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导管接触性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下腔静脉滤器血栓形成(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 thrombosis,IVCF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1月CDT治疗27例IVCFT的临床资料。结果放置CDT导管操作时间(42±12)min,溶栓治疗时间48~144 h(中位数96 h)。复查下腔静脉造影提示滤器内血栓完全溶解20例;残留血栓最大直径≤1 cm 5例;2例残留血栓最大直径分别为1.7 cm、1.9 cm。24例(88.9%)滤器完整取出;未取出3例,包括残留血栓最大直径1 cm 2例,≤1 cm 1例。CDT及滤器回收过程中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6.4±0.7)月,24例滤器成功回收者定期复查下腔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均提示管腔通畅;3例滤器未能回收者随访期间病情稳定。无血栓复发及出血性事件发生。结论 CDT治疗IVCFT安全、有效,滤器取出率高,避免滤器长期存留体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Angiojet机械清栓联合髂静脉腔内成形一期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合并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我科采用Angiojet机械吸栓,辅助尿激酶溶栓(PCDT)及选择性导管吸栓,并一期髂静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等腔内成形术治疗急性下肢DVT伴IVCS 18例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植入下腔静脉临时滤器,术后取出。术后1、3、6、12个月门诊随访,彩超或下肢静脉CT复查深静脉及支架血流通畅情况。结果深静脉血栓中央型7例,混合型11例;技术成功率100%,手术时间平均(105.32±25.46)分钟;血栓抽吸时间108~480秒,平均(301.24±56.52)秒。血栓清除率Ⅲ级14例,Ⅱ级4例。1例滤器捕获血栓,无症状性肺栓塞、严重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均出现一过性血红蛋白尿。平均随访(5.56±2.78)个月,2例Ⅱ级清栓患者术后1个月内股静脉不完全栓塞(1例抗凝好转,另1例复发血栓再次手术),1例肿瘤患者半年后髂静脉支架闭塞,余15例下肢深静脉及髂静脉支架内血流通畅。结论急性下肢DVT合并IVCS患者,Angiojet清栓同期联合髂静脉腔内成形治疗方法高效、安全,对于血栓负荷大、管壁残留血栓明显的患者建议辅助导管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行早期血栓清除减容可恢复静脉通畅及缓解症状,目前AngioJet是国内最常用的静脉血栓清除系统,而Aspirex应用较少,本研究探讨Aspirex机械血栓清除治疗在创伤后急性DVT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20年8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54例创伤后急性DVT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行下腔静脉可回收滤器置入术,其中有Dneali 35例(64.8%)、Celect 3例(5.6%)、Cordis 14例(25.9%)、Octoparms及临时滤器(贝朗)各1例(1.9%)。患者创伤经手术及固定治疗后均行彩超检查或造影明确为髂股静脉及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其中,22例(40.7%)为髂股静脉血栓、4例(7.4%)为髂及下腔静脉血栓、11例(20.4%)为下腔静脉血栓、17例(31.5%)为股髂静脉及下腔静脉血栓。所有患者在局麻下行经腘静脉或股静途径Straub Aspirex机械血栓清除手术(PMT),术中联合导管取栓(MAT)、导管接触性溶栓(CDT)、髂静脉球囊扩张及髂静脉支架置入术。统计技术成功率、即刻临床成功率(症状缓解率)、围手术期出血发生率及术后滤器取出率。术后随访1年,超声评价目标静脉通畅率及血栓后综合征(PTS)的发生率。结果 54例患者中,3例(5.6%)行单纯机械血栓清除手术,17例(31.5%)行血栓清除联合导管取栓术,3例(5.6%)行血栓清除联合置管溶栓术,18例(33.3%)行血栓清除联合导管取栓及置管溶栓术,12例(22.2%)行血栓清除联合导管取栓及髂静脉球囊扩张术,1例(1.9%)行血栓清除联合导管取栓及支架置入术。技术成功率及即刻临床成功率均为100%。12例(22.2%)血栓III级清除,33例(61.1%)为II级清除,9例(16.7%)为I级清除,血栓清除成功率为83.3%。围手术期1例(1.9%)出现脑出血,给予停止溶栓及抗凝,2周复查头颅CT见血肿吸收,无后遗症;2例(3.7%)出现鼻出血及穿刺点血肿,给予压迫后缓解,无症状性肺栓塞及死亡等发生。滤器留置时间为(61.4±84.8)d,51例(94.4%)患者尝试行滤器取出,所有患者均成功取出。术后无血栓复发,术后1年PTS的发生率为33.3%,目标静脉通畅率为75.9%。结论 对于创伤后急性髂股及下腔静脉DVT患者,应用Aspirex机械血栓清除疗效显著,较为安全可靠,与导管吸栓、CDT、髂静脉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结合应用可改善静脉通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1例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置入下腔静脉滤器,之后应用Aspirex导管行PMT,并造影评估血栓清除效果,发现血栓残留时行经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如清除血栓发现髂静脉严重狭窄或闭塞,则行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最后取出下腔静脉滤器。观察治疗并发症、血栓清除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术后1、3、6个月随访评估静脉通畅情况,并以Villalta评分判断血栓后综合征发生与否及其等级。结果 21例均顺利完成PMT。8例血栓完全清除;13例血栓部分清除,经置管溶栓后残留血栓均获清除。13例因左髂静脉重度狭窄或闭塞而接受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治疗后21例静脉血流均恢复,下肢肿胀、疼痛症状均缓解,无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术后随访未见血栓复发,髂静脉支架均通畅;1例术后6个月Villalta评分5分,为轻度血栓后综合征。结论 PM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合并有血栓形成的主髂动脉闭塞性病变血管腔内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2006年6月至2008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对18例伴有血栓形成的主髂动脉闭塞病人进行了血管腔内治疗。3例行股动脉切开取栓,同期腔内治疗髂动脉病变;9例行一期髂动脉导管溶栓(CDT),二期髂动脉病变腔内治疗术;6例行一期髂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治疗,然后对髂动脉残留血栓进行CDT。结果 18例接受治疗的病人,术后有1例死亡。操作成功率83.3%,病死率5.6%,保肢率100%。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4.5 个月。术后1年一期通畅率69.2%(9/13), 一期辅助通畅率84.6%(11/13), 二期通畅率92.3%(12/13)。行一期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病人CDT时间及所需尿激酶量均较一期CDT,二期球囊扩张、支架置入者显著减少(P<0.05)。结论 对伴有血栓形成的主髂动脉病变,可根据患肢缺血的严重程度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大部分无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症状的病人可通过血管腔内治疗结合CDT来恢复髂动脉血流,其创伤较小,操作成功率高,一期辅助通畅率和二期通畅率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Rotarex机械血栓切除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 DCB)扩张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 ISR)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3月5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支架植入后再狭窄资料。覆膜支架9例,裸支架44例。均行Rotarex机械血栓切除联合DCB扩张治疗。术后予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结果 53例均下肢动脉再通成功。Rotarex机械血栓切除联合DCB扩张治疗后造影,3例支架内残余血栓,留置溶栓导管溶栓,复查造影显示血流恢复;5例膝下动脉栓塞,其中胫腓干动脉开口处3例,经6F外周血栓抽吸导管吸栓后血流通畅,胫后动脉近段闭塞2例,经球囊扩张后血流通畅。3例残余狭窄>30%,置入补救性支架。术后未出现穿刺点相关并发症,无心脑血管意外或死亡。术前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 ABI)0.33±0.06,术后出院时0.84±0.07(t=-39.443,P<0.001)。53例均完成3个月随访,52例完成6个月随访,49例完成12个月随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72例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然后以CDT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通过电话、血管彩超及血管造影的方法进行随访,观察下肢深静脉通畅率,有无肺动脉栓塞(PE)发生,滤器内血流通畅情况及滤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3~24个月,平均(8±0.4)个月,2例失访。下肢深静脉通畅率为(60.03±13.48)%,治疗期间有2例发生轻度PE症状,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血管造影发现滤器内拦截血栓者12例,及时予以滤器内置管溶栓及导管吸栓后,血栓基本清除。随访发现滤器内血流通畅率为93.02%。结论对于急性下肢DVT行CDT治疗的患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方法,有效避免了PE的发生,降低溶栓治疗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皮机械吸栓(percutaneo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PMT)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急性期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2021年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1例急性期下腔静脉滤器相关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PMT+CDT组(12例)和CDT组(9例),比较两组溶栓时间、尿激酶用量、滤器回收成功率以及治疗前后下腔静脉滤器血栓和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 PMT+CDT组的溶栓时间、尿激酶用量均低于CD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T+CDT组术中吸栓平均出血量为(71.50±13.47)ml。两组治疗后下腔静脉血栓较治疗前均缩小(P<0.05);治疗后PMT+CDT组下腔静脉血栓小于CD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MT+CDT组患者均成功回收滤器,滤器回收率为100%;CDT组有5例患者成功回收滤器,滤器回收率为55.6%,...  相似文献   

9.
经股腘静脉抽吸治疗下肢深静脉继发下腔静脉血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股静脉入路放置滤器治疗继发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下腔静脉血栓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评价滤器保护下血栓抽吸术的有效性。方法收集109例下肢DVT患者,其中11例血栓累及下腔静脉。于路径图引导下经健侧股静脉入路放置Aegisy滤器,打开但不解脱;再次穿刺股静脉,以8F指引导管抽吸下腔静脉内血栓;若血栓脱落于滤器内,尽量取出滤器内血栓后收回滤器,清洗后重新放置。经腘静脉入路抽吸髂股静脉内血栓,应用球囊或支架治疗髂静脉病变。14天内取出滤器。结果对11例DVT合并下腔静脉血栓者均成功取出髂股静脉及下腔静脉内血栓,8例术中发生血栓脱落;置入髂静脉支架5例,球囊扩张6例;8例取出滤器,3例永久植入滤器。随访6~35个月,下腔静脉及支架通畅,患者无活动后酸沉、肿胀,无色素沉着、静脉曲张等。结论经股静脉放置滤器治疗DVT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安全可行;在滤器保护下应用血栓抽吸术经股腘静脉入路治疗血栓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腔内治疗过程,并探索适合于基层医院的治疗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襄阳市中心医院血管外科2018年4月—2020年7月收治的31例LEDVT的腔内治疗过程,患者先后行下腔静脉滤器(IVCF)植入术、经皮血栓抽吸术(PAT)、导管接触溶栓(CDT)、髂静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必要时)、下腔静脉滤器转换术,比较治疗前、溶栓后及转换滤器时健患肢周径差及静脉通畅度评分,并进行随访。结果:31例患者均植入贝朗可转换滤器,并于2个月后成功转换。所有患者均经腘静脉置管,盲穿成功26例,路图引导下穿刺成功5例。总溶栓时间为50~110 h,平均(75.74±15.52)h。尿激酶用量为215~465万U,平均(320.06±64.75)万U。3例(9.68%)行髂静脉球囊扩张并支架植入术,共植入Wallstent支架4枚。患肢肿胀程度均明显好转,溶栓后及转换滤器时健患肢周径差及静脉通畅度评分明显改善(P<0.05)。随访期间有7例(22.58%)患者出现血栓后综合征,其中2例(6.45%)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见血栓部分残留;其余24例(77.42%)...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腔内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6例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下肢DVT患者资料。采用经患足外踝小隐静脉切开或穿刺置溶栓导管接触深静脉血栓,微泵持续推注尿激酶溶栓,7~10 d后,对狭窄或闭塞的髂静脉段进行球囊扩张或联合支架植入术,术后继续予抗凝、活血、穿着弹力袜等,出院后均口服华法林或利伐沙班继续抗凝治疗。 结果:86例患者中,22例因急性肺栓塞和髂股静脉大量漂浮血栓,溶栓前行下腔静脉滤器安置术,其中永久滤器5例;单纯球囊扩张35例,联合支架置入51例。术后总有效率100%,所有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4例溶栓时出现轻度出血并发症,调整用药后消失。82例获随访6~36个月,管腔通畅率91.46%(75/82),7例支架内血栓形成或下肢静脉血栓复发,经再次置管溶栓后血栓消融。 结论:深静脉置管溶栓联合腔内成形术治疗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疗法。  相似文献   

12.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继发滤器内及下腔静脉与双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完全性闭塞)的发生率较低.我院采取双侧股静脉切开,双球囊取栓并结合滤器内开通并抽吸血栓+留置多侧孔导管溶栓的方法成功的治疗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Cockett综合征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腔内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1年9月年对85例Cockett综合征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先进行导管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5~7d后复查造影,对狭窄或闭塞的髂静脉段进行球囊扩张或联合置入支架,术后配合抗凝、溶栓、静脉活性药物、循序气压等治疗,以及穿着医用弹力袜.结果 85例患者中共置入永久滤器6例,CDT治疗后髂静脉的通畅率为67.2%.单纯球囊扩张36例,联合支架置入49例.所有病例均未发生症状性肺栓塞,无出血及死亡病例.随访79例(92.94%),其中67例行血管彩超检查,12例行CT血管成像检查.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6±8)个月,18月通畅率为94.94% (75/79).下肢深静脉血栓复发4例(5.06%),其中2例为滤器置入术后.症状体征情况:静脉性跛行患者24例(30.38%);患肢不同程度水肿41例(51.9%);足踝皮肤色素沉着5例(6.33%);患肢浅静脉曲张4例(5.06%);无并发皮炎、浅静脉炎及溃疡病例.结论 CDT联合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Cockett综合征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滤器引起的下腔静脉闭塞是一种罕见但可以致命的严重并发症,本文目的是报告1例下腔静脉滤器术后闭塞合并左肢体急性血栓形成及右髂静脉慢性血栓形成的诊治。方法患者46岁,男性,因“左大腿进行性胀痛3天”入院,彩超和CT静脉成像(CTV)所示下腔静脉可见金属支架影及下腔静脉、双侧髂总静脉、左侧髂内、外静脉、左侧股静脉、左侧腘静脉、胫前、胫后、腓总静脉广泛血栓形成。随后行腔内治疗手术:经导丝穿刺后置入球囊扩张并在静脉闭塞处植入支架,下腔静脉回流不畅处使用双侧髂外静脉植入球囊对吻扩张后再植入支架。术后常规服用抗凝药至少3个月。结果 术后患者腹痛及消化道不适感消失,左大腿肿胀逐渐消失如常。1月及3月常规复查显示下肢深静脉通畅,支架内无血栓形成。结论 针对滤器引起的血栓性下腔静脉闭塞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复杂病例,腔内治疗有效及安全。开通双侧髂静脉后的球囊对吻扩张下腔静脉,以及放置支架后球囊扩张,展现了腔内治疗的灵活性,为后续腔内治疗的术式变化以及相应的复杂病例治疗提供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使用AngioJet治疗下肢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初步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7年7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使用AngioJet血栓抽吸系统治疗10例下肢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急性下肢动脉栓塞3例,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基础上急性血栓形成5例,原发性血栓形成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该10例(平均年龄61.60岁)手术均通过单独使用AngioJet或AngioJet联合其他方法获得成功,技术成功率100%。其中2例AngioJet抽吸后狭窄消失,6例患者使用AngioJet抽吸后有残余狭窄结合球囊扩张,2例抽吸后有残余狭窄结合球囊扩张+支架成形。由于抽吸后有残余血栓存在,3例行AngioJet吸栓+球囊扩张者和1例AngioJet吸栓+球囊扩张+支架植入者辅以喷药溶栓,1例行AngioJet吸栓+球囊扩张者和1例AngioJet吸栓+球囊扩张+支架植入者辅以置管溶栓(CDT)。术后平均住院(3.9±2.33)d,患者术后踝/肱指数较术前明显提高(0.84 vs.0.37,P0.05)。术后1例出现血尿,1例出现轻度肾功能损害。疗效评估结果为痊愈6例,良好4例。目前7例患者完成了6个月随访,无肢体缺血加重情况。结论:对于急性下肢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使用AngioJet导管抽吸血栓安全、有效、创伤小。较为适合于股腘段血栓栓塞性病变,吸栓后残余狭窄明显可结合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抽吸血栓效果不佳的可辅以CDT。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中长期疗效并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2010年1月-2015年10月置入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的8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41例,女性45例,年龄50 ~ 94岁,平均年龄71.8岁.深静脉血栓位于左下肢51例,右下肢25例,双下肢10例,合并肺栓塞6例.滤器置入后,无溶栓禁忌者行导管溶栓,必要时行髂股静脉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后除抗凝禁忌者外,均采用抗凝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放置滤器成功.置入贝朗Vena Tech LP滤器76例,强生TrapEase滤器10例.单纯滤器置入65例,滤器置入+导管溶栓7例,滤器置入+导管溶栓+球囊扩张/支架置入14例.随访12~81个月,平均51个月,死亡27例,均非滤器相关性,其中恶性肿瘤17例,其他死因10例.深静脉血栓复发3例,支架狭窄伴血栓形成2例.滤器倾斜6例,倾斜角度<15°,滤器下方血栓形成3例,滤器明显移位2例,无滤器断裂、下腔静脉穿孔及出血等发生,无症状性肺栓塞新发或者复发.结论 永久性滤器可以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的肺栓塞,但长期留置可能导致相关并发症,对于高龄或者合并晚期肿瘤等、预期寿命有限的患者,永久性滤器仍是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以小球囊预扩张联合导管溶栓治疗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伴急性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 纳入33例接受小球囊预扩张联合经导管溶栓治疗及血管成形术的单侧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伴急性血栓形成患者,其中14例病变仅累及髂动脉、8例仅累及股动脉、11例同时累及髂股动脉;记录治疗情况及随访资料,包括临床症状、下肢动脉彩超及CT血管造影。结果 33例均治疗成功,经导管溶栓时间为3(2,4)天,25例血栓完全溶解、8例血栓部分溶解;溶栓后22例接受单纯球囊扩张、11例接受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后复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示33例靶血管及膝下流出道血流均通畅。共随访(19.5±8.2)个月,期间7例出现下肢动脉再闭塞,经二次球囊扩张及植入支架后恢复通畅;无截肢及死亡病例。结论 小球囊预扩张联合经导管溶栓治疗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伴急性血栓形成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8.
超声消融联合腔内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静脉超声消融血栓联合腔内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thrombosis,DVT)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205例DVT患者,采用超声消融打通静脉阻塞血管,配合Fogarty导管取栓、球囊扩张成形术、植入支架等腔内综合治疗,对手术并发症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为82·93%(170/205)。其中切口淋巴液漏出133例,占64·88%。其他并发症37例,占18·05%(静脉穿孔4例、临时滤器导管口渗血10例、造影剂过敏反应13例、术中血尿5例、腔静脉滤器下血栓形成3例、健侧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静脉超声消融联合腔内治疗是治疗DVT的一种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和死亡率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复杂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的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复杂滤器回收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先行造影了解滤器情况;对回收钩贴壁患者,分别采用猪尾管支撑技术、导丝成攀及搅拌技术、双向导丝技术、鹅颈抓捕器与成攀导丝结合技术等回收;对下腔静脉继发血栓患者,必要时再次新置滤器1枚,经溶栓、吸栓处理后,将滤器回收。结果:成功回收24例,1例患者滤器未能成功回收,4例放弃,回收率83.9%。术中无下腔静脉破裂出血、肺栓塞并发症,取出滤器完整、无折断现象。至少随访半年,下腔静脉血流通畅、无血栓形成,腹腔无明显积液。结论:导管、导丝及鹅颈抓捕器辅助,溶栓、吸栓等方法可增加复杂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回收率,可减少长期留置引起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血管外科疾病腔内治疗经过20年蓬勃发展,已经涵盖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下肢动脉狭窄闭塞、颈动脉狭窄、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大部分血管疾病的治疗。目前,累及主动脉弓以远的主动脉夹层和肾下型腹主动脉瘤均首选腔内治疗;采用开窗技术、烟囱技术、分支支架等分支动脉重建技术治疗累及重要分支动脉的主动脉病变进展迅速;在采用普通球囊、切割球囊、斑块切除等技术获得通畅血管的基础上,使用药物涂层球囊,必要时结合支架技术治疗慢性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已成为共识;下肢静脉腔内溶栓、下腔静脉滤器、静脉支架植入等腔内技术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领域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