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动态监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声像图改变。结果:10例患者卵巢体积增大呈均势性,卵泡数目增多呈均势性增长,其中,8例伴腹腔积液,2例腹腔积液伴胸腔积液。10例中6例未受孕,4例受孕,2例单胎,2例双胎,其中1例双胎胎停育。结论:超声检查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预防、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是首选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诊断中经腹部及阴道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12月在我院就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70例临床资料,均进行经腹超声检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比较经腹超声、经阴道超声及经腹部和阴道超声联合诊断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结果,并统计其卵巢直径及卵泡数量情况。结果经腹及阴道超声联合诊断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独经腹部超声及经阴道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诊断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的卵泡数量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查,而卵巢直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诊断中经腹部及阴道超声诊断具有显著的价值,可有效提高检出率,有助于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经腹部及阴道超声对使用药物促排卵发生过度刺激的卵巢进行监测。结果卵巢体积增大,卵泡数目增多且均势增长,腹水、胸水等是OHSS的早期声像表现。结论超声对OHSS具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戚磊  刘军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0):129-130
目的探讨超声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3年以来在我院诊治的24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诊断早期轻度OHSS患者17例,中度OHSS患者5例,重度OHSS患者2例。结论超声在各阶段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的诊治中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黎琬秋   《中国医学工程》2013,(6):193-193,196
目的探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超声表现。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2年6月收治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患者1例,采用超声检查诊断。结果左侧卵巢大小为90 mm×80 mm,右侧卵巢大小为84 mm×86 mm,可探及腹水的最大径线为125 mm,将促卵药物停用。给予白蛋白支持用药,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经超声检查显示,左侧卵巢大小为86 mm×72mm,右侧卵巢大小为80 mm×68 mm,可探及腹水的最大径线为76 mm。结论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临床诊治中超声作用显著,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一种由诱导排卵所引起的严重并发症。表现为卵巢增大,腹水,胸水,血液浓缩和血栓形成。此征最常见于应用人绝经期促性腺素(HMG)和纯卵泡刺激素(FSH)诱导排卵的患者。应用克罗米芬的患者及葡萄胎和绒毛膜上皮癌患者亦可发生。...  相似文献   

7.
<正>超声为监测卵泡发育及排卵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许多不孕的女性中因卵巢分泌功能紊乱、卵巢排卵功能障碍而在自然周期中不能正常排卵,需采用药物的方法诱导排卵的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是在使用促排卵药物时发生的一种医源性综合征,如不能发现及时治疗,其后果严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超声对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诊断有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8.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
玄立华 《河北医学》2014,(11):1899-1901
探讨与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 CDFI )监测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OHSS )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确诊为OHSS的患者22例,在治疗过程中使用CDFI检测患者病情,包括观察子宫大小和内膜变化及卵泡发育情况;对病情严重的患者需检查陶氏积液以及胸腹水的有无。结果:22例OHSS患者均出现卵巢体积增大,卵泡数目增多,严重的患者先后出现腹水和胸水;所有患者在CDFI检测结果的指导下给予全面对症治疗,其中18例患者于6个月后OHSS临床症状消失,并且成功受孕,胚胎发育正常,其余4例患者仍然无法正常受孕,但OHSS症状消失。结论:CDFI能够准确监测OHSS患者的临床症状,指导临床医师安全用药并应用高效完善的策略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临床因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对44例超促排卵周期中不孕患者年龄、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使用剂量、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卵泡大小及数目、有无妊娠等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关系做一分析。结果发现年轻患者,hCG注射日卵泡数目≥13个,中、小卵泡数≥10个时,OHSS发生率明显上升。妊娠,特别是多胎妊娠,常常促进OHSS发生,或加重其症状。HMC治疗剂量与发生OHSS剂量有交叉,因而即使HMG用量少的患者,也应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11.
刘芳  李青 《中原医刊》1999,26(9):32-32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是不孕症患者在药物促进排卵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并发症。它多见于年轻妇女,年龄<35岁,多囊卵巢及使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或维持妊娠黄体者。其病理特点是全身毛细血管增生和通透性增加,这种现象尤见于卵巢组织,从而导致体液渗出,血液浓缩,肾灌流量减少,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少尿、高血钾、高血钠、酸中毒,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此病由于是医源性疾病,是辅助生殖的并发症,临床较少见,我院自1998年5月至1999年2月共收治4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28岁,于1998年5…  相似文献   

12.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昕  辛峰  陈秀菊 《医学综述》1999,5(6):284-285
<正>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是应用促性腺激素和人工合成类激素药物诱导排卵引起的医源性并发症。其严重者有生命危险。随着促排卵药物使用的增加,目前已成为妇产科医生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上个世纪随着国外生殖助孕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在近20年来在这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由于助孕技术的发展和促排卵药物的广泛应用,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 syndrome,OHSS)的发生日渐增多.如果对OHSS认识不清或治疗不当,将导致严重病变,甚至死亡.现总结6例OHSS病例报告如下,以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避免意外发生.  相似文献   

14.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是辅助生殖技术的常见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在促排卵治疗和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OHSS的发生率为1%~14%,重度为0.5%~2%[1].  相似文献   

15.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11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红卫 《宁波医学》2000,12(9):431-431
  相似文献   

16.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治疗韩献萍严萍邢福祺促性腺激素具有很强的促排卵作用,但又有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危险。目前随着促性腺激素疗法的广泛应用,OHSS的发病大有增加的趋势。我们就OHSS的发病及治疗作了一些与传统观念不同的尝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ir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的诊断、预防及治疗。方法:对11例OHSS患进行诊断、分级,并针对病症进行治疗。结果:OHSS患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治疗上以保守为主,成功率为90%。结论:OHSS是不孕症治疗中促超排卵量最严重的并发症,应以预防为主,治疗上也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8.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发展相关的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自1999年7月-2002年7月在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与未发生OHSS患者的各项临床、实验室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OHSS组与非OHSS组相比,存在卵巢体积大、获卵数多、妊娠率高的倾向(P<0.05)。中重度OHSS组与非OHSS组相比,还存在促性腺激素(Gn)用药量少、年龄低、过敏体质的倾向(P<0.05)。早发OHSS和晚发OHSS相比,存在年龄低、HCG日血清雌激素值高的倾向(P<0.05)。结论:对OHSS高危因素患者进行监测,及早给予相应处理对有效预防或减轻OHSS的发生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9.
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二例B超观察殷彦华(黄山市中医院B超室245000)用促性腺激素诱发排卵,是近年临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一种方便有效的方法。但在治疗过程中不能完全避免发生并发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我院从1993年3月~1994年5月间共收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