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7 毫秒
1.
目的:板蓝根为传统中药,也是现代常用中药。板蓝根又分为南板蓝根及北板蓝根,理清南北板南根使用较混乱的状况,科学地区分两种板蓝根的相关性和区别点。方法:从来源、本草考证、植物形态特征、药材性状及显微特征、应用现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等方面对比南板蓝根与北板蓝根的异同。结论:南北板蓝根的本草考证与现代研究表明,由于靛玉红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南板蓝亦具有不可忽视的药理前景。  相似文献   

2.
南板蓝根中大黄酚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熔  江山 《中药材》1990,13(5):29-30
广东省广为应用的板蓝根多为爵床科植物马蓝Strobilanthes cusia(Nees)Bremk.的根及茎,而且入药以茎为主,习称南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功效.但它与北板蓝根,即十字花科的菘蓝和菘青无论是植物利属、形态以及药用部位等都有很大区别,因此二者在疗效方面究竟有无区别,至今未见有明确的论证.近几年来,笔者从化学成分着手,对南板蓝根进行分析,发现二者化学成分确有所不同.我们已报道过南板蓝根中含有较大量的五  相似文献   

3.
何立巍  杨婧妍  侯宪邦 《中草药》2017,48(14):2843-2849
目的研究板蓝根Isatidis Radix正丁醇部位的抗病毒活性组分及相关成分。方法利用溶剂法及色谱法提取分离板蓝根正丁醇部位各化学组分,MTT法体外筛选各组分抗单纯疱疹病毒1(HSV-1)活性,利用UPLC-Q-TOF-MS检测正丁醇部位及各组分的化学成分,运用Markview软件及Excel软件进行各组分差异性成分分析,根据统计结果得到抗病毒相关的化学成分。结果按照化学成分的相似性,利用色谱法将板蓝根正丁醇部位分为20个组分,其中10个组分具有明显抗病毒活性。UPLC-Q-TOF-MS检测到正丁醇部位中的44个化学成分,并明确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在各化学组分的分析检测及差异性分析中,发现了生物碱类、有机酸、糖和氨基酸衍生物共15个化学成分与抗病毒活性相关;尤其是1-甲氧基-3-甲醛、3-(3′,5′-二甲氧基-4′-羟基)-2-吲哚酮、1-甲氧基-3-吲哚酮、3-(甲基硫代)芥子油苷、氨基葡萄糖-6-磷酸酯在活性组分中量较高。结论板蓝根正丁醇部位以吲哚类生物碱、有机酸、核苷及氨基酸类成分为主,其中的单吲哚类、硫苷类及糖和氨基酸衍生物与抗病毒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板蓝根抗病毒物质基础研究思路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板蓝根中所含化学成分较为复杂,由十几类成分组成,近年来对板蓝根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明确了一些抗病毒化学成分和可能机制;通过综述板蓝根研究现状及进展,总结已取得抗病毒研究成果,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板蓝根抗病毒物质基础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
李莉  杨子峰 《新中医》2014,46(3):202-204
<正>板蓝根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病毒或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许多文献报道板蓝根对流感、乙型肝炎、单纯疱疹、病毒性心肌炎、出血热等疾病均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1]。有关板蓝根功效的研究发现其具有抗病毒、抗癌、抗细菌内毒素、抗炎、增强免疫力等多重药理属性,但其中以抗病毒最受关注[2~3]。为了进一步探索板蓝根抗流感病毒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笔者将板蓝根已证明具有抗流感病毒作用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机制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1板蓝根抗流感病毒化学成分和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
南板蓝根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元  钟鸣 《河南中医》2006,26(8):78-80
南板蓝根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ek)的干燥根茎及根。其性寒、味苦,归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用于温病发斑、丹毒、流感、流脑[1]。1995年版《中国药典》已作为新增品种南板蓝根收载。南板蓝根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凉血消炎的功效,其制剂板蓝根冲剂和感冒退热冲剂,临床上常用于防治流感、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和流行性肝炎等疾患。在我国华南、西南等南方地区广泛应用。随着国际上大量应用天然药物,板蓝根的有效成分、药理活性得到了深入研究,但多以北板蓝根(十字花科菘蓝属植物菘蓝)研究为…  相似文献   

7.
南板蓝根的现状与后市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 南板蓝根简介 在《中国药典》2000年版、2005年版收载的品种中,南板蓝根为爵床科马蓝属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ek的干燥根茎及根,又名:大叶冬蓝、青蓝、板蓝、山蓝。据记载;马蓝主产于两广地区、贵州及云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效,主治热病发斑、流脑、流感、肺炎、少儿发热惊痢,咯血,吐血;  相似文献   

8.
板蓝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为十字花科菘蓝属植物,分布在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河南、广西、台湾等地。其地下部分称为板蓝根(Radix Isatidis),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临床上广泛用于抗病毒、抗菌、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1]等。板蓝根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已有大量研究,已报道的化学成分有吲哚类生物碱、喹唑酮类生物碱、芥子苷类化合物、含硫类化合物、木脂素类化合物、有机酸类化合物等[2]。为了寻找其抗病毒的活性成分,笔者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板蓝根醋酸乙酯萃取部分,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  相似文献   

9.
南板蓝根和北板蓝根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南板蓝根和北板蓝根进行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了解广西习用品南板蓝根与北板蓝根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的差异。方法:用鸡胚培养法观察两种板蓝根对甲型流感病毒的直接作用、治疗作用及预防作用,以利巴韦林为阳性对照药。结果:血凝滴度实验表明,南、北板蓝根均能明显灭活甲型流感病毒,其中直接作用与预防作用北板蓝根强于南板蓝根,治疗作用南板蓝根稍强。结论:南、北板蓝根都有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南板蓝根促凝血效果,为提升南板蓝根的质量标准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方法运用直接观察法和显微观察法研究样品提取液在不同的反应温度、时间和稀释倍数下对兔血的促凝集效果。结果南板蓝根提取液的促凝集效果具有显著的剂量依赖性,且与反应温度相关;不同采收期、不同药用部位及不同初加工的南板蓝根提取液的促血凝效果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南板蓝根红细胞凝集反应直接观察和显微观察结果一致,可以尝试运用生物效价的红细胞凝集活性来表征其抗病毒效果,以反映其质量。  相似文献   

11.
HPLC法测定马蓝根、茎、叶中靛玉红、靛蓝的含量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侯惠婵  梁少珍 《中药材》2006,29(7):681-682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不同地区、不同采收期马蓝根、茎、叶中靛玉红、靛蓝的含量,为规范种植马蓝和重新确定南板蓝根药用部位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方法:用C18柱,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在289 nm处测定。结果:靛玉红、靛蓝线性范围分别为3.875~23.25μg/m l、3.05~18.3μg/m l。回收率分别为96.9%,RSD=3.5%,n=5(靛玉红);96.6%,RSD=2.8%,n=5(靛蓝)。结论:非花果期、花期、果期马蓝的根、茎、叶中靛玉红、靛蓝的含量依次递减;同一株马蓝根、茎、叶中靛玉红、靛蓝的含量依次递增。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寻找马蓝叶与其混淆品路边青叶之间的鉴别特征,建立有效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结果:马蓝叶的脉末梢多数不分支,少数1~3分支;宽度为1~3列管胞,多数为1列管胞;少数末端膨大.路边青叶脉末梢分支或不分支,分支者多数为1~2次分支,少数为3~4次分支;宽度为1~5列管胞,多数宽为2~3列管胞;末端常稍膨大....  相似文献   

13.
戴梦翔  金姝娜  宋成武  李森 《中草药》2023,54(5):1620-1635
泽泻Alisma Rhizoma是具有着悠久使用历史的传统中药,具有利水渗湿、泄热、化浊调脂之功效。历代医书古籍中均有记载,是许多经典名方的主要组成部分。泽泻有多种炮制品,随着泽泻炮制工艺的历史变革以及使用需求的改变,目前以盐泽泻和麸泽泻最为常用。由于不同的炮制方法对泽泻的化学成分种类、含量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炮制品的药理作用也不尽相同。目前尚未有文献对泽泻及其炮制品的差异进行系统比较和总结。通过对泽泻及其炮制品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炮制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为泽泻药材的合理使用、质量控制、炮制工艺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蟾酥作为一种重要的传统中药,其化学成分复杂,临床用途较广。通过对蟾酥化学成分的分离和鉴定,已确定其主要的化学成分包括蟾蜍内酯类、吲哚类生物碱、甾醇类等化合物。随着国内外对蟾酥越来越深入的研究,其化学成分的药理活性机制也日益清晰,主要被用于抗肿瘤、强心、抗菌、镇痛等方面,甚至用于局部麻醉,且治疗效果显著。对蟾酥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蟾酥的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雷公藤是一味传统中药,所含化学成分丰富,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在刘昌孝院士提出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新概念的基础上,系统综述了雷公藤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并根据质量标志物的定义结合雷公藤的传统药效、传统药性、临床用药新用途、可测成分、入血成分和配伍研究进行分析,对雷公藤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以期为雷公藤药材质量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均匀设计优选南板蓝根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盛家荣  李欣  陈佳伟  欧阳逊 《中药材》2005,28(12):1105-1107
目的:优选南板蓝根中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用均匀设计方法设计水提取工艺,以提取物中多糖含量为测定指标,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三个因素对有效成分多糖提取的影响.结果: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 h,料液比1: 50(g/ml),南板蓝根多糖的提取率为3.26%.在此条件下,北板蓝根多糖的提取率为12.76%.  相似文献   

17.
穿心莲提取物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穿心莲提取物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通过解热、抗炎、镇咳、祛痰、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等相关试验,研究了穿心莲提取物的药效作用。结果:穿心莲提取物对酵母菌引起的大鼠发热有明显的对抗作用,作用长达6h。对冰醋酸诱导的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明显减轻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肿胀;显著抑制棉球肉芽肿增生;明显抑制浓氨水诱导的小鼠咳嗽和枸橼酸钠诱导的豚鼠咳嗽;可使流感杆菌感染小鼠的肺脏炎症明显减轻;对环磷酰胺造成的小鼠溶血素抗体分泌低下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结论:穿心莲提取物有明显的解热、抗炎、镇咳、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赵鹿  廖翠萍  杨秀娟  董世奇  樊慧蓉  刘昌孝 《中草药》2020,51(10):2732-2744
诃子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在云南、广东、广西、西藏等地均有分布,诃子在我国中医临床用药广泛,在蒙药、藏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诃子化学成分丰富多样,主要包括酚酸类、鞣质类、三萜类、脂肪族类、黄酮类、挥发油、氨基酸类、微量元素、碳水化合物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诃子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肿瘤、解毒、抗菌、强心、抗炎、免疫调节、抗微生物、促进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等多种药理活性。通过查阅文献,从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对诃子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根据质量标志物的核心理念,从植物亲缘学及化学成分特有性、传统功效、药性、药动学、新临床用途和化学成分可测性等方面对诃子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为诃子质量评价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栀子是我国传统的常用中药材,也是我国卫生部发布的第一批药食两用药材。近年来,栀子在药品及保健食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栀子的品质评价问题也成为了该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综述的基础上,结合质量标志物概念,基于化学成分、临床新用途相关性、可测成分、传统药性功效、入血成分和贮藏时间影响等几个方面对栀子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为栀子质量评价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车前子是我国传统的常用中药材,分布于全国各地,资源丰富。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车前子各方面研究逐渐深入,其有效成分及应用开发研究备受关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综述的基础上,根据质量标志物定义,从化学成分与传统药性、传统功效、临床新用途相关性、入血成分、可测成分、不同配伍中显效成分、贮藏时间影响等几个方面对车前子质量标志物成分进行预测分析,为车前子质量评价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