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总结分析75例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中医体质分布与T淋巴细胞亚群、HIV-RNA的关系。方法:收集未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治疗的28例HIV感染者、47例艾滋病患者的中医体质量表,判断其中医体质类型,同时检测其T淋巴细胞计数、HIV-RNA,分析中医体质与T淋巴细胞计数、HIV-RNA的关系。结果:艾滋病期平和质占5例(10.6%)、偏颇体质占42例(89.4%),无症状期平和质占8例(28.6%)、偏颇体质20例(71.4%);偏颇体质中艾滋病期最常见体质前四位依次是气虚质、湿热质、阴虚质、气郁质;无症状期最常见体质前四位依次是气虚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艾滋病期与无症状期均以虚/虚实夹杂体质为主,与实性体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水平较低的前四位体质依次是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阴虚质,CD4~+/CD8~+较低的前四位依次是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阴虚质;气虚质患者的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明显低于平和质(P0.05);各体质间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虚性体质者CD8~+水平最低,与平和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RNA较高的前四位体质依次是阴虚质、湿热质、阳虚质、气虚质,但各体质类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HIV/AIDS患者以气虚体质最多见,其T淋巴细胞计数较平和质低,各体质类型之间HIV-R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并总结不同分期的HIV/AIDS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情况,进一步探讨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HIV/AID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收集并分析68例HIV/AIDS患者病例资料。依据《2011年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将HIV感染者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依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患者中医体质做出评判,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结果急性期患者(3例)均为单一体质,2例气虚质、1例阳虚质;无症状期(30例)、艾滋病期(35例)兼夹体质居多,按各体质出现频次排列,无症状期前3位依次为:气虚质(12例次)、痰湿质(7例次)、湿热质(7例次),艾滋病期前3位依次为:气虚质(15例次)、阳虚质(8例次)、阴虚质(7例次);气虚质均排在首位;虚性体质组(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特禀质)较实性体质组(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CD4~+T淋巴细胞水平更为低下(P0.01),在无症状期及艾滋病期,气虚质与其他虚性体质(包括阳虚质、阴虚质及特禀质)比较,CD4~+T淋巴细胞更为低下(P0.01)。结论不同中医体质分型的HIV/AIDS患者细胞免疫损伤程度不同,气虚贯穿HIV/AIDS发病的始终,虚性体质尤其气虚体质HIV/AIDS患者细胞免疫损伤更常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云南省接受HAART治疗的老年艾滋病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为老年艾滋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王琦教授编制的"中医体质量表",对接受HAART治疗满1年的729例老年艾滋病患者(≥50岁)进行中医体质判定,并对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729例老年艾滋病患者中,平和质503例(69.00%),偏颇体质226例(31.00%),偏颇体质中频数由高到低依次为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及特禀质;单因素分析患者性别、职业、可能感染途径对体质影响显著(P0.05),民族、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HAART治疗时长等对体质影响不明显(P0.05);平和质、阳虚质、气虚质3种主要体质类型的老年艾滋病患者HAART治疗后CD_4~+T淋巴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1),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省接受HAART治疗的老年艾滋病患者中医体质以平和质为主,患者性别、职业、可能感染途径对中医体质类型有明显影响,平和质、阳虚质、气虚质3种主要体质类型的老年艾滋病患者HAART治疗后CD_4~+T淋巴细胞计数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方法:对188例HIV感染/AIDS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同一时期收集的5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体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HIV/AIDS组平和质30例(15.96%),偏颇体质中的单一体质74例(39.36%),混合体质84例(44.68%),与肝炎组(平和质31例,占56.36%,偏颇体质中的单一体质12例,占21.82%,混合体质12例,占21.82%)比较,HIV/AIDS组偏颇体质居多(P〈0.01);HIV/AIDS组158例偏颇体质中,气虚质114例(72.15%),与HIV/AIDS组其它偏颇体质比较,气虚质居多(P〈0.01)。HIV/AIDS组艾滋病期患者86例,其中平和质14例(16.28%),偏颇体质中的单一体质38例(44.19%),混合体质34例(39.53%);与无症状期患者(共102例,其中平和质16例,占15.69%,偏颇体质中的单一体质36例,占35.29%,混合体质50例,占49.02%)比较,构成无统计学差异(P〉0.05)。HIV/AIDS组艾滋病期与无症状期患者偏颇体质分别比较,无症状期患者气郁质多于艾滋病期患者(P〈0.05)。结论:气虚质是HIV感染者/AIDS患者最常见的中医体质类型,偏颇体质较多是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医体质类型与广西地区无症状青壮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不同临床分期的关系,探讨中医体质因素对其病情进展的影响.方法:收集和追踪2008至2011年在我院和外院就诊的无症状青壮年HIV感染者97例,以王琦体质学说分类法判定中医体质类型,结合患者CD4+T淋巴细胞的变化情况,比较各体质类型在HIV感染的不同时期分布的差异.结果:Ⅰ期患者的七种偏颇体质最多的是气虚质,其次是痰湿和湿热质;Ⅱ-Ⅳ期患者全部为偏颇体质,气虚质仍占据首位,且比重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增大,其次为痰湿质、湿热质.男性和女性患者在不同分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体质因素可能影响HIV感染后的自然临床进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HIV感染者/AIDS患者不同病程阶段的中医体质,探讨中医体质与艾滋病病程进展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甘肃省444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王琦体质学说分类法判定中医体质类型,对比各体质类型在HIV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分布的差异。结果:基本体质类型分布方面,平和质和非平和混合体质在艾滋病期出现频次的构成比均高于无症状期(P0.05);无症状期以非平和混合体质比例最高(35.0%),其次是平和质(26.9%)、非平和单一体质(19.5%)和基本平和质(18.6%);艾滋病期以非平和混合体质比例最高(62.8%),其次是非平和单一体质(13.6%)、基本平和质(13.6%)和平和质(10.0%)。非平和混合体质类型分布方面,5种及以上混合体质在艾滋病期出现频次的构成比高于无症状期(P0.05);无症状期非平和混合体质以2种混合体质最为多见(35.9%),其次是5种及以上混合体质(25.6%)和3种混合体质(24.8%),4种混合体质比例最低(13.7%);艾滋病期以5种及以上混合体质为主(42.0%),其次是2种混合体质(23.2%)和3种混合体质(21.7%),4种混合体质比例最低(13.1%)。8种病理体质类型中,除湿热质外,其余7种病理体质类型在艾滋病期出现频次的构成比均高于无症状期(P0.05);无症状期以气郁质(27.8%)、气虚质(25.5%)、阳虚质(20.1%)和湿热质(19.8%)多见;艾滋病期以气郁质(50.0%)、阳虚质(47.3%)、气虚质(41.8%)、痰湿质(36.4%)和血瘀质(30.0%)多见。结论:中医体质与艾滋病病程密切相关,其中气郁质是艾滋病发病的基础体质,气虚质、阳虚质是艾滋病进展的关键体质,痰湿质、血瘀质是艾滋病进展过程中的伴随体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经HAART治疗后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为艾滋病的预防研究与中医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60例HIV/AIDS患者,采用中医舌面脉象诊测信息采集系统分析得出每位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结果经HAART治疗HIV/AIDS患者中,平和质占20.5%,气虚质占19.7%,气郁质占7.7%,湿热质占13.7%,痰湿质占6.0%,特禀质占10.3%,血瘀质占7.7%,阳虚质占6.8%,阴虚质占7.7%。60例患者中,单一体质占41.7%,2种复合型体质占16.7%,3种及以上复合型体质占41.7%。结论平和质、气虚质是HIV/AIDS患者最常见的体质类型,偏颇体质和混合型体质较多是HIV/AIDS患者特定的中医体质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文献调研,总结慢性HBV感染相关疾病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方法检索近10年来有关慢性HBV感染相关疾病患者中医体质学研究的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及系统综述的方法,按照制定的标准提取相关的中医体质分布资料,按照疾病类别进行不同体质类型的频数汇总,对不同疾病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HBV携带者中,平和质占52.79%,气虚质占8.42%,湿热质占6.94%,阳虚质占6.59%,气郁质占6.12%,其余体质类型占19.1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湿热质占26.68%,气虚质占20.75%,气郁质占11.93%,阴虚质占10.69%,其余体质类型占29.95%;乙型肝炎肝硬化(纤维化)患者者中,阴虚质占33.96%,平和质占29.25%,气虚质占28.30%,其他体质占8.49%;HBV相关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平和质占18.92%,阳虚质占17.94%,气虚质占14.74%,瘀血质占13.76%,湿热质占13.02%,其余体质类型占21.62%。结论慢性HBV感染不同相关疾病患者有着特定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HBV携带者中平和质最多见,但有一定的偏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主要表现为湿热质、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乙型肝炎肝硬化(纤维化)患者主要表现为阴虚质、气虚质等偏颇体质;HBV相关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主要表现为阳虚质、气虚质、瘀血质、湿热质等偏颇体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433例甘肃省HIV感染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观察该人群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及兼夹体质情况。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调查法对433例甘肃省HIV感染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平和质占9.5%(40例);8种偏颇体质中,1个人带有1种体质的占34.41%(149例),带有2种体质的占15.47%(69例),带有3种体质的占18.94%(82例),带有4种以上体质的占31.18%(135例)。男、女体质特征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偏颇体质中出现频率居于前4位的分别是:男性为气郁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女性为阳虚质→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血瘀质。男、女偏颇体质分布情况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肃省HIV感染者兼夹体质现象普遍存在,偏颇体质中气郁质、阳虚质和气虚质是男女HIV感染者中主要体质类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类型与原发性肝癌TNM分期及Okuda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分类量表对1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就体质类型与肝癌TNM分期及Okuda分期进行Crosstabs相关性分析。结果Ⅰ期(T1N0M0)患者的偏颇体质主要以气虚质、淤血质、湿热质和阳虚质为主;Ⅱ期(T2N0M0)以平和质为主,偏颇体质阳虚质最多,其次是气虚质和阴虚质;ⅢA期(T3N0M0)以气虚质和湿热质为主,余偏颇体质分别是阳虚质、气郁质和淤血质;ⅢB期(T4N0M0)亦以平和质为主,偏颇体质主要是气虚质和阳虚质,其次是淤血质;ⅢC期(TXN1M0)偏颇体质以气虚质居多,其次是阳虚质、气郁质,痰湿质、湿热质和特禀质;Ⅳ期(TXNXM1)以阳虚质为主,余偏颇体质按由多至少的顺序依次是气虚质、气郁质、特禀质和痰湿质。Okuda分期Ⅰ期患者偏颇体质以湿热质、气郁质、气虚质和阳虚质为主,其次是淤血质和阴虚质;Ⅱ期以气虚、阳虚和湿热质为主,淤血质和气郁质次之;Ⅲ期以气虚质和阳虚质为主,其次是痰湿质和湿热质。结论体质类型与西医TNM分期及Okuda分期有一定的相关性,TNMⅠ、Ⅱ期患者以气虚质和阳虚质居多,ⅢA期以气虚质和湿热质为主,ⅢB期以上患者以阳虚质、气虚质为主。Okuda分期Ⅰ期、Ⅱ期以气虚、阳虚和湿热质为主;Ⅲ期以气虚质和阳虚质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研究体质与肿瘤TNM分期的关系,为恶性肿瘤的中医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医体质量表,调查528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中医体质,并进行中医体质与肿瘤TNM分期的相关性分析。结果528例患者:(1)平和体质者23例(占4.36%),偏颇体质者505例(占95.64%);(2)8种偏颇体质中,气虚质最高(占25.76%),其次为湿热质、气郁质、阳虚质,分别占20.08%、17.99%、11.55%;(3)肿瘤TNM分期与中医体质类型有相关性(P0.05),其中Ⅰ期、Ⅱ期以湿热质为主,气郁质次之,而Ⅲ期、Ⅳ期以气虚质为主,其次为湿热质、阳虚质。结论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和阳虚质为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体质类型,恶性肿瘤患者的体质类型与肿瘤TNM分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HIV/AIDS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特点。方法:对80例HIV感染者采用中医体质问卷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对其进行体质分型。结果:平和质4例,占总病例数的5%,病理体质者76例,占总病例数的95%。病理体质患者中,气虚质出现频率最高,其他依次为阴虚质、阳虚质、气郁质、血瘀质、痰湿质和湿热质。结论:兼杂体质是HIV/AIDS患者的病理体质特点,常见体质类型为气虚质、阴虚质和阳虚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河南省108例无症状期HIV感染者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艾滋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筛选的108例无症状HIV感染者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108例中男性占52.8%,女性占47.2%,男女比例为1.1∶1;30~49周岁青壮年占80.4%;93.5%以血液传播为主,52%的患者CD4分布在血301~400/μL之间,中医证候以气虚为主.结论:无症状HIV感染者人群虽以血液传播途径为主,但是下一步应以性传播和吸毒传播途径为重点;无症状期HIV感染者以气虚证为主,采用中医药健脾益气为主进行防治,延缓进入艾滋病期要尽早进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总结分析54例HIV/AIDS患者临床资料,探讨中医体质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其亚群的关系。方法 收集并分析2014年8月—2016年1月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传染科门诊及病房诊治的HIV/AIDS患者病例资料。观察患者中医体质,检测患者不同体质CD4+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情况。结果 54例患者中兼夹体质35例(64.81%),单一体质12例(22.22%),平和质7例(12.96%)。按体质出现频次排序,气虚质(23频次)、阳虚质(15频次)、气郁质(11频次)分列前三。兼夹体质中排名前三者为:气虚质18例(33.33%)、阳虚质9例(16.67%)、气郁质7例(12.96%)。虚性体质27例(50%),实性体质20例(37.04%)。与虚性体质比较,实性体质、平和质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加,Th1、Th17及Th22水平升高,Th2及Treg水平降低(P<0.05)。且平和质Th17水平较实性体质降低(P<0.05)。其余各体质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其亚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虚性体质比较,气虚质CD4+T淋巴细胞计数降低(t=2.724, P=0.016)。CD4+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气虚质及其他虚性体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V/AIDS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其亚群有一定的关系,气虚贯穿HIV/AIDS发病的始终,虚性体质较实性体质CD4+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衡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艾滋病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及舌面脉数据,找到其分布特点及规律,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用体质辨识仪(上海道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采集79例艾滋病患者进行体质辨识及舌面脉数据,分析79例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及舌脉象特点。结果 79例艾滋病患者中,单纯型体质48例,占60. 8%,其中以平和质为主,其次为气虚质、血瘀质、湿热质;复合型体质31例占39. 2%,兼气虚质、气郁质或阳虚质多见,合并三种体质的患者占复合体质的90. 3%,9. 7%为合并两种体质患者。舌象以舌色淡红、苔厚腻多见。脉象主要表现为虚、弦、结。面象以少量光泽、唇红、面黄为主。结论 HIV/AIDS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有其特定的规律,在临床诊治中辨证与辨体质相结合能更好的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北京市平谷区糖尿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进行调查分析,了解该区2型糖尿病群体的中医体质状况,为中医药参与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使用中华医学会公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北京市平谷区333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比较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结果 (1)平和质占33.63%,偏颇体质占66.37%。(2)偏颇体质以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为最多见。(3)平和质人群男性明显多于女性(P0.001);偏颇体质中男性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阳虚质、湿热质和痰湿质;女性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阳虚质、气郁质和气虚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阳虚质、湿热质、气郁质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9种体质分布随着年龄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岁以下人群以平和、阳虚、气郁质为主;50~60岁以阳虚、平和、气郁质为主;60~70岁人群以平和、阳虚、气虚质为主;70岁以上以平和、阳虚、血瘀质为主。结论本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体质以平和质为主,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患者体质类型有一定的差异,在进行临床中医干预及中医健康管理时应予以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新疆地区HIV/AIDS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特点。方法:对80例HIV/AIDS患者及79名健康人采用中医体质问卷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对其进行体质分型。结果:HIV/AIDS患者与健康人中医体质类型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体质类型上: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结论:兼杂体质是HIV/AIDS患者的病理体质特点,常见体质类型为气虚质、阴虚质和阳虚质,与健康人群中医体质类型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福州地区不同中医体质无症状成年人未来10年罹患缺血性心血管病(ICVD)事件的风险。方法:纳入272例无症状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并对个体进行中医体质类型评定和国人ICVD 10年危险评估。结果:35~59岁无症状成年人中,以平和质为主,气虚质、阳虚质次之;其中平和质组105例,偏颇体质组167例;与平和体质组比较,偏颇体质组女性较多,且血压(SBP和DBP)、TC、FPG水平显著增高;偏颇体质(兼夹偏颇体质、气虚质、痰湿质和湿热质)的10年ICVD发病绝对危险较平和质显著增高;此外在发病相对危险比较中,血瘀质亦出现显著增高。结论:女性更具有偏颇体质倾向,偏颇体质者(尤其兼夹偏颇体质、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血瘀质)未来10年罹患ICVD事件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分析新疆地区HIV/AIDS患者不同CD_4~+T淋巴细胞计数分段脉象特点。方法共收集HIV/AIDS患者1644例,运用脉诊与专家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采集脉象信息,对不同CD_4~+T淋巴细胞计数分段脉象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CD_4~+T淋巴细胞计数在200个/μl以下者,脉象以弱脉、虚脉为主;计数在201~350个/μl之间者,脉象以细脉为主;计数在351~500个/μl之间者,脉象以弦脉为主;计数在501个/μl以上者,脉象以滑脉为主。结论艾滋病病程不同,脉象特征亦不同。不同CD_4~+T淋巴细胞计数分段的脉象结果能够反映艾滋病发展阶段,可为艾滋病的中医辨证治疗及疗效判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复发性大肠息肉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探讨中医体质分型与复发性大肠息肉发病的关系,为复发性大肠息肉的诊治和预防提供依据及帮助。方法:对97例患者进行体质量表问卷调查,分析复发性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结果:97例患者中,气虚质或有气虚质倾向最多,共48例(占48.5%);湿热质或有湿热质倾向次之,有29例(占29.9%);复发1次的以气虚质或有气虚质倾向为主(占57.3%),复发2次及复发3次以上的以湿热质或有湿热质倾向的为主(分别占66.7%、71.4%)。结论:复发性大肠息肉患者的中医体质以气虚质和湿热质为主,湿热质可能更容易出现息肉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