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微小(microRNA,miR)-155对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及对钙调磷酸酶(CaN-β)和活化T细胞核因子4(NFAT-4)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培养大鼠心肌细胞H9C2(2-1),血管紧张素(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脂质体转染法将miR-155模拟物和miR-155抑制物转染入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AngⅡ组、mimics组、inhibitors组、AngⅡ+mimics组和AngⅡ+inhibitors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细胞miR-155的表达。逆转录PCR法检测心房钠尿肽(ANP)、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和CaN-β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CaN-β和NFAT-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AngⅡ组比较,AngⅡ+mimics组ANP、β-MHC、心肌细胞表面积、CaN-βmRNA和蛋白表达及NFAT-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N-β可能为miR-155的作用靶点,miR-155可通过负性调控CaN-β和NFAT-4的表达,减少心肌细胞ANP和β-MHC表达,抑制心肌细胞肥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iR-499a-5p靶向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A(CDKN1A)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心肌细胞H9c2,并将H9c2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组、细胞肥大模型(AngⅡ)组、转染对照(AngⅡ+miR-NC)组和转染(AngⅡ+miR-499a-5p)组。采用Image J软件测量单细胞表面积,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分析各组细胞中miR-499a-5p的表达水平,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DKN1A、cleaved Caspase-3以及心肌肥大标志蛋白心钠肽(ANP)、脑钠肽(BNP)和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499a-5p和CDKN1A的靶向作用关系。结果:与Con组比较,AngⅡ组H9c2细胞表面积、凋亡率、CDKN1A、Cleaved Caspase-3、ANP、BNP和β-MH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细胞活力和mi...  相似文献   

3.
杨爽  杨凯  陆莹  于波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0,19(4):346-349,358,F0004
目的:研究心肌营养素-1(CT-1)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利用AngⅡ刺激心肌细胞,导致细胞肥大,应用CT-1反义脱氧寡核苷酸进行干预。检测心肌细胞大小及3H-亮氨酸掺入率的变化;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T-1 mRNA及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细胞CT-1蛋白的表达。结果:经AngⅡ刺激后,在相差显微镜下可见心肌细胞面积变大,3H-亮氨酸掺入率、CT-1蛋白的表达增高;CT-1和β-MHC mRNA水平的表达增加。利用Fugene6可将CT-1反义脱氧寡核苷酸转染入心肌细胞。CT-1反义脱氧寡核苷酸组心肌细胞面积较肥大组明显减小[(81.257±3.995)mm2∶(127.214±5.693)mm2],3H-亮氨酸掺入量[(1653.33±17.91)cpm∶(1971.50±42.16)cpm]及CT-1蛋白[(3.16±0.17)%∶(3.51±0.29)%]明显减少;CT-1[(0.2137±0.0227)∶(0.4023±0.0160)]和β-MHC mRNA[(0.5032±0.0261)∶(0.773 4±0.0486)]表达亦显著减少(P0.05~0.01)。各指标Fugene 6组、错义组与肥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AngⅡ致心肌细胞肥大过程中伴有CT-1表达增加,应用CT-1反义脱氧寡核苷酸后可使之下降,说明CT-1参与了心肌细胞的肥大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下调肥大心肌细胞中微小核糖核酸(miR)-31的表达,观察miR-31对大肿瘤抑制因子2(LATS2)及心肌细胞肥大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大鼠心肌细胞并连续培养10天,按干预条件不同将心肌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单纯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干预组、miR-31抑制物慢病毒感染组、阴性病毒感染组。培养第8天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各组心肌细胞miR-31、LATS2及肥大基因心房钠尿肽(ANP)、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表达。培养第10天心肌细胞荧光探针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变化。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LATS2蛋白表达变化。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转染293T细胞并检测荧光素酶活性,鉴定miR-3l对LATS2的靶向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单纯AngⅡ干预组miR-31、心肌肥大基因ANP、β-MHC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心肌细胞相对表面积明显增大(P0.05),而LATS2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单纯AngⅡ干预组比较,miR-31抑制物慢病毒感染组miR-31、心肌肥大基因ANP、β-MHC表达明显下调(P0.05),心肌细胞相对表面积减小(P0.05),而LATS2在基因水平略有上升,蛋白水平则显著上调(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显示TRAF6-3'UTR+miR-146b相对荧光素酶活性较TRAF6-3'UTR+miR-NC显著性下降(P0.01),LATS2-3'UTR+miR-31相对荧光素酶活性较LATS2-3'UTR-NC+miR-31显著性降低(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下调肥大心肌细胞miR-31表达水平可一定程度逆转心肌细胞肥大,miR-31靶向作用LATS2参与调控心肌细胞的肥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K-7041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致心肌细胞肥大过程中的抑制作用。方法常规方法培养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肥大组、SK-7041组。利用AngⅡ刺激心肌细胞造成肥大模型,并给予SK-7041进行干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观察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mRNA表达;相差显微镜和电镜观察心肌细胞的表面积和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大鼠原代心肌细胞在AngⅡ作用下表面积增加,超微结构发生改变;β-MHC mRNA和c-fos蛋白表达增加(P<0.05)。给予SK-7041干预后,上述变化显著缓解(P<0.05)。结论 SK-7041可抑制AngⅡ刺激引起的心肌细胞肥大,为临床上治疗心肌肥厚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YTH结构域家族蛋白2(YTHDF2)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新生大鼠原代心肌细胞肥大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为探讨AngⅡ刺激下YTHDF2的表达水平,将细胞分为正常组和AngⅡ组。为探讨沉默YTHDF2对心肌细胞肥大与凋亡的影响,将细胞分为4组,空白组[转染阴性对照小干扰RNA(siRNA)+PBS]、siYTHDF2组[转染YTHDF2 siRNA(siYTHDF2)+PBS]、模型组(siRNA+AngⅡ)和实验组(siYTHDF2+AngⅡ)。用Western blot和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YTHDF2基因表达水平,RT-qPCR检测心肌肥厚相关基因心房钠尿肽(ANP)、B型钠尿肽(BNP)和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及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心肌细胞表面积,原位末端标记法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沉淀反应验证YTHDF2和Bcl-2的结合关系。结果 AngⅡ组YTHDF2蛋白表达及m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1.49±0.03 vs 0.97±0.09,1.5...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泛素特异性蛋白酶7(USP7)抑制剂FT671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H9c2细胞肥大中的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 将H9c2细胞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FT671组、AngⅡ组、FT671+AngⅡ组。利用α-actinin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心肌细胞表面积;Western blot检测心房钠尿肽(ANP)、脑钠肽(BNP)、B细胞淋巴瘤-2(Bcl-2)、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以及NADPH氧化酶4(Nox4)的蛋白表达水平;RT-PCR检测ANP、BNP、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IL-6、MCP-1、TNF-α的mRNA表达;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细胞计数试剂8(CCK8)实验检测各组细胞活力;活性氧(ROS)染色检测细胞内氧化损伤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ngⅡ组USP7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而使用FT671后,USP7表达明显被抑制。与AngⅡ组相比,FT671+AngⅡ组心肌细胞面积减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TGF-β1及AngⅡ分别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中Smad信号途径中Smad2蛋白的表达。方法:分别建立TGF-β1及AngⅡ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TGF-β1组以及AngⅡ组。以碘化丙啶(PI)染色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中RNA的表达量以间接反映心肌细胞肥大。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细胞肥大相关肌球蛋白重链β亚型(β-MHC)的表达。以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中磷酸化Smad2信号蛋白的表达。结果:TGF-β1及AngⅡ诱导的培养心肌细胞中肥大相关蛋白β-MHC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I染色检测表明,TGF-β1组及AngⅡ组PI的含量明显增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TGF-β1及AngⅡ均可明显上调磷酸化Smadz(p-Smad2)的表达(P0.01)。TGF-β1组与AngⅡ组p-Smad2表达峰值相比无明显差异,但达峰的时间有所不同。结论:TGF-β1及AngⅡ单独均可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在此过程中p-Smad2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TGF-β1与AngⅡ促进p-Smad2蛋白表达作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作用后的心肌细胞表面积和心钠素合成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原代心肌细胞,分为5组,一组常规培养,一组采用AngⅡ处理,一组采用TGF-β1抑制剂和AngⅡ共同处理心肌细胞(并根据TGF-β1不同浓度分为3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中TGF-β1 mRNA和蛋白表达。测定心肌细胞表面积,免疫放射法测定心钠素合成情况,硝酸还原法测定一氧化氮(NO)合成情况,试剂盒测定细胞中的蛋白含量,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细胞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细胞内信号转导蛋白2(smad2)表达。结果 AngⅡ处理后的心肌细胞中TGF-β1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培养的心肌细胞(P0.05)。AngⅡ作用后的心肌细胞凋亡率升高,Bcl-2蛋白水平下降,smad2蛋白水平升高,细胞表面积明显增加,并且心肌细胞合成的心钠素水平也明显升高,心肌细胞蛋白含量也明显升高,而心肌细胞合成的NO含量下降,与常规培养的心肌细胞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不同浓度的TGF-β1抑制剂作用后的心肌细胞凋亡率降低,Bcl-2蛋白水平升高,smad2蛋白水平下降,细胞表面积有所降低,细胞合成的心钠素减少,心肌细胞蛋白含量也下降,心肌细胞合成的NO水平升高,与AngⅡ作用后的心肌细胞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在AngⅡ作用后的心肌细胞中高表达,抑制TGF-β1可以减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这可能与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和促进NO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4-(4-取代苯胺基)-2-取代苯基-喹唑啉类衍生物[4-(4-substituted aniline)-2-substituted phenyl quinazoline derivatives,Q]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H_9C_2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_9C_2细胞株,将培养的H_9C_2心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Con组),AngⅡ组,AngⅡ+Q高剂量(10-6 mol/L)组、AngⅡ+Q中剂量(10-7 mol/L)组、AngⅡ+Q低剂量(10-8 mol/L)组,采用激光共聚焦技术对H_9C_2细胞的形态扫描成像,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对H_9C_2细胞表面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BCA法测定蛋白浓度,MTT法测定加入不同浓度喹唑啉衍生物后心肌细胞活性,以及通过RT-PCR发测定肥大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与Con组相比,AngⅡ刺激H_9C_2心肌细胞后,细胞表面积明显增大(P<0.05);加入喹唑啉衍生物后,H_9C_2心肌细胞表面积明显减小(P<0.05)。AngⅡ诱导的H_9C_2心肌细胞,其总蛋白含量和肥大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都明显高于正常的H_9C_2心肌细胞(P<0.05),加入喹唑啉衍生物处理后的H_9C_2心肌细胞其肥大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4-(4-取代苯胺基)-2-取代苯基-喹唑啉类衍生物可以改善AngⅡ诱导的H_9C_2心肌细胞肥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Krüpple样因子5(KLF5)对心肌细胞体积、细胞内总蛋白、氧化损伤及Ca~(2+)水平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心肌细胞分为以下几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正常培养。模型组: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100 nm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阴性组:心肌细胞中转染siRNA阴性对照。干扰组:心肌细胞中转染KLF5 siRNA。阴性+AngⅡ组:心肌细胞中转染siRNA阴性对照,并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100 nm的AngⅡ。干扰+AngⅡ组:心肌细胞中转染KLF5 siRNA,并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100 nm的AngⅡ。分别检测KLF5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在心肌细胞内转染KLF5 siRNA,同时用AngⅡ处理,测定心肌细胞的体积和心肌细胞内总蛋白的含量,同时检测细胞内肥大基因心房利钠肽(ANP)mRNA的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测定细胞内钙调神经磷酸酶(CaN)蛋白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静息状态下Ca~(2+)水平,二硝基苯肼法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模型组心肌细胞中KLF5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干扰组心肌细胞中KLF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阴性组和对照组心肌细胞中KLF5水平没有差异(P0.05)。模型组心肌细胞的体积增加,细胞总蛋白含量也增加,细胞内肥大基因ANP mRNA的水平也升高,CaN蛋白表达和静息状态下Ca~(2+)水平上调,细胞内生成的MDA增加,SOD活性降低,细胞培养液中LDH水平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AngⅡ组心肌细胞体积和蛋白含量下降,细胞内肥大基因ANP mRNA的水平降低,CaN蛋白表达和静息状态下Ca~(2+)水平下降,细胞生成的MDA减少,SOD活性升高,细胞培养液中LDH水平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AngⅡ组细胞体积、蛋白含量、细胞内肥大基因ANP mRNA、CaN蛋白、静息状态下Ca~(2+)水平、细胞生成的MDA、SOD活性、细胞培养液中LDH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AngⅡ诱导心肌细胞表达KLF5,KLF5下调可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心肌细胞氧化损伤和Ca~(2+)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研究心肌营养素-1(cardiotrophin-1,CT-1)在血管紧张素II(AngⅡ)刺激心肌细胞造成肥大、损伤时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利用AngⅡ刺激心肌细胞造成细胞肥大,光、电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CT-1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T-1、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mRNA表达,酶联免疫法(ELISA)定量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经AngⅡ刺激后心肌细胞形态变大,β-MHCmRNA表达增加,心肌细胞凋亡增多;CT-1mRNA、蛋白表达均增加;苯亚甲基丙二腈的脂类衍生物(AG490)能部分抑制CT-1引起的心肌细胞肥大,并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结论CT-1参与心肌细胞肥大的过程;AG490能够抑制CT-1促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而不降低CT-1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源性二氧化硫(SO_2)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致心肌肥厚小鼠心肌细胞自噬的抑制作用。方法 9周龄健康C57BL小鼠1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野生型对照组(WT Con组)、野生型+AngⅡ组(WT AngⅡ组);心肌特异性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AAT2)转基因小鼠1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AT2对照组(AAT2 Con组)、AAT2+AngⅡ组(AAT2 AngⅡ组)。每组8只。每只小鼠在背部皮下植入预装生理盐水或AngⅡ的胶囊渗透压泵,连续给药4周。检测4组小鼠全心重/体重(HW/BW)比值;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心肌标志分子α重链肌球蛋白(α-MHC)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心肌组织SO_2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内源性SO_2生成酶AAT1和AAT2、心肌表型标志分子α-MHC和β-MHC以及心肌自噬标志分子Beclin-1、LC3、Atg4B以及p6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WT Con组相比,WT AngⅡ组心肌组织SO_2含量显著降低(P0.01),AAT1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AAT2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HW/BW明显增加(P0.01),心肌纤维明显增粗,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心肌细胞浆中α-MHC蛋白表达明显减弱,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心肌细胞α-MHC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β-MHC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心肌组织LC3Ⅱ/LC3Ⅰ比值显著升高,Beclin-1和Atg4B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6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1)。与WT Con组相比,AAT2 AngⅡ组小鼠心肌组织SO_2含量和AAT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AAT1的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HW/BW显著降低(P0.05),心肌纤维的增粗显著减轻,α-MHC蛋白向β-MHC蛋白的转化显著降低(P0.01),心肌细胞自噬水平显著降低。结论内源性SO_2/AAT2体系可抑制AngⅡ致小鼠心肌肥厚及心肌细胞自噬。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钙敏感受体(CaSR)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诱导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 用Ang Ⅱ处理原代新生大鼠心室肌细胞复制心肌肥大细胞模型;用CaSR激动剂氯化钆(GdCl3),GdCl3+蛋白激酶C(PKC)通路阻断剂(Ro318220)处理AngⅡ诱导的肥大心肌细胞分别作为GdCl3、Ro318220组.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HE)法测定细胞直径,考马斯亮蓝蛋白试剂盒测定蛋白含量来评价细胞肥大的情况;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心肌细胞内钙浓度([Ca2+]i;Western blot法检测CaSR和PKC通路的蛋白表达.结果 ①与对照组(0.1263±0.0443)比较,Ang Ⅱ组(0.1963±0.0375)和GdCl3组(0.2778±0.0564)CaSR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均< 0.05),且GdCl3组明显高于AngⅡ组(P<0.05).②与对照组(222.70±22.09)比较,Ang Ⅱ组(392.16±36.85)和GdCl3组(502.60±44.21)心肌细胞内[Ca2+]i显著增加(P均<0.05);与Ang Ⅱ组比较,GdCl3组[Ca2+]i显著增加(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Ang Ⅱ可诱导心肌细胞肥大,GdCl3可促进Ang Ⅱ的诱导作用,而Ro318220可抑制GdCl3的作用;④与对照组(0.27±0.07、0.69±0.06、0.87±0.04)比较,Ang Ⅱ组PKCα、PKCε和PKCδ蛋白表达明显增加(0.60±0.16、1.02±0.13、1.20±0.18,P均<0.05),GdCl3组PKCα、PKCε蛋白表达明显增加(0.82±0.16、1.34±0.12,P均<0.05);与Ang Ⅱ组比较,GdCl3组PKCα、PKCε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均< 0.05);与GdCl3组比较,Ro318220组PKCα、PKCε蛋白表达(0.41±0.10、0.85±0.14)明显减少(P均< 0.05).结论 PKC通路参与CaSR激活促进心肌细胞肥大的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在TGF-β1及AngⅡ分别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中Smad信号途径中Smad2蛋白的表达。方法:分别建立TGF-β1及AngⅡ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TGF-β1组以及AngⅡ组。以碘化丙啶(PI)染色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中RNA的表达量以间接反映心肌细胞肥大。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细胞肥大相关肌球蛋白重链β亚型(β—MHC)的表达。以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中磷酸化Smad2信号蛋白的表达。结果:TGF-β1及AngⅡ诱导的培养心肌细胞中肥大相关蛋白β1-MHC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I染色检测表明,TGF-β1组及AngⅡ组PI的含量明显增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TGF-β1及AngⅡ均可明显上调磷酸化Smadz(p-Smad2)的表达(P〈0.01)。TGF-β1组与AngⅡ组p-Smad2表达峰值相比无明显差异,但达峰的时间有所不同。结论:TGF-β1及AngⅡ单独均可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在此过程中p-Smad2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TGF-β1与AngⅡ促进p-Smad2蛋白表达作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在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上观察缬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肥大心肌细胞糖蛋白130(glucoprotein130,gp130)表达的影响。方法 AngⅡ刺激新生大鼠的原代培养心肌细胞,建立体外心肌肥大模型,并用不同浓度的缬沙坦作用于肥大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AngⅡ组,缬沙坦1组,缬沙坦2组,缬沙坦3组。采用相差显微镜测量细胞大小,3 H-亮氨酸的掺入作为测定心肌细胞肥大的指标;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肥大心肌细胞gp130mRNA及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组、缬沙坦1组、缬沙坦2组心肌细胞直径明显增大,3 H-亮氨酸掺入明显增加,gp130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AngⅡ组比较,缬沙坦1组、缬沙坦2组、缬沙坦3组心肌细胞直径明显减小,3 H-亮氨酸掺入明显减少,肥大心肌细胞gp130mRNA及蛋白的表达被抑制,且呈一定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缬沙坦浓度依赖性地抑制AngⅡ诱导的肥大心肌细胞gp130的表达,延缓了AngⅡ诱导的心肌肥大的发生、发展,从而对心肌细胞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微小RNA-1(miR-1)对L-钙通道β2亚基的调控作用及对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ISO诱导心肌细胞肥大。q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心肌细胞ANP、β-MHC、miR-1和β2亚基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应用Targetscan预测miR-1的靶基因。构建的重组质粒和miR-1共转染HEK293细胞。转染miR-1mimic使其过表达。RNAi干扰β2蛋白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①ISO诱导心肌细胞肥大时,miR-1表达明显降低;转染miR-1mimic使其过表达,心肌细胞表面积、ANP和β-MHC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②Targetscan预测显示,L-钙通道β2亚基为miR-1的潜在靶基因;将miR-1和含β23′UTR报告基因共转染HEK293细胞,其萤光值显著降低;转染miR-1mimic使其过表达,可明显抑制β2蛋白的表达。③ISO诱导心肌细胞肥大时,β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RNAi干扰β2蛋白表达可明显抑制心肌细胞表面积、ANP和β-MHC mRNA表达的增加;④转染miR-1mimic使其过表达或RNAi干扰β2蛋白表达,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均明显降低。结论:L-钙通道β2亚基为miR-1的靶基因。MiR-1可能通过负性调控L-钙通道β2亚基的表达,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抑制心肌细胞肥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Wnt/β-catenin通路抑制剂Wnt-C59对病理性心肌肥大的作用并探讨这一过程的分子机制。方法 (1)动物实验:对8~10周龄(18~22g)的雄性C57B/L小鼠施行主动脉缩窄术(TAC)以诱导病理性心肌肥大。实验分4组:1对照组;2Wnt-C59组;3TAC模型组;4TAC+Wnt-C59组。(2)细胞实验:使用0.1μmol/L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刺激新生大鼠心肌细胞(NRVM)诱导病理性心肌细胞肥大。实验分4组:1对照组;2Wnt-C59组;3AngⅡ模型组;4AngⅡ+Wnt-C59组。观察的实验指标:TAC术后4周小鼠的心脏质量/体质量、心功能、心肌细胞横截面面积;NRVM表面积、β-catenin核转位、β-catenin下游肥大相关基因C-myc、Cyclin-D1的mRNA表达量。结果 Wnt-C59明显降低由TAC所致的心脏质量/体质量增加[TAC+Wnt-C59:(6.02±0.48)比TAC:(7.45±1.15)mg/g,P0.05],改善心功能[射血分数:TAC+Wnt-C59:(59.29±4.61)%比TAC:(48.60±2.72)%,P0.05]。并减轻TAC诱导的心肌细胞横截面积增加。Wnt-C59明显减轻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表面积增大,β-catenin入核[AngⅡ+Wnt-C59:(15.90±4.11)%比AngⅡ(25.27±6.69)%,P0.05]以及肥大基因C-myc、Cyclin-D1的高表达。结论 Wnt/β-catenin通路抑制剂Wnt-C59对病理性心肌细胞肥大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β-catenin入核进而抑制其下游肥大基因C-myc、Cyclin-D1的转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