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和使用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我院2008—2009年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用药数量、消费金额、用药频度(DDDs),以药物利用指数(DUI)为分析指标对其临床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数量及消费金额逐年增加;麻醉药品用药频度(DDDs)缓慢增长;芬太尼注射液的用药频度(DDDs)位居首位。吗啡控释片和瑞芬太尼注射液的药物利用指数(DUI)〉1.0;其他药品的药物利用指数(DUI)〈10。结论:我院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现象,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09—2011年我院麻醉药品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限定日剂量(DDD)法,统计我院住院药房2009—2011年麻醉药品的用药数量、销售金额及用药频度(DDDs)等数据,以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分析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情况。结果:2009—2011年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和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用量在我院逐年上升,其DUI均>1;2011年盐酸布桂嗪注射液的DUI>1;其他麻醉药品的DUI<1。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和盐酸布桂嗪注射液的用量仍然较高,其DDDs均高于吗啡注射液。吗啡作为世界卫生组织(WH0)评价改善癌性疼痛状态的指标,在我院的用量偏小。结论:我院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现象,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3.
洪莹 《海峡药学》2012,24(4):232-234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调取我院2009年~2010年麻醉药品使用数据,对期间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麻醉药品的消耗数量及金额逐年增加;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的用药频度(DDDs)位居首位.我院常用麻醉药品10种,其中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硫酸吗啡缓释片和4.2mg的芬太尼透皮贴的药物利用指数(DUI)>1.0;其他7种麻醉药的药物利用指数均(DUI)<1.0.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我院麻醉药品应用情况,为l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5—2007年住院患者的麻醉处方,对各品种的用量及用药天数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我院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逐年增加,芬太尼贴剂增幅最大;哌替啶注射液的用药频度(DDDs)逐年递减,而吗啡制剂的DDDs逐年增加;药物利用指数(DUI)均小于1。结论本院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基本合理,但癌症止痛治疗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相似文献   

5.
黄天一 《北方药学》2015,(12):148-149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麻醉药品的科学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药品管理系统收集我院2014年1~12月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数据,以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分析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结果:用药频度(DDDs)值最大的是芬太尼注射液,麻醉注射剂DUI均<1,麻醉片剂DUI>1.结论:我院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麻醉片剂均存在用法、用量使用不合理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5,(23):3186-3188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5 841张麻醉药品处方,进行统计、汇总,采用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分析,采用不合格处方漏检率为指标对药剂人员调配处方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7种麻醉药品DUI≤1.00,2013年9种麻醉药品DUI≤1.00;不合格处方漏检率以住院药房2013年的9.33%为最高。盐酸吗啡注射液、硫酸吗啡缓释片、羟考酮缓释片2013年的用量、DDDs均较2012年增加,所有吗啡制剂及羟考酮缓释片DUI均>1.00;磷酸可待因片、盐酸布桂嗪片的DUI分别由2012年的1.64、1.11下降至2013年的1.02、0.74,基本合理;舒芬太尼注射液、瑞芬太尼注射液、芬太尼贴剂2013年用量、DDDs均较2012年有所增加。结论:我院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对于不足之处,有待加强干预和管理及药学服务予以克服。  相似文献   

7.
丁惠萍  王灿  黄平? 《肿瘤药学》2016,(4):306-312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临床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以限定日剂量(DDD)为指标的分析方法,对2013-2015年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序号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来,我院麻醉药品销售金额逐年增加;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和硫酸吗啡栓的用量及DDDs值逐年增大,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的DDDs排序一直稳居第1位,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盐酸布桂嗪注射液、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的DDDs值逐年减小,2015年口服片剂DDDs值增加明显;不同年度各麻醉药品的DDC值没有变化。结论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用药结构基本合理,临床医师对麻醉药品的使用日趋规范。  相似文献   

8.
施新慧  ;李森浩 《中国药房》2014,(46):4338-4340
目的:评价我院肿瘤科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统计我院2012-2013年肿瘤科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处方,对麻醉药品的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药物利用指数(DUI)等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盐酸吗啡注射液用量比2012年增加了约4.5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硫酸吗啡缓释片和阿桔片用量均增加了约1倍。DDDs居前2位的均为芬太尼透皮贴剂(8.4 mg)、盐酸羟考酮缓释片(20 mg)。2012年DUI>1的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2013年为盐酸吗啡片和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结论:我院肿瘤科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基本合理,癌痛患者镇痛以阿片类药物口服为主,但仍存在用药合理性问题。医师在使用中应参照《成人癌痛临床实践指南》加强对患者的疼痛评估,合理使用麻醉药品。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1年我院麻醉药品的应用与管理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及规范化管理麻醉药品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我院HIS系统与人工方法统计我院2011年1—12月麻醉药品处方,记录麻醉药品处方数、日剂量、日消耗量、用量、销售金额、品种数、科室分布情况。以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分析用药情况。结果:DDDs排序居前3位的药品为硫酸吗啡缓释片、盐酸哌替啶注射液、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DUI排序居前3位的药品为硫酸吗啡缓释片、盐酸布桂嗪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多数麻醉药品的DUI<1.0,用法与用量基本合理。结论:用于手术镇痛、麻醉辅助用药的麻醉药品在我院的使用基本合理,但应重点管理好肿瘤科使用麻醉药品的各个环节,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13年1~12月使用麻醉药品的品种、处方数量、科室分布、用药频度(DDDs)和药品利用指数(DUI)等情况。结果吗啡注射液(10 mg)在我院的使用频率最高;麻醉药品使用较多的科室是手术科室和肿瘤科;DDDs列前3位的药品有吗啡注射液(10 mg)、芬太尼透皮贴(8.4 mg)和哌替啶注射液(100 mg);芬太尼透皮贴(4.2、8.4 mg)的DUI>1。结论我院临床医师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应用麻醉药品。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指导麻醉药品的合理使用。方法:对我院2008—2009年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药物利用指数(DUI)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麻醉药品销售金额占全部药品销售金额的比例逐年上升,盐酸哌替啶销售金额及DDDs逐年下降,而芬太尼透皮贴剂、硫酸吗啡控释片及盐酸吗啡注射液逐年上升。结论: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2.
吴杲  曹尉尉 《中国药业》2012,21(3):35-36
目的 分析医院麻醉药品使用合理性和临床应用发展趋势,为麻醉药品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05年至2010年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用量、金额、用药频度、药物利用指数进行统计、排序和分析.结果 麻醉药品的消耗主要在住院药房,用药频度居前4位的分别是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硫酸吗啡缓释片、盐酸布桂嗪注射液、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盐酸哌替啶的使用量逐年下降.结论 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医师和药师应重视麻醉药品的使用,以使其更规范化应用.  相似文献   

13.
黄贵平 《中国药房》2011,(46):4338-4340
目的:评价我院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7-2010年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数量、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麻醉药品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达0.25%~0.32%。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硫酸吗啡缓释片、盐酸吗啡注射液的DDDs排序各年度均列前3位;门诊哌替啶注射液和盐酸吗啡注射液用量呈下降趋势,磷酸可待因片、盐酸布桂嗪注射液用量有一定起伏。结论:我院麻醉药品使用基本符合《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但仍需加强对疼痛的规范化处理及"三阶梯治疗"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我院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情况及趋势,为麻醉药品的科学管理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年至2012年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元)、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排序和分析。结果我院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和DDDs呈逐年增长,芬太尼注射液在手术中应用极为广泛,吗啡类止痛药在临床上也得到广泛使用。结论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药房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2012年我院住院药房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用量、用药频度(DDDs)及DUI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麻醉药品共涉及12个品种、4种剂型,销售金额、用量基本呈逐年递增趋势;3年来芬太尼注射液DDDs排序均居首位;芬太尼、吗啡制剂用量增幅较大。结论:我院麻醉药品流通、使用各环节的监管措施和职责明确,使用基本符合《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用药基本合理,但仍需加强对疼痛的规范化处理及“三阶梯治疗”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某医院近五年麻醉药品使用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某医院实施<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简称<原则>)前后,2006年至2010年间麻醉药品使用品种、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实施<原则>后麻醉药品比例有所下降,近两年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比例.麻醉药品中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和硫酸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门急诊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麻醉药品的合理应用和门急诊麻醉药品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及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我院2008—2010年门急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硫酸吗啡缓释片、硫酸吗啡控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连续3年销售金额排序居前3位,其中芬太尼透皮贴剂上升趋势较明显;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DDDs最高。结论:我院门急诊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对正确使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8.
钱南萍  魏润新  许静  范毅  王华  姜丽丽 《中国药房》2013,(18):1638-1640
目的:评价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处方中有关癌症疼痛患者的用药情况。方法:回顾性统计我院2010-2012年门诊和住院患者的麻醉药品处方,对处方的一般情况、药品用量、癌症疼痛患者用量、药品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分析。结果:我院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及用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各年度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分别为188959.09、256533.78、589836.81元,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从2010年的0.18%上升至2012年的0.32%。硫酸吗啡缓释片和盐酸布桂嗪注射液的DDDs一直排在前2位,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DDDs呈减少趋势。结论:我院麻醉药品应用基本合理,癌症疼痛患者镇痛以使用吗啡制剂为主,对吗啡制剂的使用与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相符合。  相似文献   

19.
蔡红  程凯  曾安 《中国药房》2012,(38):3569-3571
目的:评价某肿瘤专科医院麻醉药品的应用现状及趋势。方法:收集该院2009-2011年麻醉药品的消耗数据,对其品种、用量、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销售金额及比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麻醉药品销售金额及用量均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吗啡制剂用量始终居首位,羟考酮缓释片用量增长迅速;芬太尼贴剂的DDDs列首位,年均2万人次,芬太尼注射液及其衍生物销售金额居首位;哌替啶的用量逐年下降,每年减少约30%,已极少用于治疗癌症疼痛;口服制剂用量和金额均大大高于注射剂型;吗啡口服缓释制剂DUI均>2,显著高于其他制剂;芬太尼贴剂的DUI也超过了1.5。结论:该院麻醉药品注射剂型用法用量合理,但吗啡缓释制剂的用量较大且DUI偏高,可能存在过量应用情况;芬太尼贴剂用量也较大,应进一步加强对其合理使用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