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七氟烷(SEVO)对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心肌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非循环等容灌流装置制备离体大鼠心脏灌注模型。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I/R组(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I/R+SEVO组(缺血前给予20 ml/L SEVO预处理10 min), I/R+SEVO+NAC组,I/R+SEVO+TEMPO组(NAC和TEMPO为氧自由基清除剂,浓度分别为10 μg/ml和10 μmol/L,缺血前处理30 min)。缺血前及再灌后检测活性氧(ROS)含量。缺血后采用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II/I、Beclin1、AMPK的表达和AMPK的磷酸化水平。全程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SEVO预处理增加缺血前心肌ROS的水平(P<0.01),抑制再灌注期ROS水平(P<0.01);改善I/R心肌功能(P<0.01)。机制研究发现,SEVO增加AMPK的磷酸化和Bclin1的表达(P<0.01),上调LC3-II/LC3-I的比值(P<0.01)。该现象可被ROS清除剂NAC或TEMPO抑制(P<0.01)。结论 SEVO预处理改善I/R心肌功能,其机制与ROS介导的自噬作用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2.
自噬被证明在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急性心肌梗死时自噬活化可以帮助心肌细胞维持细胞内必需的生理活动。自噬相关基因14(autophagy related gene14,ATG14)是自噬过程中的关键分子,参与自噬体的形成同时调节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ATG14在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心肌缺血期,含有ATG14的复合物Ⅰ与自噬前体结构(pre-autophagosomal structure,PAS)结合,形成双层囊泡的自噬体结构;在再灌注期,ATG14参与形成的自噬体与损伤的线粒体融合,清除受损线粒体,维持心肌细胞内稳态。无论在缺血期还是再灌注期,ATG14功能缺失都会影响心肌细胞内自噬活性,最终影响心肌梗死面积和预后。本文综述ATG14在心肌梗死不同时期的功能,为临床上不同时期通过调节自噬活性来治疗心肌梗死提供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自噬是一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受损或功能障碍的蛋白质聚集体或细胞器降解的过程。在心肌缺血/再灌注(I/R)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因素诱导细胞的自噬活动,而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噬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中可能起“双刃剑”的作用,适度自噬可促进细胞存活;而不适当的激活自噬可能会加速细胞死亡。Beclin 1介导的自噬/凋亡互反馈信号通路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介导的自噬与mTOR的互反馈信号通路,是两条经典的自噬激活信号途径,也可能是调控自噬“双刃剑”转向促进细胞存活的重要调控机制。本文将重点综述上述两条信号通路对自噬的交互式调控作用。速发挥作用。因此,Z盘部位实质上成为心肌细胞中的信号转导中心。  相似文献   

4.
自噬(autophagy)是真核细胞进行代谢过程中特有的生命现象,在细胞存活与死亡中是把双刃剑,既能促进其存活也会导致细胞死亡,对于多种疾病的发展和治疗产生重要的影响。近来研究表明,自噬对于指导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的方法意义重大,为寻找其干预措施开拓了特殊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樊磊  董萍  张峰  梅其炳 《心脏杂志》2010,22(5):647-649
目的:探讨P2Y受体激动剂尿苷三磷酸(UTP)对于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延迟性拮抗作用。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对照组、UTP组、UTP+苏拉明(suramin,SRM)组及SRM组。所有大鼠尾静脉给药24 h后,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模型。平衡10 min后全心停灌,25 min后复灌,持续再灌40 min。观察心脏再灌注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肌超微结构,记录心脏表面心电图计算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收集冠脉流出液,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结果:复灌后第5 min和25 min时,UTP组的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压力微分(±dp/dtmax)恢复率均优于实验对照组(P0.05,P0.01);冠脉流出液中LDH的水平明显值降低(P0.01);复灌第5~15 min和第25~35min时的心律失常的发生频率均显著下降(P0.05,P0.01);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减轻。而以SRM与UTP同时作用后,UTP对心脏的保护作用则被取消。SRM组与实验对照组相比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UTP预处理可对心脏I/RI产生延迟性拮抗作用;而P2Y受体拮抗剂SRM可取消这种作用,表明UTP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是通过P2Y受体介导的。  相似文献   

6.
夏跃胜  王琳  夏桐  许荣  肖远  王宁  王晓明 《心脏杂志》2015,27(5):501-505
目的 观察氯离子通道阻断剂茚满酮复合物(DCPIB)对在体大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心肌损伤的机制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I/R组、I/R+雷帕霉素(RAPA,4 mg/kg)组、I/R+DCPIB(10 mg/kg)组、I/R+3-甲基腺嘌呤(3MA,1 mg/kg)组和I/R+RAPA+DCPIB组。建立缺血30 min/再灌注24 h的大鼠I/R模型,于再灌注前10 min,经腹腔分别注射DCPIB、RAPA和3MA。检测再灌注前后血清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核因子(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自噬基因微管相关蛋白1的轻链3(LC3)表达,并记录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①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自噬、炎症强度明显增加,心脏功能下降(P<0.05),RAPA组自噬进一步增加,心肌损害加重,而自噬抑制剂3MA可明显的抑制I/R和RAPA组心肌组织的自噬水平,减轻心肌损伤(P<0.05);②与I/R组相比, DCPIB可明显抑制心肌损伤指标CK、CK-MB水平(P<0.05),抑制受损心肌组织中TNF-α、NF-κB活性、炎性细胞的浸润及LC3的表达(P<0.05);DCPIB可明显改善心脏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下降,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内压上升的最大速率(+dp/dtmax)和左室内压下降的最大速率(-dp/dtmax)增加(P<0.05);③与I/R+RAPA组相比,DCPIB同样抑制RAPA诱发心肌炎症和自噬水平增加,改善心脏功能。结论 DCPIB可通过抑制心肌组织的自噬和炎性反应,减轻心脏I/R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即螺旋B表面肽(helix B surface peptide,HBSP)对缺血/再灌注(I/R)诱导小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56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Sham)组、I/R组、I/R+HBSP组、I/R+HBSP+Wortmannin(I/R+HBSP+Wort)组。将原代心肌细胞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Control)组、缺氧/复氧(H/R)组、H/R+HBSP组、H/R+HBSP+Wortmannin(H/R+HBSP+Wort)组。分别使用超声检测系统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双染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电镜观察细胞自噬小体及线粒体,共聚焦显微镜观察LC3(细胞自噬强度常用指标)数量。结果 与I/R组比较,I/R+HBSP组LVEF、左室FS增高(P<0.05),心肌梗死面积缩小(P<0.05),心肌细胞自噬小体数量减少。与I/R+HBSP组比较,I/R+HBSP+Wort组LVEF、左室FS下降(P<0.05),心肌梗死面积增加(P<0.05),心肌细胞自噬小体数量增加。与H/R组比较,H/R+HBSP组中p-Akt、p-mTOR及P62表达升高(P<0.05),LC3-II/LC3-I比值下降(P<0.05),LC3数量减少(P<0.05)。与H/R+HBSP组比较,H/R+ HBSP+Wort组中p-Akt、p-mTOR及P62表达下降(P<0.05),LC3-II/LC3-I比值升高(P<0.05),LC3数量增加(P<0.05)。结论 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能显著抑制细胞自噬减轻小鼠心肌I/R损伤,其保护效应可能与激活PI3K/Akt/mTOR转导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8.
<正>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流向心肌区域的冠状动脉受到破坏,导致持久而严重的心肌供血不足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急性心肌梗死已成为美国致死率最高的疾病[1]。在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与致死率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持久的缺血会引起细胞中一些分子结构的改变,从而引起终末心肌细胞受损或死亡,影响心脏功能。当前,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主要是依赖于再灌注治疗,即利用药物(如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褪黑素对ARⅠ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动脉夹夹闭大鼠双侧肾蒂45min再灌注24h的手术方法制成AWRⅠ动物模型,将动物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手术组,维生素C预防组,MEL不同剂量组,动态检测血尿素氮,肌酐,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二醛,肾组织光镜,电镜形态学观察及DNA电泳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α-硫辛酸(LA)对PC12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传代培养PC12细胞,PC12细胞缺氧/复氧(氧糖剥夺4 h,复氧18 h)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缺氧/复氧组、缺氧/复氧+α-LA、缺氧/复氧+自噬抑制剂巴弗洛霉素(Baf)A1组.CCK8筛选α-LA的有效作用浓...  相似文献   

11.
心肌I/R损伤(MI/RI)是治疗心肌梗死过程中的并发症之一,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固有免疫细胞引起的炎性反应是导致MI/RI的重要原因。众多免疫细胞如何在MI/RI中发挥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T细胞在MI/RI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阐述T细胞在MI/RI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大约南19~25个核苷酸组成,具有转录后渊控蛋白质编码基因表达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和缬沙坦(valsartan)在缺血/再灌注(I/R)损伤时与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关系,及其对心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2只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I/R组、IPC组、缬沙坦I/R(VIR)组、和缬沙坦IPC(VIPC)组,I/R组和IPC组合称为生理盐水组,VIR组和VIPC组合称为缬沙坦组。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6的水平,并留取梗死区心肌组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STAT3 的磷酸化。结果 IPC 组与I/R组相比,STAT3的磷酸化明显增加(P<0.01),IL-6 的水平降低(P<0.01)。缬沙坦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STAT3的磷酸化和血清IL-6的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 IPC通过STAT3磷酸化,可激活心肌存活通路,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减轻I/R损伤。缬沙坦可部分抑制STAT3 活化,抑制IL-6的表达,并产生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心肌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都会造成心肌细胞的丢失,是导致冠心病患者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过去认为其机制主要涉及心肌细胞的坏死与凋亡(Ⅰ型程序性细胞死亡)[1].现在研究认为还有一种细胞死亡方式一自噬(Ⅱ型程序性细胞死亡)也参与该过程,且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戴一  褚超  高超 《心脏杂志》2018,30(5):497-502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时硫氧还蛋白相互结合蛋白(TXNIP)表达及对心肌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 方法 构建TXNIP敲除鼠及TXNIP过表达小鼠,制作上述小鼠MI/R模型,观察MI/R后心肌TXNIP表达水平是否与心肌损伤及自噬有关。 结果 与假手术组(Sham)小鼠相比,小鼠心肌TXNIP表达水平在缺血及再灌注损伤过程中持续升高(P<0.01)。在小鼠MI/R后,心脏超声证实与野生型(WT)小鼠相比,TXNIP过表达小鼠LVEF(%)值更低(P<0.05);伊文氏蓝/TTC染色同样证实TXNIP过表达小鼠心肌梗死面积更大(P<0.05)。而TXNIP敲除鼠MI/R后心脏LVEF(%)值(P<0.05)及心肌梗死面积(P<0.05)均较WT小鼠显著减轻。通过免疫印迹(LC3Ⅱ/LC3I及P62表达)及电子显微镜观察自噬小体检测发现,相比WT小鼠,TXNIP敲除小鼠心肌自噬程度更轻(P<0.05),TXNIP过表达小鼠则心肌自噬程度更重(P<0.05)。 结论 上述结果证实了在MI/R后TXNIP升高导致心脏功能的降低,心肌梗死面积的增加及心肌细胞自噬的增多。  相似文献   

16.
线粒体移植是可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的心肌损伤、维持心脏稳态的新兴技术.该文总结了线粒体移植产生心肌保护的作用机制,介绍了线粒体内化、来源、移植方法以及线粒体移植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线粒体移植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