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利用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某院2015年6月~2017年7月确诊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只给予血必净治疗组和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常规治疗,血必净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血必净,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7d抽取外周血测定3组患者的TNF-α、IL-6的水平。结果:治疗前血必净和联合治疗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血清TNF-α和IL-6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的水平与血必净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可减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血必净注射液在急性重度百草枯中毒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岚  高景利  王爱田 《中国药房》2008,19(32):2532-2534
目的:评价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2002年1月~2008年4月收治的急性重度百草枯中毒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血必净治疗组(n=20)与对照组(n=15),血必净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每日2次,7~10d为1个疗程。结果:2组治疗后肝酶和血肌酐均明显下降,血必净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周后血必净治疗组的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必净治疗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血必净可减轻百草枯对重要脏器的损害,降低百草枯中毒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对病死率的影响。方法:系统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CNKI、VIP数据库,全面收集血必净注射液治疗ARDS的所有文献,并追查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Review Manage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研究、511例ARDS患者(血必净组264,对照组247),Meta分析结果显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病死率(OR=0.36,95%CI为[0.25,0.54],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明显降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临床疗效及对炎症相关细胞因子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ARDS患者5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试验组(30例)。两组患者均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颁布的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治疗指南接受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每8h一次,7d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天、第4天、第7天观察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及血气分析指标并记录各时间点A-PACHEⅡ评分和MLI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TNF-α、IL-6、IL-8、PT、APTT、二氧化碳分压(PCO2)、CRP于第4、第7天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PLT于第4、第7天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PaO2/FiO2在血必净治疗后第7天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PACHEⅡ评分和MLIS评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拮抗ARDS患者的炎症因子,改善凝血和呼吸功能,从而对ARDS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血必净注射液综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岗  文放桃  蒋启梅  付华  吴华 《中国药房》2010,(31):2949-2950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将65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2组腹痛和腹胀及恶心呕吐消失时间、白细胞和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临床疗效、并发症和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腹痛、腹胀及恶心呕吐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作为SAP综合治疗中的常规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早期联合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和机械通气治疗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0例ALI/ARDS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抗生素、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12h1次,连用7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5d的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气道压力、动脉血气以及成功撤机率、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病死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气道压力、动脉血气、WBC、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5d治疗组患者的气道压力、动脉血气、CRP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撤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0%比50%,P<0.05),ICU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0%比50%,P<0.05)。结论:早期联合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和机械通气有利于ALI/ARDS患者撤机拔管,降低机械通气患者的ICU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吴海荣  关云艳  吴锡平 《中国药房》2012,(27):2568-2570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对危重病患者可溶性髓系细胞表达的触发受体(sTREM)-1与白细胞介素(IL)-6、IL-10的影响。方法:将入住我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的危重病患者4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22例与血必净组24例,在相同的常规治疗基础上,血必净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7d。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第3、7天,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分别采血检测sTREM-1、IL-6、IL-10的水平,记录28d死亡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必净组患者体内sTREM-1、IL-6、IL-6/IL-10水平显著降低;治疗后第3天、第7天血必净组sTREM-1、IL-6、IL-6/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或P<0.05),28d死亡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第7天血必净组APACHEⅡ评分较常规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明显降低体内TREM-1、IL-6、IL-6/IL-10的水平,减轻全身炎症反应,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5,(32):4549-4550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对症支持处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100ml,每天2次。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以及器官衰竭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NF-α、IL-6和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NF-α、IL-6和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肾功能、呼吸功能与循环功能衰竭的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在对症治疗中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能显著降低机体炎症水平,减少对器官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赵莉 《天津药学》2013,(1):46-47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两组均对症给予常规吸氧、抗菌药物、化痰及呼吸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l加入到10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2次/d。两组治疗均以10 d为一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6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和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可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7,(32):4540-4544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奥曲肽、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150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药物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3组患者均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血液净化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注射醋酸奥曲肽注射液0.1 mg,tid;药物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乌司他丁注射液10万单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ivgtt,bid;观察组患者在药物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100 m 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0 m L中,ivgtt,bid。3组患者均治疗10 d。观察3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胃肠减压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并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相关指标[血清淀粉酶(AMY)、白细胞(WBC)、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药物对照组的72.0%和对照组的5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减压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药物对照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血清AMY、WBC、IL-6、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上述血清相关指标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药物对照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显著低于药物对照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败血症、腹腔脓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奥曲肽、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炎症进展,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病情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血必净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降钙素原(PCT)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的影响,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ARDS患者炎性反应的调节机制.方法 选择60例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予以血必净注射液10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50 ml静滴,连用7 d;对照组(30例)予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连用7 d.观察用药前和用药后7 d患者血清和BALF中PCT、TNF-α、IL-6、IL-8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所有患者BALP和血清中PCT显著高于正常.治疗后研究组血清和BALF中PCT显著性下降(t=2.882,t=2.657,均P<0.01),而对照组变化不显著(P>0.05).治疗前所有患者TNF-α、IL-6和IL-8显著升高(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TNF-α、IL-6和IL-8显著下降(t=2.686、2.654、2.893,均P<0.05),而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均P>0.05).研究组死亡8例,病死率为26.7%;对照组死亡10例,病死率为33.3%(x2=4.214,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显著降低ARDS患者BALP和血清中PCT浓度,降低血清细胞因子的表达,具有抗炎、改善氧合的作用,降低ARDS患者病死率,可应用于ARDS的临床救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银杏叶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60例,以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1.25%vs.7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叶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且能够有效地降低C反应蛋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张雁  李东  陈伟新  涂霞  姜呢  董卫欣  李智毅  刘希伶 《中国药房》2008,19(17):1321-1323
目的:评价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婴幼儿体外循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有效性。方法:选取ARDS的婴幼儿患者20例,随机均分成2组。2组均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PS,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死亡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肺动态顺应性和氧合指数明显改善(P<0.05),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PS可有效治疗体外循环后ARD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新生儿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6例NRDS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PS制剂猪肺磷脂注射液200 mg/kg气管内滴入治疗,观察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0.25 mg/kg)与猪肺磷脂注射液(200 mg/kg)混合后气管内滴入,比较两组患儿在治疗后48 h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NRDS较单用猪肺磷脂注射液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章萍  ;孙元莹 《中国药房》2009,(6):457-459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A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Ⅰ组,42例)和对照组(Ⅱ组,30例),Ⅰ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Ⅱ组仅采用西医综合治疗。结果:Ⅰ组总有效率为95.24%,Ⅱ组为80.00%,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肾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显著短于Ⅱ组(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HFRS合并ARF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鼻塞式同步间歇正压通气(NIPPV)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ARDS(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病例是2017年5月—2019年11月收治的104例ARDS新生儿,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参照组52例采纳CPAP(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通气)治疗,实验组52例采纳NIPPV+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对比两组呼吸机通气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血气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呼吸机通气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3 d后PaCO2明显低于参照组,实验组治疗3 d后PH以及PaO2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85%,2/52)明显低于参照组(21.15%,1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PPV+布地奈德雾化可有效缩短ARDS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改善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己酮可可碱组(PTX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PTX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己酮可可碱注射液200mg,每日2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气分析指标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后3、7d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X组血清TNF—α、IL-8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TX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阻抑ARDS患者的炎性反应,改善患者氧合情况和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