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痛泻要方缓解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1年6月就诊的168例肝郁脾虚型IBS-D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84例。观察组采用痛泻要方免煎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匹维溴铵口服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IBS主要症状如腹痛程度、排便性状的变化情况、肝郁气滞证中医证候评分(TCM-PES)、IBS生活质量问卷评分(IBS-QOL)、IBS病情严重程度量表(IBS-SSS)、患者心理状况评分如焦虑自评量表(SAS)积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采用尼莫地平法以肝郁气滞证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评价治疗效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的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腹痛应答率92.86%(78/84)高于对照组腹痛应答率82.14%(69/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54,P<0.05)。观察组腹泻应答率为91.67%(77/84),高于对照组腹...  相似文献   

2.
赵双梅  李慧臻 《河北中医》2012,34(11):1736-1737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有特殊病理生理基础的,独立性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发作,有时粪中带有大量黏液,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临床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3个亚型,属中医学泄泻、便秘、腹痛范畴[2].痛泻要方作为治疗肝郁脾虚、腹痛泄泻的代表方剂,临床多用其加味化裁治疗IBS.兹将痛泻要方治疗IBS的作用机制实验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亮 《江苏中医药》2002,23(6):16-17
1996年以来 ,笔者采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 IBS) 60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IBS1 2 0例 ,均源于本院 ,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60例 ,其中男性 1 9例 ,女性 41例 ;年龄 1 8~ 5 7岁 ,平均 40 .2 5± 1 2 .75岁 ;病程 8个  相似文献   

4.
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劳绍贤 《新中医》2000,32(11):3-4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ne,IBS)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肠功能紊乱性疾患,是一组包括与排便有关的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及便后不尽感,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改变可资解释的症候群.有关学者认为其症候群为消化道、精神状态及肠腔因素三者相互作用所致.肠易激综合征的确切病因尚不明了,可能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①遗传因素,②环境刺激,③厌世心理.关于肠易激综合征  相似文献   

5.
魏捷  沈洪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4):533-535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近年来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IB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胃肠道功能性疾病,是一组以腹痛、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腹泻、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及大便性状异常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缺乏可以解释症状的形态学、细菌学及生化代谢等异常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施杰民 《浙江中医杂志》1996,31(11):502-502
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0例313000浙江省湖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施杰民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发病年龄一般在20~50岁之间,女较男多见。笔者近3年来运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30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良好,现总结分析如下:一般...  相似文献   

7.
1 996年以来,笔者采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6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IBS120例,均源于本院,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41例;年龄18~57岁,平均40.25±12.75岁;病程8个月~11年.对照组6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39例;年龄19~55岁,平均39.65±11.35岁;病程6个月~10年.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8.
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8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秀珍 《天津中医药》2004,21(4):298-298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较好。并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2001年8月~2006年8月运用中药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6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加味痛泻要方 组成:白术9~12g,白芍9~12g,陈皮9g,防风9g,柴胡6g,茯苓6g,甘草3g. 加减:肝郁脾虚加茯神、炒枳壳;脾胃虚弱加潞党参、黄芪、炒扁豆、莲子肉、砂仁、焦楂曲;脾肾阳虚加补骨脂、熟附子、五味子、炒淮山、炒薏苡仁、肉豆蔻、、吴茱萸;气滞湿阻加苍术、厚朴、姜半夏、青皮、枳壳、生熟薏苡仁、砂仁、豆蔻仁.  相似文献   

11.
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157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肠易激综合征相当于中医内科的“腹痛”、“腹泻”、“便秘”范畴 ,是一种身心疾患 ,是机体对各种应激的超常反应 ,主要表现为胃肠功能紊乱 ,具有与排便相关或排便习惯改变相关的腹痛 ,并伴有不正常排便及腹胀的症状 ,而系统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近年来本病逐年增多 ,单纯应用西药或中成药治疗效果欠佳。笔者自 1996~ 2 0 0 0年 5年间 ,应用“痛泻要方”辨证加味 ,同时进行心理治疗 ,疗效较为理想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5 7例均为门诊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15 7例 ,其中男 68例 ,女 89例 ,年龄 14岁~ 5 8岁 ,…  相似文献   

12.
肠易激综合征又称过敏结肠,或痉挛结肠。指慢性反复发作,以肠道运动障碍为主,而不伴有器质性病变的肠道功能紊乱。笔者用痛泻要方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以腹痛和(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缺乏形态学和生化改变的生物学标志。该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迄今还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个体特异性的多病因的异质性肠病。此病西药治疗效果不佳,笔者运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此病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用痛泻要方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2.2%。结论: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痛泻要方联合四磨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临床多表现为腹痛或腹部不适、大便次数及性状改变等一系列肠道功能紊乱症状,并常伴有全身性神经官能症表现。目前其发病机制不明,西医尚无特效治疗方法。2003年5月-2005年2月,笔者采用痛泻要方联合四磨汤治疗本病患者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最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在普通人群中其发病率高,西医治疗以对症、抗抑郁及心理治疗为主,但临床疗效不甚理想。笔者近5 a来采用四逆散合痛泻要方为主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痛泻要方合四神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笔者近年来采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2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1临床资料32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21~50岁30例,50岁以上2例,平均36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3个月,平均2年。全部病例依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及评价痛泻要方加减结合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对57例IBS病人采用中药痛泻要方辨证加减,结合针灸,辨证选穴、操作。结果:痛泻要方加减结合针灸治疗IBS临床治愈率为80%,总有效率为92.3%,治疗后主要症状比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结论:痛泻要方加减结合针灸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IBS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肝脾同治是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治疗的重要特点,以调肝理脾为法的痛泻要方是治疗腹痛泄泻的代表方剂,其类方在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显示了独特的优势。文章综合近5年来痛泻药方及其类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从调节脑肠轴、改善内脏感觉高敏感、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探讨痛泻要方干预肠易激综合征起效的药理学机制。研究表明,与IBS 复杂的发病机制相对应,痛泻要方的起效机制可能涉及多个层面且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