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白晓辉  陈剑坤  李际强 《吉林中医药》2021,41(12):1594-1596
膀胱咳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咳则遗尿",其病位除肺与膀胱外,与脾、肾、三焦也有密切关系.治疗膀胱咳应首辨虚实,实者为邪气阻滞,三焦气机不利;虚者为肺脾肾虚,膀胱失约.根据病机将膀胱咳分为三型:三焦不利,气机逆乱,小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肺寒水饮,膀胱不利,甘草干姜汤、苓甘五味姜辛汤、五苓散、苓桂术甘汤、小青龙汤主之;肺脾肾虚,气化失常,黄芪建中汤、金匮肾气丸主之.在临床上应用经方辨证治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消化系统疑难病。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标本兼治、不良反应小、远期疗效好等优势。各医家对于本病多从湿热、血瘀论治,但近年研究发现,情志因素在诱发UC、影响其转归复发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临床上肝郁脾虚证患者多见,采用疏肝健脾法治疗本病疗效颇佳。现从肝脾生理特性、病机变化、临床方药等多个方面探讨疏肝健脾法在UC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温补脾肾汤联合艾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脾肾阳虚型UC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温补脾肾汤配合艾灸治疗,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症状积分、Sutherland DAI积分及3个月复发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综合疗效、症状积分及Sutherland DAI积分改善、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温补脾肾汤联合艾灸治疗脾肾阳虚型UC患者疗效较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认为,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多为肝失疏泄,气机逆乱,胃气上逆所致,属中医学"胃脘痛"、"嗳气"、"吐酸"、"嘈杂"等病范畴。中医药治疗本病在临床上取得了可靠的疗效,其中东汉张仲景所创部分经方也切合其病机而起到治疗作用,尤其是在减少复发率方面跟西药对照效果显著。列举5个有代表性的经方(四逆散、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旋覆代赭汤、小陷胸汤),综述了近年来经方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现状。在经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方面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妊娠恶阻是妇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现从肝胃不和型恶阻的病因病机、治法治则等方面探讨李岩教授治疗本病的临床经验。李岩教授认为本病以脾肾不足、肝气上逆为主要病机,治疗上当以清肝和胃、降逆止呕、补肾安胎为主,在临床工作中收到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UC)系消化系统难治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中医治疗本病具有一定优势。郭光业教授根据自己长期临床经验,对该病具有独到见解,认为该病病程长,用药复杂,最终往往形成一个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寒热错杂、错综复杂的病机变化。乌梅丸是治疗久痢的经方,其所治久痢形成的机理是肝脾虚弱,湿热下注,与UC病机相吻合。郭教授临床以乌梅丸为基础辨证加减治疗UC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UC)属于消化系统难治性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在以平为期理论指导下,我们以为UC的治疗目的在于使机体脏腑、气血、阴阳达到平衡状态,以求稳定病情,可长期维持缓解,并总结本病病机主要为脾胃虚弱、积滞壅肠、寒热错杂、脾肾阳虚,治以补脾升清、化积下滞、温清并用、温补脾肾等法使机体恢复平衡,治疗时辅以仙鹤草、白及、赤龙鳞三味UC经验用药,临床疗效满意。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8.
李坤寅教授认为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机特点是以脾肾阳虚或者肾阴阳两虚为本,痰湿阻滞为标。治疗特色为辨病与辨证结合,多以补肾健脾、平补肾阴肾阳、化痰祛湿为中医治疗大法,脾肾阳虚运用四君子汤加苍附导痰汤结合右归丸加减治疗,肾阴阳两虚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兼顾使用中医周期疗法,同时李教授还特别重视调节患者情绪,并配合生活方式的调整综合治疗本病,在临床取得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总结郑绍周教授从脾肾论治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性头晕临床经验。脾肾不足,气血亏虚是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的基本病因病机,同时兼夹"痰湿""血瘀"等多种病机致病。因此治疗本病应以益气健脾、补阳升阳、化痰活瘀为根本治法。郑绍周教授在临床中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本病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介绍刘爱华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思路和经验。认为脾肾亏虚、脾失升清、浊毒下陷是导致本病的关键;并根据其病因病机,提出了益气固肾、升清降浊的治疗原则,自拟糖肾升清降浊汤,灵活运用中医辨病及辨证论治,扶正祛邪,虚实兼顾,标本兼治,临床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心脏神经症以阳虚、虚阳浮越为主要病机,与心、脾、肾三脏密切相关,以心悸、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用温潜法治疗有很好的疗效。顾老师常以四逆汤合桂枝龙骨牡蛎汤与潜阳封髓丹治疗本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古代及现代中医对脾瘅的认识出发,总结笔者在临床中辨证使用经方治疗该类疾病的经验,分别选取了防己地黄汤、猪苓汤、柴胡桂枝干姜汤、乌梅丸等4个经典方剂治疗脾瘅病,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随诊时间最短15 d,最长3个月,已监测血糖未见异常,说明经方治疗脾瘅疗效肯定,为临床治疗脾瘅(糖尿病前期)开拓了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朱向东 《中医研究》2012,25(8):75-78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是难治性肠病,复发率高,危害大,很多医家治疗本病从湿热病机入手,多采取清热利湿法治疗,但临床观察发现,UC在急性期多表现湿热,而进入慢性期,多数患者出现精神心理症状,肝气郁结症状比较明显.肝气郁结日久,克伐脾土,导致脾虚,所以肝郁脾虚是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证候类型,而且患者常常因为久治不愈,出现身心交织的临床表现,说明精神情绪在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影响,所以采用疏肝健脾法治疗疗效较好.本文从疏肝健脾法治疗UC的临床应用概况、实验研究概况,肝郁脾虚证与UC的关系做了深入探讨,同时提出了疏肝健脾法治疗UC的研究思路与设想.  相似文献   

14.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复杂的肠道疾病,属临床难治性疾病。沙静涛教授从医多年,善于总结临床经验,将临床与中医经典相结合,长于运用中医药治疗UC,对治疗UC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其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为湿热内蕴、脾失健运,病机关键在于湿热内结阻滞气机,脾运失司水湿内生,故沙师治疗原则重在"利湿""除热""健脾",并在其基础上提出化瘀、疏肝、补肾、固气等治法,综合治疗UC,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介绍任琢珊教授以再障生血汤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经验。任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肾脾阳虚、气血两亏,补肾填精、温中健脾、益气补血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法则,临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西药并举,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高脂血症从瘀论治四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希英  李军 《吉林中医药》2004,24(11):15-16
高脂血症的发生多与饮食有关,食积血瘀是本病的基本病机。治疗上在饮食疗法的基础上以消食化瘀作主,配合温化痰湿、疏肝理气、平肝潜阳、滋养肝肾,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论治,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咳嗽是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西医治疗顽固性咳嗽多采用对症治疗。笔者在跟随王思宽老师临床学习期间,发现其从肺的生理特点出发,认为顽固性咳嗽的病位在肺、脾、肾,病机可归纳为脾肾亏虚、肺失宣肃,运用自拟息咳汤治疗顽固性咳嗽,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李顺民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糖尿病肾病的病位在脾肾,以脾虚为本,由脾及肾,终至脾肾同病。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以气阴两虚为本,且贯穿本病始终,标实主要是毒瘀互结。根据这一病机特点,制定了益气养阴、解毒化瘀的治疗原则,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王维英从少阴论治心肾综合征,认为本病病机属本虚标实,以心肾两虚为本,以瘀血、水湿、痰饮等为标,通过运用四结合观,截断与扭转并举,分期论治心肾综合征,擅长使用经方、时方、验方,西为中用,配合中医特色治疗,同时注重预防调护,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结合典型病案,提炼出王维英对心肾综合征的临床辨证规律,归纳出王维英特色临证治疗思路及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20.
综述中医药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的研究现状,从本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以及众多医家的经验方三方面进行研究。结论:桥本甲状腺炎基本病机多为气滞、痰凝、血瘀,涉及肝、脾、肾三脏,病性虚实夹杂常见,中医药对本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广阔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