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为了减少肿瘤治疗的给药次数,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更好地控制肿瘤进展以及延缓肿瘤术后复发,制备载紫杉醇微球的温敏原位凝胶(temperature-sensitive in situ gel with paclitaxel microspheres,PTX/M gel),以术前瘤旁或术后瘤腔内局部注射的方式给药。方法 首先,通过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紫杉醇微球(paclitaxel microspheres,PTX/M),考察粒径、比表面积、形态、包封率和体外释放特性;其次,通过冷置溶解法制备PTX/M gel,测定相转变温度、弹性模量、溶蚀曲线、溶蚀-释放相关性;最后,分别建立人源U87 MG和鼠源4T1的皮下肿瘤模型,研究PTX/M gel在抑制肿瘤生长、延缓肿瘤复发方面的药效。结果 经筛选,PTX/M中位径为(32.24±1.09) μm,比表面积为(206.61±10.23) m 2/kg,包封率为85.29%±1.34%,PTX/M中紫杉醇(paclitaxel,PTX)在第30天的累积释放百分率为33.56%±3.33%;PTX/M gel相转变温度为33 ℃,在25 ℃和37 ℃时的弹性模量分别为4.2×10 3 Pa和18×10 3 Pa,体内滞留时间可达48 h。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组和泰素-(Taxol)组相比,PTX/M gel组小鼠的肿瘤生长最缓慢(P<0.05),体内安全性良好,同样地,在肿瘤复发实验中,PTX/M gel组小鼠术后的肿瘤复发时间最晚。 结论 PTX/M gel作为一种局部缓释制剂,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延缓肿瘤术后复发,在肿瘤治疗中具有潜在优势。  相似文献   

2.
凝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凝胶剂近几年在成型理论、药效评价、疗效发挥、研究现存问题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并对未来前景进行展望,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大量文献,对原位凝胶(in situ gel)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其本类型、常用载体材料、质量评价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地塞米松磷酸钠温度敏感原位凝胶的体外释药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考察地塞米松磷酸钠温度敏感原位凝胶的体外释药特性。方法采用旋转流变仪测定黏度随温度的变化;无膜溶出法测定地塞米松磷酸钠温度敏感原位凝胶的溶蚀行为,以pH7.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为释放介质,温度(37&#177;0.5)℃,水平振荡(频率50r/min,振幅2.5cm);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凝胶的释药行为,色谱柱:DiamonsilTM C18(250mm&#215;4.6mm,5μm),流动相:三乙胺水溶液-甲醇-乙腈(38:28:34),流速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242nm。结果当温度接近相转变温度时,黏度陡然上升。以2mlpH7.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为释放介质,体外凝胶的溶蚀和药物的释放均遵循零级动力学方程,其累积溶蚀百分量(Q1)和累积释放百分量(Q2)对时间t的回归方程分别为Q1=0.8238t(r=0.999,P〈0.01)和Q2=0.8431t(r=0.999,P〈0.01),且2者线性相关,Q2=1.0232Q,(r=0.998,P〈0.01)。结论采用无膜溶出法测定地塞米松磷酸钠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的累积溶蚀百分量与其累积释放百分量相等,体外的溶蚀行为与释放行为遵循零级动力学方程,二者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赵峥  孙富根  潘苗  申丽娟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1):1356-1357
目的:探讨注射用长效利培酮微球治疗精神分裂症的l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0例符合 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人组,给予长效利培酮微球(25~50 mg/2周)治疗,疗程16周.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4、8、12、16周末分别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与不良反应,并检测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心电图.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长效利培酮微球治疗后第4周PANSS总分,阳性因子分、阴性阴子分、一般病理分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良反应主要有失眠,轻度体重增加,其它不良反应少见.结论:注射用长效利培酮微球对精神分裂症疗效好,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介绍原位凝胶这种新型的药物传递系统及注射用凝胶缓释植入剂的原理。原位凝胶系统按其形成机制可分为温度敏感型、pH敏感型以及离子敏感型等。作为一种新型的给药系统,可注射原位凝胶虽然还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但却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药物传递体系。  相似文献   

7.
唐昆 《四川医学》2010,31(8):1190-1192
植入剂是一类经手术植入或经针头导入皮下或其他靶向部位的给药系统。具有长效、恒释、靶向、生物利用度高、可随时中止给药等优点。近年来随着给药系统理论和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植入剂也从最初的避孕治疗领域拓展到眼部疾病、心脑血管、胰岛素给药、抗肿瘤等众多领域。本文根据药物在植入剂中存在的方式对植入给药系统进行了分类,并就基本原理和常用材料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原位凝胶作为一种局部药物递送系统,因其良好的病灶可注入性、局部药物储库功能、药物缓释作用等特点,在牙周炎治疗中受到广泛关注,将不同类型的药物(如抗菌药物、生物活性因子等)载入原位凝胶可实现不同的治疗目的。本文总结了温度敏感型、离子敏感型、pH敏感型、溶剂交换型等各类型原位凝胶在牙周给药中的应用及局限,并对原位凝胶在消除牙周炎症、修复牙周组织以及装载微球后的长效治疗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为载体的微粒缓释给药系统是近30年药剂学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制备工艺、应用进展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显示PLGA微球给药系统在药物缓释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11.
以黄体酮为模型药物,泊洛沙姆407为温敏凝胶材料,制备温敏型黄体酮原位凝胶。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保湿材料和生物黏附材料,考察处方因素对温敏凝胶胶凝温度的影响。采用自制体外释放装置,研究甘油、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液体石蜡、泊洛沙姆407用量和药物粒径等处方因素对温敏原位凝胶体外释药的影响,分别以零级、一级和Higuchi方程对药物的体外释放数据进行了模型拟合。实验表明,甘油的保湿效果最佳,聚卡波非的生物黏附能力最强。确定最优处方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黄体酮4.0%,泊洛沙姆407 20%,甘油5.0%,液体石蜡5.0%,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2.0%,聚卡波非0.2%,山梨酸0.08%,分散介质为0.1 mol/L枸橼酸磷酸盐缓冲液(pH 4.0),其胶凝温度为33.8 ℃。体外释放研究表明,药物粒径对药物释放影响较大,而油酸聚乙二醇甘油酯、液体石蜡、甘油和泊洛沙姆407用量对药物释放无明显影响。与普通黄体酮凝胶相比,温敏凝胶中药物释放更快,且黄体酮在温敏原位凝胶中的释药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制备鸦胆子油微囊-原位凝胶,并探讨其体外释药性能。方法 以复凝聚法制备鸦胆子油微囊,并将微囊载于泊洛沙姆407形成的原位凝胶中,采用无膜溶出模型考察其体外溶蚀及释放情况。结果 制得的微囊大小均匀,平均粒径为89.399 μm,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94.5%~97.4%(n=3)和48.3%~52.6%(n=3);加入微囊后泊洛沙姆407凝胶的相变温度提高了6 ℃左右,微囊-原位凝胶的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且持续释放可达96 h以上。结论 鸦胆子油微囊-原位凝胶制备方法简便,载药量高,并有一定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重黄温敏凝胶中重楼皂苷VI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体外释放研究。[方法]采用HPLC-ELSD法,色谱柱为CAPCELL PAK C8柱(4.6 mm×250 mm,5μm),乙腈(A)-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5 min,25%~35%A;15~35 min,35%~40%A;35~40 min,40%~60%A),柱温25℃,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漂移管温度92℃,载气流速2.9 L/min。以体外溶蚀法,对重黄温敏凝胶的累积释放情况,进行考察。[结果]重楼皂苷VI在0.4300~4.3000 mg范围内线性良好,lgA=1.7969lgC+4.3989(r2=0.9999),定量限为0.0540 mg,平均回收率为101.70%(RSD=1.17%,n=9),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该方法方便、稳定、高效,可用于重黄温敏凝胶体外释放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制备黄芩苷温敏凝胶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特征。方法 以黄芩苷为主药,泊洛沙姆407和泊洛沙姆188为凝胶材料,甲基纤维素为黏度调节剂,制备黄芩苷温敏凝胶;考察黄芩苷用量、凝胶材料比例以及黏度调节剂对胶凝温度的影响;采用UV法考察其体外释放规律。结果 所制黄芩苷温敏凝胶胶凝温度为35.3 ℃。体外释放结果显示黄芩苷温敏凝胶在120 min累积释放率为78.06%。结论 将黄芩苷制成温敏凝胶能加快药物的溶出速率,通过调整黄芩苷用量、温敏凝胶材料比例以及黏度调节剂可制得性状优良的温敏凝胶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制备离子敏感型三七总皂苷(PNS)鼻用原位凝胶。方法 以去乙酰结冷胶为材料,采用旋转黏度计测定溶液-凝胶相转变特性筛选处方;采用HPLC法测定PNS中人参皂苷Rg1,并以不同动物模型对制剂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离子敏感型原位凝胶的黏度随着去乙酰结冷胶质量分数的增加而上升,加入模拟鼻液后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凝胶。该制剂的pH值为6.0~6.5,人参皂苷Rg1在0.2~50 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101.72%,RSD为1.74%。本制剂能延长药物与鼻黏膜的接触时间。结论 该制剂制备工艺简便,性质稳定,安全无明显刺激性,在PNS鼻腔给药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优化黄芩苷磷脂复合物鼻用原位凝胶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优化法,以胶凝温度为评价指标,对黄芩苷磷脂复合物鼻用原位凝胶的制备工艺关键影响因素Poloxamer407(P407)、Poloxamer188(P188)、聚乙二醇6000(PEG 6000)进行研究,利用多元数学统计矩模型,对制备工艺参数和胶凝温度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建立工艺参数与胶凝温度的相关方程,确立最佳工艺参数。结果 先将黄芩苷磷脂复合物1.0 g溶于0.1%三乙醇胺溶液中,再加入18 g P407、6 g P188、1 g PEG 6000、葡萄糖5 g、苯扎氯胺0.02 g,加去离子水至100 g,于冰浴(4 ℃)磁力搅拌下使其分散均匀,置4 ℃冰箱中保存24 h以上,直至聚合物完全溶解得到澄明溶液。结论 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的黄芩苷磷脂复合物鼻用原位凝胶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制备眼用温敏型小檗碱白蛋白纳米粒原位凝胶(Ber-BSA-NPs-Gel),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以泊洛沙姆407(F127)和泊洛沙姆188(F68)为凝胶基质,以凝胶胶凝温度为考察指标对处方进行优化;去溶剂化法制备小檗碱白蛋白纳米粒(Ber-BSA-NPs),冷溶法制备Ber-BSA-NPs-Gel;使用NDJ—1型黏度计测定凝胶黏度;以模拟泪液为释放介质、UV法考察凝胶的体外释放特性。结果 经过处方优化,确定原位凝胶基质的处方为26% F127和4% F68,优化处方在30.9 ℃为自由流动的液体,经泪液稀释后在34.2 ℃能够发生相变形成凝胶。体外释放结果表明Ber-BSA-NPs-Gel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结论 制备得到的眼用温敏凝胶符合眼部应用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盐酸左氧氟沙星眼用即型凝胶治疗兔金黄色葡萄球菌角膜炎的药效学研究.方法 选取60只双眼均正常的新西兰大白兔,给予左眼角膜基质内注射10μL含105个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CFU)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建立角膜炎动物模型.挑选炎症程度相近的48只兔,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4组,即24 h基线组、磷酸盐缓冲液(PBS)空白对照组、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组及盐酸左氧氟沙星眼用即型凝胶组,每组12只.观察24 h基线组兔眼临床炎症情况并评分,观察角膜病理变化及进行细菌菌落计数;其余3组每日治疗3次,至第7天最后一次给药后2h对3组兔的处理同24 h基线组.各组角膜临床炎症评分和角膜细菌菌落计数值比较均使用多个样本均数比较中的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即F检验.结果 第7天时,相对于PBS空白对照组,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与盐酸左氧氟沙星眼用即型凝胶均降低角膜炎感染的临床症状(P=0.00),角膜炎临床评分分别为4.21±1.10和3.63±0.86;第7天时,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组与盐酸左氧氟沙星眼用即型凝胶组兔眼角膜菌落数均降低(P=0.00),角膜菌落计数分别为(4.87±0.05)和(4.64±0.10)CF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 盐酸左氧氟沙星眼用即型凝胶局部给药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角膜炎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角膜菌落数,其作用优于常用的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是一种有效的新型眼用制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菘蓝45S rDNA、5S rDNA和端粒进行物理定位,并分析其核型。方法 使用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进行定位。结果 菘蓝基因组有一对45S rDNA位点位于4号染色体,一对5S rDNA位点位于5号染色体,14对端粒信号位于染色体两端;核型公式为2n=2x=14=10m(2SAT)+4sm,属2A核型。结论 为菘蓝核型分析、分子细胞遗传图谱构建提供了稳定、有效的细胞学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