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养生包括医家、道家、佛家、儒家等不同领域的养生理论和实践活动。挖掘提炼中华传统养生流派的代表性观点,提出通络养生八字经——通络-养精-动形-静神。通络,疏通经络、流畅气血;养精,补肾填精、燮理阴阳;动形,体欲常劳、劳勿过极;静神,静养元神、节用识神;从而达到康养摄生的目的。以通络养生八字经为指导开展的健康养生服务,对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促进健康服务产业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儒家、释家、道家、医家四大流派的养生思想对于养生保健事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道家养生思想的核心在于"修心为主、修身为辅",崇尚自然,强调天道自然无为、人道顺应天道,提倡道法自然、清静无为、致虚守静的养生思想,同时提倡啬精、爱气、存神的养生之道,以达到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精气神全的目的。经过长期发展,医家也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和系统的养生方法,整体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具有统一性,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提倡顺应自然、调适四时、流通气血、疏畅络脉、养精益气、积正御邪、形与神俱、动形静神的养生思想。依据四大流派的养生思想总结提出通络、养精、动形、静神的现代养生指导思想,为中医药健康养生服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在养生保健方面,有两种观点。“动”态养生观者强调运动锻炼、工作多思、营养、社会接触等等;“静”态养生观者提倡静坐、恬淡、寡欲、素食、节食等等。两者孰优孰劣?笔者认为,“动”与“静”两者无优劣之分,也不矛盾,而是对立统一的有机整体。要想获得良好的养生效果,必须动静结合。古人云:“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中医认为,人体是由“形”和“神”构成的。两者统一  相似文献   

4.
养生防病是自古以来人们孜孜追求的目标,《内经》倡导形神共养。形属阴,阴主静,故形易静难动,宜以动养之;神属阳,阳主动,故神易动难静,宜以静养之。动以养形,以形养神,动中有静;静以养神,以神养形,静中有动。动静结合,形神合一。只有形神协调,才是一个健康的生命体。  相似文献   

5.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以气血为物质基础的有机统一整体。五神藏于五脏,主宰人体精神活动;气血通畅、各脏腑之间功能协调发挥,可保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神本于形,形神一体,形盛则神充,神旺则形壮。从“神”出发,除了论述《素问·五脏别论》中提到的四脏与神的关系以及相关现代研究以外,还阐述了肺藏魄与睡眠的关系,为中医药防治失眠提供思路,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6.
养生防病是自古以来人们孜孜追求的目标,《内经》倡导形神共养。形属阴,阴主静,故形易静难动,宜以动养之;神属阳,阳主动,故神易动难静,宜以静养之。动以养形,以形养神,动中有静;静以养神,以神养形,静中有动。动静结合,形神合一。只有形神协调,才是一个健康的生命体。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强调人体有“三宝”,即精、气、神,它维持着生命活动。形,指有形物质,指人体;神,指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还指精神意识活动。“形”与“神”关系十分密切。“神者,水谷之精气也” (《灵枢·平人绝谷》篇)。此言“神”以精气为物质基础的,是脏腑气血盛衰的外露征象,通过机体的形态动静、面部表情、语言气息等表现。  相似文献   

8.
没有只动不静的动功,也没有只静不动的静功。练功时的“动”和“静”,都是在人体的生理范围之内的调节。动或静,一旦超出了生理允许的范围,就会适得其反,不仅不能养生祛病,反而引起疾病,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9.
刘燕平 《广西中医药》1991,14(5):227-230
<正> 中医养生学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历代医家方士积絮了许多却病延年之术。方法虽多,归纳起来,不外“养神”与“养形”两大类。笔者认为:“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神的机能状态决定了养生的成败,所以养生应以“养神”为首务。1 养生重在养神祖国医学中“神”的基本概念,可以总结为“神为生之主”。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它以物质为  相似文献   

10.
郑秀青 《河南中医》2023,(12):1821-1824
自然之气有开阖升降,生命活动有其自然节律,与天地万物的生、长、收、藏规律一致。人与万物互通交感,春季阳气升发,养生宜顺应升发之性,以调达、通畅为主;夏季五行属火,主炎上,阳气外浮于体表,养生重在养长,既要防止阳气过盛,又要避免寒凉伤阳;秋季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万物由浮转沉,养生须遵循“收”的原则,由开转阖,由浮转沉;冬季是四时阴气盛极之时,人体之气也应收敛而不妄动,以沉、藏为主。神乱则病,无论何季,均要安神定志,“虚己”和“精神内守”是调神的关键。起居有常、饮食有节、适度运动以养形;四气调神、精神内守、安神定志以养神,神足、气盛、形健,则形神皆养。  相似文献   

11.
营卫气血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論之一,它是演述人体营养作用、卫外功能及气血循环的生理现象的理論;它与臟腑共同构成整体,故学者不可不有深刻的了解。一、人体之生成及精神气血之来源人生在孕育初期,乃由阴阳二气会合的“精”所生成的。此精藏在腎內,为生命的根源和生活的基本动力,此精称之为先天之精。“神”,和生命一切随着父精母血的媾合而孕育。灵福本神篇說:“生之来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指出神在兩精交合时节已产生了,而神与形是不能分开存在的,所謂“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灵樞天年篇)。无形則神亦不存在,故知在人体有形时,就有神的存在了,  相似文献   

12.
养形与养神     
养形与养神是古人养生的重要内容。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形与神相互依存,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黄帝内经》载:“法於阴阳,和於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如何养形,养生学者概括为三点:动以养形。“生命在于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因为活动。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气郁生百病,生病及病情加重皆因精气郁。故“水郁则为污,草郁则为蒉。”三国时华佗教导人们运动方法名“五禽戏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即强调以动养形的重要性。人到老年,多活动如散步、种花草、做家务或进  相似文献   

13.
高晖  段行武 《中国针灸》2023,(4):409-413
基于“心身医学”理论探讨针灸“调神治形”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思路。慢性荨麻疹同时存在气血功能失调和精神情志异常,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即“心身同病”,临床诊治应重视心身同治,以协同增效。针灸“调神治形”治疗慢性荨麻疹,通过调脑神、心神、脏神、气机以“调神”,调气和营、祛风止痒为则以“调形”,采用针刺配合艾灸、刺络拔罐、耳穴疗法等综合治疗,将“治神”贯穿辨治全程,医患配合,共奏气血冲和、心身安宁之效。  相似文献   

14.
一、静的含义 什么是静或入静,自古以来说法众多。王安平先生认为,静是形体、思想、环境相对安静的综合体现。是“使神志处于清醒和睡眠的中间状态”。他强调:一是形体要安静。动作越简单越好,越不动脑筋越好,练功时,形体不要乱动,不要东张西望。做到“立如松”,“坐如钟”,形体相对稳定,才能静静体会身体内部的变化。“形静则神聚,聚神生气”、“形动则神散,神散则耗气”。二是思想要安静。要加强自我控制,思想不要开小差,注意力要集中,力求心平气和,做到三不想:“过去的事不回想,眼前的事不多想,将来的事不预想”。三…  相似文献   

15.
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以弥漫性疼痛为主要症状,睡眠障碍、认知功能受损、抑郁、胃肠道症状等非特异性表现并存的身心疾病。中医强调“形神一体”的整体观,与纤维肌痛综合征形、神共病的症状和病理机制相吻合。正气不足与外邪侵袭致气血瘀滞或生成不足,“形”损而痛;气血是神的基础,气血亏虚或瘀滞日久进而出现失眠、抑郁、认知功能异常等“神”伤的表现;七情过极,出现气血运行失常可诱发或加重“形”的不适。形、神损伤互为因果。肝具有调节气血和畅达情志的作用,在体合筋。肝郁气痹、肝血不足则筋痹、情志异常,百症丛生,因此肝是纤维肌痛综合征形神相因致病的核心脏器。治疗当重视形神同调、多法合用。  相似文献   

16.
“形神合一”是中医基础理论中重要的学术思想之一,形神共养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法则。养形侧重于动,应注意腰应自然利其形,调摄饮食养其形,运动锻炼强其形;养神侧重于静,应注意清心寡欲以宁神,怡情养性以畅神,勤于用脑以健神。炼形不忘调神,调神不忘炼形,动静结合,形神共养,方能“形与神俱”,“形体不蔽,精神不散”,“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传统武术太极拳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太极拳的养生机理。方法运用资源文献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结果形-气-神是太极拳养生中人体的基本要素;太极拳养生中通过再次平衡习练者的形、气、神,从而达到养生健身的目的。结论太极拳的形气神三位一体养生思想,是中国古代大众对人体生命的深度认知,是中国传统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18.
中医养生流派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探讨了中医养生的4种流派,指出了动形学派、静神学派、调气学派、固精学派等学术流派的含义、源流及养生方法。  相似文献   

19.
陈文松 《陕西中医》2007,28(8):1051-1053
目的:探讨使人体脏腑组织恢复健康的中医运动康复之"动"与"静"。方法:参阅相关文献和临床资料,对命题之动静理论、动静内涵、动静方法进行论述。结论:中医康复学重视运动康复中的"动"与"静",有独特的理论和卓越的效果,内容包括练身养性,动静互根,形神兼养,动静合一,以及动形、静神康复法等。能使伤残者、病残者、老衰病者、慢性病及急性病缓解期病人的生理功能和精神状态最大限度地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20.
章进 《中医研究》2013,(11):12-14
从中医学"和于阴阳、移精变气、恬愉为务、形与神俱"论述书法的养生保健作用.中医学阴阳学说反映了自然界普通规律,人如此,字亦如此,书法技艺中无论运笔、用墨、结字、布白,以及凝神意静、臂腕运动等,无不蕴涵阴阳学说的变化规律,体现了"和于阴阳"的养生大法.书法可调节人的情志,移易不良精神情绪,改变情志导致人体气血紊乱的病理状态,说明书法有"移精变气"的保健作用.书体真草隶篆,尽管风格不同,但佳作无不具备结构造型完美、章法布局巧妙、用笔线条流畅、传神表达情感的特点,以"恬愉为务"练习、创作,欣赏书法作品,使人得到美的享受,愉悦身心.动以养形,书法中指腕相应,五指齐力,反映了书法适度动的养生旨趣.静以养神,习书全神贯注,物我两忘,心神不被外界事物扰动.练习书法使书家形神共养,达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