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检测对克罗恩病内镜下疾病活动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在本院就诊或随访的克罗恩病患者62例,采用克罗恩病简单内镜下评分将疾病分为非活动性病变和活动性病变,然后分别通过普通超声检测病变肠壁厚度、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肠壁血流分级、对比增强超声定量获取肠壁感兴趣区(ROI)灰度值上升百分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来评估上述3项指标对内镜下疾病活动度的评估价值.结果 内镜检查显示,62例克罗恩病患者中活动性病变44例,非活动性病变18例.活动性与非活动性克罗恩病患者超声检测显示肠壁厚度分别为(5.57± 1.73) mm和(4.38±2.16)mm,肠壁血流2~3级者分别有28例和3例,肠壁ROI灰度值上升百分率分别为(82±27)%和(40%±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选择4.8 mm作为肠壁厚度的最佳截点,其评估内镜下克罗恩病活动度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6.4%、66.7%和80.6%.肠壁血流分级评估内镜下克罗恩病活动度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63.6%、83.3%和69.4%.选择55%作为肠壁ROI灰度值上升百分率的最佳截点,其评估内镜下克罗恩病活动度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3.2%、83.3%和90.3%.结论 相比普通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比增强超声的定量检测能够有效地将肠镜下不同活动度的克罗恩病区别开来,可作为评估克罗恩病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沙利度胺联合化疗在对急性白血病治疗上的临床疗效进行具体观察,同时探讨沙利度胺化疗对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生长因子受体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水平的主要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来某院进行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40例,将其随机的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0例。对这两组患者都进行按照常规化疗方案的标准剂量进行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沙利度胺100mg/d,口服治疗,治疗时间为8w。在治疗前后,分别采集患者的外周血,运用免疫吸附法对患者的血浆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生长因子受体以及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含量进行检测,选取16为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75%,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之前,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浆中的VEGF、VEGFR、bFGF水平都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之后,其含量水平依然高于健康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浆中的VEGF、VEGFR含量水平,可以发现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化疗能够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缓解率进行一定的提高,其将很有可能作为对白血病细胞生长以及浸润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沙利度胺治疗结节性痒疹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血清TNF-α,IL-12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结节性痒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沙利度胺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和盐酸左西替利嗪片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12水平.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43%较对照组患者71.43%显著提高,进一步分析,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IL-12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利度胺治疗结节性痒疹提高了临床疗效,显著降低患者的血清TNF-α,IL-12水平,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沙利度胺对EAE的疗效及相关指标影响,以MOG35-55多肽序列为免疫原诱导C57BL/6小鼠EAE模型,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在免疫诱导当天分别给予15和60 mg/kg沙利度胺治疗。对小鼠进行行为学评分至免疫诱导第20天,采集小鼠内眦静脉血并分离血清,ELISA检测IL-4、IL-6、TGF-β、IL-17、TNF-α水平;分离小鼠脾脏,FACS检测CD4~+CD25~+Foxp3~+Treg百分比。结果显示,对照组小鼠行为正常,无发病。沙利度胺治疗组小鼠行为学评分显著低于EAE模型组,且60 mg/kg给药组显著低于15 mg/kg给药组(P0.05)。EAE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reg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15 mg/kg沙利度胺给药组与EAE组比较,Treg百分比无显著变化;60 mg/kg沙利度胺给药组Treg百分比相较EAE组显著升高(P0.05)。不同剂量沙利度胺给药组与EAE组比较,IL-4水平升高,IL-6、IL-17、TNF-α水平均降低,且60 mg/kg沙利度胺给药组变化更显著(均P0.05);TGF-β在EAE组显著升高,且给药组与EA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沙利度胺可升高EAE小鼠Treg百分比,抑制促炎因子分泌,有利于病情缓解。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自身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为效应细胞的过继免疫联合沙利度胺(Thd)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48例诊断明确的复发难治性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24例,接受单纯Thd维持治疗;免疫组24例,接受DC-CIK联合Thd治疗。研究Thd对CIK表型和DC-CIK骨髓瘤细胞杀伤效应的影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Thd作用后,CIK表型增强,DC-CIK对U266的杀伤率明显提高;治疗后免疫组患者较之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疗效提高(P<0.05);结论 DC-CIK过继免疫联合Thd治疗复发难治性MM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对大鼠2,4,6-三硝基苯甲酸(2,4,6-trinitrobenzene sulphonic acids,TNBS)结肠炎肠壁纤维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给予TNBS灌肠诱导大鼠结肠炎模型后,治疗组每日给予沙利度胺灌胃。28d后处死所有大鼠取病变结肠组织,病理切片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和评估结肠损伤及纤维化程度。Elisa及Western印迹检测TGF-β1,Ⅰ型及Ⅲ胶原,MMP-2,MMP-9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发生了明显的纤维化改变,TIMP-1,TGF-β1,Ⅰ型及Ⅲ胶原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O.05);MMP-2及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均P〈O.05)。治疗组大鼠结肠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显著改善,TIMP-1,TGF-β1,Ⅰ型及Ⅲ胶原水平较模型组下降(均P〈0.051;MMP.2及MMP-9蛋白水平较模型组升高(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沙利度胺能够明显减轻大鼠TNBS结肠炎的肠壁纤维化程度,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TGF-β1的表达,从而抑制胶原的生成,并调节细胞外基质的生成降解平衡而达到抑制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Thalidomide,Thal)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elear cells,PBMC)增殖、克隆形成、分泌TNFα和IFNγ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3例,常规方法分离PBMC,体外扩增,用细胞计数法观察Thal对PBMC增殖的影响,胎盘蓝染色法观察其对细胞存活的影响,琼脂糖凝胶法观察Thal对PBMC克隆形成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Thal对CHB PBMC分泌TNFα和IFNγ的影响。结果Thal对PBMC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而无毒性影响(P〈0.05);抑制PBMC克隆的形成(P〈0.05);抑制TNFα的产生而促进IFNγ的产生(P〈0.05)。结论Thal对CHB PBMC的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可望用于临床上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体外沙利度胺对正常骨髓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讨沙利度胺对正常人和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造血祖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方法培养经不同浓度沙利胺处理过的正常人和MM患者骨髓GM-CFU、E-CFU、MK-CFU的形成,用ELISA法检测祖细胞悬液IFN-γ、TNF-α水平。结果:当沙利度胺浓度≥200μg/ml或≥100μg/ml时分别对正常人或MM患者GM-CFU的形成有抑制作用;当沙利度胺浓度≥300μg/ml或≥150μg/ml时分别对正常人或MM患者MK-CFU的形成有抑制作用;但10-400μg/ml浓度的沙利度胺对正常人和MM患者的E-CFU的形成均无影响;沙利度胺≥100μg/ml或≥200μg/ml时分别使MM患者和正常人骨髓造血祖细胞分泌的INF-γ水平增高,沙利度胺浓度≥300μg/ml时MM患者TNF-α水平减少。结论:不同浓度的沙利度胺对正常人和MM患者骨髓造血祖细胞的造血功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沙利度胺增加正常人或MM患者的造血祖功能IFN-γ分泌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取益气养血补肾方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同时接受口服沙利度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益气养血补肾方治疗,观察和对比治疗效果、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VEG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养血补肾方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观察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前后TNF-α水平。选择20例沙利度胺治疗的难治、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所有病例均于治疗前留取血浆标本,治疗有效组在最大反应率时留取标本,治疗无效组在治疗结束后留取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TNF-α水平。结果显示沙利度胺治疗有效组、无效组治疗前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沙利度胺治疗有效组,治疗前后血浆TNF-α水平分别是(55.2854±11.3558)pg/ml和(29.2842±11.5684)pg/ml,治疗前血浆TNF-α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P=0.0001);治疗无效组,治疗前后血浆TNF-α水平分别是(54.0688±6.4732)pg/ml和(54.4672±3.3512)pg/ml,无明显差异(P=0.87310)。结论:沙利度胺治疗有效组可明显减少MM患者TNF-α水平,进一步支持TNF-α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同时说明TNF-α水平可以作为判断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沙利度胺对白血病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及活性受体D(natural killer cell group 2 member D,NKG2D)配体表达及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NK)杀伤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白血病细胞株HL-60、K562细胞,以不同浓度沙利度胺作用48 h,并设置未经沙...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环孢素A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我们对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血液内科门诊和住院低中危MDS患者22例,在给予环孢素A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前后,应用流式细胞仪对于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我们发现:CD4+T细胞在MDS患者外周血的百分比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4/CD8比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显效组患者治疗后的CD4+T细胞百分率增高(P<0.05),CD8+T细胞百分率减低(P<0.01),CD4/CD8比值在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前,无效组和显效组在T细胞总数百分率,CD4+T、CD8+T细胞百分率以及CD4/CD8的比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我们认为,MDS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失调,细胞免疫功能紊乱。CsA以及沙利度胺治疗MDS的机制可能与Th,Ts细胞比率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3.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发展20多年来,促排卵及培育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但临床妊娠率却始终徘徊在30%-50S,子宫内膜容受性是影响胚胎成功种植的重要因素。在种植开始和妊娠过程中炎症反应发挥重要作用。很多研究表明胚胎成功种植与Thl炎性反应相关,而妊娠与Th2炎性反应有关。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炎性反应及炎性细胞对内膜容受性影响,为提高辅助生殖技术种植成功率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实验性大鼠缺血性脑梗死免疫炎性反应的影响,为脑梗死治疗提供方法。方法:①实验性大鼠缺血性脑梗死模型建立。选择2015年3月~2017年5月实验室进行实验的SD大鼠60例,采用改良Zealonga线栓法完成大鼠缺血性脑梗死模型建立。②干细胞的获取及培养。另取大鼠5只,利用DMEM培养基冲洗骨髓腔,收集骨髓细胞,采用贴壁法完成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制备。③模型大鼠处理。将建模成功后的大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模型组建模后仅进行血管结扎,不插入线栓;对照组在病灶部位注入等体积PBS;实验组在病灶部位注入10 μl第三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测定三组大鼠免疫水平、炎性因子水平,评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实验性大鼠缺血性脑梗死大鼠中的应用效果。结果:①倒置显微镜下第3天第一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积增大,呈多角形或长梭形,细胞开始聚集,第3代细胞迅速增殖,排列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呈旋涡状生长,并且具有多层,界限不清;②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获得细胞中99%被荧光标记,获得的细胞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③对照组与模型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与模型组(P<0.05);④实验组治疗后3个月IL-6、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3个月IL-10及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⑤实验组大鼠治疗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CD4+CD25+Tregs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高于对照组与模型组(P<0.05)。结论: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助于调节大鼠免疫,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能促进神经功能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5.
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1β-HSD1)在与代谢有关的炎性疾病,以及免疫中可通过调节糖皮质激素(GC)的合成发挥抗炎或促炎作用。11β-HSD1的整体表达和活性可受促炎细胞因子的诱导,这一过程依赖于NF-κB信号通路并由其基因(HSD11B1)P1和P2启动子的利用水平最终决定。此外,11β-HSD1在肝细胞癌中通过降低葡萄糖摄入和糖酵解抑制肝细胞癌的增殖,并通过调节GC的水平参与胸腺中T细胞的发育和血管生成。了解11β-HSD1在炎性疾病、癌的发生发展、免疫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有利于探究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ECC)中调节血小板功能对大鼠全身炎性反应及肺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参与ECC 模型的大鼠随机分为ECC 中补充血小板组(MH 组)、ECC 中补充血浆组(MP 组)和持续泵入替罗非班(Tirofiban)+ECC中补充血小板组(TMH 组),每组8 只大鼠。3 组大鼠ECC 持续2 h,术后观察2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 组大鼠血浆及肺泡灌洗液中炎性因子,测量氧合指数、肺组织含水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循环内皮数量,苏木精鄄伊红染色病理学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分析调节血小板功能对ECC 大鼠全身炎性反应水平、血管内皮损伤程度、肺组织水肿程度和肺氧合功能的影响。结果:ECC 后2 h,MH 组与MP 组大鼠血小板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MH 组大鼠明显高于MH、MP 组大鼠(P<0.05)。ECC 后2 h,3 组大鼠氧合指数低于ECC 开始时(P<0.05),3 组大鼠肺组织含水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H 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水平低于TMH 组大鼠(P<0.05),TMH 组大鼠血浆中NE 水平明显低于MP 组大鼠(P<0.05)。ECC 结束时,3 组大鼠循环内皮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MH 组大鼠肺间质较其他各组薄,炎性细胞浸润少。结论:在ECC 早期血小板急剧减少后立即补充新鲜血小板能明显减轻循环中的炎性反应,该保护效应可能与血小板黏附于ECC 相关炎性反应所致的内皮损伤处并减少中性粒细胞与内皮下组织黏附有关。提示在ECC 中保持一定数目且具有正常黏附聚集功能的血小板,可能降低ECC 术后炎性反应和肺损伤,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对COPD大鼠炎性反应及肺组织MMP-9与MCP-1表达的影响.方法 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与丹参酮Ⅱ A组,各12只.选用熏烟和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BALF中TNF-...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thalidomide,THD)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ation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uman embryonic lung fibroblasts,HELF)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基因启动子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利用CTGF基因启动子驱动的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观察TGF-β_1和THD对HELF细胞CTGF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同时以带有生物素标记的CTGF基因启动子序列作为探针,采用DNA pull-down技术分析TGF-β_1和THD对CTGF基因启动子结合蛋白的影响。结果:TGF-β_1能显著增强HELF细胞中报告基因的活性(P0.01),而THD以剂量依赖方式显著抑制TGF-β_1上调报告基因活性的效应(P0.01)。同时,TGF-β_1引起的CTGF基因启动子结合蛋白变化也能被THD所抑制(P0.05)。结论:CTGF基因启动子结合蛋白调节可能参与TGF-β_1对HELF细胞中CTGF基因启动子的激活过程,而THD能有效拮抗此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131I治疗对Graves'病(GD)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EIF)的影响.方法检测并比较56例GD患者经131I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1月、3月、6月和12个月时血清TT3、TT4、TSH、FT3、FT4、TSH以及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45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131I治疗后3月、6月和12月,GD患者TT3、TT4、FT3、FT4、RBC-C3bRR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SH和RBC-ICR较治疗前明显升高;RBC-C3bRR与TT3、TT4、FT3、FT4水平呈负相关,RBC-ICR与TT3、TT4、FT3、FT4水平呈正相关.结论131I治疗能增强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EIF与甲状腺激素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其检测可作为GD病人免疫状态、疗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