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登青 《首都医药》2014,(18):46-47
目的:通过观察脉血康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影响,探讨该药对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入选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常规脱水、护脑、预防感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口服脉血康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连续4周。观察其用药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指数、低切指数、全血及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酶原水平、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变化,及神经缺损评分。结果血液流变学、血脂水平与神经缺损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性(P〈0.01)。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血脂代谢、神经缺损评分,是改善组织缺血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80例年龄60岁以上的老年恢复期脑梗死患者分为研究组90例、对照组90例,两组都给以口服复方丹参片、尼莫地平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吡拉西坦片等常规治疗,并控制血糖、血脂,调控血压,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脉血康胶囊4粒,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6周。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P0.05),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疗效显著且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脉血康胶囊对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对入选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除常规抗血小板聚集,脑细胞营养,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加用口服脉血康胶囊,3次/d,3粒/次,连续1个月。结果治疗后血液流变学、血脂、血压和心率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疗效判定。2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0%和73.4%,脉血康胶囊治疗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从肝肾功能等指标观察,脉血康胶囊安全有效。结论脉血康胶囊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血脂、血压、心率等指标,其疗效显著,并且服用安全。  相似文献   

4.
疏血通对急性脑梗死血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2组患者疗前后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结果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对照组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以及纤维蛋白原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可以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5.
段红利  刘骅 《首都医药》2011,(16):43-44
目的观察蚓激酶联合阿司匹林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恢复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阿司匹林肠溶片(75mg,睡前顿服)和蚓激酶肠溶胶囊(60万单位,一天3次),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只加阿司匹林(75mg,睡前顿服)。随访1年,观察脑梗死复发率和病死率及其不良反应,比较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复发4例,复发率为7.1%;对照组复发11例,复发率19.0%,效果优于对照组,蚓激酶联合阿司匹林未增加出血风险;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改善程度较治疗前明显;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蚓激酶联合阿司匹林在脑梗死的二级预防中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单独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脉血康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2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进行常规神经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加以脉血康胶囊各治疗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应用经颅多普勒(TCD)进行脑血流检测,检测血浆内皮素-1(ET-1)及血清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脉血康胶囊治疗组的低于对照组(P<0.05),血流速度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脉血康胶囊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浆ET-1含量明显降低,血清NO浓度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均P<0.05),治疗后脉血康胶囊组ET-1和NO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脉血康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良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脑血流有明显改善作用,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7.
陈颖奇  蒋文军 《首都医药》2009,16(20):36-37
目的观察蚓激酶对TIA患者血液流变及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68例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常规治疗及加用蚓激酶肠溶胶囊进行治疗,观察3个月后,统计患者各项相关指标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的纤维蛋白原及中切血黏度较对照组降低幅度更大,而且治疗组的复发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蚓激酶肠溶胶囊能够显著改善TIA患者的血黏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降低TIA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2月河北以岭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其入院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较对照组的84.00%高(χ2=4.000,P=0.046);治疗2个疗程后,2组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电泳时间、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观察组纤维蛋白原、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血浆黏度均较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可提高疾病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4,(28):2623-2625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脑心通胶囊每次4粒,tid。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和纤维蛋白原)指标,并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8.75%和89.0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较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徐敏  冯仰柏 《首都医药》2010,17(4):39-40
目的评价蚓激酶胶囊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后遗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6例患者根据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治疗组给予蚓激酶胶囊2粒(60万U),tid,加服阿司匹林75mg,po,qd;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75mg,po,qd,连用8周。观察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48例(90.57%),对照组总有效41例(77.3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结论蚓激酶胶囊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后遗症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浆纤维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10μg,1日1次)静脉滴注,于治疗前以及治疗14 d后评定治疗效果、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结果:治疗组显效率(28/60,46.67%)明显高于对照组(13/60,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MPV较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降低的幅度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FIB较治疗前有明显的降低,降低的幅度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可能通过降低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浆纤维蛋白含量来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的状态,对脑梗死患者有一定的积极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去纤酶治疗进展型脑梗死3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埮  陈志斌 《医药导报》2003,22(2):84-85
目的:观察去纤酶对进展型脑梗死的疗效.方法:进展型脑梗死65例,分为治疗组35例,应用去纤酶第1天10 kU,第3,5天各5 kU&#8226;d 1,均静脉滴注,以后治疗同对照组;对照组30例,给予静脉滴注奥扎格雷80 mg&#8226;d 1,肠溶阿司匹林50 mg&#8226;d 1,po.均治疗15 d.治疗前后做神经功能评估,观察凝血因子Ⅰ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4.3%,有效率为82.9%;对照组显效率23.3%,有效率40.0%(P<0.05).结论:去纤酶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组治疗14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比较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0%,高于对照组的50.0%;2组治疗14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各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预防血栓继续形成,是治疗脑梗塞的有效中成药制剂,值得临床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14.
王渝蓉 《中国药房》2012,(20):1854-1855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药组加用舒血宁注射液,针药组在中药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比较3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针药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均显著优于中药组和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中药组疗效相近(P>0.05)。3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用丹参多酚酸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进行分析,同时观察治疗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从而判断两种药物联合治疗对于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院神经内科接受诊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对进行分组,对照组、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0.13 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经过14 d的治疗后,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影响以及NIHSS评分改善状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2.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0%,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均降低,且治疗组的低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与单一使用依达拉奉相比,近期疗效确切同时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患者NIHSS评分。  相似文献   

16.
刘媛媛  杨青山  高菲 《中国药房》2010,(47):4504-4505
目的:研究蕲蛇酶与奥扎格雷钠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单独使用奥扎格雷钠80mg,bid,ivggt,共14d)和联合治疗组(44例,蕲蛇酶0.75IU,qd,ivggt,联合应用奥扎格雷钠80mg,bid,ivggt,共14d)。用药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检测,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4d后联合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2组血小板聚集率均下降(P<0.01)。结论:蕲蛇酶联合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7.
刘乾坤 《中国药师》2000,3(4):234-235
目的:探讨降纤酶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治疗组20例采用降纤酶治疗脑梗死,对照组20例采用706代血浆加川芎嗪治疗脑梗死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在降低纤维蛋白原、改善血液流变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临床疗效上,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0%,55%,X^2=6.14,P〈0.05。结论:降纤酶能显著降低纤维蛋白质,改善血液流变学,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8例新发脑梗死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对照组)、氯吡格雷联合阿斯匹林组(治疗组),持续治疗21 d,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NIHSS评分,并监测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降低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明显,临床不良反应少,未见严重出血事件,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