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并分析单侧椎弓根外入路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OVCF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双侧椎弓根入路PVP治疗,观察组行单侧椎弓根入路PVP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影像学指标以及疼痛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透视曝光次数和骨水泥注射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Cobb角、椎体高度较术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均位于椎间盘,对照组3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分别位于椎旁静脉丛、椎间盘和椎体前方,两组患者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神经症状、体征及重要脏器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单侧、双侧椎弓根入路PVP治疗OVCF均疗效较好,且单侧椎弓根入路手术时间短、创伤更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3):5455-5456
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15年5月间下胸段OVCF患者152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观察组采用双侧椎弓根入路PVP,对照组采用单侧椎弓根入路PVP,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48h VAS评分与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骨水泥灌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VAS评分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手术后48h VAS评分明显低于手术前,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水泥渗漏率分别为5.26%、3.9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双侧椎弓根入路PVP术在改善下胸段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活动能力中的疗效优于经单侧椎弓根入路PVP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6例胸腰段OVCF患者病历资料,根据PVP手术入路方式不同分为单侧组(43例,单侧经椎弓根入路)与双侧组(43例,双侧经椎弓根入路)。比较两组术中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透视次数),术前、术后1周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腰背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结果: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及透视次数均少于B组(P<0.05);术后1周,两组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及VAS评分均下降,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双侧入路PVP治疗胸腰段OVCF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较双侧入路相比,单侧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及透视次数少等优势,但穿刺要求更高,风险更大,临床需根据患者情况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局麻下单侧或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近期、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确诊为OVCF患者共117例(126个椎体)资料。117例均采用局麻下PVP治疗,分为单侧PVP组及双侧PVP组。最短随访时间2年,评估两组手术时间、射线暴露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后近期及短期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PVP组与双侧PVP组在术前与术后,术后与末次随访VAS、OD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疗效较术前有明显差异(P0.05),总体渗漏率及其他椎体再骨折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单侧PVP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射线暴露时间比双侧PVP组减少(P0.05)。结论单侧与双侧PVP治疗老年OVCF的短期、长期效果肯定,但单侧椎弓根入路的手术具有时间短、射线暴露时间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月收治的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患者72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36例。参照组行双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研究组行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腰椎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住院天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参照组,骨水泥注入量少于参照组(P<0.05);术后1周、1个月两组疼痛程度评分、腰椎功能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1周研究组疼痛程度评分、腰椎功能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腰椎功能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侧经横突-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脊柱侧弯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骨水泥用量,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双侧分层交叉穿刺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0年2月就诊的16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穿刺入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双侧穿刺入路PVP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侧分层交叉穿刺入路PVP术治疗。对比两组骨水泥注入量、手术时间、术后15 d骨水泥分布情况及术前、术后4周脊柱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观察组骨水泥注入量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 d,观察组骨水泥双侧伤椎上下板连接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观察组ODI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分层交叉穿刺入路PVP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有效减少骨水泥用量,提高骨水泥与双侧伤椎上下板连接率,利于改善患者脊柱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侧经椎弓根基底部外上穿刺入路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4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该院收治的127例胸、腰椎OVCF患者,按穿刺方法分成两组。A组(86例)采用单侧经椎弓根基底部外上穿刺路径,术前在医学影像计算机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上分析OVCF椎体及其附近组织结构,同时设计穿刺路径;B组(41例)直接采用双侧经皮椎弓根穿刺路径,术中穿刺成功后进行PK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X射线透视次数、骨水泥分布与渗漏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变化等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更短,平均X射线曝光次数更少,骨水泥渗漏率更低,平均手术出血量更少,骨水泥过中线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骨水泥填充量及术前和术后24h平均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PKP采用单侧经椎弓根基底部外上穿刺入路治疗OVCF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OVCF患者84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组行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前术后VAS评分、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长、X线曝光次数、骨水泥充填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3个月时,观察组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均可降低VAS评分,但单侧椎弓根入路可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长,减少骨水泥充填量及X线曝光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单侧椎弓根下入路椎体成形术对胸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胸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1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观察组开展经皮单侧椎弓根下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开展双侧颈椎弓根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骨水泥注水(入)量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h比较,观察组视觉模拟疼痛程度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透视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骨水泥渗漏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胸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经皮单侧椎弓根下入路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理想,可促使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弯角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 PVP)与传统单侧PVP治疗脊柱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OVCF)的骨水泥分布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脊柱胸腰段OVCF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弯角组30例和单侧组32例。弯角组采用弯角PVP治疗,单侧组采用传统单侧PV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骨水泥分布情况,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 ODI)评分。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刺破椎弓根或椎体、再骨折、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弯角组骨水泥注入量多于单侧组,骨水泥渗漏率低于单侧组,骨水泥分布情况优于单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侧或双侧经椎弓根入路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短期与中期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6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术式分为单侧经椎弓根入路行PKP组(单侧组)和双侧经椎弓根入路行PKP组(双侧组),每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椎体中间高度丢失率和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双侧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明显高于单侧组(P0.05);术后1周、12个月,两组患者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椎体中间高度丢失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个月,双侧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椎体中间高度丢失率均明显低于单侧组(P0.05);术后1周及12、24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或双侧入路经椎弓根行PKP均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术式,短期预后相近,但随着时间延长,双侧入路更有利于维持患者椎体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弯角穿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与单侧经椎弓根入路PV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OVCFs)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OVCFs患者8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单侧穿刺PVP,观察组行弯角穿刺PVP。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骨水泥分布情况、疼痛程度、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透视次数、出血量、术前疼痛及功能恢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骨水泥灌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疼痛及功能恢复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水泥Ⅰ级、Ⅱ级分布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安全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VCFs患者采用弯角穿刺PVP治疗效果较好,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骨水泥分布更加均匀,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更利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8):1718-1720
目的观察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单、双侧注入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46例,随机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各23例。单侧组给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单侧穿刺注入骨水泥进行治疗,双侧组给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双侧穿刺注入骨水泥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术中X线透视次数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改善率、临床疗效。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术中X线透视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VAS改善率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单、双侧注入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相当,但单侧治疗放射暴露及骨水泥用量更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单侧与双侧横突-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安徽省淮南市东方医院集团总院收治且获得术后随访的OVCF患者100例,依据患者接受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单侧组(采用单侧横突-椎弓根入路PKP手术治疗)50例和双侧组(采用经横突双侧-椎弓根入路PKP手术治疗)各50例;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C形臂机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等。比较术前及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患者椎体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比较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 单侧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C形臂机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均低于双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四个时间点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骨水泥灌注量经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影响。方法选取86例行单侧PVP治疗OVC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A组使用小剂量骨水泥灌注,B组使用常规剂量骨水泥灌注,比较两组治疗前与结束随访时椎体高度变化、责任椎Cobb角、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并观察两组手术指标、骨水泥渗漏事件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骨水泥灌注量少于B组(P 0. 05);两组治疗前与结束随访时椎体前壁高度、椎体中间高度、责任椎Cobb角、VAS评分、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结束随访时椎体前壁高度、椎体中间高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责任椎Cobb角、VAS评分及ODI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 0. 05); A组骨水泥渗漏事件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B组(P 0. 05)。结论在PVP治疗OVCF中使用小剂量或者常规剂量骨水泥灌注均能获得良好疗效,其中小剂量骨水泥灌注具有减少骨水泥渗漏事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优势,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单节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单侧组32例和双侧组30例。评估2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骨水泥注射量、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畸形Cobb角度、术后近期及短期并发症。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X线暴露时间、骨水泥注射量及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显著低于双侧组(P0.01)。2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VAS、ODI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改善(P0.05);2组术后椎体高度及后凸畸形Cobb角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单侧椎弓根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X线暴露时间短、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穿刺双侧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23例,根据其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经横突-椎弓根外侧入路单侧穿刺双侧球囊扩张PKP治疗,n=60)和对照组(单侧经椎弓根入路PKP治疗,n=63)。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率等手术情况。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 d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椎体后缘高度。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 d及术后1年的伤椎椎体后凸角(Cobb角)、腰痛视觉模拟数字评分法(VAS)评分、Oswestyr功能障碍(ODI)指数。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透视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骨水泥渗漏率、术中骨水泥用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与同组术前比较,两组术后2 d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均增加(P <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腰椎定量CT(QCT)指导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VCF)的价值。方法:以60例OVCF患者为对象,依据QCT值将患者分为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重度骨质疏松组。观察不同QCT值患者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弥散及渗漏情况。骨水泥弥散超过椎体中线者采用单侧入路,未超过中线者采用双侧入路。结果:60例患者中48例(80.00)70个椎体骨水泥弥散超过椎体中线。骨量减少组接受单侧穿刺的有4例(30.76%)6个椎体,接受双侧穿刺的有9例(69.24%)16个椎体,未发现骨水泥渗漏。骨质疏松组接受单侧穿刺的有27例(79.41%)39个椎体,接受双侧穿刺的有7例(20.59%)8个椎体,其中2例(5.88%)3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重度骨质疏松组接受单侧穿刺的有17例(78.26%)25个椎体,接受双侧穿刺的有6例(21.74%)7个椎体,2例(8.70%)出现骨水泥渗漏。三组骨水泥弥散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在腰椎QCT指导下进行PVP手术,可减少透视次数,提高椎体成形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旁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功能障碍程度、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105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与试验组(53例)。对照组给予双侧椎弓根入路PVP治疗,试验组给予单侧椎弓根旁入路PVP治疗,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疼痛、功能障碍程度、活动能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及术后6个月,两组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VAS、ODI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术前及术后6个月,两组的腰椎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腰椎活动度均高于术前(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旁入路PVP、双侧椎弓根入路PVP治疗腰椎压缩骨折效果相当,但单侧椎弓根旁入路PVP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球囊PK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及探讨骨水泥渗漏的防治.[方法]收治75例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单侧或双侧椎弓根入路进针,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PVP组及球囊PKP组,观察两组术前术后椎体高度变化、Cobb角变化、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骨水泥注射量,并分析防治骨水泥渗漏的方法.[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地施行了PVP或球囊PKP,术中无椎管内骨水泥渗漏,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两组疼痛缓解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及骨水泥注射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PKP组对椎体高度的恢复和Cobb角改善情况优于PV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PVP和球囊PKP术均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对于恢复伤椎高度球囊PKP组优于PVP组.手术适应证的掌握和手术技术的提高是预防骨水泥渗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