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去白红细胞及洗涤红细胞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43例.A组输注去白红细胞治疗,B组输注洗涤红细胞.输血治疗1d后评估两组治疗效果,并观察实验室指标水平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  相似文献   

2.
<正>洗涤红细胞具有去除80%白细胞、98%补体和血浆蛋白成分的独有特点,使之在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中被首选。为了进一步了解洗涤红细胞在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情况,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我们选择2007年6月~2011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27例AIH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输血病例资料,探讨AIHA患者中自身抗体的存在以及红细胞输注方式是否会对其输血疗效产生影响。方法检索本院2012—2017年出院诊断为AIHA的患者病例资料,共纳入年龄18岁且有红细胞输注史的病例资料60例,根据自身抗体鉴定结果将其分为自身抗体阳性组、自身抗体阴性组,并按1∶1比例随机挑选60例其他非AIHA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患者基本资料,输血前、后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输注有效率等指标。结果 1) 60例AIHA患者中38例仅存在自身抗体,14例自身抗体合并同种抗体,8例为自身抗体阴性; 2)自身抗体阳性组和自身抗体阴性组间年龄、性别差异、红细胞用量、输血前RBC、Hb、Hct间差异、两组间RBC、Hb和Hct增加值(P0. 05);两组红细胞输注24 h后RBC[输注前(1. 35±0. 34)、(1. 38±0. 42),输注后(1. 38±0. 42)、(2. 09±0. 42)]、Hb[输注前(46. 12±8. 87)、(57. 88±10. 03),输注后(61. 24±9. 97)、(68. 97±9. 87)、Hct[输注前(0. 14±0. 06)、(0. 14±0. 02),输注后(0. 19±0. 05)、(0. 19±0. 03)均明显升高(P0. 05),自身抗体阳性组患者输血有效率(73. 07%)低于自身抗体阴性组(89. 71%)(P0. 05); 3)输悬浮红细胞组和输洗涤红细胞组红细胞用量,输血前RBC、Hb、Hct间差,两组间RBC、Hb和Hct增加值差异和两组红细胞输注有效率(P0. 05);两组红细胞输注24 h后RBC[输注前1. 31±0. 46、1. 37±0. 51,输注后1. 92±0. 53、2. 14±0. 41)]、Hb[(输注前(45. 21±9. 12)、(48. 11±10. 03),输注后(60. 87±9. 83)、(69. 12±10. 32)]、Hct[(输注前(0. 15±0. 03)、(0. 15±0. 04),输注后(0. 19±0. 04)、(0. 21±0. 03)]均明显升高(P0. 05)。结论AIHA患者红细胞输注是安全、有效的,但有自身抗体和(或)同种抗体存在时可降低输血有效率,不同红细胞输注方式对AIHA患者输血疗效可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11月诊治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93例,随机分为3组,各31例。31例患者采用洗涤红细胞输注治疗为观察A组,31例患者采用悬浮红细胞输注治疗为观察B组,31例患者采用洗涤红细胞输注联合血液置换治疗为观察C组。比较各组患者间临床指标的改变情况、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均升高( P〈0.05),胆红素、网织红细胞均降低(P〈0.05)。观察C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观察A组和观察B组(P〈0.05),观察C组胆红素、网织红细胞均明显低于观察A组和观察B组(P〈0.05)。结论与洗涤红细胞输注和悬浮红细胞输注相比,洗涤红细胞输注联合血液置换可明显改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李永乾  李建民  王毅 《临床荟萃》2006,21(16):1192-1192
科学研究表明输注红细胞保存添加剂洗涤红细胞(简称“洗涤红细胞”)较红细胞悬液可有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为进一步了解洗涤红细胞在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HA)患者中的应用情况,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笔者对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100例输注洗涤红细胞的患者和100例输注红细胞悬液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有效临床输血方法.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输血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接受悬浮红细胞输血,B组输注洗涤红细胞.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输血治疗后,临床指标相较于输血前均有一定的变化,而B组变化最大,最符合标准指标;B组总有效率为100%,远高于A组(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洗涤红细胞输注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输血中,其临床效果优于行悬浮红细胞输注的患者,能提高输血安全性,大幅度地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28例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免溶贫)患者的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和红细胞直方图(HRD)进行了动态观察。材料和方法一、观察对象健康体检组50名,男22、女28,19~46岁。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8例,男20、女8,2~60岁,均系我院住院患者,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稀释技术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输血管理中的应用,指导临床安全有效输血。方法对51例体内存在高效价自身抗体的AIHA患者,采用血清稀释技术进行抗体筛选及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选择合适的血液进行输注,并观察其输血疗效。结果 51例AIHA患者通过血清稀释技术进行抗体筛查及鉴定,检出类同种自身抗体14例(27. 45%),疑似同种抗体12例(23. 53%),无法确定其抗体特异性7例(13. 73%)。采用血清稀释技术指导21例AIHA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其输注总有效率为61. 90%,部分有效率为33. 33%,总无效率为4. 77%,所有输血病例均无迟发型输血不良反应。结论存在高效价温自身抗体的AIHA患者中,采用血清稀释技术可有效检出同种抗体及类同种自身抗体,其多为Rh血型系统相关抗体。应用血清稀释技术对AIHA患者进行相关输血相容性检测试验,制定适宜的输血方案,可提高输血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36岁。因停经9个月,B超发现胎死腹内,于2000年10月18日入院,查宫高u-1Rb,子宫如孕4个月大,血常规、DIC全套无异常,予口服“米非司酮+米索”引产。10月20日钳出一4个月大小死胎,术后阴道流血比月经量多,鲜红色,具体量不详,伴头晕、乏力、面色苍白。输Rh(D)阳性O型全血200ml。输血半小时后,阴道流血增多,尿管导出酱油色尿400ml,未引起注意。21日6时,患者感头晕,又输Rh(D)阳性O型全血200ml,输入50ml时,患者烦燥不安,尿呈酱油色,停止输血,大量输液,利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输注2种不同红细胞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实验室指标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探究的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120例,其中60例患者输血治疗采用输注洗涤红细胞治疗,为甲组;另60例患者输血治疗采用输注去白红细胞治疗,为乙组。查询并记录比较甲组和乙组患者输血治疗前和输血后24 h的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1 d后的RBC、Hb水平较输血治疗前非常显著升高(P0.01),TBIL、Ret水平较输血治疗前非常显著降低(P0.001)。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RBC、Hb、TBIL、Ret水平,治疗后乏力、头晕、气短、心悸等贫血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后综合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白红细胞及洗涤红细胞均能在短时间内明显缓解AIHA患者的贫血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应用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名AIHA患者按不同输血方法分为3组:A组16例AIHA接受三洗红细胞输血;B组15例AIHA接受去白红细胞悬液输血;C组10例AIHA接受三洗红细胞输血联合血液置换治疗。所有入组患者均于输血前后进行血红蛋白、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血清胆红素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1)各组输血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均高于输血前,胆红素、网织红细胞均低于输血前(P<0.05);2)输血后:A组与C组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胆红素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3)A组与C组输血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各组输血反应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在AIHA患者中选择输血治疗时,不一定首选洗涤红细胞,选用去白悬浮红细胞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选用联合血液置换的输血治疗对AIHA患者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腺瘤合并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 red cell aplasia,PRCA)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的发生机制,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对我科最近诊断的1例胸腺瘤并PRCA及AIHA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因乏力伴心慌、气短就诊,经各项检查确诊为胸腺瘤伴PRCA及AIHA,行纵隔胸腺瘤切除术,病理证实为混合细胞型胸腺瘤,给予放疗及药物治疗,病情稳定。结论胸腺瘤并PRCA及AIHA极为少见,提示它们在发病机制上可能存在一定关联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两种输血方式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5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输血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 A组及B组各25例,A组采用悬浮红细胞输血,B组采用输注洗涤红细胞。结果两组ALHA患者进行输血救治后,B组的临床各项指标变化幅度比 A组明显(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比两组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后效果,50例ALHA患者经过输血救治后均有效的改善了临床症状,B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HA患者使用输注洗涤红细胞的输血方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治疗中血液的各项指标,提高输血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使用。  相似文献   

14.
许琴  李娟  许亚莉 《临床医学》2011,31(10):97-98
目的应用微柱凝胶检测技术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实验诊断依据。方法采用试管法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对住院怀疑为免疫性溶血的患者进行检测。结果受检的102份血样中,试管法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14例,阳性率凝胶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19例。两种检测方法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P〈0.05)。结论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是一种免疫学检测的新技术,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儿的诊断,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试验比试管法具有更多优点。微柱凝胶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结果易判读,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结果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Jk~a 是 Kidd 系统的抗原。具有 Jk~a 特异性的自身抗体不常引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据作者所知,这种抗体引起婴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者未见过报导。本文报告了1例婴儿抗 Jk~a 自身抗体并引起了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女,8个月,黑种人,因发热伴有抽搐于1984年6月26日入院.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三盲法,选择输注洗涤红细胞适应症20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抽样调查输用浓缩红细胞和输用全血各20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观察,将其输血反应率进行比较,从而大力推广成份输血,提高输血的安全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洗涤红细胞由血液中心提供,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4种不同种类的红细胞制剂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B、C、D 4组,A组患者输注悬浮红细胞,B组患者输注去白悬浮红细胞,C组患者输注洗涤红细胞,D组患者输注去白洗涤红细胞,比较4组患者输注后的临床疗效,以及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胆红素等指标。结果 A、B、C、D组患者输注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3.3%、80.0%、93.3%、93.3%,C、D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输注后的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胆红素水平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D组间、A组与B组间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洗涤红细胞制品和去白洗涤红细胞制剂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更明显,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不同输血方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分析对象,并按抽签分配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悬浮红细胞输血;观察组采用洗涤红细胞输血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观察组低,观察组的血清胆红素含量、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及网织红细胞含量优于对照组,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有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采用洗涤红细胞输血,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且不良反应较少,建议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误诊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误诊为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AIHA临床资料。结果患儿8岁,因皮肤苍黄伴解茶色尿2月余,加重1周入院。外院行红细胞形态学、Coomb's试验及溶血全套等检查,误诊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予输血治疗后出院,拟择期行脾切除术治疗。入我院后复查Coomb's试验间接法和直接法均阳性,结合临床表现,确诊AIHA。予输血、补充球蛋白及免疫抑制等治疗,病情缓解出院。结论 AIHA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均有溶血性贫血表现,二者鉴别主要依据Coomb's试验,但单次阴性并不能排除AIHA,应多次复查,有条件时可行遗传性红细胞膜病相关基因型检测以更精准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