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刺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其机制研究不断深入。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参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对近年来针刺调控ERK信号通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分别从ERK信号通路的生理机制、与抑郁症发病的关系、针刺激活ERK信号通路治疗抑郁症的机制(包括增强神经元突触可塑性、促进神经营养因子释放、抑制神经元凋亡)进行综述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应用和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抑郁症是一类由多种因素导致的情感障碍性疾病,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中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hrophic factor, BDNF)为研究热点的神经营养假说近年来受到不少学者关注。BDNF具有促进突触可塑性、维持神经元生存的作用,外界慢性刺激造成脑内BDNF表达减少、加速神经元凋亡和降低突触可塑性导致抑郁症,抗抑郁药通过增加脑内BDNF表达,促进神经元存活和突触可塑性而发挥抗抑郁作用~([1-2])。  相似文献   

3.
音乐电针疗法将音乐声波转化为脉冲电流,作用于人体的感官和经穴,是音乐疗法与针刺疗法的有形结合,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对抑郁症治疗效果良好,但目前作用机制尚未明晰。根据抑郁症发病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假说”“兴奋性氨基酸假说”“细胞因子假说”“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假说”“神经内分泌假说”“神经肽Y假说”,众多学者分别从上调海马区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多巴胺(Dopamine,D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hyrotropin-releasing hormone,TRH);额叶、海马、下丘脑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表达水平;下调海马区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水平等角度揭示音乐电针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现将音乐电针治疗抑郁症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归纳,以期为未来音乐电针治疗抑郁症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慢性应激导致机体神经生化系统的改变与抑郁症的发生关系密切,主要涉及神经递质或调质、神经内分泌激素、神经可塑性等的改变。针灸的抗抑郁机制与其对机体抑郁状态下紊乱的神经生化系统的良性调节作用有关。本文总结了近年针灸治疗抑郁症相关实验研究进展,从(1)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受体,(2)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3)神经肽Y,(4)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活动,及(5)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五个方面对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神经生化机制进行了总结,并对针灸治疗本病的研究进行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5.
有研究发现,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有单胺类神经递质假说、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假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目前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较为热门,中医药具有多靶点、副作用少等优势。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部分补肾药具有抗抑郁效果,其作用机制不一,大多作用于脑神经递质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从而发挥抗抑郁作用。归纳总结了补肾药淫羊藿、巴戟天、仙茅、杜仲、续断、肉苁蓉、菟丝子、枸杞子、黄精、石斛抗抑郁的机制,为从肾论治抑郁症及选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抑郁症是一种心理或情感障碍疾病,其发生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临床上抑郁症常表现出显著持久的心情低落、思维与认知功能受损、活动能力减退,严重者还会出现自残、自杀等行为。抑郁症发病复杂多样,目前发病机制主要有神经递质假说、免疫缺陷假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系统激活假说、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假说及肠道菌群假说等,西医多以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但有副作用且容易反复发作,中医治疗抑郁症有明显优势,其从“气”“痰”,从“瘀”,从“五脏”论治者,皆言之有据,试之有效。抑郁症病程长反复发作,这与中医学“虚”的概念不谋而合,从虚论治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辨证论治抑郁症的一种治法,方证相应则药到病除,该文查阅近年来从虚论治抑郁症的相关临床与实验研究,从补气、补血、补阴、补阳4个方面对从虚论治抑郁症的方药研究进行综述,客观阐明从虚论治抑郁症方药的研究进展,以期丰富抑郁症的中医治疗理论,并为探求抑郁症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在抑郁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神经系统涉及多种复杂调节机制。针刺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与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受体、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炎症通路、氧化应激、神经可塑性、褪黑素含量密切相关。本文总结近年来针刺抗抑郁的机制研究进展,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精神疾病,奖赏与反奖赏神经环路的功能异常可能是抑郁症快感缺失和绝望行为两种核心症状的神经基础。近年来影像学和神经环路研究揭示了针灸能够相对特异地调节抑郁症患者和动物模型的大脑奖赏和动机相关神经环路的活动,然而奖赏和反奖赏神经环路参与针灸改善抑郁症的机制研究尚不充分。系统综述了奖赏与反奖赏神经环路功能在抑郁症发病和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同时探讨了奖赏与反奖赏神经环路的相互作用和协同关系在针灸抗抑郁治疗中的重要科学意义,为针灸治疗抑郁症等精神障碍疾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NLRP3炎症小体在抑郁症中的作用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九僧  纪雅菲  方洋  胡靖文  刘蓉  曾南 《中草药》2021,52(11):3418-3428
抑郁症是一种以情绪低落和兴趣缺乏为特征的高发病率精神疾病,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抑郁症发病的免疫炎症假说为近年来研究热点,其中NLRP3炎症小体作为一种固有免疫中的关键蛋白质复合物,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研究发现NLRP3炎症小体与抑郁症的关联体现在神经炎症、能量代谢、氧化应激、神经内分泌及肠道菌群等方面,中药则可直接或间接干预NLRP3相关通路以减轻神经炎症、抑制氧化应激、促进神经发生等方式治疗抑郁症。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报道,归纳、总结了NLRP3炎症小体在抑郁症中的作用及中药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抑郁症的治疗及抗抑郁新药的研发提供一定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10.
抑郁症的发病原因不明、致病因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日益成为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神经精神障碍疾病,为国家医疗支出增添了巨大负担。近些年,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不断成熟,抑郁症发病机制的探索广泛与蛋白质组学技术相结合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为阐明其发病机理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回顾既往的研究报道,本综述着眼于抑郁症生物标志物主流假说,从脑组织、脑脊液、海马组织、下丘脑、外周血、尿液、肠道菌群对其中潜在标志物在蛋白质组学领域的研究进行总结,从蛋白质组学角度拓宽对抑郁症生理病理机制的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