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在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挫裂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6月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挫裂伤患者92例,依据建档顺序分为研究组(n=46)与对照组(n=46)。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针对性综合护理。统计两组术后情况[疼痛程度(VAS)、住院时长、肺部感染发生率]、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VAS分值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长短于对照组,且肺部感染发生率(2.17%)低于对照组(17.39%)(P0.05);两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研究组(93.48%)较对照组(78.26%)高(P0.05)。结论:采取针对性综合护理对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挫裂伤患者实施干预,可减轻疼痛感,降低肺部感染发生风险,缩短住院时长,且可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胸外科术后患者排痰效果和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将108例心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指导、健康教育、呼吸功能训练和术后康复指导。比较2组术后相关指标、排痰效果、肺部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ICU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48 h和72 h,观察组患者排痰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心胸外科术后患者排痰效率,降低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心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我院心脏外科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重症监护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统计肺部感染发生率,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将心脏外科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重症监护患者设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面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研究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误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化的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心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葛婷婷 《妇幼护理》2022,2(12):2873-2875
目的 探讨对肺癌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 选择 2021 年 7 月至 2022 年 7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患者 70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3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分 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肺功能、肺部感染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护理后的肺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方法进行肺癌患者的护理,能够缓解疼痛,减少肺部感染,提高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控制效果.方法 将90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两组均接受神经外科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全面护理干预.观察住院全程.干预后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肺部感染、误吸、低氧血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排痰不畅发生率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满意率为95.6%,对照组为77.8%,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面护理干预能显著减少神经外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37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79例,观察组接受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负性情绪、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术后疼痛程度及肺功能。结果:观察组术后3 d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入院时、术前2 h及对照组术后3 d(P0.05);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比值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肺癌患者负性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肺功能,利于患者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患者60例,患者均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针对性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术后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术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术前短期中高等强度下肢运动训练(康复训练楼梯法)对低肺功能肺癌患者肺切除手术耐受性的影响。方法:将68例低肺功能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吸氧、雾化等,运动干预组患者在给予术前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康复训练楼梯法进行肺康复训练。结果:两组患者经7天护理后,FVC、FEV1、MVV%、DLCO等肺功能指标均得到改善(P0.05)。干预组患者肺不张、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对低肺功能肺癌患者采用康复训练楼梯法进行康复训练,可有效地改善肺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中风后吞咽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中风后吞咽困难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施行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吞咽功能改善情况、干预前后自护能力(ESCA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变化情况及肠胃功能紊乱、误吸、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吞咽功能改善优良率[84.09%(37/44)]高于对照组[61.36%(27/44)](P0.05);干预后,两组ESCA、SF-36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肠胃功能紊乱发生率[25.00%(11/44)]、误吸发生率[4.55%(2/44)]及肺部感染发生率[13.64%(6/44)]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标策略的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中风后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提高患者自护能力,改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中药雾化吸入联合护理干预在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预防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在2016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4例气管切开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药雾化吸入联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气管拔管时间、肺部感染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观察组的气管拔管时间较对照组早,CPI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采用中药雾化吸入联合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缩短气管拔管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应用预防肺部感染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ICU进行治疗的75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0月治疗的78例患者为实验组,实施预防肺部感染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肺部感染时间、ICU入住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调查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有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情况,但实验组肺部感染患者的感染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发生伤口感染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0.3%低于对照组26.7%(P0.05),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1.0%(71/78)高于对照组74.7%(56/75)。结论 ICU中预防肺部感染护理流程能够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干预对结核性脓胸外科手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45例结核性脓胸行开胸手术的住院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76例和对照组6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咳嗽、以及肺不张、胸腔积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有效排痰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性脓胸术后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有效排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术后实施反馈式呼吸刺激联合主动循环呼吸训练对其肺功能和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收治的8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术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反馈式呼吸刺激联合主动循环呼吸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生活质量和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肺部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术后实施反馈式呼吸刺激联合主动循环呼吸训练可有效改善其肺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实施PDCA循环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5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PDCA循环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前Pa CO2、p H、Pa 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后Pa CO2、p H、Pa O2均较入院前有所改善(P0.05);研究组入院后1、3、7天的Pa 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均P0.05)。研究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发生口臭、口腔炎及口腔溃疡的机率均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干预过程中,给予PDCA循环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气道指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发生肺部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食管癌患者术后使用"气动悬浮侧翻转肺部动力治疗系统"后,其肺炎和肺不张发生率的变化。方法将212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106例,对照组106例,研究组术后应用侧翻转肺部动力治疗系统,对照组术后应用常规物理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术后肺炎、肺不张和肺功能不全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肺炎发生率为14.2%、对照组肺炎发生率为26.4%(χ2=4.93,P<0.05)。研究组肺不张发生率为17.0%,对照组肺不张发生率为28.3%(χ2=3.88,P<0.05)。研究组肺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18.9%,对照组为26.4%(χ2=1.72,P>0.05)。结论使用"侧翻转肺部动力治疗系统"可以降低食管癌病人术后肺炎和肺不张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者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肺部感染防控知识掌握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干预模式可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改善临床指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全科护理》2021,19(20)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对重症监护室(ICU)心脏手术病人护理质量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68例ICU心脏手术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则联合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前对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知识掌握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干预后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心脏手术病人实施循证护理模式干预可以提高病人护理满意度及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减少肝外胆管结石病人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肝外胆管结石病人46例作为研究组,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肝外胆管结石病人41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人均实施ERCP联合LC手术,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营养不良、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疼痛、焦虑、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病人术后营养不良、胰腺炎及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术后焦虑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术后24h的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肝外胆管结石病人ERCP联合LC术后焦虑及总并发症的发生率,一定程度降低术后营养不良、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有效改善病人术后疼痛状况。  相似文献   

19.
章静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3):3103-3104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腹腔镜与宫腔镜联合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最后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出现低钠血症、子宫穿孔、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妇科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个体化宣教联合导管管理对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接受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治疗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均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个体化宣教联合导管管理。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PICC术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00%(P0.05);研究组相关导管感染知识知晓率为97.00%,明显超过对照组的80.00%(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7.00%,明显超过对照组的77.00%(P0.05)。结论:患者在接受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治疗过程中,可能因穿刺不当或导管固定不当等操作造成导管相关性感染,积极对患者实施个体化宣教和针对性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