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肺动脉栓塞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急重症之一,漏诊和误诊率可高达60%~80%。及时、准确地做出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至关重要。目前,CT肺动脉成像(CTPA)以其无创、操作简便快速以及诊断准确度高等优点已经成为肺动脉栓塞诊断的一线影像学检查方法[1]。但常规CTPA辐射剂量偏高,为3~5 mSv[1-2]。因此,在CTPA检查过程中如何降低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20层CT单容积肺动脉成像诊断肺动脉血栓栓塞(肺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320层CT单容积扫描模式对75例年龄60岁临床怀疑肺栓塞患者行肺动脉CT成像,采用容积再现技术、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等方法分析扫描数据。结果本组7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扫描,图像质量均可满足诊断,41例诊断为肺栓塞,其中段级肺栓塞12例,余34例除外肺栓塞。全部病例最终诊断均经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及临床溶栓治疗有效所证实。应用320层CT单容积肺动脉成像扫描时间1 s,平均射线剂量为(2.73±0.47)mSv,造影剂总量45 ml。结论 320层CT单容积肺动脉成像诊断肺栓塞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检查手段,其具有低射线损伤、低对比剂用量、成像速度快等优势,尤其适用于临床急重症及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旋CT肺动脉造影在老年肺动脉栓塞(PE)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螺旋CT对66例老年PE患者行肺动脉增强扫描,其中多层、单层螺旋CT(MSCT,SCT)肺动脉造影检查者各为21和45例。结果分析66例老年PE患者的2728支肺动脉,MSCT、SCT肺动脉造影共显示926支肺动脉受累。直接征象为中心型充盈缺损、部分型充盈缺损、完全性阻塞、附壁性充盈缺损,约占33.9%;1206支段以上肺动脉中,依据直接征象MSCT、SCT分别检出240支/384支(62.5%)和481支/822支(58.5%),共721支/1206支,两者检出率无明显差别(P=0.037);1522支亚段肺动脉中,MSCT、SCT分别检出121支/484支(25.0%)和84支/1038支(8.1%),共205支/1522支,前者检出率明显高于后者(P=0.632)。平扫示间接征象共125例次。结论MSCT、SCT对段以上PE的诊断二者均有较高的准确度,MSCT对亚段PE的诊断有其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肺动脉栓塞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肺动脉栓塞患者CT增强表现.结果 20例行肺动脉CT增强扫描,178条段以上肺动脉栓塞.平扫示肺动脉栓塞的间接征象为,肺纹理稀疏15例,肺动脉高压3例,胸水15例,梗死灶共30个.结论 CT肺动脉造影在诊断肺动脉栓塞方面快速、有效,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鉴别肺梗死和肺出血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16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及重建技术在老年人肺动脉栓塞(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24例疑为肺栓塞的老年患者应用16层螺旋CT行肺动脉成像.CT后重建技术包括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VR).结果 24例老年患者共发现肺动脉栓子161个,肺栓塞的直接CT征象:完全闭塞27支(占16.8%),不规则的充盈缺损109支(67.7%),中心性充盈缺损(轨道征)25支(15.5%).横断面图像共检出栓子161个,MPR像共检出153个(95.0%),MIP像检出113个(70.2%),VR像检出69个(42.9%).MIP和VR图像对栓子的显示效果相对较差,尤其是对肺叶及其以下肺动脉分支内栓子的显示效果明显低于横断面组(x2值分别为235.36和243.4l,均P<0.05).结论 16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无创、快速、敏感性高,应当作为老年人肺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pulmonary angiography and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 with 16-detector row spiral CT in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embolism (PE) in the elderly.Methods Twenty-four elderly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received detection of CT and pulmonary artery angiography ( CTPA ) on 16-detector MSCT.Post-reconstruction techniques included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 (MIP), volume rendering (VR)and multiple planar reformation (MPR). Results A total of 161 pulmonary artery thrombi were detected in 24 elderly patients. The direct signs of pulmonary embolism included total occlusion (16.8%, 27/161), partial filling defect (67.7%, 109/161) and central filling defect or track sign (15.5%, 25/161). A total of 161 pieces of pulmonary thrombi were detected in transect image, 153 (95.0%) in MPR, 113 (70.2%) in MIP and 69 (42.9%) in VR. The transect image excelled evidently MIP and VR image in displaying pulmonary thrombi, especially the thrombi in pulmonary lobe and pulmonary artery branch (χ2 =235.36 and 243.41, P<0.05). Conclusions The 16-detector row spiral CT pulmonary angiography is non-invasive, fast and high sensitive, it should be the first choice for the diagnosis of PE in the elderly.  相似文献   

6.
CT光谱成像功能作为CT的一项新技术,可同时、同相位获得两个不同能量水平的影像,从而瞬间重建出40千伏值至140千伏值的高清单能图像,为疾病的早期定性、定量诊断提供了可靠数据、信息,在临床及科研应用中具有巨大的潜力,为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肺动脉造影(CTPA)在老年急性肺栓塞(PE)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入选2009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复旦太学附属华东医院诊断及治疗的急性PE患者75例,分为老年组(≥60岁,n=41)和非老年组(60岁,n=34)。对41例老年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1)休克组(n=21)和非休克组(n=20);(2)溶栓组(n=28)、介入取栓组(n=8)和手术取栓组(n=5)。比较不同分组模式下患者治疗前后右/左心室最大短轴径比(RV/LV)、肺主动脉最大直径(MPA)和左、右肺动脉主干直径(LPA、RPA)、上腔静脉直径(SVC)以及栓塞指数。结果在治疗前,老年组与非老年组患者的MPA、LPA和RPA值间,以及休克组与非休克组患者的RV/LV、MPA、LPA、RPA、SVC和栓塞指数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老年组患者治疗后肺动脉栓塞指数显著降低(P0.05);非休克组患者治疗后的MPA和栓塞指数显著降低(P0.05);非老年组、休克组、溶栓组、介入取栓组和手术取栓组患者治疗后的RV/LV、MPA、LPA、RPA、SVC以及栓塞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脑钠肽和肌钙蛋白I与RV/LV呈显著正相关(P0.05),栓塞指数和RV/IV与PaO_2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CTPA可以对老年急性PE的疗效做出准确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诊断肺动脉栓塞(PE)中的价值.方法 对15例经MSCT确诊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多发肺动脉栓塞10例,其中双侧多发7例,左侧多发1例,右侧多发2例;单发肺动脉栓塞5例,其中肺动脉干2例,叶动脉1例,段动脉2例.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象包括肺动脉主干或其分支的充盈缺损、肺动脉段面细小及管腔内不均匀密度减低;间接征象可以有肺内"马赛克征"、楔形影或索条状影、胸腔积液或胸膜肥厚.结论 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快速、有效、无创伤的诊断方法,尤其对亚段肺动脉栓塞是一种先进的方法,可以代替肺动脉造影,成为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8例经16层螺旋CT确诊的肺栓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者共累及224支肺动脉及其分支,其中肺动脉干1支,左、右肺动脉共9支,叶动脉45支,段动脉78支,亚段动脉及以下动脉分支91支.肺栓塞的CT表现:①直接征象:中心型充盈缺损、偏心型充盈缺损、附壁血栓、完全阻塞型充盈缺损.②间接征象:肺野透过度增高,肺纹理稀疏、细小,肺动脉高压,肺梗死,主、肺动脉增宽,右心室增大,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等.结论 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一种快捷、无创、安全、可靠的影像诊断方法,对及时诊断和治疗肺动脉栓塞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源CT扫描时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结合CT肺动脉造影(CTPA)对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3月急性肺栓塞患者12例,应用双源CT进行平扫加增强扫描,先行CTPA,再用双能量扫描模式行肺灌注扫描,得出肺灌注图像及两种能量状态的融合图像,将CTPA上所示段及亚段肺血管内充盈缺损的位置、数目、类型与DEPI中肺灌注位置、数目、形态进行对比。结果当段、亚段肺血管为完全充盈缺损时,相应的肺灌注图像主要是肺段或亚段分布的灌注缺损,分别占84.4%(16支血管,7例)和63.6%(7支血管,5例)。而当部分充盈缺损时,肺灌注图像以不均匀灌注缺损为主,16%表现为无灌注缺损;相反,4个肺段区显示灌注缺损,而CTPA未见异常。结论双源CT肺灌注成像表现与CTPA上肺动脉栓塞程度、部位有关,两者联合有助于提高急性肺栓塞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征采用16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肺动脉栓塞征患者60例,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增强扫描诊断,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肺叶动脉、肺动脉部分亚段及分支在螺旋CT增强扫描下显示率为100%,60例患者发现肺叶动脉栓塞89支,左、右肺动脉栓塞或肺动脉主干栓塞共84支,肺段动脉栓塞69支,亚段肺动脉栓塞52支。本组病例中双肺见斑片状实变影、渗出灶8例,伴胸腔少量积液38例,纤维条索影19例。结论螺旋CT检出阳性率达100%,优于国际报道的X线胸片检查,对确诊肺动脉栓塞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扫描技术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旨在提高肺动脉栓塞的确诊率及降低病死率。方法采用德国SIEMENS SMOATOM Emotion 16层螺旋CT机对42例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扫描,并在患者进行1次屏气时间内完成扫描。扫描范围在患者肺尖部与膈水平之间,先进行常规扫描,再对其进行增强扫描。结果 42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经螺旋CT扫描可见不规则片状实变21例,锲形变13例,磨玻璃样影8例;胸腔积液及局限性胸膜增厚22例,马赛克征象8例;肺动脉主干栓塞4例,多支段栓塞31例,单侧叶栓塞7例。结论使用多层螺旋CT对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扫描,不但可以明确患者体内是否存在栓塞,并且可以对患者出现栓塞的部位、程度、范围及有无肺梗死现象等情况进行确定,为临床诊断肺动脉栓塞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多层面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评价多层面螺旋CT(MSCT)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和三维重建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3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心电门控MSCT增强扫描 ,在工作站对图像资料进行了最大密度投影法 (MIP)三维重建 ,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对照。结果  30例患者中对 12 0支冠状动脉血管 (左主干、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 )进行了MSCT三维重建 ,图像质量良好者为 84支 (70 % ) ,影响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心脏搏动造成的伪影 ;9例冠状动脉支架和 5例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均可清晰显示支架和血管桥的位置及远端血流情况 ,对于显示近中端高度 (>75 % )或完全梗阻性病有一定的准确性 (敏感性 80 % ,特异性 79.8% )。而不能显示轻度狭窄病变、远端或细小分支病变。结论 MSCT血管造影和三维重建在冠心病诊断和对病变血管的评价 ,以及血运重建术后复查等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常见的肺血管疾病,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栓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综合征,病死率高达20%~30%,但若能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病死率可降至8%。近年来,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SCTPA)在PE的诊断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将我院近年来20例PE患者的MSCTPA的影像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动脉炎累及肺动脉(PTA)伴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间确诊为PTA的40例患者,其中伴PH患者14例(PTA+PH组),不伴PH的PTA患者26例(PTA组),分别采用 χ 2或 F...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T肺动脉造影(CTPA)对老年急性肺栓塞(PE)的诊断及疗效评估价值。方法 入选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急性PE患者55例,分为严重组(n=24)和非严重组(n=31)。比较两组患者在溶栓治疗前后右/左心室短轴最大径比(RV/LV)、上腔静脉最大径、肺动脉最大径及栓塞指数等指标。结果 与溶栓治疗前相比,严重组患者的RV/LV、上腔静脉最大径、肺动脉最大径及栓塞指数在治疗后均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严重组患者的肺动脉最大径和栓塞指数在治疗后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PA可用于PE的诊断,并能对溶栓后疗效进行评价,具有快速、有效、无创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疾病.对急性肺栓塞危重程度分析和心肺循环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综合评价,有助于评估病情、估计预后、指导治疗及监测疗效.本文就目前常用的APE诊断方法棗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和心电图(ECG)对APE危重度的评价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焱  刘立恒  李云 《山东医药》2011,51(43):98-99
目的评价CT灌注成像(CTP)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脑胶质瘤患者(低级别6例、高级别11例),对其术前CTP参数脑血容量(CBV)、脑血管表面通透性(PS)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级别胶质瘤和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CBV值分别为(28.48±5.87)、(43.56±7.11)ml/100g,PS值分别为(5.03±1.01)、(13.0±3.18)ml/(min·100g),两两比较P均〈0.05。结论CTP能无创、定量反映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及分布情况,在胶质瘤术前分级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CTPA)对肺栓塞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肺栓塞患者的多层螺旋CTPA资料,比较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患者CTPA肺栓塞指数(以Qanadli评分和Mastora评分表示)。结果治疗14 d后,患者Qanadli评分和Mastor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PA对肺栓塞患者的病情进行量化评估,可以较好地确定肺栓塞严重程度,为肺栓塞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心血管影像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CT和MRI竞相生辉,超声和核医学各显其能。因此,加强影像学知识的推广和应用,引导心血管临床医师充分认识各种影像学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帮助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