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查阅、分析近10年国内有关针刺对胆道系统功能调整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从胆囊胆总管运动、胆汁分泌、胆囊收缩素(CCK)等3个方面就针刺调整胆道系统功能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概述,并指出经穴效应规律是关系针灸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关键问题,在相关研究中应当以穴位脏腑的相关性研究为核心,充分重视人体研究和临床研究,充分重视穴位与非穴位、不同经脉的穴位、同一经脉的不同穴位(特定穴与非特定穴)的比较研究,以更好地揭示和把握经穴效应的基本规律,指导针灸临床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高莹  杨建 《世界中医药》2023,(24):3589-3592
经穴特异性理论是针灸传统经典理论,它既是经络理论研究的切入点,也是指导临床合理用穴以提高疗效的关键所在。经穴是经脉上特定的点,是脏腑经络气血转输出入的特殊部位,经穴与非经穴效应不同,本经穴与他经穴疗效迥异,同一经脉中的特定穴与非特定穴效应有别,加强对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研究对促进针灸学的现代化、国际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婷  余小夏  刘旭光 《中医药学刊》2010,(10):2054-2057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经穴对健康人胃电面积的影响,探讨经脉穴位与脏腑的相关性。方法:针刺健康人胃经、脾经、胆经的不同穴位及非经非穴,观察针刺前后胃电面积的变化,比较分析针刺不同经脉穴位对胃功能影响的差异。结果:(1)不同经穴与非经穴比较,针刺对健康人胃电面积变化率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5);(2)不同经脉(穴位)与非经穴比较,针刺对健康人胃电面积变化率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5);(3)胃经不同穴位之间比较,针刺对健康人胃电面积变化率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对健康人胃功能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经脉穴位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4.
经穴特异性被传统中医认为是决定针灸疗效差异的关键因素。特定穴与非特定穴对比研究业已表明特定穴穴位具有生物物理特异性和效应特异性。然而综观既往的研究,基础研究少,缺乏高质量、大样本的临床效应研究,针对特定穴效应特异性的系统机理研究也很少。今后有必要通过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引入新的科学技术以及在针灸临床研究中广泛应用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方法,对特定穴的相对特异性进行证实。  相似文献   

5.
针刺镇痛的外周经穴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镇痛原理在中枢神经系统研究及外周机制的研究方面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较少考虑到经穴系统的特异性治疗作用,且模型建立也无法体现经穴——脏腑相关性联系。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针刺治疗痛证多为循经取穴,即应用传统的经络循行理论,以“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原理,按经脉循行区域选取相应的穴位治疗痛证,临床疗效较好。为此,我们建立了具有经穴——脏腑明确关系的胃——足阳明胃经痛证模型,以探讨针刺镇痛过程中的经穴特异性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相关效应与六府合穴:所谓相关效应是指某个穴位与某一特定脏腑、特定部位相关,针灸激发此穴后能对该脏腑或该部位有治疗效应如足三里治胃病、鱼际治咳嗽,直至经脉的命名都可看成是相关效应。六府的“下合穴”,突出了古人对相关效应的探求。二、相关效应与穴位分布:从穴位的主治作用与分布关系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相关效应的普遍性。三、相关效应说是对古典经脉学说的继承:古人对经脉命名、病候阐述等体现了对相关效应的探求,六府“下合穴”的应用,等于强调了此说的重要,足阳明一经而“三任”,任脉一经而“四任”,这种突破脏腑属性,仅求相关效应的作法,反映了经脉学说的实质正是穴位的相关效应,后者继承了前者的合理内核。据穴位的主治规律,列举了各经穴位的相关效应与原古典经脉的关系。四、相关效应说概括了针灸学科的特点:在针灸机理未被揭示的情况下,此说概括了本学科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查阅1959—2011年CNKI数据库和近10年Pubmed数据库文献,系统分析关于经穴与脏腑器官改变相关性的研究情况,发现刺激体表经脉穴位对脏腑器官病理改变有相对特异性,内脏器官病理变化可以在与其相应体表经脉穴位上被感知,主要体现在心、胃、肠、肝和肺系等脏腑器官,且以研究心经穴位和心脏间相关性所占比例为最多;同时发现多经多穴可反映同一脏的病理改变,同一穴位在不同时辰对相同脏腑病变产生不同效应。经穴与脏腑器官病理改变的相关性可能有特异性,但是其特异性规律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归纳和分析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临床对照文献中的十四经腧穴的取穴规律。方法:主要搜集近5年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对照文献,筛选合格文献,提取文献中使用的十四经腧穴。结果:纳入合格文献54篇,纳入腧穴41个,其中使用频率高的腧穴是足三里、中脘;纳入腧穴中特定穴33个,涉及特定穴10种;纳入经脉8条,其中使用频率高的经脉前四条分别为足阳明胃经、任脉、膀胱经、脾经。结论: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主要以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腧穴为主,腧穴类型主要以特定穴为主。  相似文献   

9.
提炼并分析针灸治疗高脂血症选穴用经的特点和规律.通过检索主要中英文数据库,纳入有明确选穴的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文献,分析针灸治疗高脂血症选穴用经的特点和规律.发现高脂血症针灸处方的选穴以特定穴为主,选穴频次居于前5位的依次为丰隆、足三里、三阴交、内关和天枢;高脂血症针灸处方的用经包括10条经脉,选用经脉频次较高的为胃经、脾经、任脉、膀胱经和心包经;高脂血症的针灸处方以胃经、脾经、任脉、膀胱经和心包经的特定穴为主.高脂血症的针灸处方体现了“从脾论治、循脾胃经取穴、远近结合”“调整脏腑虚实、辨证取穴、前后结合”和“辨症取穴”的选穴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十二经脉经穴对健康成人体表胃、小肠电图的影响,探讨经脉、穴位与脏腑之间的相对特异性关系。方法:应用多导生理记录仪记录30例健康成人针刺不同穴位前后的体表胃、小肠电图,比较胃、小肠电图频率、振幅变化的差异。结果:针刺足三里、养老、曲池穴能使胃、小肠电振幅上升。针刺足三里、养老、通里、内关等穴位能分别调节胃、肠运动的节律;针刺足三里、养老、阴陵泉等穴能同时调节胃、肠运动的节律,促进二者协调运动。表现出与健康人胃相关的有曲池、太冲、外关、足三里、阴陵泉、养老;表现出与健康人小肠相关的有通里、阳陵泉、阴陵泉、养老。其中阴陵泉、养老与胃、肠两脏都有关系。结论:从体表经穴观察相应脏腑的功能变化发现经脉(穴)与脏腑之间确实存在着相关性关系,其效应规律可概括为"多经司控一脏"与"一经调节多脏"。  相似文献   

11.
沈雪勇  刘西娟 《中医杂志》2000,41(6):379-379
十二经脉均左右对称分布,但十二经脉所属的脏腑并不都对称地位于胸腹腔内,这些不对称脏腑所属的经脉如何联系?笔者以为,不同侧的脏腑经脉之间应有联系,其理由及联系途径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1 两侧经穴对单一脏器均具调治作用。单一脏腑病变可反应于两侧经脉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表明,针灸两侧经穴对其所属脏腑的功能均有影响。单侧取穴时,可以取相应脏腑同侧的经穴,也可以取其对侧的经穴,两侧经穴也可以轮番使用。针灸经穴后疗效的产生,可能是通过整体功能的调节而间接地影响相应脏腑  相似文献   

12.
经穴的特异性是指经穴在形态结构、生物物理特性、病理反应、刺激效应等方面与其周围的非经穴比较具有的特异性。经穴在功能方面与非经穴人体组织有着明显的区别,穴位具有反映病证的功能及感受刺激的功能。穴位反映病证具有与脏腑密切相关的特异性,反映病证的穴位大多在与其相关脏腑所属的经络上,穴位反映病证与脏腑疾病发展进程密切相关等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3.
从四总穴探讨经脉的体表特异性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总穴歌是针灸临床治疗的经典歌赋,是穴位循经远治的经典范例,同时也是经穴效应特异性的集中体现,尤其体现在基于经脉循行路线的穴位与其主治部位之间的体表特异性联系,基于大量四总穴的相关临床与实验研究支持这种体表特异性联系的客观事实,提示穴位与主治部位的体表直接联系或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中介的间接联系可能是经脉体表特异性联系的重要生物学基础。既往关于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研究,多聚焦于穴位与内脏的相关性研究,实际上,经脉体表特异性联系是一个十分重要却被忽视的研究领域,对于全面、深刻地揭示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基本规律和科学内涵,促进针灸理论与临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心包经和胃经不同穴位及相应的非穴对心动过缓模型大鼠的调节作用,研究不同经穴间、经穴与非穴的效应是否存在差异。方法用普萘洛尔(心得安)制作心动过缓大鼠模型,观察电针心包经不同经穴(大陵、郄门、曲泽)、胃经不同经穴(解溪、足三里、犊鼻)的效应差异,及与各经穴相应的旁开非穴对心动过缓大鼠心率(HR)、心功能(LVSP、+dp/dtmax、t-dp/dtmax)、平均动脉压(MAP)的调节效应的差异。结果电针心包经的大陵、郄门、曲泽均有改善心动过缓大鼠心率与心功能(LVSP、+dp/dtmax、t-dp/dtmax)作用(P〈0.05),提高大鼠心率的效应大小趋势是大陵穴〈郄门穴〈曲泽穴,统计分析表明,曲泽组与郄门组均优于大陵组(P〈0.05);胃经的解溪、足三里、犊鼻中除解溪组外,其余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未呈现显著提高大鼠心率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P〉0.05);电针心包经经穴与胃经经穴对大鼠的平均动脉压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各经穴与相应的旁开非穴对心率、心功能及平均动脉压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一经脉不同经穴、不同经脉的经穴具有效应特异性,经穴与相应的旁开非经穴的效应量未呈现显著性差异,提示在以小动物为研究对象的电针效应研究中,非经穴选择在经穴附近可能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15.
张磊  张英  周馨  万冬桂 《新中医》2021,53(15):104-108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探讨针灸治疗癌性疼痛的取穴规律。方法:检索自建库到2020年5月30日期间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平台中有关针灸治疗癌性疼痛的中文文献,将符合标准的文献录入EXCEL数据库中,并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检索到71篇文献,在未区分具体癌症进行治疗的针灸处方中,胃经是最常选用的经脉,其次为大肠经、脾经。使用频次由多到少依次排序的5个腧穴分别为足三里、合谷、阿是穴、三阴交和内关,使用特定穴以五输穴、合穴、下合穴为主。针对不同脏腑癌痛进行治疗的针灸处方中,胃癌癌痛常用腧穴为足三里、中脘;肺癌癌痛常用腧穴为内关、肺俞、足三里;肝癌癌痛常用腧穴为太冲、期门、肝俞、三阴交。所选经脉以病变脏腑所属经脉和膀胱经为主,特定穴使用则以背俞穴、募穴、合穴为主。将使用频次≥5的高频穴位进行聚类分析,最终得出4类结果。结论:针灸治疗癌痛,以合谷、足三里、内关、三阴交、阿是穴为基本穴位处方。根据不同脏腑的癌痛情况,应以病变脏腑所属经脉之合穴、募穴配合膀胱经相应的背俞穴为基础,联合应用基本穴位处方随症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6.
对1985年到2013年针灸治疗便秘的文献进行分析发现,文献涉及的治疗方法有针刺、艾灸、针灸并用、电针、穴位注射等,用穴达57个之多,涉及十二条经脉的穴位及经外奇穴,但主要以膀胱经和胃经经穴为主。在综合文献疗效基础上,提出针灸治疗便秘的参考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脏腑-经穴相关机制的生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脉、穴位-脏腑相关是脏腑经络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经络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穴位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通过经络的联系,脏腑生理或病理的改变往往在体表相应经脉穴位上有所反应(即:脏腑-经穴相关);反之,刺激体表一定穴位也能引起相应内脏功能的改变,起到治疗和调整的作用(即:经穴-脏腑相关).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近年来经脉-脏腑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查阅及逻辑学研究,发现脏腑病变时,体表经脉会在其特定穴所居部位出现结节条索以及电阻、经络能量值、温度与血流量等改变。基于“明知其源,睹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穴位所在,主治所在”“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理论探讨脏腑功能于相应经脉系统的反映以及针刺十四经脉穴位调节相应脏腑的功能,本研究进一步围绕肺、胃和肠探讨经脉-脏腑的治疗特异性,为指导临床应用提供思路。近年来探讨经脉-脏腑相关从经络诊察法到关注患者异常感觉变化再到基于表征的物理检测手法,研究手段逐步提高,结论更具客观性,但研究仍集中于肺、胃和大肠等脏腑,存在一定局限性,未来研究应注重指导临床诊断治疗、扩大研究范围,增加脏腑器官的普适性,为寻找更系统更全面的依据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关于提高针久疗效的若干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灸治疗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疗效 ,一切的临床实践都必须以此为基准。以针刺穴位为前提 ,研究针刺所产生的生理效应及其应用 ,是由 5个基本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即穴位特异性、得气状况、针法灸法的刺激参数、个体差异、时间因素。笔者拟就此结合个人的临床得失谈点体会。1 .穴位功能特异性穴位与非穴位作用之间有差异 ,不同经脉穴位与穴位之间在功能作用上也存在着差异 ,“经脉所过 ,主治所及”,说明穴位的针刺效应和其所属经脉的络属规律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即使同经的不同穴位在主治功能上也存在着差异。笔者认为要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鲁秀蕾  戴萌萌  陈华德 《新中医》2020,52(6):117-120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急性乳腺炎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1999年1月-2019年3月中国知网、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针灸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报道和临床研究,分析总结针灸治疗该病的取穴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53篇,常用穴位53个,总共频次282次,最常用的5个穴位是肩井、膻中、乳根、期门、足三里;涉及经脉12条,除手少阴心经和手少阳三焦经外均有涉及,其中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任脉出现频次最多。特定穴以交会穴、募穴、八会穴使用频次较高。穴位分布主要集中在胸腹部、腰背部及四肢。结论:针灸治疗急性乳腺炎以胸腹部局部取穴及四肢循经取穴、选用特定穴为主,经络选取主要为胃经、胆经、任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