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完素提出病邪兼化学说,包括病邪相兼和病邪转化两种形式,而痰浊、血瘀两种病邪的相兼与转化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最为常见。痰浊和血瘀既是两种不同的病理产物又是两种致病因素,在某种病理因素的作用下兼化致病,形成"痰瘀兼化"病机,在冠心病的发展过程中居重要地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胡镜清研究员首次明确冠心病"痰瘀兼化"病机。本文对病邪兼化尤其是痰瘀兼化,以及痰瘀兼化所致的痰瘀互结证与冠心病发生发展的密切关系做一阐述,旨在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痰瘀兼化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酒精性肝病(ALl))的发病机制复杂,难以用传统的水、湿、痰、瘀等病理因素全面解释。以浊邪理论研究ALl)。使其病理机制更为深入和细化,也与现代相关研究认识更相符。基于中医学浊邪理论审视ALD的发病机制,可以发现,浊邪可以因饮酒而产生,进而作为一种致病因素与痰、湿、毒、瘀等相搏结为患。ALD的三种病理表现,即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可以认为是浊邪蕴结,与痰、湿、毒、瘀等相互影响,戕害机体脏腑的功能和结构.病变不断演化加重的过程。治疗上,应重视化浊、泄浊法则的运用。以“浊”立论为辨治现代病之需要。浊邪概念及内涵的明确,有利于深入探讨ALD等复杂性病证的病机理论。  相似文献   

3.
痰浊之邪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也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证候要素。痰浊所致的血管和神经病变可进一步导致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DIED)的发生,因此临床中应重视DIED发病的痰浊病机。  相似文献   

4.
动脉粥样硬化痰瘀化浊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动脉粥样硬化本虚标实、痰、瘀为患的基本病机已得到认同,热毒学说也已得到重视.而近年提出的"浊邪"致病的新观点,其论述没有超出火(毒)、湿(浊一痰)、瘀血的传统认识范畴.本文则从"痰瘀化浊"病机角度对浊邪病因病机进行探讨,认为"浊邪"是痰瘀胶结、得热腐而化生之阴邪,既有痰、瘀之特点,又有别于痰、瘀之邪.治疗时,单化痰不能去瘀血之结,独活血不能去痰之滞,故当痰血同治、以泄浊邪为要;且浊邪多兼火毒,浊得火腐而易生变,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容易发生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等.因此,泄浊必兼清火是治浊防变之关键.  相似文献   

5.
试论“浊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读近年来多篇有关治浊的报道,发现痰浊与湿浊并不能包括所有的浊邪.浊,在客观上已成为包括脂浊、毒浊、尿浊、湿浊、痰浊、食浊等的一类病邪,故应该顺应临床实践,明确"浊邪"这一概念,将其作为一类病邪对待.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各个具体浊邪的性质,同时归纳总结研究浊邪的共性,以利于更深入认识浊邪,并更有针对性研究治疗方药.按此思路,分别论述了浊邪的源流与概念,分类与共性,在病因体系中的地位及治疗方药等.  相似文献   

6.
杜斌  陈静 《中医药通报》2020,19(3):34-36
本文论述了浊的生理基础以及浊邪产生的病理基础、所涉及的脏腑、致病特点及其与痰、湿等邪气的鉴别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认为脾胃居于中焦,主受纳腐熟水谷,升清降浊,若因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脾失运化,清不升而浊不降,浊就会停留中焦而化生浊邪,导致疾病的发生。浊邪的产生与脾胃最密切,与肺、肝、肾相关,浊邪为阴邪,具有胶黏、浑浊的特点,但与痰邪、湿邪等的致病特点均有不同,临床治疗常采用升清降浊、芳香化浊、温中健脾祛浊、淡渗利浊等方法。掌握浊邪的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提高中医药对脾胃疾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中医病机理论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就祝谌予老先生提出的瘀血阻络、痰浊不化与糖尿病血管病之间的关系进行阐发,认为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演变过程中,浊是最基本的病理产物,糖尿病患者机体内血液葡萄糖浓度过高,反映在中医理论中就是浊阴、浊气的转输、布散过程发生障碍,进入到脉道中的质地较为稠厚、富含高营养物质的水谷精微不能被正常输布、不能被机体有效地利用而留滞于脉道当中,成为浊邪。痰和瘀血在浊邪的基础上进一步生成和演化。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中医学病理机制在于痰浊瘀血阻滞于经脉和络脉系统,这些有形之邪在脉道蓄积留滞的过程中不断沉积,导致脉壁增厚,管腔狭窄;同时,沉积物对脉壁进行刺激,对脉壁组织产生侵蚀、灼伤等病理作用,最终导致脉壁结构损伤。  相似文献   

8.
银屑病与代谢综合征关系密切,“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可以用来描述这一现象。本文提出“高梁之变”之“浊邪”可能为银屑病与代谢综合征共同的病因,并阐述浊邪引发银屑病的病机及防治思路。浊邪化生痰湿、血瘀、郁热等病理产物,通过浊热入血、浊瘀互结、浊聚肤燥、郁热化毒、浊淫关节、浊热酿脓的病理过程,参与寻常型银屑病的各个病程阶段。重视化浊法在银屑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中的作用,在不同的病情阶段侧重分消化浊、通阳化浊、健脾化浊之法。倡导合理饮食,避免“高梁之变”在银屑病及共病的预防方面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医认为,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发病以久病肺虚为主要内因,由于反复感邪而使病情进行性加重,病位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心。其主要病理基础是痰浊与瘀血交阻为患,痰浊、血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导致正气不足,外邪与之胶结的致病因素。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贯穿疾病的始终。  相似文献   

10.
对浊、浊邪、浊病的概念做出介定,讨论浊邪、浊病与蛋白质、浊毒,痰瘀混杂形成实邪与器官纤维化蛋白质异位沉积之间的病理的联系,指出浊病与器官纤维化之间有着特异性联系,建议深入挖掘,系统整理中医学关于"浊"的认识和经验,使其概念明确,体系完整,疗效确切,以提高中医学"治末病"水平,并明确提出器官纤维化主要病机为"气虚浊留",治疗大法为"扶正排毒,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