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北京安贞医院住院行OPCABG的患者127例,根据术后是否出现POCD分为认知障碍组62例和非认知障碍组65例,分析OPCABG后POC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POCD组颈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比率高于未发生POCD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OR=3.500,95%CI:1.177~10.403,P=0.024)是POC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是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应加强对颈动脉狭窄的筛查,谨慎评估手术风险,旨在减少术后POCD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OPCABG)围术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00年1月—2016年12月行OPCABG病人883例,经影像学检查[CT或磁共振成像(MRI)]确诊为围术期缺血性脑卒中病人22例(病例组),随机选择同期未发生围术期缺血性脑卒中病人88例(对照组),采取1:4配对研究设计。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围术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 22例(2.5%)病人发生围术期缺血性脑卒中。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体重指数[(24.6±1.9)kg/m~2和(23.5±2.3)kg/m~2,P=0.018]、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46.8±3.7)mmHg和(40.2±2.9)mmHg,P=0.000]水平较高,高血压、卒中史、术中低血压、术中酸中毒、颈动脉狭窄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是OPCABG围术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卒中史(OR=5.170,95%CI 1.714~15.595,P=0.004)、术中低血压(OR=3.649,95%CI 1.559~8.542,P=0.003)、颈动脉狭窄(OR=2.532,95%CI 1.476~4.343,P=0.001)是OPCABG围术期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有脑卒中史,合并颈动脉狭窄的病人,在行OPCABG时注重围术期麻醉管理,保证血流动力学平稳,对于减少围术期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着显著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既往脑卒中病史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bypass grafting,OPCABG)后神经系统并发症(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NC)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间,住院行OPCABG的患者469例,其中既往有脑卒中病史患者为病例组共69例,无脑卒中病史患者为对照组共400例,对比研究术后7d的NC发病率。结果:术后NC总发病率为22.0%(103/469),既往有脑卒中病史患者NC发病率明显高于无脑卒中病史患者(36.2%vs.19.5%,P=0.002)。病例组年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对照组(P<0.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脑卒中病史(OR=2.172,95%CI:1.076~4.385,P=0.030)、颈部血管狭窄(OR=1.751,95%CI:1.019~3.009,P=0.042)为OPCABG术后N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既往脑卒中患者OPCABG术后NC发病率明显高于无脑卒中患者,脑卒中病史、颈部血管狭窄为OPCABG术后NC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年龄与颈动脉管腔狭窄及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患者165例,根据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分为缺血性脑卒中组100例和非脑卒中组65例,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其次,根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年龄≤59岁)36例,老年组(60~79岁)98例,高龄组(年龄≥80岁)31例,对3组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斑块性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年龄、高血压、易损斑块及管腔重度狭窄比例明显高于非脑卒中组[(70.6±11.2)岁vs(65.1±12.8)岁,P=0.004;79.0%vs 60.0%,P=0.008;40.0%vs 24.6%,P=0.041;20.0%vs 6.2%,P=0.014]。高龄组管腔重度狭窄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及老年组(54.8%vs 2.8%和6.1%,P0.01)。与中青年组比较,老年组和高龄组稳定斑块及易损斑块检出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OR=1.039,95%CI:1.011~1.068,P=0.005)。年龄是颈动脉重度狭窄及易损斑块的危险因素(OR=1.225,95%CI:1.125~1.335,P=0.000;OR=1.035,95%CI:1.005~1.065,P=0.023)。结论年龄增长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比非脑卒中患者易损斑块多且管腔重度狭窄比例大。年龄≥60岁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多于年龄≤59岁患者,年龄≥80岁患者管腔重度狭窄比例最高,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危险性可能更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治疗颈动脉狭窄后发生重度低血流动力学(HD)状态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接受CAS手术的患者,其中男70例,女15例。按照是否发生重度HD(血压≤90/60 mm Hg或心率≤50次/min)状态分为重度HD组18例和非重度HD组67例,观察相关因素对重度HD的影响,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重度H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高回声斑块(OR=6.219,95%CI:1.163~33.266;P=0.033)、最狭窄处距颈动脉分叉处距离1 cm(OR=8.360,95%CI:1.372~50.930;P=0.021)、基础收缩压120 mm Hg(OR=6.384,95%CI:1.217~33.486;P=0.028)、扩张球囊直径≥5 mm(OR=8.028,95%CI:1.462~44.091;P=0.017)为CAS术后发生重度HD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DFI高回声斑块、最狭窄处距颈动脉分叉处距离1 cm、基础收缩压120 mm Hg、扩张球囊直径≥5 mm为CAS术后发生重度HD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后桥血管远端吻合口支撑装置(DAS)对右冠状动脉严重病变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5月至9月,右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患者100例,并分为单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组和OPCABG+DAS组,各组50例。结果:OPCABG组、OPCABG+DAS组后降支(PDA)静脉桥2年通畅率分别为74.0%、9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两组近期心绞痛缓解率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vs.92.0%,P=0.62)。两组术后随访无死亡,且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0±3.8)vs.(82.0±5.4)%,P=0.08]。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右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是PDA静脉桥闭塞的危险因素(OR=11.05,95%CI:2.14~57.12,P=0.004),而DAS(OR=0.04,95%CI:0.003~0.350,P=0.004、近端狭窄75%(OR=0.05,95%CI:0.007~0.301,P=0.001)和男性((OR=0.05,95%CI:0.007~0.301,P=0.001)是保护因素。结论:桥血管远端吻合口支撑装置能提高静脉桥近期通畅率。对于右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患者,CABG+DAS可能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与颅外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5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显示为正常和单纯颅外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共129例,按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分为5组,无狭窄组27例,轻度狭窄组30例(1%~49%),中度狭窄组19例(50%~69%),重度狭窄组34例(70%~99%)和闭塞组19例(100%),计算NLR,并进行比较。使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颅外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无狭窄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和闭塞组的高血压比例分别为37.04%、66.67%、73.68%、70.59%、63.16%,糖尿病比例分别为14.81%、33.33%、57.89%、41.18%、42.11%,脑梗死比例分别为7.41%、30.00%、36.84%、55.88%、57.89%,NLR分别为1.46±0.42、1.73±0.45、2.37±0.82、2.41±0.82和2.75±1.31,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P=0.041,P=0.001,P=0.000)。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显示NLR(OR=3.146,95%CI:1.919~5.340,P=0.000)和年龄(OR=1.682,95%CI:1.197~2.340,P=0.002)为颅外颈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LR与颅外颈动脉狭窄的风险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关系。方法:连续选择择期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475例,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四组:无狭窄、轻度、中度及重度狭窄,分析狭窄程度与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关系及影响因素。结果:①四组患者之间年龄、脑卒中病史、糖尿病史及神经系统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颈动脉狭窄患者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无颈动脉狭窄患者(χ2=3.851,P=0.050);③脑卒中病史(OR=1.835,95%CI:1.023~3.289,P<0.05)、颈动脉重度狭窄(OR=2.793,95%CI:1.296~6.018,P<0.05)与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相关(P<0.05)。结论:脑卒中病史、颈动脉重度狭窄是旁路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颈动脉不论狭窄程度,均可导致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增高,低灌注可能为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并分析320排CT评估的脑血管功能情况与POC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OPCABG的老年患者213例,并根据是否出现POCD分为病例组28例和对照组185例,行320排CT检查、评估脑血管功能、神经系统和认知功能;术后14d再次进行评估,对比分析POCD的危险因素和CT脑灌注成像各参数与POCD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既往脑血管病、糖尿病、头颅CT血管造影重度狭窄和CT脑灌注异常均明显升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脑血管病史(OR=1.837,95%CI:1.075~3.141,P=0.026)和脑灌注异常(OR=3.224,95%CI:2.073~5.013,P=0.000)为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发现脑血管狭窄、脑灌注不良以及维持血糖平稳对于降低POCD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伴有卒中史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术后再发急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0年1月—2012年9月,468例有卒中史OPCAB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有无再发急性脑梗死分为再发脑梗死组(A组)41例和无再发脑梗死组(B组)427例。分析与缺血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术后再发脑梗死的时间为完成手术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期间]。结果 468例OPCAB手术患者术后再发急性脑梗死41例,占8.8%。①单因素分析显示,A、B组间术前双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41.5%(17/41),8.9%(38/427)]、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35%[53.7%(22/41),25.8%(110/427)]、术中En-closeⅡ主动脉近端吻合器的应用[19.5%(8/41),76.3%(326/427)]、术后急性心肌梗死[34.1%(14/41),9.1%(39/427)]、术后心房颤动[48.8%(20/41),10.8%(46/427)]、术后低血压[68.3%(28/41),18.7%(80/427)]、术后机械通气时间>72 h[(75.6%(31/41),15.0%(64/427)]、入住ICU时间>72 h[(82.9%(34/41),25.3%(108/427)]及病死率[(29.3%(12/41),5.4%(23/4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双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OR=6.338,95%CI:2.283~21.019)、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35%(OR=2.737,95%CI:1.267~6.389)、术后急性心肌梗死(OR=3.656,95%CI:1.933~6.894)、术后心房颤动(OR=3.104,95%CI:1.135~8.016)与术后低血压(OR=4.173,95%CI:1.836~9.701)是OPCAB患者术后再发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术中应用EncloseⅡ主动脉近端吻合器(OR=0.556,95%CI:0.337~0.925)是OPCAB患者术后再发急性脑梗死的保护因素。结论伴有卒中史患者行OPCAB术后,再发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率及病死率高,术前双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35%、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术后心房颤动和术后低血压是伴有卒中史患者OPCAB术后再发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中应用EncloseⅡ主动脉近端吻合器是伴有卒中史患者OPCAB术后再发急性脑梗死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