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科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并行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术的患者978例,其中493例患者(50.41%)在术后6~12个月在我院复查了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复查造影结果分为再狭窄组和非再狭窄组.收集患者的基础资料、各项实验室指标及冠状动脉介入术手术记录,分析两组间可能导致支架内再狭窄的因素.结果 再狭窄组51例(10.34%),非再狭窄组442例(89.66%).两组患者基线特征相似,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家族史、术后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情况及随访间期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再狭窄组合并糖尿病患者比例高于非再狭窄组(37.3%比22.6%,P=0.021));再狭窄组患者吸烟率更高(52.9%比35.7%,P=0.016).实验室检查方面,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及全血细胞分析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再狭窄组患者血清RDW[13.4(13.00, 13.80)比12.7(12.40,13.10),P<0.01]及hs-CRP[3.15(2.32,4.63)比1.33(0.63,3.16),P<0.01]水平显著升高.再狭窄组患者置入的支架更长[(21.87±5.20)mm比(19.14±4.87)mm,P<0.01)],支架直径更小[(2.87 ± 0.38)mm 比(3.09 ± 0.36)mm,P<0.01)],串联支架例数更多(45.1%比30.8%,P=0.038).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性别后,RDW(OR=2.396,95%CI:1.655~3.471;P<0.01),hs-CRP(OR=1.052,95%CI:1.001~1.105;P=0.044),糖尿病(OR=2.029,95%CI:1.004~4.100;P=0.049),吸烟(OR=2.252,95%CI:1.060~4.783;P=0.035),支架长度(OR=1.149, 95%CI:1.072-1.230;P<0.01),支架直径(OR=0.210,95%CI:0.079~0.558;P=0.002)和串联支架(OR=2.306,95%CI:1.162~4.575;P=0.017)是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红细胞分布宽度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预测因子,而慢性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可能为RDW升高导致ISR发生的最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35例行PCI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1a发生支架内再狭窄55例为观察组,未发生支架内再狭窄18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年龄[(65.9±10.0)岁]较对照组[(60.3±10.9)岁]大(P0.05),尿酸[(484.16±84.04)mmol/L]、肌酐[(84.36±28.19)μmol/L]、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5.49±3.62)mmol/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323.11±92.30)mmol/L、(75.81±24.78)μmol/L、(2.15±1.86)mmol/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OR=1.104,95%CI:1.043~1.168,P=0.001)、PCI术前高尿酸水平(OR=8.431,95%CI:4.035~17.620,P=0.000)、高hs-CRP水平(OR=2.016,95%CI:1.519~2.674,P=0.000)是PCI术后1a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论高龄,PCI术前高尿酸、高hs-CRP水平是冠心病行PCI术患者术后1a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在于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的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择期行PCI的CA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60例,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组60例。在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分别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 IMT)、斑块面积(plaque area, PA)。结果常规及强化他汀治疗组中的颈动脉IMT、PA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CI术后1个月:IMT,OR=0.62,95%CI (0.13-3.05),P=0.015;PA,OR=0.78,95%CI (0.09-1.69),P=0.041;PCI术后6个月:IMT,OR=0.58,95%CI (0.10-2.90),P=0.013;PA,OR=0.70,95%CI (0.11-1.78),P=0.035]。结论PCI围手术期给予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减少了CAD患者颈动脉IMT及PA。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冠状动脉支架术(PCI)治疗后再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心内科进行支架植入手术,且在术后6~12个月内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的137例患者。根据造影复查结果将其分为支架内再狭窄(ISR)组和非ISR组。其中ISR组34例,非ISR组103例。对两组患者的病史资料,心脏超声情况,血液生化指标,植入支架情况,术后服药情况,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等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PCI术后ISR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ISR发生率为24.8%。单因素分析发现,与非ISR组比较,ISR组在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冠心病家族史、MPV、CysC、Hcy、NT-proBNP、LDL-C、ApoB、NLR、支架植入直径(≥3mm)、存在残余狭窄、术后未规律双抗及他汀类药物方面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2.205,95%CI:1.069~4.531,P=0.031)、MPV(OR=1.873,95CI:1.141~4.275,P=0.016)、CysC(OR=1.356,95%CI:1.244~2.803,P=0.028)、Hcy(OR=1.824,95%CI:0.709~4.706,P=0.012)、NT-proBNP(OR=1.106,95%CI:1.003~1.264,P=0.033)、NLR(OR=1.765,95%CI:0.439~1.275,P=0.038)是ISR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MPV、CysC、Hcy、BNP、NLR是PCI术后ISR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不良心脏事件和再狭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94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使用替格瑞洛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不良心脏事件、再狭窄发生率、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绞痛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心绞痛并均行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患者15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心肌损伤分为心肌损伤组(n=100)和非心肌损伤组(n=50)。收集和对比两组患者PCI术前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术前肝肾功能、PCI相关资料和冠脉造影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术前应用负荷量他汀、术前使用他汀时间≥30天、支架植入长度短的心绞痛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发生率较低,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术前应用负荷量他汀(OR=0.536,95%CI=0.338~0.849)、术前使用他汀时间≥30天(OR=0.489,95%CI=0.319~0.749)是心绞痛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的保护因素,支架植入长度≥35 mm(OR=3.695,95%CI=1.734~7.874)是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应用负荷量他汀、术前使用他汀时间≥30天和支架植入长度短可减少心绞痛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成功接受PCI手术治疗的160冠心病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支架内狭窄组(38例)和非狭窄组(122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经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干预对策。结果两组患者在吸烟、糖尿病、高血压、支架直径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糖尿病、高血压是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支架直径是支架内再狭窄的保护因素。结论吸烟、糖尿病、高血压是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支架直径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复查冠脉造影患者的回顾性分析,研究引起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可能原因.方法 入选2009年~2010年所有复查造影的冠心病支架治疗患者73例,将其分成支架内再狭窄组及无再狭窄组,分析两组间可能导致支架内再狭窄的因素间差异.结果 73例患者共植入177枚支架,其中有22枚支架发生再狭窄(支架内再狭窄定义为随访时造影提示支架内管腔内径损失≥50%).分析两组基本临床资料特征及支架长度、直径,是否为药物涂层支架等因素;支架内再狭窄组及无再狭窄组在吸烟、2型糖尿病、支架长度、直径和药物/非药物支架方面有显著差异(P <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仅支架长度(P=0.009)、直径(P=0.029)和药物/非药物支架(P=0.026)为冠心病介入患者发生ISR的预测因子.结论 冠脉支架植入后发生再狭窄的主要原因为支架长度、直径及是否为药物支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脑血管支架置入术(VAS)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关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VAS术后ISR发生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检索时限均为各数据库建库截至2021年5月31日。2名研究者筛选文献并提取相关数据, 采用卡尔斯-渥太华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 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0篇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 吸烟[OR=3.76, 95%置信区间(CI):2.43~5.82, P<0.01]、糖尿病(OR=2.95, 95%CI:2.15~4.06, P<0.01)、高血压病(OR=2.55, 95%CI:1.50~4.34, P=0.006)、高脂血症(OR=7.12, 95%CI:3.46~14.68, P<0.01)、冠心病(OR=3.06, 95%CI:1.10~8.47, P=0.03)、同型半胱氨酸(OR=2.36, 95%CI:1.30~4.27, P=...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经皮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2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并成功植入药物支架的129例CTO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AG随访是否出现再狭窄,将129例患者分为再狭窄组和非再狭窄组。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CTO病变PCI术后发生ISR的因素。结果:129例患者中,发生ISR者24例(18.6%)。与非再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有既往心肌梗死病史患者比例较高(54.2%比31.4%,P=0.036),即时最小管腔直径(minimal lumen diameter,MLD)较小[(2.13±0.31)mm比(2.29±0.40)mm,P=0.038)]。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既往心肌梗死史(P=0.045,OR=3.268)、术后即时MLD(P=0.049,OR=0.071)为CTO病变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后发生再狭窄的独立负性预测因素。结论:既往心肌梗死病史、术后即时MLD与CTO病变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后发生再狭窄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分拣蛋白(sortilin)、闭合蛋白(occludin)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在安阳市中医院行PCI术治疗的126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sortilin、occludin水平。根据术后连续随访12个月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分为狭窄组(n=34)与未狭窄组(n=92)。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ortilin、occludin对ACS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ACS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相关因素。结果 两组糖尿病史、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病变长度、术前Gensini评分、支架置入个数、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组血清sortilin、occludin水平高于未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ortilin、occludin预测再狭窄的AUC(95%CI)为0.791(0.741~0.84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心病冠脉支架术后患者发生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成功进行冠状支架植入手术患者183例,根据随访结果将其分为再狭窄组46例和非再狭窄组117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生化指标以及病情特点等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以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脂蛋白a、总胆红素、术前狭窄程度、植入支架长度、植入支架直径、病变支数、糖尿病以及吸烟8个因素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脂蛋白a、植入支架直径、糖尿病、植入支架长度以及吸烟5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P0.05),为影响冠心病冠脉支架术后患者发生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脂蛋白a、植入支架直径、糖尿病、植入支架长度以及吸烟是造成冠心病冠脉支架术后患者发生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冠脉支架手术需要仔细考虑植入支架的长度和直径,术后密切观察注意对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戒烟、积极治疗糖尿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冠心病患者高敏血清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A组)53例:PCI术前起始负荷量阿托伐他汀80 mg,后每日20 mg;B组40例,PCI术前术后每日阿托伐他汀20 mg。于PCI术前服药前及术后24 h,7 d分别测定hs-CRP水平。结果:术前两组患者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后24 h A组hs-CRP水平明显低于B组,7 d后A组hs-CRP水平仍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负荷剂量组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hs-CRP水平,可能会降低PCI术后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及再狭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合并糖尿病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37例行PCI治疗,随机分为强化组78例和常规组59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常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口服,强化组术前2h口服阿托伐他汀80 mg,常规组术前未用阿托伐他汀预处理.观察主要终点即术后即刻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及围手术期心肌梗死情况;安全终点即出院前肝功能、肌酸激酶及肾功能变化.结果 强化组患者术后无复流、慢血流及围手术期心肌梗死总体发生率5.1% (4/78)较常规组17.0% (10/59)相比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4,P=0.02);而出院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肌酸激酶及肾功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多因素相关分析后发现,校正性别、年龄、吸烟、高脂血症、病变累及重要分支及后扩张等因素后,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仍是避免发生无复流、慢血流及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的独立预测因子(OR =0.21,95% CI为0.07 ~0.91,P=0.04).结论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可以改善合并糖尿病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后冠状动脉血流灌注情况,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血小板活化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2月于我院行PCI手术的冠心病患者8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观察组在术前给予患者口服80mg阿托伐他汀,术后维持20mg/d用药剂量,连用4w;对照组仅在术后连服4w阿托伐他汀,20mg/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术后4w P-选择素及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水平、术后24h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肌钙蛋白水平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中应用阿托伐他汀进行强化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抑制术后血小板活化,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6.
孙俊平  高云  康立惠  孙涛  刘彤  李志忠 《护理研究》2013,(28):3140-314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出院后遵医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0年6月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住院病人158例,出院后6个月~12个月由专职护士进行电话随访,记录遵医行为以及复发胸痛、支架内再狭窄等临床终点。[结果]158例病人经电话随访失访28例(17.7%),其余130例病人年龄为57.5岁±9.8岁;遵医行为分值复发胸痛组5.48分±1.08分较无复发胸痛组6.83分±0.38分低(P=0.000),支架内再狭窄组5.20分±1.37分较无支架内再狭窄组6.28分±0.94分低(P=0.009);并且随分值降低,病人复发胸痛(OR为21.102,95%CI为8.005~55.628,P=0.000)及支架内再狭窄(OR为2.183,95%CI为1.377~3.462,P=0.001)风险均增高。[结论]冠心病PCI治疗病人出院后的遵医行为有助于识别术后复发胸痛及支架内再狭窄的高危病人,对强化冠心病病人二级预防治疗和改善病人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前首次服用80 mg阿托伐他汀能否预防术中无复流的发生及降低hs-CRP水平.方法 73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及对照组(36例).2组患者PCI术前均嚼服阿司匹林300 mg,氯吡咯雷600 mg.观察组予冠心病基础药物治疗,在PCI前首次给予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80 mg,后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对照组仅予基础药物治疗,并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观察PCI术中无复流的发生及术前、术后12 h hs-CRP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8.1%vs22.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h阿托伐他汀组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10.29±9.15)vs(13.77±10.41 )mg/L,P<0.01].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患者,介入术前首次给予负荷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炎症反应,能否确实降低PCI术中无复流的发生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前口服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21例行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60例)和对照组(61例)。阿托伐他汀组在入院后立即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口服,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两组均给予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术后血清肌酐、血浆胱抑素C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内生肌酐清除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阿托伐他汀组术后血清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血浆胱抑素C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术后血清肌酐值低于对照组,内生肌酐清除率高于对照组,但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术后血浆胱抑素C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阿托伐他汀组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阿托伐他汀组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幅度(术后峰值与术前水平之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前予以阿托伐他汀、术后水化治疗及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患者的保护作用.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并接受PCI的患者182例,根据PCI前患者口服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分为A、B 2组,每组各91例,即A组术前12 h口服阿伐他汀80 mg,B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测定入院后24 h内(PCI术前)及术后4周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脂,并随访术后4周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比较,入院时CRP无明显差异[A组术前为(23.34±5.23)mg/L、B组为(23.35±4.16)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A组的CRP较B组降低[A组术前(23.34±5.23)mg/L、术后(16.13±4.08)mg/L,B组术前(23.35±4.16)mg/L、术后(19.35±4.03)mg/L],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明显降低(1.1%与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前给予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保护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PCI)术后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其比值的影响,以期为他汀类药物抗炎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为PCI术后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药物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接受支架植入的冠心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例,两组分别于术后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和瑞舒伐他汀20mg口服,持续服药2周以上,于术前、术后24h和术后2周分别采集患者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MCP-1和IL-10水平,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PCI术后24h患者MCP-1和IL-10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2周给予两种药物的患者静脉血中IL-10和MCP-1水平与术后24h比较均降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服用瑞舒伐他汀的患者MCP-1水平降低值和MCP-1/IL-10比值下降值均较服用阿托伐他汀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药物对IL-10水平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I术可显著增加术后患者血中IL-10和MCP-1水平,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能显著降低术后血中MCP-1水平,且瑞舒伐他汀的降MCP-1效果比阿托伐他汀更优,对IL-10水平的影响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