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述中医神明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展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10):721-722
“神明”原本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一个哲学的概念,中医学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故而潜移默化地借用一些传统文化概念来诠释生命现象,认识人体的生理活动与病理状态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黄帝内经》在先秦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在探索生命本质的过程中借用“神明”的概念,并赋予新的元素,将其内涵进一步丰富与完善,从而诠阐了一个主宰生命活动的神明系统。  相似文献   

2.
王勇 《光明中医》2009,24(10):1967-1968
<黄帝内经>博大精深,是从事中医理论研究的经典,但我们也不能不承认,我们的古人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对事物的认识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正确,比如说<内经>中"心主神明"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虽然王清任等大家早就认识到了"心主神明"的错误,但时至今日,却仍有"高层论坛"的医家绞尽脑汁为之掩饰,甚至还置客观事实于不顾,公然向世人声称:"只有'心主神明'才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3.
心、脑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自《内经》“心主神明”以来 ,随着中医学说的发展 ,“心主神明说”、“脑主神明说”、“心脑共主神明说”的争鸣也渐次展开。作者通过引经据典 ,对此进行了论述。认为 ,在理论上“心主神明”仍占主导地位 ,而实际上 ,多数医家已逐渐认识到脑在精神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在临床实践中 ,都自觉不自觉地用“脑主神明”的理论 ,指导脑病的诊疗。因而在中医理论体系中不应拘泥于“心神说”与“脑神说”之取舍 ,而应从“心脑相关”的角度系统整理、发掘中医学心、脑生理、病理理论与相关内容的基础上 ,从病因病机 ,辨证施治各方面探索和完善中医心脑学科的相关规律 ,使之系统化、理论化、规范化 ,丰富和完善中医理论体系 ,发挥中医药在治心脑疾病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乔文彪 《陕西中医》2009,30(2):224-225
“神”属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之一,同时还是中医学中使用频率极高的术语。其内涵丰富、外延广泛,歧义甚多,正缘如此,人们在解释、应用这一概念时,常因对其发生背景以及丰富内涵的界定不明而引起种种纷争。笔者试图对《黄帝内经》中神概念的内涵予以梳理和解读。  相似文献   

5.
王文炎  陈瑞  梁凤霞 《环球中医药》2020,13(9):1499-1502
中医“神明”与心、脑关系密切,目前对其认识争议较多。通过分析《黄帝内经》中对“神明”涵义,及与心、脑关系的论述,认为心藏“神”,为“神”之根,统领生命活动;脑主“明”,为“神”之用,主事生命活动;形成心-目-脑的“神”运行通路;以心为主,心脑协作调控“神明”。基于此认识,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在针刺领域研究取得的成果,对“神明”及与心、脑关系进行思考与展望,以期为中医“神明”及与心脑关系理论的认识提供参考,为脑病的诊治提供思路,促进中医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背景下,联系"道""心"对《黄帝内经》"神明"进行通释."神"的初文"申"本义为"闪电","明"本由"日""月"构成,"神""明"及其同义复合而成的"神明"皆有"阴、阳及其变化"之义.春秋以前"神""明"多单用,战国以降"神明"一词开始出现并与"心""道"发生关联.在比类取象思维方式和天人合一的...  相似文献   

7.
王波  张沁园 《河南中医》2010,30(6):534-535
"脑主神明"论可以溯源至《内经》时代,其后虽不是主流,但仍有医家坚持和实践着这种理论,明清以后,李时珍和王清任的创造性工作,把"脑神"理论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理论高度。"脑主神明"理论,强调的是脑在人体的精神活动调节和发病中的重要地位,为中医脑病的治疗从"脑"入手提供了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8.
杨霞 《光明中医》2012,27(6):1067-1069
中医学以《黄帝内经》为理论基础,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医学“以和为贵”的精神取向要求人与外界的和谐相处,强调人体自身和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黄帝内经》在研究人体、自然等各个方面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文章主要从生命观,健康观,医德观,医学模式等几个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9.
肥胖是健康的大敌,是诱发各种慢性疾病的主要杀手之一。肥胖古已有之,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一书中,并将胖人分为膏人脂人肉人三类。肥胖是怎么造成的?为什么有的人只要一吃就会胖,似乎长出来的肉和吃下去的食物完全不成比例?除了吃得多、动得少之外,中医学认为还有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中医文化热之我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是植根于祖国传统文化沃土中最为瑰丽的一株奇葩,是需要讲文化的;中医的知识结构里,文史哲知识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种观念即使在今天,仍为大多数同仁所肯定和强调,这自然是对的。但建国后人们对中医之“文”的理解在实践中却无意间被慢慢地益发狭窄了。不少人...  相似文献   

11.
藏象学说是《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自唐代以来,医家对其概念的认识多不一致。本文以《内经》有关记载为基础,分辨历代分歧所在,综合古今研究成果,从藏象的字意、内容、特点等方面加以论证,对藏象学说的概念重新确定为:藏象是研究脏腑经脉形体官窍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内经》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周易》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中国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巨著,是中国文化的元典,对中国各门学科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样,其对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形成和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历代中医学大家都十分重视易学的研究,认为医易相通。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自古以来就对“心”的范畴有着独特的认识。从文字的起源来考察,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之中就已经出现了以指人的内心思维活动、精神意识以及道德观念等多种涵义的“心”字。从中华传统文化源头之学《易经》的卦爻辞中来看,“心”字的运用共8处.也皆是表达情感、道德及差异心理与社会心理方面的涵义。以至于发展到后来,在汉语中大凡与意识思维、  相似文献   

14.
探讨中国传统哲学中“和”的涵义,认为其来源于《易经》,对中医学的治疗目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和”在一定程度上充分体现了中医的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致病因素日益复杂,导致医疗模式的转换和治疗的个体化,使得“和”这一治疗精神重新被重视,其代表的治疗方法也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阐释事物对立统一规律的一对范畴,在对中医发展的指导过程中逐渐渗透于理论之内,并成为中医理论的核心内容。所以,几千来中医学便被中国哲学包裹着发展至今,乃至理论发展难以深入,更不可能有创新和突破。不少学者认为,这是导致中医理论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中医学的发展受中国哲学影响至深,阴阳的应用到了“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程度,但是,哲学的“阴阳”和中医学中的“阴阳”在含义上是否就完全是一回事呢?严格地说,二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客观地认识二者的区别,有利于我们寻找突破哲学层面、走向具体科学的中医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心、脑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黄帝内经》首载“心主神明”,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指出“脑为元神之府”,那么,心、脑究竟孰主神明?目前有3种说法,即“心主神明”“脑主神明”“心脑共主神明”,各执一端,一直未有定论。现就以上3种说法,根据其中医理论基础溯源、现代科学依据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现今,无论男女老幼,均知道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功能是由脑来完成的。有一些人认为,“脑主神明”是自清代之后随着西医的传入,并受西医理论的影响而提出的。其实先秦古人对脑的结构和功能早有认识,中医学的脑学说始于《黄帝内经》。“心主神明”是“脑主神明”在理论构建与分化的必然,在中医学理论的形成过程中,“心主神明”占主导地位有它的历史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光明中医》2021,36(17)
中医对梦的研究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本文从梦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治疗措施以及研究价值和意义等几个方面来综述近几十年中医对梦的相关研究,期望能够为临床的运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哲学的开端.阴阳的概念最初源于对自然现象的阐述,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昼夜、水火等等对立事物的观察总结出的抽象的概念.《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文献,他用阴阳学说阐述人体的结构和生理、病理现象,对祖国医学的理论形成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浅谈对“心主神明”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的"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的"神"则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即心所主之"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