巢癌证的模型. 相似文献
11.
气虚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清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进行正常大鼠与气虚血瘀证大鼠血清的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寻找气虚血瘀证的差异表达蛋白。方法:复合因素制作大鼠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利用二维凝胶电泳,软件分析及质谱鉴定等技术观察气虚血瘀证大鼠血清的蛋白质表达谱改变情况。结果:初步鉴定出气虚血瘀证大鼠血清与正常组相比升高的蛋白质是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补体C3(complement component C3)、ZN--α2-糖蛋白(ZN-alpha-2-glycoprotein)、免疫球蛋白λ轻链(immunoglobulin lambda light chain),降低的蛋白质是CD5抗原样蛋白(CD5 antigen-like)。结论:初步发现的差异蛋白可能与气虚血瘀证的形成、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内窥镜引导下制作肺纤维化(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的新方法。【方法]1)SD大鼠60只,运用内窥镜摄录监视系统及自创的鼠麻醉喉镜,采用无水乙醚吸入法麻醉方式,对大鼠气管内推注药物博莱霉素造肺纤维化模型。2)造模后随机分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芪术合剂组,泼尼松组观察。中药芪术合剂组疗效显著,从以方测证的角度验证肺纤维化(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的制作成功。[结果】1)此造模方法具有气管内推注药物靶点准确,成功率高,无外源创伤,保障实验数据的原始性、可靠性,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标本耗损量,降低实验成本。2)益气活血散结法中药干预以方测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制作的模型具有气虚血瘀证的病机特点。【结论】该方法的创新值得在肺系疾病大鼠模型制造实验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试用自然衰老的方法建立心气虚证大鼠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自然衰老大鼠心气虚证候的生物学特点.方法:雄性SD大鼠清洁级饲养满18个月,从心气虚证候(心率、呼吸频率、力竭性游泳时间和心功能)、体重和耳温等方面在其近中年月龄(12月龄)和近老年月龄(18月龄)时进行量化观察,并对一般情况进行非量化观察.结果:动物18月龄与12月龄比较,力竭性游泳时间普遍缩短,呼吸频率变慢(P<0.01)、CI下降(P<0.05),耳温下降(P<0.01).结论:近老龄大鼠出现了心气虚等证的表现,且情况与人有一定的同一性,所以近老龄、老龄大鼠可用来研究人类衰老的心气虚证. 相似文献
14.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1)
探索气虚血瘀证结肠腺癌移植瘤的小鼠复合模型的建立及中药活血化瘀法干预对其影响。方法:健康8周龄Balb/c雌性小鼠72只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A组)、单纯荷瘤对照组(B组)、复合模型对照组(C组)、复合模型低剂量组(D组)、复合模型中剂量组(E组)、复合模型高剂量组(F组)。造模第16天起,A、B、C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D、E、F组分别按高、中、低剂量的四君子合血府逐瘀汤灌胃,每天1次连续4周。对造模前后小鼠进行症状和体征的评价,第42天,将已禁食12 h的各组小鼠称重、麻醉,检测局部微循环血流量,眼球取血以送检血液流变学。结果:1各复合模型组小鼠量化评分积分评价气虚血瘀程度皆为重度,但高剂量组活血化瘀药干预后较复合对照组量化积分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全血黏度按空白对照组、单纯荷瘤组、复合模型组呈梯度递增,运用中药干预后,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3空白组的局部血流量大于荷瘤组及复合模型组所测得血流值,其中耳缘血管(P0.01)腹壁静脉(P0.05)差异最为显著。复合模型组随活血化瘀药剂量的增加局部微循环血流量有逐步增加。4至造模第42天,单纯荷瘤组与复合模型组体质量均减轻,与空白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复合模型组体质量与单纯荷瘤组相比有减轻,随活血化瘀药剂量增加差异逐渐减小。结论:1本实验建立了气虚血瘀状态下Balb/c小鼠结肠腺癌复合模型,符合中医证型特点。2对气虚血瘀证结肠腺癌移植瘤的小鼠复合模型分别采用低、中、高剂量的活血化瘀中药进行干预,能不同程度减少气虚血瘀的症状与体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中医气虚血瘀证斑马鱼模型进行构建与评价。方法:随机选取90尾受精后4 d(4 dpf)野生型AB品系斑马鱼于6孔板中,每孔均处理30尾斑马鱼。分为正常对照组、气虚血瘀证组和药物验证组。采用无水亚硫酸钠和异丙肾上腺素盐酸盐联合刺激建立气虚血瘀证斑马鱼模型。药物验证组斑马鱼在造模基础上给予水溶脑心通胶囊。每组随机选取10尾斑马鱼,使用行为学分析仪分析斑马鱼的总运动距离;采用乳酸和ATP试剂盒测定斑马鱼体内乳酸和ATP水平;置于荧光显微镜下拍照,图像处理软件分析斑马鱼心脏凋亡细胞心肌细胞凋亡荧光强度;采用心跳血流分析系统分析斑马鱼血流速度和心输出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气虚血瘀证组斑马鱼总运动距离和AT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P<0.001),气虚血瘀证组斑马鱼体内乳酸水平和心肌细胞凋亡荧光强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P<0.01),而血流速度和心输出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与气虚血瘀证组比较,药物验证组斑马鱼总运动距离、体内ATP水平、血流速度和心输出量明显升高(P<0.05,P<0... 相似文献
16.
中医证候模型研究起步较晚,发展迅猛,近年来随着中医病证方药的研究不断加深,为了中医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中医证候模型研究更加具体和深入。气虚血瘀证作为一种临床上常见证型,在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肾病、癌症等疾病中多有出现。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重,因老年人多气虚,多血瘀的体质特点,气虚血瘀证的研究已成为中医学界的热点问题。综合近年来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将其造模思路概括为病理造模、病因造模、病证结合造模三方面。通过观察实验动物出现符合中医理论的宏观表征、肢体行为学表现,以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评价造模方法,为气虚血瘀证造模方法提供思路与借鉴,针对气虚血瘀证类模型的研究应遵循因-脉-证-治的思路,即病因-外在表征-病理机制-辨证论治,将中医证候模型研究同现代科学结合,令造模方法规范化发展,构建相对完善的气虚血瘀动物模型造模方法,为今后探究气虚血瘀证的发病机制及新的治疗思路提供模型支持。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将处于动情问期的3月龄SD雌性大鼠60只,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盐水对照组、类痛经模型组、冷冻5d组、冷冻5d+给药组、冷冻10d+给药组。空白大鼠同步抓取不做任何处理,类痛经模型组、冷冻5d组、冷冻5d+给药组、冷冻10d+给药组均每日给予大鼠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连续10d,第1d及第10d日注射0.5mg/只,第2~9d每日0.2nag/只。末次给药1h后,类痛经模型组、冷冻5d+给药组、冷冻10d+给药组腹腔注射缩宫素2U/只。盐水组每日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每天在注射以后,冷冻5d组、冷冻5d+给药组、冷冻10d+给药组放入超低温冰柜冷冻4h,在2h时打开冰柜换气5s,冰柜温度维持在~25℃。观察每分钟扭体评分、寒证表征评分、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红细胞刚性指数。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冷冻5d组、冷冻5d+给药组、冷冻10d+给药组寒证表征评分明显升高(P〈0.01);类痛经模型组、冷冻5d组和冷冻5d+给药组的全血还原黏度高切均明显升高(P〈0.05),冷冻5d+给药组的红细胞刚性指数明显升高(P〈0.05):与盐水组比较,类痛经模型组、冷冻5d+给药组、冷冻10d+给药组的每分钟扭体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全身冷冻法可造成大鼠寒凝证;通过寒凝证模型结合类痛经模型的制备方法,成功建立了寒凝证类痛经大鼠模型,该模型符合中医证候模型的造模思路及特点。 相似文献
19.
采用雌性SD大鼠探索建立适宜于气滞血瘀证妇科疾病特点的模型评价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适宜于气滞血瘀证妇科疾病特点的动物模型评价体系,以临床经典方反证模型证候特点,从宏观生物体征评价模型专属性及可靠性.方法:选用SD雌性大鼠,采用2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及随机昼夜颠倒、冰水游泳、烘箱热烘、噪音刺激、悬尾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复制模型,灌胃香附四物汤、少腹逐瘀汤及阳性对照药阿司匹林,以血液流变学、凝血4项指标、四诊信息(爪、尾、舌数码拍照;体温检测;体重;摄食量;心电图采集;旷场自主活动)、证候积分综合评价模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在血液流变学、凝血4项指标、动物行为学、体重、饮食量、证候积分、心率方面均有明显变化;拍摄舌象、爪像经Photoshop 7.0分析所得大红色(r)、绿色(g)、蓝色(b)的百分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阿司匹林及香附四物汤给药组在血液流变学、凝血4项、动物行为学、体重、饮食量、心率、证候积分及舌、尾r,g,b有显著改善作用,而少腹逐瘀汤未见明显改善作用.结论:本文建立了适宜于气滞血瘀证妇科疾病特点的动物模型评价体系,为气滞血瘀证模型评价体系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气虚血瘀证大鼠现代医学表征及免疫功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气虚血瘀大鼠模型免疫学功能的变化.方法:复制大鼠气虚血瘀模型,动态监测动物表征及血液流变性、T淋巴细胞转化、T细胞亚型计数、肾上腺重量和肾上腺指数.结果:模型动物表征与气虚血瘀证临床表现一致;从造模中期开始出现血液黏、凝、聚状态(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聚集性增加和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外周血T细胞亚型计数以CD8CF的减少更为显著;3H-TdR掺入量显著的降低;肾上腺皮质功能先亢进而后又转入了抑制状态.结论:气虚血瘀证动态演变过程中始终存在以T细胞数量、T细胞转化能力以及HPA轴免疫调节功能异常为主的免疫功能失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