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手术中采用腹腔镜疝修补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行腹腔镜疝修补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开放组和腹腔镜组各57例。开放组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组行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随访12个月患者复发情况。结果:除手术时间外,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开放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2054-2055
研究对比腹腔镜疝修补术(TEP)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选择我院接收的腹股沟疝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7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疝修补术(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较好,患者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80例,用随机数字法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痛感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创伤小,疼痛程度轻,术后恢复速度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5):2852-2853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资料,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下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对照组患者进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手术情况、疼痛等。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较开放性手术效果更优,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疼痛程度低,复发率低,但价格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106例。根据手术类型分为观察组56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术中出血量高于观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3个月,两组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腹腔镜经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TAPP和56例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成人腹股沟疝病人资料,并对手术后1~36个月的病人进行电话随访.分析指标:手术时间、镇痛剂使用频次、术后住院天数、内脏血管损伤、阴囊气肿、阴囊水肿、切口感染、有无复发、住院费用.结果 镇痛荆使用频次、阴囊水肿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TAPP优于无张力疝修补术,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住院费用,TAPP不如无张力疝修补术,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囊气肿是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所特有;两组均无内脏血管损伤、切口感染、疝复发发生.结论 TAP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张力疝修补方法.比较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TAPP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但也存在费用高等缺点.对于复发疝和双侧疝,可优先考虑腹腔镜疝修补.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与开放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疝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84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开放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行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术后慢性疼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术后慢性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相比,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有助于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腹股沟疝患者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开放性疝修补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88例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按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疝修补术治疗。结果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等。观察组除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外,疼痛持续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64%、18.18%,且两组患者均无复发情况,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患者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患者恢复时间短,且易于发现并处理对侧隐匿疝,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成人腹股沟疝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54例行腹腔镜疝修补术,68例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及术后复发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术后疼痛时间分别为(3.2±1.2)d和(0.9±0.4)d,显著短于开放组的(6.2±1.8)d和(2.1±0.7)d(P<0.05),但是住院费用腹腔镜组为(7 603±511)元,高于开放组的(4 667±280)元(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各有优势,可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80例,将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获得了成功,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上,研究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后期的复发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疗效确切,手术伤口较小,后期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操作安全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成人腹股沟疝采取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试验组采取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总时长、疼痛VAS评分、胃肠恢复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离床活动时间、住院总时长、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成人腹股沟疝患者采取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较常规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可明显缩短患者术后离床时间、住院总时长,降低术后疼痛VAS评分,缩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经腹膜前疝修补术,比较2组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情况、住院费用、术后疼痛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术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排气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术后8、12、24、48 h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手术后血清炎症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后随访6个月,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腹腔镜下实施经腹膜前疝修补术,可有效减轻腹股沟疝患者的手术创伤,有利于加快术后恢复速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股沟疝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法分为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组(腹腔镜组)和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组(开放组),每组30例。评价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较开放组长,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开放组,住院费用较开放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腹腔镜组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腹腔镜经腹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但是其技术较复杂,手术时间较长,费用相对较高。临床上应根据患者整体情况,选择更合适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膜前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86例腹股沟疝患者临床资料,将行传统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4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行经腹膜前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4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膜前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观察给予成人腹股沟疝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效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诊疗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疝修补术,对照组给予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从临床有效率来看,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3.34%,从并发症发生率来看,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腹腔镜疝修补术提高了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降低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在成人腹股沟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腹股沟疝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EP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TEP组采用TEP治疗,比较两组治愈好转率、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EP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TEP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2.50%(P0.05);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EP的疗效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相当,但TEP能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疼痛时间,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局麻无张力疝修补术与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0例成人腹股沟疝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双盲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局麻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接受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离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长于对照组,但术后服用止痛药次数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麻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单,可促进患者早期术后活动,术后恢复更快;而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创伤更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适合年长、耐受力差的患者。因此,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个体化选择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开放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山东省平邑县中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34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7例。对照组行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行开放TEP。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30.58±4.74)min、术后住院时间(3.42±1.35)d、住院费用(6 535.80±645.50)元,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潴留、血清肿、切口及阴囊水肿、切口感染、神经感觉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9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2,P0.05);随访1年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9%vs.4.48%,χ~2=1.031,P0.05)。结论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开放TEP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理想术式,疗效好,复发率低。相比较而言,开放TEP术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但住院费用较高,临床可根据患者经济承受能力选择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开放式疝无张力修补术、腹腔镜下疝无张力修补术、补片完全腹膜化修补术三种成人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行腹股沟疝手术治疗的患者152例,按手术方式分为三组,A组(开放式疝无张力修补术,n=47),B组(腹腔镜下疝无张力修补术,n=50)以及C组(补片完全腹膜化修补术,n=55)。比较三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手术基本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疼痛情况,并评价三组手术的安全性,包括术后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A、B组相比,C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疼痛持续时间显著较短,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术后VAS评分显著较低(P0.05)。A、B、C三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94%、26.00%、10.91%,C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B组(P0.05)。结论开放式疝无张力修补术、腹腔镜下疝无张力修补术、补片完全腹膜化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在术后疼痛、恢复及安全性方面,补片完全腹膜化修补术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