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卫峥  马波  王玲  陈国春 《临床医学》2022,(12):86-88
目的 探讨复方磺胺甲噁唑分散片联合克林霉素和卡泊芬净治疗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60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排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服用复方磺胺甲噁唑联合克林霉素和卡泊芬净治疗,对照组采取复方磺胺甲噁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用药3周后评价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服药前后测量乳酸脱氢酶(LDH)、白蛋白(ALB)、血氧饱和度(SaO2)、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比较两组用药结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28/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0.05)。两组用药前血清LDH、ALB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研究组LDH水平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前SaO2、1-3-β-D葡聚糖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研究组SaO2  相似文献   

2.
背景:2009年肾脏病预后组织指南推荐所有肾移植受者移植后均应预防性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唑预防肺孢子菌肺炎,但疗效有待观察.目的:观察肾移植移植后预防性应用小剂量复方磺胺甲噁唑预防早期肺孢子菌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珠江医院器官移植科2006/2009期间接受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移植后1年内规律随访并有完整的数据资料者,患者均排除肝炎、二次移植、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以及移植后失访等因素后纳入统计.记录入选患者的年龄、性别、免疫抑制诱导治疗方案、免疫抑制维持方案、皮疹、肝肾损害、急性排斥反应和耶氏肺孢子菌肺炎发病情况.其中部分患者接受复方磺胺甲噁唑预防肺孢子菌肺炎,设为预防组,部分患者未进行预防,设为非预防组.肺孢子菌肺炎通过病程分析、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确诊.结果与结论:围手术期中预防组与非预防组在年龄、性别、免疫诱导方案(生物制剂选用)、免疫维持方案和移植后1个月时血肌酐值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期间患者急性排斥反应、巨细胞病毒感染、移植后1年肾功能等指标以及骨髓抑制、肝功能、药物性皮疹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肺孢子菌肺炎的发病率预防组较非预防组明显降低(P<0.05).结果证实,肾移植后预防应用小剂量复方磺胺甲噁唑能明显降低早期肺孢子菌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刘文杰  赵明 《中国临床康复》2012,(40):7421-7425
背景:2009年肾脏病预后组织指南推荐所有肾移植受者移植后均应预防性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唑预防肺孢子菌肺炎,但疗效有待观察。目的:观察肾移植移植后预防性应用小剂量复方磺胺甲噁唑预防早期肺孢子菌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珠江医院器官移植科2006/2009期间接受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移植后1年内规律随访并有完整的数据资料者,患者均排除肝炎、二次移植、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以及移植后失访等因素后纳入统计。记录入选患者的年龄、性别、免疫抑制诱导治疗方案、免疫抑制维持方案、皮疹、肝肾损害、急性排斥反应和耶氏肺孢子菌肺炎发病情况。其中部分患者接受复方磺胺甲噁唑预防肺孢子菌肺炎,设为预防组,部分患者未进行预防,设为非预防组。肺孢子菌肺炎通过病程分析、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确诊。结果与结论:围手术期中预防组与非预防组在年龄、性别、免疫诱导方案(生物制剂选用)、免疫维持方案和移植后1个月时血肌酐值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期间患者急性排斥反应、巨细胞病毒感染、移植后1年肾功能等指标以及骨髓抑制、肝功能、药物性皮疹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肺孢子菌肺炎的发病率预防组较非预防组明显降低(P〈0.05)。结果证实,肾移植后预防应用小剂量复方磺胺甲噁唑能明显降低早期肺孢子菌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复方磺胺甲唑为治疗肺孢子菌肺炎、弓形虫脑炎等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关键用药,也是艾滋病免疫力低下患者预防感染的首选用药.其引起骨髓抑制多表现为轻度,引起重度骨髓抑制国内外文献报道罕见,本文报道1 例在接受复方磺胺甲唑治疗后出现的可逆性骨髓衰竭患者,对诊治过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期为临床医师早期识别类似病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血液病患儿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BD BACTTM FX及配套树脂瓶对1 005例患儿血标本进行培养,阳性菌株用VITEK-2Compact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1 005例血培养标本中检出9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67株(73.7%),革兰阴性菌23株(25.2%);检出率最高的3种病原菌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率较高;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四环素耐药率较高;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革兰阳性菌;大肠埃希菌主要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和第一代头孢耐药比较高。结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是引起血液病患儿合并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且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患者感染肺孢子菌肺炎(PCP)的诊断学特征。 方法选择2022年3月15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肾内科收治的1例PCP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非HIV患者感染PCP的诊断学特征,并复习文献综述其诊治进展。 结果44岁女性患者,因IgA肾病接受糖皮质激素联合来氟米特治疗,以发热起病,咳嗽,无痰,HIV阴性,常规检查(包括胸部CT)无特殊异常,经广谱抗生素治疗无效。后经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证实病原体为肺孢子菌,遂接受复方磺胺甲噁唑、棘白菌素、丙种球蛋白等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先后发生I型呼吸衰竭、粒细胞缺少、肠道真菌感染、肝功能异常、药疹等,予相应处理后均治愈。 结论PCP进展迅速,病原体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可降低该病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复方磺胺甲噁唑仍是治疗PCP的首选药物,但副作用明显,需及时发现、合理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肺孢子菌肺炎和免疫相关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2019年8月—2021年8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成都东篱医院)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现肺部弥漫性、多发性病灶的患者。回顾性分析肺泡灌洗液的mNGS结果和传统病原学检测针对耶氏肺孢子菌的检出率、免疫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并总结临床特征与mNGS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24例感染患者的mNGS结果中,有5例为单纯病毒,4例为病毒合并细菌、真菌,排除这9例患者。在可评估15例患者中8例(53.3%)检出肺孢子菌,均经标准剂量复方磺胺甲唑为基础的抗肺孢子菌肺炎治疗后康复;7例(46.7%)未检出明确病原菌的患者中,5例(33.3%)经过标准的糖皮质激素为基础的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康复,2例(13.3%)经标准剂量复方磺胺甲唑为基础的抗肺孢子菌肺炎治疗后康复。结论 针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临床难以鉴别的肺部弥漫性、多发性病变,采用肺泡灌洗液mNGS的阳性结果可以精准、快速筛选出肺孢子菌肺炎患者,而其阴性结果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示免疫相关肺炎的可能性,具有很好的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卡泊芬净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TMP-SMZ)治疗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PCP)的临床疗效。方法采集我科收治的102例接受卡泊芬净联合TMP-SMZ治疗的艾滋病合并PCP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102例年龄、性别和入院病情相匹配的单独使用TMP-SMZ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抗PCP治疗后,联合组动脉氧分压(PaO2)、血浆真菌β-(1,3)-D-葡聚糖和血清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分别为(13.4±7.9)mmHg(1mmHg=0.133kPa)、(123.9±84.6)ng/L和(104.5±58.9)U/L,而单药组分别为(10.2±6.7)mmHg、(98.6±83.7)ng/L和(87.3±63.4)U/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33、0.046),两组白细胞计数、肝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单药组(93.1%vs 82.4%,P=0.034)。结论卡泊芬净联合TMP-SMZ在艾滋病合并PCP治疗中疗效优于单独使用TMP-SMZ,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验证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吴乔仙 《全科护理》2014,(18):1678-1679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在治疗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病人47例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均在接受复方磺胺甲噁唑及强的松联合治疗以及高流量吸氧、营养支持、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结果]47例病人中,病情好转出院40例,5例放弃治疗,病情危重治疗无效死亡2例。[结论]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病人应及早应用无创通气治疗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改善低氧血症,提高病人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患者均接受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及循证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责任护士每日按临床护理路径表严格执行护理计划工作,每个班次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Barthel指数得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等级。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出院时,观察组Barthel指数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日常生活能力等级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护理中,减少患者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提高了患者住院满意并促进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肾移植术后并发肺孢子菌肺炎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肾移植术后16年,间断发热、咳嗽1个月入院。病初误诊为一般肺部感染,予相关治疗后症状未见缓解。入我院后血超敏C反应蛋白由29.627 mg/L上升至82.565 mg/L,乳酸脱氢酶由375 U/L上升至613 U/L;胸部CT可见双肺有大片磨玻璃样实变影,胸腔少量积液。依据病史及临床表现考虑为肺孢子菌肺炎,予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4 d后体温恢复正常,治疗15 d后肺部病灶明显吸收。结论遇及肾移植术后出现顽固性发热、咳嗽患者要考虑到肺孢子菌肺炎可能,尽早行病原学检查或磺胺类药物试验性治疗是避免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背景:卡氏肺囊虫肺炎是肾移植后较为少见的严重并发症,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目的:探讨肾移植后并发卡氏肺囊虫肺炎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断治疗的1例肾移植后并发重症卡氏肺囊虫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结论:1例62岁女性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术后100d出现发热及进行性低氧血症,经支气管镜检及肺泡活检检出卡氏肺囊虫,病情进展迅速,经口服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呼吸机辅助通气及对症支持治疗后治愈。结果提示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在出现发热及进行性低氧血症时应提高警惕,预防应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等药物尤为重要;另外免疫抑制剂的调整在卡氏肺囊虫肺炎的治疗过程中很关键,CD4+/CD8+可作为一项有益的指导指标。  相似文献   

13.
随着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小分子靶向药物及生物制剂的应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由于卡氏肺孢子菌机会性感染发生卡氏肺孢子菌病(pneumocystis carini pneumonia,PCP)的风险明显增加,且此类PCP较艾滋病相关PCP进展快、死亡率高。磺胺类药物是PCP的一线治疗药物,诸多学者提倡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长期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唑(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TMP-SMZ)预防PCP,但该药物不良反应及耐药性问题不容忽视。本文就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发生PCP的危险因素、使用TMP-SMZ预防PCP的有效性以及药物不良反应、耐受性、耐药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感染科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432例艾滋病中确诊的107例PCP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5例患者有发热、咳嗽、咳痰或呼吸困难;动脉氧压< 70 mmHg 16例;乳酸脱氢酶(LDH)升高者91例;胸片肺纹理增多、增粗和(或)毛玻璃样改变67例、肺小结节或斑片状阴影36例、胸片正常3例,液气胸1例;CD4+ T细胞< 50 cells/μL 86例.107例中19例找到肺孢子虫.治疗药物为复方磺胺甲恶唑,93例治愈,12例死亡,2例转ICU.结论:PCP诊断标准是找到病原体,其检出率低,目前仍以临床诊断为主.艾滋病患者合并PCP发病率高,特别是CD4+T细胞< 50 cells/μL者,AIDS患者应尽早高效逆转录抗病毒治疗(HAART),提高患者免疫力减少机会性感染,一旦临床考虑合并PCP应尽早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该院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分布、来源和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临床分离的146株肺炎链球菌数据,用WHONET5.6软件和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标本以呼吸内科的分离率最高(97株,占66.4%),其次是神经科(11株,占7.5%),主要来自痰液(122株,占83.6%)和支气管盥洗液(13株,占8.9%)。146株肺炎链球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克林霉素、红霉素、四环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5.3%、70.5%、77.4%、54.8%;左氧氟沙星和万古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1%和0.0%、0.0%。比较青霉素不敏感的菌株与青霉素敏感的菌株,前者出现更高的耐药率。结论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耐药性逐年上升,复方磺胺甲噁唑、克林霉素和红霉素已不是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的首选有效药物,而氟喹诺酮类药物较为有效。应对肺炎链球菌进行耐药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对2株圣乔治教堂诺卡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分类鉴定并测定其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方法?通过菌落形态、染色特性、16S rRNA和hsp65基因比对,对2株临床标本分离诺卡菌进行菌种鉴定。用E-test法测定10种临床常用诺卡菌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MIC)值。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平板扩散法对复方磺胺甲噁唑药敏结果进行复核。结果?经表型和基因鉴定,2株临床分离株均鉴定为圣乔治教堂诺卡菌;E-test法测定结果显示,对阿米卡星、头孢曲松、亚胺培南、利奈唑胺、米诺环素、妥布霉素、头孢吡肟敏感,对环丙沙星耐药。经微量肉汤稀释法和平板扩散法复核,2株诺卡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敏感。结论?通过表型特征联合16S rRNA和hsp65基因可鉴定圣乔治教堂诺卡菌至种。由于复方配比不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对治疗效果预测存疑。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叙事护理策略对艾滋病合并肺孢子病肺炎患者负面情绪及满意度水平。方法 将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视为观察时间段,对该期间所收治的43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进行命名,设为对照组,开展常规性护理措施。将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视为观察时间段,对该期间所收治的45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进行命名,设为观察组,开展叙事护理策略。①在干预前、干预后第7天末,借助SAS量表、SDS量表为工具,对两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评分展开测评。②在干预后第7天末,通过自制的满意度问卷为工具,对两组患者所感知到的护理服务展开评价。结果 在执行叙事护理策略后,观察组患者经有关负面情绪量表测评所得S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执行叙事护理策略后,观察组患者经有关负面情绪量表测评所得SD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经护理满意度问卷测评所得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叙事护理策略应用于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能有效减轻焦虑与抑郁情绪,且能提高患者的服务满意度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该院0~14岁儿童患者肺炎链球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特征。方法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 MS)鉴定细菌,使用ATB STREP 5进行药敏试验,青霉素G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E试验法检测。结果共分离肺炎链球菌327株,其中287株(87.8%)来自痰液,25株(7.6%)来自耳分泌物,10株(2.9%)来自鼻窦穿刺液,3株(0.9%)来自血液。菌株分离的季节以春季最多(28.4%),冬季最少(22.0%),但四季分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链球菌非脑膜炎株对青霉素G的敏感、中介和耐药率分别97.9%、0.6%、1.5%。该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四环素耐药率较高,已出现少量左氧氟沙星耐药株,未检出万古霉素和奎奴普丁/达福普汀耐药株。青霉素G耐药、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青霉素中介肺炎链球菌(PISP)对阿莫西林、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青霉素G敏感的肺炎链球菌(PSS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共分离出多重耐药肺炎链球菌227株(69.4%),以红霉素、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克林霉素耐药为主(46.2%)。结论儿童患者感染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监测不容忽视,该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性较低,青霉素G仍是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价廉而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监测该院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集该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门诊与住院感染患者痰液及咽拭子标本,培养、分离和鉴定肺炎链球菌。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TB细菌鉴定及药敏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118株肺炎链球菌,来自儿童患者肺炎链球菌70株,占59.3%,来自成人患者肺炎链球菌48株,占40.7%。分离自儿童的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不敏感率80.3%[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占28.6%;低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ISP)占57.1%],高于分离自成人的肺炎链球菌70.8%的不敏感率(PRSP占41.6%,PISP占29.2%),青霉素不敏感的菌株与青霉素敏感的菌株相比,容易表现出更多的耐药性。分离自儿童的肺炎链球菌对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分别为100.0%、100.0%、87.1%、75.7%,而分离自成人的肺炎链球菌对以上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达到100.0%。结论该院分离的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复方磺胺甲噁唑已不是治疗肺炎链球菌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不同血清型的肺炎链球菌对非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特点。方法以2000—2002年于北京、上海和广州3所儿童医院门诊分离的625株肺炎链球菌为研究对象,应用简易棋盘式肺炎链球菌分型系统分析血清型;采用E试验(青霉素和红霉素)和K-B纸片扩散法(复方磺胺甲噁唑、四环素和氯霉素)检测菌株对抗菌药的敏感性。结果常见的血清型/群为19群、23群、6群和14型。常见血清型菌株对红霉素、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不敏感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少见血清型和不能分型组。青霉素不敏感菌(PNSP)对红霉素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不敏感率明显高于青霉素敏感菌(PSSP);不能分型的PNSP对红霉素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不敏感率也明显高于PSSP;19群的PNSP红霉素和四环素不敏感率明显高于PSSP,氯霉素耐药率明显低于PSSP;23、6、14和其他少见血清型/群菌株PNSP和PSSP之间,各抗菌药物不敏感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见的19、23、6和14型/群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和四环素耐药率高于其他少见血清型和不能分型菌株,PNSP与PSSP对部分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敏感率的差异可能与血清型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