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祖国医学将不孕症定义为婚后未避孕、有正常性生活、同居2年未受孕者~([1])。其中从未怀孕者称"原发性不孕",《千金要方》称"全不产";如曾生育或流产后,无避孕2年以上不再受孕者,称"继发性不孕",《千金要方》称"断绪"。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堪称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载述数千条针灸处方,一直被后世医家所推崇。其配穴精简,甚至有  相似文献   

2.
《备急千金要方》是唐初医学的代表作,其内容广博,影响甚远。其中的灸法内容,代表了唐以前及当时灸法的最高成就,对后世针灸的临床运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就《备急千金要方》的论灸特点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温胆汤源于唐·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以下简称《千金》)。后世医家对本方功用多有争议,有云温胆,有云清胆,其药物组成也不一致。《千金》温胆汤究竟是温胆还是清胆呢?其方药组成及临床运用又是怎样衍变的呢?本文依《千金》等原著为据,试从方剂角度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4.
周至 《陕西中医》2003,24(8):756
唐代名医孙思邈博采群书 ,广征博引 ,著《备急千金要方》三十卷 ,书中内容涉及内外妇儿各科及养生按摩等 ,对后世医学影响极大。值得注意的是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十分广泛 ,随着佛教文化的传入我国 ,印度的一些医学文献也传入我国 ,《备急千金要方》收载的大量珍贵医药文献中  相似文献   

5.
温胆汤是临床常用方剂之一,治疗范围广泛,古今医家在临床运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兹就我们近年来涉阅的部分有关文献,结合个人体会综述如下。一、温胆汤的方源、组成、方义及类方温胆汤首见于唐代孙思邈之《千金要方》,然后世不少方书谓其出自宋陈无择的《三因方》。从历史沿革看,《千金要方》在前,《三因方》在后;从所述主治看,后者全与前者同;从方药组成看,后方只在前方基础上加入茯苓、大枣。故张氏通过考证,认为《三因方》的温胆汤系由《千金  相似文献   

6.
<正> 《备急千金要方》又名《千金要方》,(以下简称《要方》)。唐·孙思邈著,成书于公元652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类书。该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治疗,均作了系统的全面论述,其中卷二十九、三十专论针灸,可谓集唐以前针灸之大成,对后世针灸的推广  相似文献   

7.
温胆汤见于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用以治疗“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后世医家通过临床实践,发现温胆汤的疗效极佳,治病范围又广,在《千金要方》的基础上,加减化裁,又有新的发展。为此,根据  相似文献   

8.
《千金要方》中论述脏腑相关病证的内容所占篇幅较大,其病证分类颇成规模,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对其分类特点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千金要方》书中脏腑相关病证的内容,对这些病证分类特点进行梳理归纳,从而总结出3个方面的特点:所列病证全面,编写体例规范;首分虚实寒热,纲目清晰;对形体官窍病证分类有序等。这些特点不仅继承了《黄帝内经》病证思想的相关内容,并且对后世病证分类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唐.孙思邈撰著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以下简称《千金方》),集初唐及唐以前医学发展之大成,开唐以后一代医风,不仅使唐代医学进入了空前发展的阶段,而且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祖国医学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0.
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博学多闻,对祖国医学的研究极为精深。所著《千金要方》特别强调妇科防治的重要性及疾病特点。在唐以前,有关妇科疾病的论述虽不少见,但其内容均较简略,缺乏系统性。孙氏在《千金要方》妇人篇三卷、《千金翼方》四卷中,对胎前、产后、月经不调、带下等病,作了较系统的描述,给后世留下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学习这些对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治疗效果,将是很有意义的。本文拟对孙氏《千金要方·妇人方》的临床运用,试作临床探讨。1 妇人方(上)1.1 求子第一 提要:论六首,方一十五首,灸法六首,转女为男法三首。  相似文献   

11.
胡玲 《陕西中医》2007,28(10):1438-1439
在历代目录中,《备急千金要方》被归于“方书”类。从《新唐书.艺文志》到《四库全书总目》及《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无不目之为“方书”。再者,《备急千金要方》不仅以“方”为名,连孙思邈自己也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1]所以,《备急千金要方》的方  相似文献   

12.
试论孙思邈的“热证可灸”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热证可灸”的思想最早见于《内经》,但没有进行明确系统的描述。孙思邈撰著《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书,集唐以前医方学之大成,书中明确提出了热证施灸,而且将其应用于临床,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揭开《伤寒论》的几个历史谜团(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3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与张仲景的著作孙思邈著《千金要方》时已经见到张仲景之书 ,然而又不是今本之分而为《伤寒论》、《金匮要略》者。北宋王洙从蠹简所得那样的本子 ,就是上中下三卷分别讲伤寒、杂病、方剂及妇人病的。我们在《千金要方》各卷中发现的仲景书条文 ,  相似文献   

14.
高亚菲 《中医杂志》1996,37(2):72-74
唐·孙思邈撰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以下简称《千金方》),集初唐及唐以前医学发展之大成,开唐以后一代医风,不仅使唐代医学进入了空前发展的阶段,而且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是学习和研究祖国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5.
徐宝华 《天津中医药》1994,(2):36-36,38
温胆汤出自唐·孙思邈着《备急千金要方》中.由半夏、陈皮、枳实、竹茹、甘草、生姜组成.后世又增加了茯苓.  相似文献   

16.
对《备急千金要方》助孕方药进行整理,研究其用药特点规律。补泻同施,实则泻之,不避峻药,虚则补之,攻不伤正;男女异治,随证加减;剂型丰富,如汤剂、丸剂、散剂、外用坐导药、药泡豆,常配合使用。研究结果对于挖掘《备急千金要方》精华,指导不孕症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温胆汤一方首见于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用以治疗“大病后虚烦不得眠”。然而后世医家究其方解,各抒己见,也拓宽了温胆汤一方的应用。现笔者就临床案例阐述温胆汤的妙用。  相似文献   

18.
孙思邈,唐·京兆华原人,著名医学家。孙氏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他认为人命至重,贵于千金,故所著方书,以千金为名。其书总结唐以前的医疗经验,对后世影响甚巨。《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将妇人病列于众疾之首,并对妇女的生理特点,辨证方法,诊治之诀提出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对后世中医妇科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仅就孙思邈对妇科学的贡献简述如次。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古代医学家中,以医德著称,并注意养生而获得长寿者,当以孙思邈为首屈一指。今年是他诞生1400周年。孙思邈(581—682),隋唐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人。他在长期的医疗实践过程中,认真总结前人的医学成就和群众的医疗经验,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在医学上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先后写成的《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各三十卷,可以说集七世纪以前中国医学之大成,给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与知识。孙思邈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因此,他在自己所写的两部医书书名中,均冠以“千金”两字。后来,人们往往将《备急千金要方》  相似文献   

20.
李智鹏  陈慧敏  解进  张盈  张厂 《环球中医药》2020,13(6):1034-1035
在当代的《中医内科学》教材中,大都把"《千金》犀角散"作为治疗急黄的首选方剂。"《千金》犀角散"一名最早出现于《张氏医通》,组成及功效均与《中医内科学》所录"《千金》犀角散"不同。1960年上海中医学院内科教研组(联合五院)编写的试用教材——《中医内科学讲义》第一次提到治疗急黄可用"《千金》犀角散"(组成:犀角、黄连、升麻、茵陈、栀子),并注明该方源于《备急千金要方》,其后《中医内科学》教材多沿用此说法。而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备急千金要方》中并无犀角散一方,即使其所载犀角汤与之亦大为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