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别观察髓腔减压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对由髓腔填塞面团期骨水泥引起的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预防作用。方法:以新西兰白兔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为一侧股骨髓腔填塞面团期骨水泥,髓腔减压组在股骨近端钻一直径2mm的减压孔,然后同样填塞面团期骨水泥。肾上腺皮质激素预防组在填塞面团期骨水泥之前30min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动态观察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发生情况以及动脉血压、动脉血氧分压的变化,并对实验动物的肺标本进行病理观察。结果:对照组10只动物均发生典型的骨水泥植入综合征。对照组动脉血压平均下降62.5/53.8mmHg,动脉血氧分压平均下降33.0mmHg。髓腔减压组10只动物均未发生典型的骨水泥植入综合征,动脉血压平均下降19.9/10.3mmHg,动脉血氧分压平均下降3.7mmHg。皮质激素预防组10只动物也均发生典型的骨水泥植入综合征。动脉血压平均下降47.5/43.3mmHg。动脉血氧分压平均下降23.2mmHg,病理检查发现对照组肺标本可见大量肺脂肪栓塞,甚至可见骨碎屑栓塞。髓腔减压组肺标本中未见脂肪等栓塞表现。皮质激素预防组肺标本见大量脂肪栓塞形成。结论:髓腔高压是骨水泥植入综合征发生的主要原因。髓腔减压可以有效预防其发生,皮质激素不能有效预防"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发生,但对血压和血氧分压的下降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世英  孔玲  马志明  肖远莉 《中国药师》2011,14(10):1489-1491
目的:观察氢化泼尼松联合小剂量麻黄碱预防骨水泥植入综合征的效果,以期找到简单有效的减小骨水泥毒性的方法。方法: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n=20):A组在骨水泥植入前预防性应用氢化泼尼松0.5mg·kg^-1和麻黄碱5mg;B组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3ml。记录麻醉前、骨水泥植入即刻、骨水泥植入后3,5,10,30min等各个阶段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结果:与麻醉前相比,B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在骨水泥植入即刻、骨水泥植入后3,5min均出现明显下降、心率均明显增快(P〈0.01);与A组相比,B组在骨水泥植入即刻、骨水泥植入后3,5min出现了更为明显的血压下降(P〈0.05)。结论:在植入骨水泥以前预防性应用氢化泼尼松联合小剂量麻黄碱能显著减少手术过程中的血流动力学波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依替米星骨水泥植入剂的体外释放规律。方法用模具制成含依替米星20%(W/W)的骨水泥植入剂,将植入剂浸泡于37℃的人工体液中,在规定的时间点取样,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依替米星骨水泥植入剂在6周内累积释放率可达88.09%,体外释放符合Weibull方程,r=0.995 9。结论依替米星骨水泥植入剂在6周内释放较完全,达到局部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5,(17):2439-2442
目的:为抗生素骨水泥应用于骨关节感染的进一步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抗生素选择、骨水泥中抗生素的释放、抗生素对骨水泥物理性质的影响、抗生素局部释放的安全性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抗生素骨水泥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关节置换术感染以及骨髓炎的治疗,疗效显著。骨水泥中添加适量的抗生素并不会降低其抗压强度。抗生素的释放与骨水泥的品种、制备、孔隙率以及抗生素的种类、含量有关。一般骨水泥的孔隙率越大、抗生素的含量越多,抗生素越易释放。在临床使用中需关注其局部的细胞毒性、细菌耐药性及不良反应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早期征候群,常由创伤骨折的血肿和组织水肿,使其室内容物体积增加或外包扎过紧造成局部压迫,使其骨筋膜室容积减少而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增高所致。随着交通事故增多,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若不及时诊断和处理,可迅速发展为坏死或坏疽,造成肢体残废,甚至危及生命。2003—2009年,通过对我科收治的28例患者进行精心观察和护理,效果较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四肢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组织因急性严重缺血而发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主要为不同程度的肌肉与神经变性,从而引起相应的症状或体征,若不及时诊断和处理,可迅速发展为坏死或坏疽,造成肢体残废,甚至危及生命。2005年2月-2008年5月本科收治伤后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29例,经精心治疗与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8.
李桃英 《首都医药》2006,13(6):43-43
目的通过护理15例挤压综合征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病人,总结该疾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动态观察,制定护理措施。结果15例患者无截肢,肾功能指标基本正常,痊愈出院。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及适时的功能锻炼,是减少残疾,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10.
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疾病,病死及致残率高,预后差。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认识在不断的加深,本文就其诊治及护理进行一综述。诊治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及时切开减压,防止多脏器功能衰竭。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是十分重要的,早期有效的治疗和全面的护理才能降低病死及致残率,得到一个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治疗慢性骨髓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12例慢性骨髓炎的患者,行病灶清除后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植入,对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12例骨髓炎患者全部治愈,疗效满意.结论 积极有效的护理能够帮助骨髓炎患者顺利康复,功能锻炼、饮食调理及伤口护理最为关键.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观察要点与护理方法.方法 对19例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患者的患肢进行密切观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和控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结果 19例中有13例肢体功能恢复正常,3例功能部分丧失,2例功能全部丧失,1例截肢.结论 对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早期发现潜在的危险,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肢体骨筋膜间隔区肌肉、神经、血管等组织因急性严重缺血造成的一种早期综合征,是临床常见且较严重的创伤并发症。我院2004年,共收治骨筋膜式综合症患者46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创伤后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6例四肢骨折及肢体软组织严重损伤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进行早期预防,密切观察,准确判断及时处理,提供专业规范的术前及术后护理。结果 16例患者由于观察治疗及时得当,避免了肢体坏死,坏疽及截肢的严重后果,肢体后期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外伤后对患者伤肢情况进行预见性的治疗和护理,能够减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对已发生本病的患者给予及早手术切开减压,注重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伤口引流情况及全身情况的密切观察,可以提高患者伤后治愈率,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16.
孙云 《中国实用医药》2007,2(33):171-172
骨筋膜室综合征(OCS)是肢体骨筋膜间隔区肌肉、神经、血管等组织因急性严重缺血造成的一种早期综合征,是临床常见且较严重的创伤并发征。若不及时诊断和处理,可迅速发展为坏死或坏疽,造成肢体残废,甚至危及生命。这对我们医  相似文献   

17.
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筋膜间室综合征 (compartmentsyndrome) ,系肢体创伤后发生在四肢特定的筋膜间室内进行性病变 ,即由于间室内容物的增加 ,压力增高 ,致间室内容物主要是肌肉与神经干发生进行性缺血坏死[1 ] 。临床上尤以前臂、手及小腿最为常见。对骨筋膜室综合征如能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 ,并能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 ,则可中止病变进一步发展 ,挽救肢体 ,减少或防止肢体功能障碍的发生。反之 ,轻者导致肢体功能受限 ,形成特定的畸形 ,重者病变范围内肌肉广泛坏死 ,由于毒素的吸收 ,可出现挤压综合征 ,危及患者的生命。我们在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8.
陈彦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3):446-447
骨水泥在临床应用中常见有并发症,通过护士的配合和严密观察,可防治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使手术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9.
马珍珍  刘艳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2):117-118
骨筋膜室综合征系肢体创伤后发生在四肢特定的筋膜间室内进行性病变,即由于间室内容物的增加,压力增高,致间室内容主要是肌肉与神经干发生进行性缺血坏死.临床上尤以前臂、手及小腿最为常见.对骨筋膜室综合征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能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加之有效的护理,则可中止病变进一步发展,挽救肢体,减少或防治肢体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韩建荣  崔青  魏华  田伟荣  杨艳丽 《河北医药》2011,33(15):2386-2387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自1984年Galibert等首次报告以来,已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伴椎体压缩性骨折,有效缓解疼痛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