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静  李芙蓉 《全科护理》2020,18(14):1733-1735
[目的]探讨"三期十步法"护理干预对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8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三期十步法"护理干预。采用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评价量表、日常生活能力评价量表评价两组病人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病人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梗死病人中应用"三期十步法"护理干预,能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脑梗死(ACI)恢复期患者应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本院收治的AcI恢复期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巴氏指数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护理后大体生活质量、角色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情感功能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护理后巴氏指数均升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ACI恢复期患者应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可改善生活质量及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三期十步法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纳入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62例和对照组65例,按照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临床路径,干预组的受试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三期十步法",而对照组仅施行常规护理。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评估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状况;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来评估脑卒患者中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2组NIHSS、BI量表评分分别在入院第7天及出院时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出院时、随访出院后30天时2组的mRS量表评分亦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三期十步法",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三期十步法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护理干预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扬州友好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6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行常规护理干预的58例作为对照组,行三期十步法干预的58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干预4周后的生活质量(健康状况、生活活力、情感职能、社会功能)、日常生活能力(NIHSS评分)、神经功能(Barthel评分)以及负性情绪(HAMD及HAMA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健康状况、生活活力、情感职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HAMD评分及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行三期十步法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及负性情绪,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三期十步法”护理干预策略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2年1月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的5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接受“三期十步法”护理干预的5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整体康复效果。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更高,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更低(P均<0.05)。出院时和随访2个月后,2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均比同期干预前降低,Glasgow预后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比同期干预前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比同期对照组更优(P均<0.05)。随访2个月后,2组的身体、社会、心理和物质功能评分均比干预前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比对照组更高(P均<0.05)。结论 实施“三期十步法”护理干预对于减轻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预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效率、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均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动机性访谈式的延续性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负性情绪、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接受基于动机性访谈式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恢复评分、负性情绪、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神经功能恢复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希望水平评分、WHOQOL-BREF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且研究组提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动机性访谈式的延续性护理用于脑卒中患者,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减轻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情绪、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情绪变化、运动、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上下肢肌力评分、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是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方法的有效辅助措施,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运动、神经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治疗效果、神经功能、认知功能、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认知行为护理,观察组给予认知行为联合心理护理措施,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认知功能、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神经功能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认知功能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不良情绪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心理护理应用于PSD患者中,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互助达标理论"的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9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基于"互助达标理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心理状态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等差异。结果: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互助达标理论"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状态,优化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单元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神经功能和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单元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希望水平评分、SF-36评分和QLQ-C30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以上各评分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ACI患者基于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单元护理,能有效增强其神经功能,显著提高其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分析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脑脑出血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治疗,将其按照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围术期综合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5例。比较分析两组疾病与康复相关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接受护理干预后,两组GCS评分、SSS评分和FM评分均优于护理前,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起到重要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及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动机性访谈及阶段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降低,且干预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简明健康状况问卷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干预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实施动机性访谈及阶段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情志护理及饮食调护在肺癌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肺癌化疗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情志护理及饮食调护。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各功能领域及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下降和升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癌化疗患者接受情志护理及饮食调护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情绪,并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该院于2016年1-12月收治的98例脑卒中合并后遗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两组,包括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9例,为对照组患者提供传统疾病护理,为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焦虑SAS及抑郁SDS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在社会关系、生理、心理、环境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士为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提供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日常活动能力、可有效改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03月至2021年2月期间南阳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入院单双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给予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 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睡眠质量(PSQI)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遵医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HAMA与HAMD评分及NIHSS、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 生活质量评分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HAMA与HAMD评分及NIHSS、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遵医率为93.33%, 满意度为96.67%,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和80.00%(P<0.05)。结论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可有效缓解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心理状态, 改善神经功能和睡眠质量, 提高生活质量、遵医行为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乳腺癌患者围术期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本院收治的103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6周后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干预6周后,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及PSQI指数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FACT-B评分较干预前升高(P0.05);干预6周后,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及PSQI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FACT-B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运用到乳腺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延续性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脑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院内均接受相同基础护理措施,对照组出院时常规进行院外护理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延续性康复护理指导进行干预。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出院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同组出院时,观察组出院后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出院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两组患者身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质量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出院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出院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康复护理可促进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心理状态改善,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IKAP)模式的健康教育对胃癌围术期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胃癌患者54例,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围术期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围术期采用IKAP模式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生理功能、身体疼痛、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活力、总体健康、健康变化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干预后两组HAMA及HAMD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在围术期采用IKAP健康模式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及对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框架式优质心理护理模式对胃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化疗治疗的胃癌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胃癌化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框架式优质心理护理干预;干预后比较两组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框架式优质心理护理模式对胃癌化疗患者施加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程度,提高化疗期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授权教育配合放松式心理干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白内障手术围术期常规护理和放松式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授权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正性情绪评分明显升高,负性情绪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正性情绪评分高于对照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我效能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医学应对问卷(MCMQ)量表面对应对策略评分明显升高,回避及屈服应对策略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及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LVQOL)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授权理论配合放松式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白内障手术患者负性情绪,提升患者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