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制简易负压吸引器在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创面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4月至2011年5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内分泌科和血管外科住院的糖尿病足患者共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伤口敷料进行常规换药,观察组患者采用自制简易负压吸引器进行换药,并比较两组患者7d后创面面积减少情况、14d后总疗效及两组治愈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创面面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d后,观察组患者创面面积减少30%以上的达50%,而对照组仅占23.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259,P=0.024)。治疗14d后,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34.6%、显效率为50.0%;而对照组则分别为11.5%和19.2%,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52,P=0.040)。结论简易负压吸引是一种良好的促进糖尿病足创面愈合的方法,其疗效优于传统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糖尿病足患者在知情同意且平等自愿选择的情况下分成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在中药足浴治疗后常规换药,观察组在中药足浴治疗后常规换药的基础上使用湿润烧伤膏足部伤口外敷,记录两组患者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溃疡创面的愈合面积、换药次数以及创面愈合所需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药物不良反应;创面愈合面积观察组第14天、第21天、第28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换药次数(15.3±0.2)次,少于对照组(21.4±0.3)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38.6±0.4)d,明显短于对照组(48.7±0.3)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浴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糖尿病足,可有效促进溃疡创面的愈合面积,减少换药次数,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6):1114-1115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9月手外科收治的124例皮肤创伤患者,按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VSD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创面感染率8.0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8%,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55.8±9.2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76.2±10.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封闭负压引流术能有效减少手外科皮肤创伤的感染,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6):1101-1102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9月收治的96例皮肤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膏治疗,观察组采用封闭复压引流术联合药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1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溃疡创面愈合时间50.1±6.3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72.5±9.2d,观察组溃疡面细菌感染率4.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封闭负压引流术联合药膏能有效帮助皮肤溃疡患者创面愈合、恢复较快且感染率低,治疗皮肤溃疡综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糖尿病足溃疡需行负压引流的患者按入院先后次序编号,奇数为观察组,偶数为对照组,每组各40例,换药时观察组使用换药处置架进行,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方法。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换药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换药时间(20.5±2.3)min低于对照组的(28.6±2.6)min;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18.5±2.3)d较对照组(23.8±2.7)d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采用换药处置架,可缩短创面换药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紫草油联合康复新液在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愈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治疗的肛周脓肿患者120例,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康复新液治疗,观察组采取紫草油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创面腐物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7、14、21d创面愈合缩小率,创面疼痛评分,7、14d创面肉芽评分,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创面腐物脱落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7d创面愈合缩小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4、21d创面愈合缩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1d创面疼痛评分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7、14d创面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14d创面肉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紫草油联合康复新液在肛周脓肿患者术后创面愈合中治疗有效率高,创面愈合快,疼痛评分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磨削痂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Ⅱ度烧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3月我院诊治Ⅱ度烧伤合并糖尿病患者68例,用随机分组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予早期磨削痂联合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予早期磨削痂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创面愈合率、创面真菌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14d,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7d,两组患者创面真菌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观察组患者创面真菌感染率为2.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磨削痂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Ⅱ度烧伤合并糖尿病,能提高患者创面愈合率和感染率,提高患者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持续封闭负压引流骨科创伤患者采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骨科创伤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创面处理治疗,观察组采取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优良率、创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创面治疗的优良率为95.00%,与对照组的8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口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治疗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一次创面植皮愈合率为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00%,而观察组两次植皮愈合率和三次植皮愈合率则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创伤患者治疗中采取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可提高创口愈合效果,有助于缩短创口愈合时间,持续性封闭负压引流值得在骨科创伤患者治疗中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局部氧疗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促进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深Ⅱ度患者96例,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VS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局部氧疗法,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情况、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结果治疗7d、治疗2周后,两组创面愈合面积呈上升趋势,观察组创面愈合速度较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相比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Ⅱ度烧伤患者采用局部氧疗联合VSD治疗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加快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糖尿病足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胰激肽原酶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6%,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原创面积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创面愈合时间、2周后创面面积、皮肤开始生长时间均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足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促进足部创面愈合的速度,缩短康复时间,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8):3269-3271
目的探讨超声清创术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对糖尿病足患者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1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超声清创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创面血流灌注量、细菌定量、经皮氧分压的变化情况及治疗后两组患者患肢溃疡治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创面血流灌注量及经皮氧分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细菌定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患肢溃疡治愈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换药次数比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清创术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患肢细菌定量,提高其创面血流灌注量及经皮氧分压,缩短其住院时间,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用皮肤减张闭合器对糖尿病足创面愈合效果及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植皮修复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医用皮肤减张闭合器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效果、生命质量及感染率。结果研究组创面愈合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CRP、ULA、ABI明显低于对照组,而VEG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命质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生命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使用医用皮肤减张闭合器治疗,创面愈合情况理想,感染率较低且生命质量改善情况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植皮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2年10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经过,将其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进行糖尿病足的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VSD治疗,观察组采用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植皮治疗,治疗6周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溃疡面积、红肿范围、溃疡深度、疼痛程度、并发症情况。随访6个月,评价两组足部功能。结果 (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100.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3.33%(P<0.05);(2)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19.82±4.13) d,住院时间(19.35±3.25) d,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溃疡面积、红肿范围、溃疡深度、疼痛程度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溃疡面积、红肿范围、溃疡深度、疼痛程度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6.6...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行改良的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祛腐生肌中药灌洗治疗Ⅳ期及以上压疮的效果。方法将90例Ⅳ期及以上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1组、观察2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予创面清创,使用藻酸盐或抗菌敷料填塞、换药;观察1组创面清创后行改良的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用一次性无菌高弹力海绵加普通一次性16号胃管代替内置引流管的负压封闭引流敷料覆盖充填创面,1次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维持有效引流5~7 d后拔除或更换;观察2组创面清创后按观察1组的负压封闭引流联合祛腐生肌中药灌洗治疗。比较3组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治疗42 d时疗效。结果 3组患者治疗42 d时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优于观察1组(P0.05)和对照组(P0.05);观察1组优于对照组(P0.05)。3组患者压疮肉芽组织生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均早于观察1组(P0.05)和对照组(P0.05);观察1组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自行改良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联合祛腐生肌中药灌洗治疗Ⅳ期及以上压疮,疗效更好,压疮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的时间更快,有效缩短了伤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配合护理干预治疗骨科感染创面患者的疗效.方法:按住院号末位数字单双数将46例骨科创面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1例,对照组患者只采用VS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有效率、治愈时间、治愈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等.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4.0%,明显高于对照组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31.05±4.34)d、治愈时间(18.32±1.25)d,明显短于对照组(48.87±5.01)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愈率36.0%,明显高于对照组1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配合护理干预治疗骨科感染创面的有效率及治愈率明显优于单一VSD治疗,且能缩短治愈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SD)联合游离植皮、皮瓣移植术对四肢难治性感染创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某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四肢难治性感染创面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VSD联合游离植皮、皮瓣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疼痛VAS评分、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89%。并发症发生率24.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VAS评分(28.95±2.63)分、换药次数(3.56±1.47)次、创面愈合时间(9.85±2.53)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5.73±5.12)分、(8.25±3.92)次、(21.46±5.2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联合游离植皮、皮瓣移植术治疗四肢难治性感染创面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联合游离皮瓣移植治疗长期慢性溃疡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1月秦皇岛军工医院普外科收治的长期慢性溃疡创面患者7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传统清创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VSD联合游离皮瓣移植治疗,对照组仅联合游离皮瓣移植治疗。治疗后7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治疗后21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比较两组疼痛缓解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随访2~3个月,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皮瓣成活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7 d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再次感染、出血、薄膜下积液、创缘皮损张力性水疱及静脉危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随访2~3个月,观察组皮瓣均成活,对照组有3例失活需择期行二次移植术。结论 VSD联合游离皮瓣移植治疗长期慢性溃疡创面效果可靠,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症状,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以来收治的68例面部烧伤整形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VSD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28.31±6.91)d、住院时间(35.22±4.13)d均短于对照组(39.52±7.12、48.82±5.21)d,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植皮成活率94.12%,对照组植皮成活率85.29%,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410,P0.05)。VSD技术治疗面部烧伤整形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缩短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提高植皮成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藻酸盐敷料对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总结护理方法。方法将36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采用内科治疗加普通纱布换药治疗,观察组18例,采用内科治疗加藻酸盐敷料换药治疗,比较其在肉芽组织成熟度、创面愈合速度、换药次数、换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疗效方面的差异,并对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观察组在第10和13天创面肉芽组织成熟度优于对照组(P<0.05);在第14、21和第28天创面愈合速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换药次数、换药时间少于对照组(P=0.00),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8.32±4.53)d,对照组为(35.27±4.62)d,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治疗4周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藻酸盐敷料对糖尿病足溃疡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恰当的护理方法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式简易封闭负压法在Ⅳ期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Ⅳ期压疮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VSD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式简易封闭负压法治疗Ⅳ期压疮创面,VSD组采用负压引流护创材料处理伤口,两组均至感染控制后伤口基底肉芽组织颜色为红润、创口变浅接近平周边皮肤,再采用现代湿性愈合敷料或伤口皮瓣移植术促进伤口愈合;对照组在创面清创后予银离子敷料控制感染后再采用现代湿性愈合敷料或伤口皮瓣移植术促进伤口愈合.比较三组伤口愈合效果、时间及治疗后创面细菌定植.结果:实验组疗效程度、创面愈合时间、细菌培养阴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疗效程度、创面愈合时间、细菌培养阴性率与VS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式简易封闭负压法治疗Ⅳ期压疮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