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癌瘤转移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400例恶性肿瘤尸解中,321例(80.3%)癌,79例肉瘤,其中65例淋巴瘤,14例(3.5%)为软组织及骨肿瘤,肿瘤转移到肝及肺最常见。有163例转移到肺及肝,各占40.5%。肝的转移瘤依次主要来自乳腺、大肠、卵巢、胃及非何杰金淋巴瘤(NHL)。肺的转移瘤主要来自乳腺、肝、NHL,胃及卵巢。淋巴结转移主要累及颈部、纵隔及主动脉周围淋巴结。广泛转移的肿瘤是肺癌、胃癌、乳腺癌和淋巴瘤。尸检材料显示,宫颈癌、膀胱癌、咽癌及睾丸肿瘤主要是局部侵犯,转移并不广泛。本研究显示,恶性肿瘤的扩散与转移基本有下列方式:直接侵袭:很多肿瘤可能直接累及周围组织。例如胃肠癌,癌细胞沿着肌组织间隙进入临近器官。淋巴管扩散:任何器官或组织的肿瘤细胞可能进入淋巴管而转移到局部或远处淋巴结,它是癌的主要转移方式。血道转移:远处转移在尸检材料中很常见,最常累及的器官是肝和肺,特别是软组织肉瘤,但晚期癌也很常见血道转移。种植性转移:这也是很常见的转移方式,特别是胃癌、大肠癌、卵巢癌等。本研究也显示与癌瘤手术标本对比研究、肿瘤转移与临床分期、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晚期恶性肿瘤尸体解剖中少见转移部位及感染的关系。方法 于死亡后24小时内按尸解常规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30例尸解中发现2例胃癌转移至双侧肾上腺,恶性黑色素瘤和肺癌各1例转移至脾脏,1例肺癌转移至心包、心脏。胃癌、胰腺癌各1例,临床无确切感染灶,但尸解有明确感染部位。结论 少见转移部位及感染的存在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警惕,以便患者能得到及时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肺腺鳞癌淋巴结转移(LNM)的特点.方法 对361例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淋巴结分区和TNM分期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标准(1997年).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Log 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 361例肺腺鳞癌纵隔LNM途径表现为:左肺上叶癌首先转移到主.肺动脉窗淋巴结,右肺上叶癌首先转移到下气管旁淋巴结,两侧下叶肺癌首先转移到隆突下淋巴结,右肺中叶肺癌以向上转移为主.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以隆突下最为多见,其次为主-肺动脉窗和下段气管旁.发生单一站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的患者预后好于其他LNM者.结论 不同部位肺腺鳞癌的LNM途径和跳跃转移部位有所不同,治疗时应加以考虑.不同转移模式的患者预后不同,发生单一站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肺腺鳞癌淋巴结转移(LNM)的特点.方法 对361例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淋巴结分区和TNM分期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标准(1997年).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Log 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 361例肺腺鳞癌纵隔LNM途径表现为:左肺上叶癌首先转移到主.肺动脉窗淋巴结,右肺上叶癌首先转移到下气管旁淋巴结,两侧下叶肺癌首先转移到隆突下淋巴结,右肺中叶肺癌以向上转移为主.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以隆突下最为多见,其次为主-肺动脉窗和下段气管旁.发生单一站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的患者预后好于其他LNM者.结论 不同部位肺腺鳞癌的LNM途径和跳跃转移部位有所不同,治疗时应加以考虑.不同转移模式的患者预后不同,发生单一站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肺腺鳞癌淋巴结转移(LNM)的特点.方法 对361例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淋巴结分区和TNM分期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标准(1997年).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Log 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 361例肺腺鳞癌纵隔LNM途径表现为:左肺上叶癌首先转移到主.肺动脉窗淋巴结,右肺上叶癌首先转移到下气管旁淋巴结,两侧下叶肺癌首先转移到隆突下淋巴结,右肺中叶肺癌以向上转移为主.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以隆突下最为多见,其次为主-肺动脉窗和下段气管旁.发生单一站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的患者预后好于其他LNM者.结论 不同部位肺腺鳞癌的LNM途径和跳跃转移部位有所不同,治疗时应加以考虑.不同转移模式的患者预后不同,发生单一站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肺腺鳞癌淋巴结转移(LNM)的特点.方法 对361例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淋巴结分区和TNM分期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标准(1997年).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Log 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 361例肺腺鳞癌纵隔LNM途径表现为:左肺上叶癌首先转移到主.肺动脉窗淋巴结,右肺上叶癌首先转移到下气管旁淋巴结,两侧下叶肺癌首先转移到隆突下淋巴结,右肺中叶肺癌以向上转移为主.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以隆突下最为多见,其次为主-肺动脉窗和下段气管旁.发生单一站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的患者预后好于其他LNM者.结论 不同部位肺腺鳞癌的LNM途径和跳跃转移部位有所不同,治疗时应加以考虑.不同转移模式的患者预后不同,发生单一站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肺腺鳞癌淋巴结转移(LNM)的特点.方法 对361例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淋巴结分区和TNM分期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标准(1997年).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Log 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 361例肺腺鳞癌纵隔LNM途径表现为:左肺上叶癌首先转移到主.肺动脉窗淋巴结,右肺上叶癌首先转移到下气管旁淋巴结,两侧下叶肺癌首先转移到隆突下淋巴结,右肺中叶肺癌以向上转移为主.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以隆突下最为多见,其次为主-肺动脉窗和下段气管旁.发生单一站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的患者预后好于其他LNM者.结论 不同部位肺腺鳞癌的LNM途径和跳跃转移部位有所不同,治疗时应加以考虑.不同转移模式的患者预后不同,发生单一站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肺腺鳞癌淋巴结转移(LNM)的特点.方法 对361例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淋巴结分区和TNM分期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标准(1997年).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Log 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 361例肺腺鳞癌纵隔LNM途径表现为:左肺上叶癌首先转移到主.肺动脉窗淋巴结,右肺上叶癌首先转移到下气管旁淋巴结,两侧下叶肺癌首先转移到隆突下淋巴结,右肺中叶肺癌以向上转移为主.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以隆突下最为多见,其次为主-肺动脉窗和下段气管旁.发生单一站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的患者预后好于其他LNM者.结论 不同部位肺腺鳞癌的LNM途径和跳跃转移部位有所不同,治疗时应加以考虑.不同转移模式的患者预后不同,发生单一站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肺腺鳞癌淋巴结转移(LNM)的特点.方法 对361例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淋巴结分区和TNM分期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标准(1997年).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Log 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 361例肺腺鳞癌纵隔LNM途径表现为:左肺上叶癌首先转移到主.肺动脉窗淋巴结,右肺上叶癌首先转移到下气管旁淋巴结,两侧下叶肺癌首先转移到隆突下淋巴结,右肺中叶肺癌以向上转移为主.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以隆突下最为多见,其次为主-肺动脉窗和下段气管旁.发生单一站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的患者预后好于其他LNM者.结论 不同部位肺腺鳞癌的LNM途径和跳跃转移部位有所不同,治疗时应加以考虑.不同转移模式的患者预后不同,发生单一站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好.  相似文献   

10.
肺腺鳞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肺腺鳞癌淋巴结转移(LNM)的特点.方法 对361例肺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淋巴结分区和TNM分期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标准(1997年).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Log 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 361例肺腺鳞癌纵隔LNM途径表现为:左肺上叶癌首先转移到主.肺动脉窗淋巴结,右肺上叶癌首先转移到下气管旁淋巴结,两侧下叶肺癌首先转移到隆突下淋巴结,右肺中叶肺癌以向上转移为主.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以隆突下最为多见,其次为主-肺动脉窗和下段气管旁.发生单一站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的患者预后好于其他LNM者.结论 不同部位肺腺鳞癌的LNM途径和跳跃转移部位有所不同,治疗时应加以考虑.不同转移模式的患者预后不同,发生单一站纵隔淋巴结跳跃转移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好.  相似文献   

11.
脑转移瘤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转移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脑转移瘤 4 2例 ,均行手术治疗。 4 1例术后行全脑放疗 ,其中 13例再加化疗。结果 :术后症状消失或好转 37例 ,无明显变化 4例 ,死亡 1例。随访 36例 ,平均生存期手术加放疗者为 13 6个月、手术加放化疗者为 14 3个月。结论 :手术治疗联合放疗及化疗是治疗脑转移瘤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综合疗法对骨转移瘤患者症状缓解、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的作用。[方法]42例骨转移瘤患者采用单一方法治疗11例,即单纯手术、放疗或化疗。综合治疗31例,即手术结合放疗或化疗,全县化疗结合局部介入化疗,全身化疗结合局部放疗。[结果]从缓解症状、改善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观察,综合治疗疗效较好,单纯治疗效果稍差。[结论]提示对骨转移瘤患者宜提倡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3.
卵巢癌是死亡率最高的妇科肿瘤.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而晚期患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案,其5年生存率不到40%.约70%卵巢癌患者伴有广泛的腹膜转移,一旦发生了转移,卵巢癌患者的预后将大大下降.所以卵巢癌转移的发病机制研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就目前国内外关于卵巢癌转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卵巢转移瘤的临床特征 ,探讨其治疗和预后。[方法]对1985年~1996年109例卵巢转移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9例卵巢转移瘤占同期收治的卵巢恶性肿瘤的9 7% ,双侧卵巢转移占62 4% ,单侧卵巢转移占37 6% ,伴腹腔转移占71 6%。1年生存率5 0% ,平均生存时间13个月。来源于乳腺癌、淋巴瘤和生殖道癌的卵巢转移瘤平均生存时间为27个月、32个月和22个月 ,来源于结肠癌、胃癌和肺癌的平均生存时间为9个月、8个月和3个月。肿瘤局限在盆腔内的平均生存时间比腹盆腔广泛转移的明显延长(21个月比9个月) ,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 01)。胃肠道和生殖道癌卵巢转移术后残存肿瘤的直径<2cm(理想肿瘤细胞减灭术)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长于>2cm者 ,亦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卵巢转移瘤常合并腹盆腔广泛转移 ,预后差 ,但手术达理想减瘤者可以明显延长生存  相似文献   

15.
沈蓓蕾 《肿瘤学杂志》2006,12(5):420-421
[目的]探讨CT对卵巢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转移瘤的CT表现。[结果]21例中,双侧卵巢病变15例,混合性肿块14例,实性肿块7例,实性病灶及病灶的实性部分有明显的强化。[结论]CT可显示卵巢转移瘤的形态、大小及内部特征,对卵巢转移瘤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卡倍他滨治疗既往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7例具有可测量病灶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卡培他滨(2510mg^2/天,口服14天,休息7天为一疗程)单药治疗2-6个疗程。结果 17例患者中CR1例,PR4例,SD4例和PD8例,有效率为29.3%。至疾病进展中位时间5个月(范围2-10^ 个月)。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64.7%),皮肤色素沉着(58.8%)、白细胞减少(41.2%)和恶心呕吐消化道反应(17.6%),一般程度较轻,可耐受,Ⅲ度毒性反应为1例手足综合征,无IV度不良反应。应用Vitb6治疗能减轻手足综合征的症状。结论 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且口服方便,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门诊治疗是一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阴转移性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60例外阴转移性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外阴转移性癌 ,主要继发于宫颈癌和宫体癌 ,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30 15%和20 10 %。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手术加化疗24 10 %、放疗加化疗18 60 %)明显优于单纯化疗(10 96 %)和单纯放疗(14 54%)。转移灶大于2cm或多发或伴有原发肿瘤复发/远处转移者生存率较差。〔结论〕外阴转移性癌预后差 ,综合治疗可提高生存率从而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血行转移和淋巴结转移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区别。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对 32 2例血行转移和 2 0 1例淋巴结转移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DNA倍体、细胞凋亡水平和增殖活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血行转移肿瘤患者外周血细胞DNA异倍体检出率、细胞凋亡水平和细胞增殖活性均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者 ,其检出率及平均值分别为 12 73%、(3 5 7± 2 14) %、(1 2 4±1 0 6 ) %和 1 0 0 %、(1 94± 1 0 9) %、(0 81± 0 5 3) % (P <0 0 5 )。结论 :血行转移和淋巴结转移肿瘤患者血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有明显不同。这可能为恶性肿瘤血行转移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原发于胃肠道的卵巢转移癌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卵巢转移癌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1964年1月-1998年3月收治的卵巢转移癌患者共22例,结果:本组16例原发肿瘤为胃癌,6例为结肠癌,生存时间8例小于等于3个月,8例3-6个月,6-12个月3例,>2年3例,最长时间为38个月,总的2年生存率为13.6%(3/22),22例患者中来源于结肠癌的卵巢转移癌的2年生存率为33.3%(2/6),明显高于胃癌的6.2%(1/16)(P<0.05),卵巢转移癌中,印戒细胞癌的2年重庆率11.1%低于非印戒细胞癌的15.4%(P<0.05),卵巢癌细胞减灭术后,残留肿瘤小于等于2厘米者预后比较残余肿瘤>2cm者好(P<0.05),结论:卵巢转移癌患者一般比原发卵巢癌患者年轻,对疑为卵巢转移癌的患者应注意行胃肠镜检查,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规范的化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对女性胃肠癌患 地手术时应谨慎探查双侧卵巢,必要时行卵巢冰冻切片检查,遵循个体化原则。  相似文献   

20.
HIFU合并化疗治疗腹盆腔复发或转移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能聚焦超声刀(Highintensityfocusedultrasound,HIFU)合并化疗治疗腹盆腔复发或转移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既往病史有过手术和/或放、化疗史,病理诊断明确的腹盆腔复发或转移癌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前者采用HIFU 化疗,后者单纯用化疗,均在完成2周期化疗后评价其有效率、临床受益反应,并至少随访1年。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24例,总有效率69.4%(25/36),临床受益率(CBR)为83.3%(30/36),平均生存期为9.1±3.1个月;对照组CR0例,PR10例,总有效率31.3%(10/32),CBR为56.3%(18/32),平均生存期为6.8±2.4个月;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P<0.01),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无脏器穿孔、大出血、胰漏、腹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HIFU合并化疗治疗腹盆腔复发或转移癌可取得较高的局控率和临床受益率,并能延长其生存期,对于无手术和(或)放疗适应症的晚期腹盆腔恶性肿瘤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高姑息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