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分析额顶部与顶部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疗效,为临床治疗钻孔部位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按患者入院日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采取冠状位血肿最厚层面靠前1/4血肿长径处约额顶部为钻孔点,对照组40例采取冠状位血肿最厚层面约靠近顶结节处为钻孔点。比较2组患者术后残余血肿量、颅内积气量、复发率、神经功能和精神状态。结果观察组术后残余血肿量、颅内积气量、复发率、CSS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额顶部钻孔较顶部钻孔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更有利于清除血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单孔颅骨钻孔引流微创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采用单孔颅骨钻孔引流微创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168例患者进行回归分析,并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86例,对照组82例。对照组患者实行血肿中央钻孔外引流方式治疗,实验组患者实行血肿高位钻孔、外引流及血肿外1/3置管冲洗方式治疗,对两组术后血肿清除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使用血肿高位钻孔、外引流及血肿外1/3置管冲洗方式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更好,具有巨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钻孔术中冲洗配合术后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钻孔术中冲洗配合术后软通道控制引流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40例,对治疗前后症状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40例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3例出现少量硬膜下积液,无颅内感染.CT提示无复发血肿.结论:钻孔冲洗配合术后软通道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钻孔引流术后颅内积气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钻孔引流术治疗的4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方法与术后颅内积气的关系.结果 血肿最厚处钻单孔引流术19例,颅内积气16(84.2%);额部钻单孔引流术9例,颅内积气5(55.6%);双钻孔引流术15例,颅内积气9(60.0%).结论 额部钻孔在减少术后颅内积气发生率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微创软通道穿刺血肿引流与开颅去骨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7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38,开颅去骨血肿清除术)和观察组(n=41,微创软通道穿刺血肿引流术).分别在术前、术后1、3、5 d测量两组患者血肿量,在术前、术后2 w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估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3、5 d血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开颅去骨血肿清除术,微创软通道穿刺血肿引流术能够更好的清除血肿,对于神经功能的损伤较少,可以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多方面探讨连花清瘟胶囊、头孢呋辛酯片联合方案治疗慢性咽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5月到我院就诊126例慢性咽喉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呋辛酯片治疗,研究组采用连花清瘟胶囊联合头孢呋辛酯片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症状评分、T淋巴细胞亚群、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花清瘟胶囊与头孢呋辛酯片联合方案能进一步抑制慢性咽喉炎患者机体炎症、改善患者免疫状态,促进症状改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腹膜透析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三个月后的临床疗效、肾功能和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血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的浓度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研究组BUN和Sc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肾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神经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95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9).对照组采取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取神经内镜下微创手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血肿清除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HICH患者相比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疗效更明显,能提高清除血肿率,改善脑神经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1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的差异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37)和对照组(n=36),其中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研究组采取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采用美国国卫院卒中量表神经缺损功能(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估两组患者随访3 m后的预后情况;对比两组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2.22%,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89%,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预后良好率为69.44%,研究组预后良好率为89.19%,研究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8.92%)略高于对照组(11.11%),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取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郭俊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9):1682-1683
目的:观察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经依达拉奉、吡拉西坦联合治疗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9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97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47),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依达拉奉30 mg与0.9%氯化钠溶液100 mL混合后静脉滴入,Bid)治疗,而研究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吡拉西坦(依达拉奉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似,在将吡拉西坦2 g与0.9氯化钠溶液100 mL混合后静脉滴入,Bid)联合治疗.治疗2 w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采用美国国卫院卒中量表神经缺损功能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价神经功能,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研究组更为显著(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吡拉西坦联合治疗大面积脑梗塞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葛根牵正汤加减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比临床疗效、面部神经功能评分、治愈时间、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组动态观评分、静态观评分均有改善,以研究组更显著(P<0.05);研究组治愈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患者采取针刺联合葛根牵正汤加减治疗疗效较佳,可短时间内促进患者面部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机械介入取栓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于本院进行急性脑梗死治疗的84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3),对照组实施动静脉溶栓,观察组实施机械介入取栓联合动静脉溶栓,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残余狭窄率(≤30%)、颅内出血发生率以及术后3 m病死率、临床疗效以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P<0.05);观察组术后血管再通率、≤30%残余狭窄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2 w的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w,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介入取栓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改善神经功能与预后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去骨瓣减压联合颞浅筋膜翻转修补及颞肌贴敷对大范围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5月我科收治的19例大范围脑梗死患者,均行去骨瓣减压联合颞浅筋膜翻转修补及颞肌贴敷术,术后定期行头颅CT及颅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复查,以对比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脑缺血区血管重建情况。采用mRS评分及NIHSS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结果本研究19例患者术后死亡2例,其余17例患者术后症状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患者脑梗死范围明显减少,mRS评分与NIHS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查颅脑DSA显示存在不同程度的新生血管长入。结论去骨瓣减压联合颞浅筋膜翻转及颞肌贴敷术能够显著改善大范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9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差异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研究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炎性因子、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水平均明显降低、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水平上升,其中以研究组变化最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美国国卫院卒中量表神经功能缺损(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其中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予以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炎性状态,改善神经功能及预后,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方向置入下胫腓螺钉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1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65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5例).对照组采用经腓骨后外向胫骨前内与水平面成30°方向钻孔置钉;研究组采用胫骨平行定位法置钉.分析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踝关节功能、螺钉置入位置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后Baird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螺钉置入位置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胫骨平行定位法置入下胫腓螺钉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骨折效果更佳,可提高置钉优良率,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78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中,72例行钻孔引流术(其中7例因钻孔引流失败再行血肿清除加包膜切除术),6例直接行血肿清除加包膜切除术.结果:70例经一次手术治愈,7例经两次手术治愈,1例死亡.结论: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在治疗上首选钻孔引流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联合硫辛酸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及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AT-Ⅱ、MDA、LPO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硫辛酸联合甲钴胺可有效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减轻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种创伤最小而效果最佳的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方式.方法:采用血肿下极(枕顶后外侧)钻单孔引流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06例.结果:术后88例血肿消失,18例大部分消失;后者中15例经6~12个月的随访完全消失,3例仍有少量低密度影,但所有患者术前临床症状均消失.术后并发颅内积气2例,复发1例.结论:血肿下极(枕顶后外侧)钻单孔引流且不冲洗的手术方法,操作更简便,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腹腔微创引流治疗对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按治疗方式差异为研究组、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以腹腔微创引流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02%vs 72.09%,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未见明显差异(4.65%vs 11.63%,P>0.05).结论:症胰腺炎患者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腹腔微创引流治疗临床疗效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慢性糜烂胃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枯草杆菌二连活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Ⅰ、Ⅱ、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水平、中性细胞浸润评分、单核细胞浸润评分、胃肠道微生态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单核细胞浸润评分和PGⅠ、PGⅡ、Gas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高于对照组,肠球菌、大肠杆菌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雷贝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能有效抑制炎性细胞释放和胃酸分泌,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